瓜分中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世紀初列強在中國的勢力範圍
時局圖

瓜分中國(英語:Scramble for China)又称瓜分清朝瓜分風潮,是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列強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取得租借地等一連串事件,使得中國一度几乎陷入瓜分之局。

19世纪初时,清朝国内几乎没有受到欧洲列强的影响,当时清政府只允许西欧各国在广州中国进行任何贸易,即一口通商。但随着19世纪欧洲军事技术的发展,这种平衡被打破,外国人逐渐聚集在衰落的清帝国周围。在鸦片战争中获胜的英国等列强一开始只是要求中国开放多口通商、协定关税治外法权、划定租界等外交权利,但随着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与大日本帝国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大大刺激了列强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野心。[1][2]

1896年,俄羅斯帝國以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有功,誘迫清政府簽《中俄密約》,內有將東三省的鐵路(東清鐵路中東線)修築和經營權給俄國、戰時開放使用港口等條件,在此之後引發列強爭相迫使清朝劃出勢力範圍、租界與租借地的事件,但因引發列強之間矛盾,美國提出要求保持中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門戶開放政策而終止。相比之下,大约发生在同一时期的瓜分非洲事件导致列强瓜分了幾乎整個非洲

劃分勢力範圍過程

一幅描繪列強瓜分中國情形的漫畫;坐在披薩(指中國領土,披薩上的「CHINE」為法語中國)旁的國家由左至右分別為維多利亞女王 (英國)、德皇威廉二世 (德國)、沙皇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武士 (日本),於後方的為瑪麗安娜 (法國),於德國後方為無力阻攔國土被瓜分的清朝中國。

德意志帝國

1897年11月,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德國出兵佔據膠州灣膠澳(今青島),隔年迫使清廷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德國取得膠州灣99年的租期、鐵路修築權以及採礦權等。

俄羅斯帝國

1898年3月27日,俄國佯稱助清抗德而將軍艦駛入旅順,事後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條約》,把軍港旅順、商港大連灣租借給俄國25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續約》,取得東清鐵路南滿線的修築經營權。

大英帝國

英國與清政府分別於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1860年10月24日簽訂《北京條約》,將香港島九龍半島南部永久割讓予英國。1898年6月9日,英國與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取得新界99年租約。1898年7月1日,俄國租借旅順和大連後,英國為抵制俄國,再與清政府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將威海衛及附近沿岸10英里內的地方租給英國,租期與俄國租借旅大期限相同為25年。亦要求清政府長江流域等不得讓予他國,並請建多條至長江流域的鐵路。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98年3月,要求清政府不得將雲南廣東廣西等省讓與他國,並承建法屬越南至雲南昆明的鐵路。1899年11月6日,法國與清政府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廣州灣劃為法國租界,租期99年。

大日本帝國

甲午戰爭後,因《馬關條約》取得臺灣澎湖後,1898年亦要求福建不得讓予他國。

此時東三省山東省長江流域各省、福建省、四省,分別成為俄、德、英、日、法勢力範圍,包含了中國大部分領土。

門戶開放政策

美利堅合眾國

1898年,美國美西戰爭中,打敗西班牙王國取得西屬菲律賓,勢力進入東亞。但中國大部分領土已被列強劃入勢力範圍,使美國政府感到在中國利益受到了威脅,於是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向各國發布照會,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起初各國並沒表示贊成,但英國同意之後,其他各國亦相繼同意。

1899年,美國再次照會各國提出保持中國領土主權完整、保護各國條約及公法上的權利、保障各國在華的商業平等的原則。7月,海約翰宣布各國原則上同意這項決定,但各國仍在鐵路權、採礦權、貸款、對外貿易口岸等問題上與中國談判,而中國則暫免了瓜分之禍與其後的戰爭風險。

美國提出這樣的政策後,列強的共識一直持續到軍閥割據的民國時期,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華盛頓會議,其中九國公約再次確認此政策[3]

紫禁城內的八國聯軍

影響

門戶開放政策雖使中國免於瓜分,但中國長期受列強欺辱,使地方產生強烈的仇外心理,成為義和團事件的導火線。而掌握清政府大權的慈禧太后義和團排外,於1900年6月21日以光緒名義向十一國宣戰,引起八國聯軍之役

参考文献

引用

  1. ^ The Scramble for China: Foreign Devils in the Qing Empire, 1832-1914.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2015. ISBN 9788184246834. 
  2. ^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The Missionary Herald, Volume 94. Board. 1898: 256. 
  3. ^ 中華民國高級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1996年8月第12版,國立編譯館

来源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