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波

台湾统派学者

王曉波(1943年1月16日—2020年7月30日),男,江西铅山人,中華民國学者,曾任教台灣大學哲學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與世新大學的通識課程;主要研究中國哲學臺灣史海峽評論出版社創辦人,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和評論多次發表於台灣的《聯合報》和《中國時報》,也擔任台灣海峽評論總編香港亞洲週刊》特約評論員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等職務。

王曉波
出生(1943-01-16)1943年1月16日
 中華民國江西省鉛山縣
逝世2020年7月30日(2020歲—07—30)(77歲)
臺灣臺北市
国籍 中華民國
职业哲学家、时事评论员
学历

學術專長包括法家哲學、儒家哲學、中國哲學史臺灣史。曾開設課程有臺灣史專題研究、先秦人性論研究、臺灣人臺灣意識、中國哲學史二、先秦名實論研究、先秦法家哲學、先秦儒家哲學、先秦社會結構研究、中國思想史。著有許多關於中國政治思想、中國文化、哲學思想、兩岸關係,與臺灣歷史專書、文集、論文。曾以麥立為筆名在雜誌上發表文章。

家庭背景

王晓波的父親是王建文,在中華民國國軍服役,為憲兵的中校營長。其母親是章麗曼

王晓波於1943年1月16日出生。1949年,王曉波與其二妹,隨父親來到台灣,在台中居住。其母親則留在上海,進入新華社工作,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成員。1950年,章麗曼經香港,來到台灣,暗中進行情報工作。1953年,蔡孝乾叛变,中共地下情報人員名冊被破獲。王曉波父母遭憲兵逮捕,其母遭槍決。其父以知匪不報罪名,被判刑七年。[1]

生平

早年經歷

王曉波從台中二中畢業後,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就讀,成為殷海光門下弟子。1971年,獲得碩士學位,留在台大哲學系,擔任講師。

1972年,與陳鼓應共同參加民族主義座談會,在台灣推動保釣運動,陳鼓應等人與馮滬祥在座談會中發生爭執,此後受到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注意。

1973年,在臺大哲學系事件中,王曉波被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以「為匪宣傳」罪名拘留訊問。

1974年,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代系主任孫智燊決定不再續聘王曉波。[2]

作家尉天驄在《回首我們的時代》中,轉述逯耀東的回憶:「當王曉波幾個傢伙因臺大的民族主義座談會事件被列為異己分子時,很多人不敢去理會他們,他們只好到我家喝酒。他那時沒有收入,我就把他純粹的學術文章拿去發表。結果遭到質問。我說:再怎麼樣總得讓他吃飯,買包菸抽吧!誰知一位被奉為上將的王姓人物,臉孔一沉,竟然說:王曉波要吃飯,叫他跪下來申請!」這位「被奉為上將的人物」,正是王昇[3]:192-193

離開校園

1976年,參與《夏潮》雜誌,成為主要撰稿者之一。1987年,參與夏潮聯誼會,成為最早創始者之一。1988年,參與中國統一聯盟的創立,為最早成員之一。1990年,夏潮聯誼會改名夏潮聯合會,向中華民國內政部登記為人民團體。1991年,創立《海峽評論》,被鳳凰台稱為台灣少數的左派雜誌[4]

1991年,發表文章《我的母親叫章麗曼:一個「匪諜兒子」的自白》[5]

重返校園

1997年,臺大哲學系事件獲得平反,王曉波復職,重回台大授課,其他受難人也多獲賠償或回到台大哲學系任教。2008年,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被指派參與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工作。2017年10月25日,參加中國評論通訊社台北會議室舉辦的論壇活動《從習近平十九大涉台講話看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並表示:「一國兩制是維持現狀最好的辦法」[6]

2014年1月20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微調歷史課綱,綠營質疑馬當局此舉是在走向「終極統一」。[7][8]

2015年,課綱召集者王曉波在接受观察者网訪問時,說明制定“101课纲”的两个原则:一是中华民国宪法原则,课本要遵守宪法,不能违宪。二是重新树立台湾人民的主体性。王曉波認為在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把日治时期的台湾历史恭维成“最有良心的”统治,應該修正,也認為課綱修改可增加2016年大選藍營投票。他認為九合一選舉大敗就是國民黨失去凝聚力,很多藍軍都不投票,如果課綱實施下去,藍軍是會支持、能增強藍營內部的凝聚力[9]。王曉波稱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先前政府曾誤發公文,把首都寫成南京,但事後趕緊改正,批評王的看法「不只和時代脫節,也和政府當前態度不一」。王曉波「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的言論一出,引起多數網友撻伐。然而,媒體亦有斷章取義之嫌,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即表示:「台獨如果不造謠,就不叫台獨了。卻硬造謠王曉波說『首都在南京』。王曉波一再聲明,媒體是聽不懂中文嗎?」王曉波亦重申,自己所針對的是中華民國,盼媒體勿斷章取義[10][11]

2016年,王曉波批評:「文化台獨是民進黨在配合美國搞愚民政策[12],並表示:「98課綱是徹底的日本皇民化思想,目的是去中國化,邁向文化台獨」。[13]

病逝

2018年,王曉波經歷小中風後,多次進出醫院。2020年7月開始,出現肺積水病情惡化並於三軍總醫院治療,情況雖穩定但身體虛弱。之後因個人表示希望回家,並由家屬帶回休養;於7月30日凌晨辭世於家中,享壽77歲[14]

相關評價

  • 2015年8月,名嘴王時齊說「我快中毒了」[10]
  • 2015年8月,人渣文本臉書上批評王晓波,稱「不只和時代脫節,也和政府當前態度不一」[10]
  • 學界部分人士肯定他在台灣史研究上的貢獻,並說王曉波一輩子的都在強調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連結關係,堅持台灣與中國文化應兼容並蓄。
  •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谁?]表示,王曉波對台灣史的詮釋,給了他很多啟發,他認為談論台灣文化時,不應排除中華文化的關聯性。[15]
  • 名嘴黃智賢在臉書發文悼念,稱著學有成的哲學學者,望國家興盛的愛國志士,且竭盡全力發掘、維護台灣的抗日史實。[15]
  • 2015年8月2日,前中國國民黨黨員李慶元三立新聞台政論節目驚爆新聞線》中表示:「做為課綱微調檢核小組召集人的王曉波,竟然還求蔡英文說要放過孩子,根本是打人喊救人」。[16]
  • 2020年7月30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中國統一聯盟前副主席、《海峽評論》前總編輯王曉波先生心懷民族大義,矢志不渝推動祖國統一,堅決反對“臺獨”,令人敬佩。我們對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17]
  • 2020年8月3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王曉波先生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臺灣同胞的傑出代表,臺胞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理論家、社會活動家。他生於革命烈士之家,矢志不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反對“臺獨”,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不懈追求社會進步和公平正義,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他的崇高信念和愛國情懷將激勵兩岸同胞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18]

著作

先後在台灣出版《先秦儒家社會哲學研究》、《先秦法家思想史論》、《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台灣史與台灣人》、《台灣抗日五十年》、《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等著作,另編有《乙未抗日史料彙編》、《台胞抗日文獻選新編》、《二二八真相》等:

  • 1972,《先秦儒家社會哲學研究》。臺北:幼獅書店。
  • 1978,《現代中國思想家孫中山》。臺北:巨人出版社。
  • 1983,《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張純、王曉波合著
  • 1983,《儒法思想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1985,《台灣的殖民地傷痕》。 新北:帕米爾書店。
  • 1988,《哲學與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1988,《臺灣史與臺灣人》。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1991,《先秦法家思想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1992,《臺灣史論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1997,《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書局。
  • 2001,《臺灣意識的歷史考察》。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 2003,《孫中山思想研究》。臺北:問津堂。
  • 2006,《自啼集:中國前途與兩岸統一的思考》。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 2007,《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 2014,《台灣密運機密檔案》。臺北 : 海峽學術出版社。

期刊論文

  • 1987.10,〈日據時期「臺灣派」的祖國意識〉,《中國論壇》,115-134。
  • 1988,〈戰後臺獨運動與兩岸關係之前景〉,《臺灣研究》,2:3-12。
  • 1988,〈中國知識份子的形成及其性格〉,《清華大學學報》,3:30-31。
  • 1988.09,〈李友邦與臺灣義勇隊初探〉,《五月評論》,67-86。
  • 1989.05,〈論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一個中國民族自救運動的思想史考察〉,《中國論壇》,22-37。
  • 1989.06,〈五四時期文學革命與日據下臺灣新文學運動(上)〉,《中華雜誌》,42-45。
  • 1989.08,〈五四時期文學革命與日據下臺灣新文學運動(下)〉,《中華雜誌》,48-54。
  • 1989.09,〈古代的法律思想與「呂刑」──論先秦法家哲學思想的起源〉,《哲學年刊》,93-112。
  • 1990,〈日據時代的臺灣獨立革命與李友邦將軍-兼論臺灣革命青年團與臺灣義勇隊〉,《臺灣研究集刊第二、三集合刊》,117-132。
  • 1990.11,〈韓非思想的形成與中國古史分期問題〉,《哲學年刊》,15-44。
  • 1991.04,〈戰後美國對臺政策與海峽兩岸關係之展望〉,《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3:27-50。
  • 1991.10,〈中國的古代民主──論民本思想與儒家〉,《哲學年刊》,61-78。
  • 1993.10,〈日據時期的臺灣抗日運動與獨立運動──論李友邦與「臺灣獨立革命黨」〉,《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36:95-117。
  • 1995.01,〈中國自然哲學的思想起源──論「天」的人文化與自然化〉,《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2:1-22。
  • 1997.07,〈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內的路線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7:1-54。
  • 1998.05,〈中國帝王的統治智慧──「韓非子」思想評介〉,《哲學雜誌》,24:118-123。
  • 1999.01,〈論「歸本於黃老」──韓非子論「道」〉,《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2:187-213。
  • 1999.12,〈「解老」、「喻老」──韓非對老子哲學的詮釋和改造〉,《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1:1-30。
  • 2005.03,〈「歸本於黃老」與「以無為本」──韓非與王弼對老子哲學詮釋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9:1-63。
  • 2005.10,〈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尹文子的哲學與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0:1-54。
  • 2005.12,〈先秦法家與韓非思想〉,《歷史月刊》,215:105-109。
  • 2006.10,〈「道生法」──《黃帝四經》的道法思想和哲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2:75-113。

會議論文

  • 1987.08,〈日據時期「臺灣派」的祖國意識〉,中國結與臺灣結研討會。臺北:中國論壇社。
  • 1988.08,〈李友邦與臺灣義勇隊初探〉,臺灣史學術討論會。廈門:廈門大學。
  • 1989.05,〈五四時期文學革命與日據下臺灣新文學運動──當前中國民族整合運動的一項思想史資料〉,五四運動學術討論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 1990.07,〈戰後美國對臺政策與海峽兩岸關係之展望〉,海峽兩岸臺灣史學術研討會》。廈門:廈門大學。
  • 1990.08,〈日據時代的臺灣獨立革命與李友邦將軍──兼論臺灣革命青年團與臺灣義勇隊〉,臺灣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 1991.10,〈中國的古代民主──論民本思想與儒家〉,儒家思想與現代國家建設研討會。臺北:中國哲學會。
  • 1995.07,〈馬關百年與中日關係──一個臺灣史側面的考察〉,臺灣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 1997.05,〈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內的路線爭議〉,臺灣的文學與歷史學術會議。臺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共同科。
  • 1998.04,〈論「歸本於黃老」──韓非子論「道」〉,先秦道家思想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 1999.07,〈「解老」、「喻老」──韓非對老子哲學的詮釋和改造〉,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 2000.06,〈「崇本舉末」與「崇本息末」──王弼對老子哲學的詮釋〉,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 2000.12,〈日據下臺灣民族運動的兩條路線──林獻堂與蔣渭水思想比較之研究〉,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
  • 2003.09,〈傳統與現代化問題探討〉,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江蘇淮安:葉聖陶研究會。
  • 2006.05,〈南臺灣的抗爭文化—論入祀高雄忠烈祠的林少貓烈士〉,2006年高雄學術文化研討會。高雄:輔英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高雄文化研究學會。
  • 2006.09,〈李友邦在抗戰期間的遠識和預見〉,李友邦先生與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父紀念館。
  • 2006.09,〈「二二八」前夕的臺灣—戰後臺灣社會經濟之分析〉,海峽兩岸「二二八事件」學術研討會。廈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
  • 2007.10,〈兼儒墨、合名法-《尸子》的哲學思想及其論辯〉,「傳統中國哲學論辯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

參考文獻

  1. ^ 王曉波. 遲到了四十八年的訃告. 《海峽評論》. No. 129期. 2001年9月 [2021-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2. ^ 鑑戒與惕勵:走過臺大哲學系事件四十年.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2021-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3. ^ 胡慧玲著.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三,民主的浪潮》 初版. 新北市: 衛城出版;遠足發行. 2013年10月. ISBN 978-986-89626-5-1. 
  4. ^ 風雨中的堅守:探秘台左翼雜誌《海峽評論》. 鳳凰視頻. 2010-07-11 [201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5. ^ 原文刊於《中國時報》,1991年6月3日,第27版「人間副刊」
  6. ^ 中評論壇:台灣統派詳論習近平報告. 中評社. 2017-10-26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7. ^ 新新聞-【特別企畫】王曉波傾全力搶救中華民國. new7.com.tw. [2015-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3). 
  8. ^ 中時電子報. 課綱調整 王曉波:沒傷害台灣. 中時電子報. 27 February 2014 [2015-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4). 
  9. ^ 陈佳静 (编). 王晓波:台湾历史教科书回归“一中” 不是人人都是李登辉. 观察者网. 2015-04-29 [2020-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9). 
  10. ^ 10.0 10.1 10.2 「首都在南京論」 人渣文本批:王老先生和時代脫節. [201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3). 
  11. ^ 台獨就愛造謠?黃智賢3點揭課綱「毛骨悚然」真相.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12. ^ 課綱/王曉波:文化台獨是愚民政策欺騙青年. 中央日報. 2016-05-30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13. ^ 王曉波:新政府廢課綱搞文化台獨恐釀社會分裂. 中時電子報. 2016-06-03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 
  14. ^ 台大前教授王曉波今晨辭世 享壽77歲. ETtoday新聞雲. 2020-07-30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0). 
  15. ^ 15.0 15.1 王曉波辭世 學界:一生都在推動台灣與中國文化連結. 聯合新聞網.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16. ^ 王曉波要蔡放過孩子 李慶元:打人喊救人.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08-02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3). 
  17. ^ 國臺辦:對毛鑄倫、王曉波先生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18. ^ 國臺辦痛悼王曉波先生:所有愛國統一力量都將銘刻在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上.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