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大辞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钱币大辞典》,一部中国钱币学专业的多卷本辞书,由《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自1995年开始由中华书局陆续分卷出版[1][2],至2016年7月,共计17卷19本已出版,6卷8本在编[3]

历史

1985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国钱币学会上海召开第二届年会[4]。年会上,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千家驹曾提到,丁福保的《古錢大辭典》已经太老了,为普及钱币知识,应编印钱币辞典,“河南省有此计划,我大力支持”[5]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钱币学会委托原河南省人民银行[a]、河南省钱币学会牵头联系中国全国钱币学专家学者和钱币收藏家,成立《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辞典》被列入河南省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6]。1986年当年,编纂委员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第二次会议,根据会后的报道,千家驹任总编辑,河南省钱币学会会长赵会元任副总编辑,计划《中国钱币大辞典》共分为9编,会议预计当年出版2编,5年内出版完成[7]。根据书中的《出版说明》,除先秦编之外,《中国钱币大辞典》还将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民国、泉人著述、考古和附录等编[6]

1995年12月,《中国钱币大辞典》的第一编《先秦编》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各卷也皆由中华书局出版。12月26日,《中国钱币大辞典》首编发行座谈会在北京举行[8]。《先秦编》收入的钱币图片和资料截至1990年底之前,共收录条目974个,拓片(或图片)1500余张[9]。《先秦编》一书在货币文字释读,以及选材、辨伪等方面存在一些疏误[10]。很多学者曾发文质疑,如朱安祥的《方足布考辨三则》[11],吴良宝的《〈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读后记》等[10]

1998年12月,第二编《秦汉编》出版,该编从1986年4月开始组织编写,收录有秦汉400余年间铸造发行的各种货币,以及战国时期的秦国半两钱和汉朝西域的汉佉二体钱,共有条目973个,图片4748张[12]

由于篇幅原因,《民国编》被分为民国金属币、民国纸币和革命根据地货币三编,分出的《革命根据地编》单独于2001年6月出版,共有条目1652个,图片1741张[13]。由于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奈翁称其出版是“向党的八十华诞献礼”[14]。由于该编收录的货币实物多为纸币,为准确反映纸币的颜色和图案,该编全部采用彩色印刷[13]

2003年1月,《魏晋南北朝隋编》和《唐五代十国编》合为一册出版,共有条目2157个,图片2601张[15]。2005年12月,《宋辽西夏金编》分《北宋卷》《南宋卷》《辽西夏金卷》三卷出版,共有条目5257个,图片7541张。其中:《北宋卷》条目2404条,钱图4102幅;《南宋卷》条目1746条,钱图2418幅;《辽西夏金卷》条目1107条,钱图1021幅[16]。郑仁甲评介《宋辽西夏金编》称其是第一部“全面反映这一时期(宋代)货币全貌的图书”[17]

2008年12月,《清编·铜元卷》出版,该卷由苏州市钱币学会负责编写[18]

2015年1月,《民国编·县乡纸币卷》出版,该编2006年立项,编写历时近十年。共收录辞条3587条,图片4148张[19]。申玉山称誉该书为中国民国县乡纸币领域的“开创性的扛鼎之作”[20]

2016年7月12日,中国钱币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工作座谈会。其时,《中国钱币大辞典》已出版17卷19本,6卷8本在编[3]

出版信息

《中国钱币大辞典》各卷出版信息[21]
书籍名称 出版时间 页数 ISBN 备注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 1995-12 697 9787101012415 [6]
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 1998-09 760 9787101014280 [22]
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编、唐五代十国编 2003-01 779 9787101031447 [15]
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北宋卷 2005-12 786 9787101037111 [16]
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南宋卷 2005-12 540 9787101037326 [23]
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辽西夏金卷 2005-12 484 9787101033021 [24]
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编 2012-02 484 9787101082425 [25]
中国钱币大辞典·清编·铜元卷 2008-12 384 9787101062960 [26]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国家纸币卷 2007-12 614 9787101058154 [27]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铜元卷 2009-11 278 9787101068467 [28]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省市纸币卷 2011-01 657 9787101076028 [29]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金银币卷 2011-04 373 9787101077988 [30]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县乡纸币卷 2015-01 1552 9787101104325 [31]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商业银行纸币卷 2018-05 478 9787101131116 [32]
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 2001-06 1020 9787101027778 [13]
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 2013-01 995 9787101085310 [33]
中国钱币大辞典·考古资料编 2006-12 1014 9787101053579 [34]
中国钱币大辞典·泉人著述编 2007-05 386 9787101032086 [35]

编纂人员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编辑部成员,以及各编/卷的撰稿人、编辑未列入表中。带框姓名表示书籍出版时已经去世。

出版年份 编/卷 编纂委员会 本编/卷 备注
主任 副主任 顾问 秘书长 名誉总编 总编 副总编 名誉主编 主编 副主编
1995年 先秦编 李葆华 贾灿宇赵会元戴志强 耿道明 不適用 不適用 赵会元 谭忠善
戴志强、
赵宁夫
不適用 朱活 蔡运章史永士梁晓景 [6]
1998年 秦汉编 贾灿宇、赵会元、裴群国
戴志强、车迎新
蒋若是 巩呈祥刘森沈仲常 [22]
2001年 革命根据地编 赵会元(常务)、戴志强、
白世春杨子强
不適用 胡国瑞 史纪良 戴志强、
赵宁夫、
胡国瑞
吴筹中、金诚 不適用 [13]
2003年 魏晋南北朝隋编、
唐五代十国编
    [15]
2005年 宋辽西夏金编[b] 李葆华 赵会元(常务)、戴志强、
杨子强、计承江
唐石父 赵会元 阎福善、刘森、白秦川 [16]
2006年 考古资料编 马德伦 叶英男庞则义黄锡全
戴志强、杨子强、计承江
赵会元、
赵宁夫、
胡国瑞
不適用 不適用 计承江 戴志强、
原敬、
刘森
不適用 王雪农 程永建、霍宏伟 [34]
2007年 泉人著述编 不適用 不適用 [35]
民国编·国家纸币卷
2008年 清编·铜元卷 段洪刚、邹志谅 张瑞琤、吴铁城 [26]
2009年 民国编·铜元卷 段洪刚 李建清、金琪 [28]

注釋

  1. ^ 现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 ^ 宋辽西夏金编分三卷出版,北宋卷主编阎福善,副主编吴革胜[16];南宋卷主编钟旭洲[23];辽西夏金卷主编赵会元[24]

参考

  1. ^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工作座谈会召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河北新闻网
  2. ^ 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培训班举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金融新闻网
  3. ^ 3.0 3.1 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钱币博物馆. 2016-08-09 [201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2). 
  4. ^ 中国钱币学会召开第二届年会. 中国钱币. 1986, (1): 5+16. 
  5. ^ 千家驹. 把钱币研究工作 百尺竿头 提高一步──在中国钱币学会第二届年会上的总结发言(摘要). 中国钱币. 1986, (1): 8–10. 
  6. ^ 6.0 6.1 6.2 6.3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 中华书局. 1995-12: 697頁 [1995]. ISBN 9787101012415 (繁体中文). 
  7. ^ 程亚男.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中国金融. 1986, (7): 23. 
  8. ^ 全人. 《中国钱币大辞典》首编发行座谈会纪要. 中国钱币. 1996, (1): 70–72. 
  9. ^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辑部; 中华书局编辑部.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编纂侧记. 中国钱币. 1996, (1): 73–74. 
  10. ^ 10.0 10.1 吴良宝.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读后记.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 2006. 
  11. ^ 朱安祥. 方足布考辨三则. 北方金融. 2013, (s1): 32–34. 
  12. ^ 山木. 钱币学与考古学相得益彰 科学性与学术性互映成辉──写于《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出版之际. 中国钱币. 1999, (2): 69–71. 
  13. ^ 13.0 13.1 13.2 13.3 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 中华书局. 2001-06-01: 1020頁 [2001]. ISBN 9787101027778 (繁体中文). 
  14. ^ 奈翁. 绘制革命货币的历史画卷──读《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 中国钱币. 2001, (4): 69–70. 
  15. ^ 15.0 15.1 15.2 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编、唐五代十国编. 中华书局. 2003-01: 779頁 [2003]. ISBN 9787101031447 (繁体中文). 
  16. ^ 16.0 16.1 16.2 16.3 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北宋卷. 中华书局. 2005-12: 786頁 [2005]. ISBN 9787101037111 (繁体中文). 
  17. ^ 郑仁甲. 《中国钱币大词典·宋辽西夏金编》评介. 中国钱币. 2006, (1): 77. 
  18. ^ 陈余标. 苏州市钱币学会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钱币大辞典·清编·铜元卷》出版. 江苏钱币. 2009, (1): 18. 
  19. ^ 豫钱秘.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县乡纸币卷》出版. 中国钱币. 2015, (3): 27. 
  20. ^ 申玉山. 评《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县乡纸币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 
  21. ^ 中国钱币大辞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22. ^ 22.0 22.1 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 中华书局. 1998-09-01: 760頁 [1998]. ISBN 9787101014280 (繁体中文). 
  23. ^ 23.0 23.1 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南宋卷. 中华书局. 2005-12: 540页 [2005]. ISBN 9787101037326 (繁体中文). 
  24. ^ 24.0 24.1 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辽西夏金卷. 中华书局. 2005-12: 484页 [2005]. ISBN 9787101033021 (繁体中文). 
  25. ^ 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编. 中华书局. 2012-02: 484頁 [2012]. ISBN 9787101082425 (繁体中文). 
  26. ^ 26.0 26.1 中国钱币大辞典·清编·铜元卷. 中华书局. 2008-12: 384頁 [2008]. ISBN 9787101062960 (繁体中文). 
  27. ^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国家纸币卷. 中华书局. 2007: 614頁 [2007]. ISBN 9787101058154 (繁体中文). 
  28. ^ 28.0 28.1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铜元卷. 中华书局. 2009-11: 278頁 [2009]. ISBN 9787101068467 (繁体中文). 
  29. ^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省市纸币卷. 中华书局. 2011-01: 657頁 [2011]. ISBN 9787101076028 (繁体中文). 
  30. ^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金银币卷. 中华书局. 2011-04: 373页 [2011]. ISBN 9787101077988 (繁体中文). 
  31. ^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县乡纸币卷. 中华书局. 2015-01-01: 1552頁 [2015]. ISBN 9787101104325 (繁体中文). 
  32. ^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商业银行纸币卷. 中华书局. 2018-05: 478页 [2018]. ISBN 9787101131116 (繁体中文). 
  33. ^ 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 中华书局. 2013-01: 995页 [2013]. ISBN 9787101085310 (繁体中文). 
  34. ^ 34.0 34.1 中国钱币大辞典·考古资料编. 中华书局. 2006-12: 1014頁 [2006]. ISBN 9787101053579 (繁体中文). 
  35. ^ 35.0 35.1 中国钱币大辞典·泉人著述编. 中华书局. 2007-05-01: 386页 [2007]. ISBN 9787101032086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