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半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2°19′01″N 114°10′59″E / 22.317°N 114.183°E / 22.317; 114.183

九龍半島
香港岛鸟瞰九龙半岛
繁体字 九龍半島
简化字 九龙半岛
1860年,九龙半岛的一處军营。正前方的山脈位於香港島上。

九龙半岛(英語:Kowloon Peninsula)是香港境內的一個半岛,連接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包括九龙半岛和昂船洲在內的「舊九龍」和新九龙地区统称为九龙。「九龍半島」在中國古籍內是指包括九龍連同新界的地方[1],但今日一般指九龍在界限街以南的半島部分,範圍包括整個油尖旺區以及九龍城區馬頭圍馬頭涌土瓜灣何文田紅磡等地。

地质与填海工程

九龍半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中等粒度的二长花岗岩英语Monzogranite[2][3]早期的地图和照片显示,在尖沙咀海滩后方的平坦低洼土地上,有一個名叫九龍山的小山丘。[4]

香港當局通過填海造陸,九龍半岛面積有所擴大。在九龍半島南部和西部,在1904年之前就已進行填海造陸。尖沙咀附近的填海工程于1982年完成。1991至1994年政府繼續發展紅磡灣填海計劃連接尖沙咀東,把昔日紅磡灣剩餘凹入的灣角完全填平為陸地,拉直了海岸線。[5]西九龍的填海计划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的一部分,于1995年基本完成。[6]

历史

至遲在東漢時期,九龍半島已經有先民聚居. 這個地區曾是中国一些王朝的逃亡目的地之一。1278年,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赵昺逃亡至九龍半島附近。他們在九龙半岛的一个山洞躲藏。 [7]在20世紀初的馬頭涌尚有金夫人墓宋王臺(聖山)等遺跡。在17世纪,明朝灭亡后,许多明朝支持者為躲避满族也逃亡到了九龙半岛。

1860年《北京條約》中國割讓予英國的九龍半島部份

英國在佔領香港島後,已有軍方人員指九龍半島對屏藩維多利亞港有重要作用。[8]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1860年3月,英軍佔領尖沙嘴兩廣總督勞崇光以每年五百元「暫時租借」九龍半島給英國。[8]1860年夏季,英軍工兵開始修築九龍半島第一條道路彌敦道。同年10月,滿清根據《北京条约》將九龙半岛割讓給英國,當時半岛的人口只有800。[9]

由於九龍半島的控制權在軍部,在英國佔領半島首30多年間一直以半島作為軍事用途保護港島,並與英商不斷爭議半島的用途,直到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九龍半島的用途才改為商業與旅遊,而開始大力發展。[10]因此,直到19世紀末,英國除了在九龍半島建立軍營及水警外,主要發展港口設施。在19世紀末,紅磡和尖沙咀西端分別設有黃埔船塢九龍倉碼頭。同時連接香港島的水路交通亦開始發展,九龍渡海小輪公司於1880年成立(1898年被收購為天星小輪公司),提供來往尖沙咀與中環的渡海服務,尖沙咀逐漸成為外國人的新興住宅區。香港政府亦在1883年成立香港天文台,為船隻提供氣象觀測及授時服務。1898年,立法局通过了一项决议,對九龍半島的山洞進行保護。[11]

1915年的九龍

香港政府自20世紀初期開始大力拓展九龍半島,包括擴闊主要大道如彌敦道[12]除了繼續建設港口設施如油麻地避風塘外,亦因為英國已佔領了新界而開始建設連接九龍和新界的陸路交通。1910年10月,九廣鐵路英段通車,1920年代九龍亦開始有巴士服務,尖沙咀成為當時香港交通樞紐。隨著人口增加,民生設施如中華電力廣華醫院九龍醫院亦相繼為半島居民服務。1937年起,政府為了開拓市區用地,刊憲將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之南原屬新界的平坦土地,劃作市區用地發展,並統稱「新九龍」,以便和界限街以南原有的「舊九龍」區別。

法航一架波音747正飞越九龙
曾經的启德機場正位于九龙

二次大戰後,九龍地區繼續發展。1950年代,香港政府進行九龍灣填海工程以擴建啟德機場(包括建造13/31跑道)。在1960至1970年代,九龍半島的工商業均發展迅速,包括尖沙咀的商場(如海運大廈)及酒店,以及土瓜灣的工業區。1970年代原尖沙咀以東的紅磡灣西岸進行填海工程,發展出尖沙咀東及紅磡火車站一帶的用地。隨著尖沙咀的發展,尖沙咀火車站主樓於1978年拆除,原址興建香港太空館香港文化中心。1970年代末建成的紅磡海底隧道以及地下鐵路,進一步改善九龍與港島的交通。時至今日,油尖旺區仍然是九龍重要的商住區。

1989年,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包括西九龍填海計劃,增加了半島的面積。在新土地上增建西區海底隧道及多條鐵路,以及新的商業設施包括環球貿易廣場[13]。連接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啟用,亦增強了香港對中國內地的連繫。

城市景观

香港島拍攝到九龍半島的景觀


另見

參考文獻

  1. ^ 《香港地理》,蘇子夏編,弁言,ISBN 978-962-07-5661-0
  2. ^ CEDD – Kowloon Granite – Klk.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12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3. ^ Geological Map, Sheet 11, Hong Kong and Kowloon (1:20,000), Hong Kong Geological Survey
  4. ^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Land Contamination Assessment, 10.2.1 Geology Information. [2020-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7). 
  5. ^ 《九龍城區風物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大學
  6. ^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Land Contamination Assessment, 10.2.1 Geology Information. [2020-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7). 
  7. ^ Warres, Smith D. [1990] (1990). European Settlements in the Far East: China, Japan, Indo-China, Straits Settlements, Malays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o ISBN Digitized
  8. ^ 8.0 8.1 〈第二章 英佔香港和殖民體系的確立〉,劉蜀永,收錄於劉智鵬; 劉蜀永. 香港史—從遠古到九七.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19年7月1日: 71-74. 
  9. ^ Mayers, William Frederick; King, Charles. The treaty ports of China and Japan: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open ports of those countries, together with Peking, Yedo, Hongkong and Macao. Forming a guide book & vade mecum for travellers, merchants, and residents in general. Trübner and Co. 1867: 17. 
  10. ^ 《香港掌故》造地編 三之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掌故
  11. ^ 15TH AUGUST, 1898 (PDF). [2020-0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1). 
  12. ^ 彌敦道 見證彌敦爵士的遠見頭條日報 頭條網 - 圖說往昔
  13. ^ 環球貿易廣場INTERNATIONAL COMMERCE CENTRE 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建築承造雜誌 2008年第二期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九龍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