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武(前1世纪—3年),字君公西漢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郫都區北)人。何武早年學習《周易》,和翟方進為友,出仕後歷任多職,以性情仁厚,嚴守法律,喜於推薦人才著稱,綏和元年,擢升御史大夫(後改大司空),獲封氾鄉侯漢哀帝年間,何武和師丹孔光等人擬定限田、限奴婢的方案,遭官僚貴族反對而不了了之。漢哀帝逝世後,舉朝上下皆推薦王莽大司马,何武與左將軍公孙禄交好,兩人為避免外戚專權,因而相互舉薦,在太后王政君任命王莽為大司馬後,他與公孫祿隨即被彈劾免官。元始三年,王莽權傾朝野,何武遭誣陷與呂寬事件有關而自盡,諡號「剌」,爵位由其子何況襲封,王莽篡位時封國斷絶[1][2]

生平

學詩頌德

汉宣帝時期,天下太平,四方外族歸服,神爵五鳳年間多次蒙受天降祥瑞,益州刺史王襄派辯士王襃頌揚汉朝的功德,創作〈中和〉、〈樂職〉、〈宣布〉三篇頌詩,何武當時十四、五歲,與成都楊覆等人一起學習歌唱這些詩。當時,漢宣帝遵循汉武帝的舊例,選拔博學通達才德出眾的士人,在未央宫宣室殿召見何武等人,漢宣帝說:「這是有盛德才做的事,朕哪裡能承受它啊!」任命王襃做待詔,何武等人賜給絲帛罷退,何武到博士那裡拜師學習,研習《周易》,參加射策考試考中甲科而成為郎官,與翟方進是心志相投的好友,光祿勳以質樸、敦厚、遜讓、有行義這四項標準推選官吏,何武因此升任鄠縣县令,後來因觸犯法律被免職歸家[1]

大公無私

何武兄弟五人,都是郡中的官吏,郡縣的人皆敬畏他們,何武的弟弟何顯家有商人戶籍,卻經常不交市租,縣裡因此多次無法完成徵稅任務,檢查時名次落後,負責稅收的市嗇夫求商為此逮捕何顯家的人加以羞辱,何顯大怒,想利用官府公事中傷求商,何武說:「求商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家交租賦不比眾人早,執行公務的官吏難道不應該這樣嗎!」何武最終將此事告訴太守,太守因此徵調求商擔任卒史,當地人聽說這件事後皆相當敬佩何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太僕王音推舉何武為賢良方正,朝廷徵召他擔任參加對策,授官諫大夫,升任揚州刺史,他上奏章檢舉二千級官吏一定先把彈劾奏章給他們看,認罪的就替他們減除罪狀,最重的處罰不過是免官而已,不認罪的,從重援引法律,按罪定刑,有的甚至定為死罪[1]

九江郡太守戴圣,治《禮經》而號稱「小戴」,其行事施政多不遵守法令,前任刺史因為他是儒學大師而寬容他,等到何武擔任刺史,巡行所屬監察區審查紀錄囚犯的罪狀,有要複審的案件交給郡裡處理,戴聖說:「後進小輩知道什麼,竟想擾亂別人治理!」最終沒有重新審理案件。何武派从事查出戴聖的罪刑,戴聖感到害怕,主動辭去了官職。後來戴聖成為博士,在朝廷上毀謗何武,何武知道後,始終沒有宣揚戴聖的惡行,其後戴聖兒子的賓客結夥為盜,被抓獲拘禁在廬江,戴聖以為兒子一定會被判死罪,而何武公平判決此案,戴聖的兒子最終沒有被判死,從此以後,戴聖對何武既慚愧又佩服,何武每次到京師奏對,戴聖沒有不登門謝恩的[1]

何武做刺史,二千石級的官吏有罪,隨時檢舉上報,對其他賢能與不賢能的官吏都一視同仁,因此各郡國都敬重他們的郡守、國相,州中太平,何武巡行所屬郡國一定要先到學校接見學生們,考察他們誦讀講解經書的情況,詢問他們對地方政事得失的看法,然後進入驛舍,拿出記事簿詢問墾種田地的數量,農作物好壞,之後才去會見郡守、國相,這成為他監察工作的常規[1]

當初,何武做郡吏時,奉事太守何壽,何壽看出何武有宰相之才,又與自己同姓,所以相當厚待他,後來何壽成為大司農,他哥哥的兒子擔任盧江郡长史,某次何武到京師奏事住在揚州在京府邸,何壽哥哥的兒子恰好在长安,何壽備下酒宴請來何武的弟弟何顯與老友楊覆等人,酒喝到暢快時,引薦他哥哥的兒子,說:「這孩子是揚州長史,才能低下,不曾得到賞識提拔。」何顯等人十分慚愧,回來把這事告訴何武,何武說:「刺史就是古代的方伯,由皇上所委任,乃一的表率啊,職責在於推薦善人罷黜惡人,官吏治理政務成績卓越出眾,百姓有隱居的賢能智士,才應當召見,不能有什麼私下關照。」何顯、楊覆強求他,何武不得已召見了何壽的侄兒,但也只賜給他一杯酒而已,直到年中,廬江郡太守才舉薦何壽的姪子。何武便是如此遵守法令使人忌憚[1]

喜薦人才

何武為刺史五年,進京擔任丞相司直丞相薛宣敬重他,後來又出任清河郡太守,幾年後,因郡中十分之四以上地區遭受災害獲罪免官,過了很久,大司馬曲陽侯王根推薦何武,徵召他為諫大夫,後升兗州刺史,入京任司隶校尉,又調遷京兆尹,過了兩年,何武推舉方正,他舉薦的人在被召見時盤旋進退行跪拜禮,有關官員認為他的動作譁眾取寵虛偽做作,何武因此獲罪,被貶為楚國內史,後擢升沛郡太守,又入京任廷尉绥和元年,御史大夫孔光降職為廷尉,何武升任御史大夫,汉成帝準備修治辟雍,改置三公官職,就將原來的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何武因此改任大司空,封汜鄉侯食邑一千戶,汜鄉琅邪郡不再其縣境內,汉哀帝初即位,褒賞大臣,將南陽郡犫縣博望鄉改為汜鄉侯國,增封食邑一千戶[1][2]

何武仁愛寬厚,喜歡推薦人才,鼓勵讚揚別人的優點,做楚國內史時看重兩龔(龔勝龔舍),任沛郡太守時賞識兩唐(唐林唐尊),到他成為公卿,就向朝廷推薦他們,這些人能在當時出名,何武出力許多,世人因此稱讚他。不過何武忌恨結黨拉派,考察文職官吏一定找通曉儒學的士人,考察儒學士人一定找文職官吏,用來互相參照驗證。要辟除屬吏,先制定出條例,以防止私下找關係,走門路,何武所任官職也沒有顯赫的名聲,但離去以後往往受人懷念[1][2]

進言政事

到何武擔任大司空,與丞相翟方進共同奏言:「過去諸侯王審判案件處理政事,內史掌管刑獄事宜,國相總領綱紀輔佐諸侯王,中尉防備盜賊,現在諸侯王不審理案件不參與政事,取消中尉的官職,職責合併到內史。朝廷任命郡國的太守、國相,是要用他們來統一信義,安撫百姓。現在內史官位低而權力大,權威與職位不相稱,不能統領職高位尊的人,難以進行治理,臣等建議,國相的職權如同太守,內史的職權如同都尉,以便理順尊卑秩序,平衡職位與權力的輕重。」皇上批示說:「可以。」以內史為中尉,當初何武任九卿的時候,上奏說應設置三公的官位,又與翟方進聯名請求取消刺史,改設州牧,後來又恢復舊制,只有內史的事施行了[1]

何武上書的奏章極多,輿論因此說他繁雜瑣碎,不能稱為賢能之人,他的功績聲名大致與薛宣相似,雖然才能不如他,但經學和正直則超過薛宣。何武的後母住在原籍,他派屬吏回去迎接,正巧碰上漢成帝駕崩,屬吏害怕道路上有強盜,就讓後母留在家鄉,皇帝的近臣中有人譴責何武侍奉母親不忠厚,漢哀帝也想改換大臣,於是頒下策書罷免何武說:「您提出的措施繁雜苛細,不合眾人的心意,孝順的聲名沒有聽聞,壞名聲卻到處流傳,無法作為四方的表率,上繳大司空的印綬,免官遣回封國。」過了五年,諫大夫鮑宣多次申訴說冤枉了何武,漢哀帝感悟於丞相王嘉的奏對,且高安侯董贤也推薦何武,何武因此於元壽元年再次被徵召擔任御史大夫,過了一個多月,改任前将军[1][2]

相互推舉

在此之前,新都侯王莽回歸封國,過了幾年,漢哀帝因為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緣故徵召王莽返回京師,王莽的堂弟成都侯王邑侍中,假稱太皇太后的旨意報告漢哀帝,替王莽請求特進給事中的官職,漢哀帝又向太皇太后請示,事情敗露,太后替王邑謝罪,漢哀帝因為太后的緣故不忍殺他,降調王邑為西河屬國都尉,削減食邑一千戶。後來詔令舉薦太常,王莽私下求何武推薦他,而何武不敢舉薦,過了幾個月,漢哀帝駕崩,太后當日即召王莽入宮,收回大司马董賢的印綬,命令有關官員推薦適合擔任大司馬的人,王莽原本擔任大司馬,此前因迴避丁氏、傅氏辭去官位,眾人稱讚,認為他賢明,又是太后的近親,自大司徒孔光以下滿朝文武都推舉王莽[1][2]

何武當時擔任前將軍,平日與左將軍公孙禄交好,兩人單獨謀劃,認為從前汉惠帝汉昭帝兩名年幼的皇帝在位時,外戚呂氏、霍氏把持朝政,幾乎傾覆了國家,現在漢成帝、漢哀帝連續兩代沒有繼承人,正應當挑選任命宗室親近的大臣輔佐幼主,不應讓異姓大臣主持政權,外戚和異姓相雜,才能替國家謀求福利。於是何武推舉公孫祿可以擔任大司馬,而公孫祿也推舉何武,太后最終自己任命王莽擔任大司馬,隨後王莽暗示有司上奏彈劾何武、公孫祿互相稱譽薦舉,二人因此皆被免官[1][2]

受誣自盡

何武回到封國後,王莽的權勢日漸強盛,當上宰衡,暗中誅殺不依附自己的人,元始三年,呂寬事件發生,當時大司空甄豐秉承王莽暗示的旨意,派遣使者乘驛車察辦呂寬的同黨,藉此牽連那些王莽所要誅殺的人,包括上党郡鮑宣,南陽郡的彭偉杜公子在內,郡國豪傑獲罪而死的有幾百人,何武也在被誣陷之列,大理正用檻車徵召何武,何武因此自殺。眾人大多認為何武是被冤枉的,王莽想平息眾人的不滿情緒,於是讓何武的兒子何況繼承侯爵爵位,議定何武的谥号為「剌」,王莽篡位後,罷免何況為庶人[1][2]

評價

  • 黃震:持心仁厚,立朝正直,賊莽惡其害己而殺之,哀哉[3]
  • 王夫之:何武以忤王莽而死,可以為社稷之臣乎?未也。武與公孫祿謀云:「呂、霍、上官幾危社稷,不宜外戚大臣持權。」此漢室存亡之紐也。乃當其時,內而元后為伏莽之戎,外而孔光為翼戴之姦,武僅以孤立之勢撲始然之火,既處於不敵之數矣。國之安危,身之生死,徒藉於一言,而言非可恃也,所恃者浩然之氣勝之耳。公孫祿豈可終保者哉?而與之更相稱說,武舉祿,祿即舉武,標榜以示私,授巨姦以朋黨之譏,則氣先餒而惡足以勝之!祿惟詭隨,乃以幸免;武不欲為祿之詭隨矣,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心不可質鬼神,道不可服小人,出沒於寵辱之中,而欲援己傾之天下,以水濺沸膏,欲息其燄而燄愈烈,非直亡身,國因以喪,悲夫[4]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汉书》·何武王嘉師丹傳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資治通鑑》·漢紀
  3. ^ 黃氏日抄》·卷四十七
  4. ^ 讀通鑑論》·卷五

延伸閱讀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漢書/卷086》,出自班固漢書
前任:
孔光
西汉御史大夫
前8年-前8年
繼任:
改為大司空
前任:
由御史大夫改
西汉大司空
前8年-前7年
繼任:
师丹
前任:
孔光
西汉御史大夫
前2年
繼任:
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