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史料即可做為研究或討論歷史之材料的人、事、物。史料的形式和分類非常廣泛,也沒有一定的形式、標準,某事物是否為史料、或其史料價值之高低,通常必須由史學家依其專業知識進行判斷。

史料分類

史料的分類方法很多,較常見的區分方式有以原始程度区分和以史料形式區分兩種。如以原始程度區分,可分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如以史料形式區分,則可分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

以原始程度區分

一手史料

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有關歷史事件的文物當事人直接記錄的史料。

二手史料

二手史料(second source),有關歷史事件,由後人轉述記載而非由當事人直接記錄的史料。

以史料形式區分

文字史料

  • 史書: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例如《漢書》之於漢代歷史,《通典》對於唐代制度的歷史。明清的地方志對各地區歷史的研究等。
  • 檔案文書類:尤其對政治史社會史研究頗有幫助。例如長沙走馬樓吳簡》中的戶籍資料、唐代法律條文、明清檔案南京國民政府的檔案等。
  • 思想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思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 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司馬光《通鉴》卷一九五贞观十三年末尾傅奕临终前描述:“上命僧咒奕,奕初无所觉,须臾,僧忽僵仆,若为物所击,遂不复苏。又有婆罗门僧言得佛齿,所击前无坚物。长安士女辐凑如市。”,来源则是唐人李伉的《独异志》、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和宋初王傥的《唐语林》。
  • 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包括如古代的農民曆、商店的帳薄、土地契約書,以及私人來往的書信等。由於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傳下來的東西,常能更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實際生活及想法。
  • 報刊雜誌:為現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報紙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發展,以及當時人從不同觀點對此事的了解;娛樂性的報刊則可以觀察當時人的文化和生活。
  • 口述史料:多用於現代史的研究,藉由對尚在人世的當時人訪問口述而獲得對歷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 其他:包括如碑刻墓誌族譜等等。

非文字史料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