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吳美雲
性别
出生1944年
 美國紐約州紐約
逝世2016年5月12日(2016歲—05—12)(71-72歲)
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國泰綜合醫院
职业出版家

吳美雲(1944年—2016年5月12日),出版家,創辦漢聲雜誌社

生平

吳美雲生於紐約[1]吳鐵城長孫女[2],父吳幼林為中央信託局官員[3]

吳美雲從台灣台北美國學校畢業後,到美國與英國就學[1]。在俄亥俄州牛津讀西方女子學院(今邁阿密大學西部校區)時開始對編輯、出版工作發生興趣[4]。大三時,任該校報紙主編[2]。取得傅爾布萊特計畫獎學金赴英國念研究所,主修政治和戰略學[2]

1970年,已育有一子的吳美雲辭掉原先工作[4]。她把家中浴室改成暗房,在家裡創辦漢聲雜誌社[1][4]。又找到藝專畢業的黃永松姚孟嘉合作,三人動手就編起雜誌,當時他們才二十幾歲[1]。她和黃永松一同至舊書攤,研究美國《生活》、《展望》、以及《花花公子》等雜誌等版面編排和文章結構,發展出自己雜誌的風格[5]。她一度每天工作十四小時、每星期工作七天,一度因借來的資本告罄,幾乎無法如期出書[4]。後由中華航空決定每期訂購一萬本,供旅客在飛機上閱讀,《ECHO》創刊號於1971年1月1日推出[4]。《ECHO》在當年這本率先進行台灣鄉土田野調查的報導文學及攝影雜誌,印刷精美,藉由飛機上乘客閱讀打開全球行銷,訂戶多達三十三個國家[2]。但收入還是不足,各合夥人依個人特長接受其他工作來彌補,如她曾先後為國科會編印台灣生活手冊,為觀光局製作七個中國傳統節日的影片[4]

1978年。中文漢聲雜誌問世,法國歸來的奚淞加入團隊,包括之前的吳美雲、黃永松、姚孟嘉,漢聲四位重要人物全員到齊[1]

吳美雲曾對記者說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的,相信有些事情具有意義,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文化,一定有積極的貢獻,那麼就是好事,好事當然要做下去[6]。她會為文化親身投入,如林懷民一次進到漢聲辦公室,看到她穿粗布唐裝在編草鞋[1]。她為了出版中國米食專集,特地租了一層公寓隔作三間廚房,並且請了她祖父以前的廚子來掌廚[7]。1980年,她因文化交流有貢獻而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4]

1980年代,漢聲出版作品源源不絕,有《漢聲中國童話》、《漢聲小百科》、《愛的小小百科》、《精選世界兒童圖畫書》、《精選世界少年文學讀物》等[2]。身為母親的吳美雲感嘆坊間儘多西洋童話書,屬於自身文化的兒童讀物太少,於是1981年以原創圖文推出《漢聲中國童話》誕生,一套十二本,每天一個故事,再加上為兒童編創的科普與生活常識的《漢聲小百科》於1984年問世,這兩套書成為1970、1980年級世代重要的啟蒙書,當時臺灣中產家庭常以這兩套書作為孩子賀禮,還因盜版太多,使得吳美雲親自連同警方去抓[1]

漢聲全盛時期員工八百人,傅月庵以「一葉開五花」形容漢聲訓練出的人都成了1990年代臺灣相關出版領域的主導力量,如遠流台灣館、兒童館編輯基本皆來自漢聲[1]

隨著姚孟嘉瘁逝、奚淞退休、黃永松到北京,僅剩吳美雲獨守衰退的出版社[1]。她有過敏、高血壓、腎盂腎炎、腸潰瘍等病史[2]。2008年,雷曼兄弟金融災難爆發時,她正在病中,未能及時搶救漢聲的財政[1]。2016年5月12日晨[2],以七十二歲病逝於臺北國泰醫院[8]

參考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林懷民. 〈文學紀念冊〉思念Linda 回顧一個奮發的時代. 《聯合報》. 2016-08-19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奚淞. 文學紀念冊 Linda 憶美雲. 《聯合報》. 2016-06-08 (中文(臺灣)). 
  3. ^ 《黑白集》中韓「世交」. 《聯合報》. 1963-02-03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簡介本屆傑出女青年 吳美雲.重振大漢文化聲威. 《民生報》. 1980-03-18 (中文(臺灣)). 
  5. ^ 楊媛婷. 《漢聲小百科》的魔法師走了 吳美雲享壽72歲. 《自由時報》. 2016-05-12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9) (中文(臺灣)). 
  6. ^ 馬國光. 獻身傳播中國文化 吳美雲絕不放棄信心. 《聯合報》. 1984-01-01 (中文(臺灣)). 
  7. ^ 吉光片羽 吳美雲為「米食」與土木. 《民生報》. 1983-05-16 (中文(臺灣)). 
  8. ^ 鄭景雯. 漢聲小百科創辦人吳美雲辭世 享壽72歲. 《中央日報》. 2016-05-12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