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哈羅德·羅威
英國皇家海軍中校
哈羅德·戈弗雷·洛
Harold Godfrey Lowe,RD

皇家海軍後備隊
出生(1882-11-21)1882年11月21日
北威爾斯卡那封郡蘭德諾斯英语Llanrhos
逝世1944年5月12日(1944歲—05—12)(61歲)
北威爾斯康威自治市迪更威英语Deganwy
死因高血壓
国籍 英国
职业英國商船隊英语Merchant Navy (United Kingdom)海員
知名于鐵達尼號沉沒事故
配偶愛倫·馬里昂·懷特豪斯(Ellen Marion Whitehouse)
儿女弗洛伦斯·洛(Florence Lowe)
小哈羅德·洛(Harold Lowe Jr.)
奖项皇家海軍預備役軍官長期服役獎章

哈羅德·戈弗雷·洛 RD(英語:Harold Godfrey Lowe,1882年11月21日—1944年5月12日),是英國皇家郵輪鐵達尼號五副和皇家海軍後備隊中校

生平

早年

1882年11月21日,哈羅德·洛出生於北威爾斯卡那封郡蘭德諾斯英语Llanrhos,他是八個孩子中的第四個。他的父親希望讓他成為一名成功的利物浦商人,但哈羅德·洛決心出海。14歲的時候,他加入了英國商船隊英语Merchant Navy (United Kingdom),在西非海岸服役。1906年,獲得二副證書;1908年,加入白星航運後獲得一副證書。1911年,獲得航海長英语Master (naval)證書,他說:「在不同類的船隻上面——從橫帆船英语Square rig雙桅縱帆船,然後到輪船,以及各種規模的船,都能得到相當不錯的經驗」。他曾擔任白星航運的比利時號英语SS Belgic (1873)熱帶號英语SS Tropic (1871)三副,1912年轉移到英國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擔任五副。儘管他在海上航行多年,但是鐵達尼號的首航是他第一次穿越大西洋

擔任鐵達尼號副官

與船上的副官一樣,哈羅德·洛於1912年3月26日早上9時向白星航運的利物浦辦公室報到,並於第二天前往貝爾法斯特登上鐵達尼號。 在首航出發日(4月10日),在英國貿易委員會英语Board of Trade的安全條例要求下舉行的船員緊急逃生演習英语Muster drill中,他負責降下兩艘右舷救生艇。當鐵達尼號中午離開南安普敦港時,哈羅德·洛在艦橋上,透過電話向船上的各個部門傳達訊息。

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沉沒

1912年4月15日上午,卡柏菲亞號乘客拍攝的照片。右邊是14號救生艇,哈羅德·洛站在舵柄處操控,右後方拖曳著D摺疊艇。

1912年4月14日,鐵達尼號沉沒事故的夜晚,哈羅德·洛在20時整與六副詹姆斯·穆迪交接後,休班就寢,鐵達尼號23時40分撞上冰山時,他正在自己的副官寢室睡覺。他在碰撞過程中並沒有驚醒,在30分鐘後才醒過來。正如他後來解釋的:「我們副官都睡眠不足,所以就寢後,我們就睡死了」。當哈羅德·洛終於醒來並意識到發生事故時,他立即穿上制服、抓起左輪手槍,然後前往艦橋。三副赫伯特·彼特曼指示他指揮乘客登上5號救生艇。約1時30分左右,哈羅德·洛與六副詹姆斯·穆迪進行了一次對話,在左舷側降下14號和16號救生艇時,兩名副官覺得需要有船員陪伴乘客們。詹姆斯·穆迪堅持認為,哈羅德·洛應該登上14號救生艇。當14號救生艇正在降下時,大多數乘客開始意識到鐵達尼號已經沉沒,小艇甲板上的撤離情況開始變得混亂。當14號救生艇降下前,一群乘客試圖衝上16號救生艇,哈羅德·洛立即用他的左輪手槍對空鳴槍英语Warning shot三次,以控制人群、避免造成傷害[1]

到達水面後,哈羅德·洛指揮救生艇與鐵達尼號保持140公尺左右的距離。當鐵達尼號在大約2時20分完全沉沒時,哈羅德·洛已經開始聚集幾艘救生艇,他希望重新回到倖存者身邊,但由於缺乏經驗豐富的船員,他們擔心會因為大批落海者攀爬而讓救生艇翻覆。他將10號、12號、14號和D折疊艇靠在一起,將他船上的許多乘客轉移過去、空出許多位置。然後他帶著7名船員和1名志願幫助的男性乘客回到沉船現場。整個行動大約需要45分鐘,負2°C海水對任何人來說都太冷了,以致於哈羅德·洛一行人抵達時,幾乎所有落海者都失去意識或死亡了[2]。哈羅德·洛表示,屍體多到連划槳都變得很困難。他們總共救起4名落海男子,其中一名男子晚些時候死亡;另一名則是來自英屬香港華人方郎(Fang Lang,他是鐵達尼號六名生還華裔乘客之一);方郎被拖上救生艇並恢復體力後,接過船槳開始協助划船,哈羅德·洛評論說:「他看起來像個英雄!」[3]。在黑暗中可以聽到更多的聲音,儘管哈羅德·洛等人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尋找生還者卻是徒勞無功。哈羅德·洛是返回現場救助落海者的兩艘救生艇之一,他指揮其餘船員們舉起桅杆(他是所有救生艇中唯一使用桅杆搜救的副官);他後來救援了A折疊艇上的乘客,當時他們幾乎沉沒[4]。日出後,卡柏菲亞號救起哈羅德·洛和他指揮的救生艇人員。當時卡柏菲亞號的乘客拍攝照片,清楚顯示哈羅德·洛在14號救生艇14的舵柄處,右後方拖曳著D摺疊艇[5]。他一直留在救生艇上用桅杆協助乘客轉移,確保一切都妥善完成後才登上卡柏菲亞號。

協助事故調查

鐵達尼號四名生還的副官。從左到右是五副哈羅德·洛、二副查爾斯·萊托勒、四副約瑟·博士爾。坐著的是三副赫伯特·彼特曼

鐵達尼號生還者於4月18日抵達紐約港54號碼頭英语Pier 54。上岸後哈羅德·洛立即收到一份手令,要求他在美國參議院鐵達尼號沉沒調查中作證。他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的證詞往往簡短而直接;當調查委員會問及什麼是冰山時,哈羅德·洛回答說:「先生,我猜是冰」[6]。根據鐵達尼號二副查爾斯·萊托勒表示,生還的副官們都認為美國調查是一場「鬧劇」,而且對美國當局對待他們三等艙乘客的方式感到不滿。他們特別感到困惑的是,為何調查沉船事故的美國官員卻不懂船舶或航海知識[7]。哈羅德·洛於5月2日登上亞得里亞號英语RMS Adriatic (1906)返回英格蘭,他回國後繼續協助相應的英國沉船專員鐵達尼號沉沒調查

鐵達尼號之後

回到家鄉巴茅斯英语Barmouth後,有1,300人參加了在Picture Pavilion舉行的招待會。他獲贈了一支紀念金錶,上面刻有「哈羅德·戈弗雷·洛,英國皇家郵輪鐵達尼號五副,對於他在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沉沒中的英勇服務,他在巴茅斯和其他地方的朋友們在此致敬」。1913年9月,哈羅德·洛與愛倫·馬里昂·懷特豪斯(Ellen Marion Whitehouse)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 弗洛伦斯·洛(Florence Lowe)和小哈羅德·洛(Harold Lowe Jr.)。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皇家海軍後備隊服役。1917年俄國革命俄國內戰期間,他隨皇家海軍海參崴服役[8]軍階升為英國皇家海軍中校。戰爭結束後,他回到英國商船隊和白星航運服務,1931年退休後,與家人一起搬到康威自治市迪更威英语Deganwy[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讓住處成為戰時崗哨,並擔任空襲守望者英语Air_Raid_Precautions_in_the_United_Kingdom#Wardens,直到身體狀況惡化,不得不坐輪椅為止。

逝世

1944年5月12日,哈羅德·洛因高血壓逝世,享壽61歲。遺體埋葬在北威爾斯的濱海羅斯英语Rhos-on-Sea教堂墓地。

遺產・評價・文化描寫

專門為哈羅德·洛製作的英雄牌匾,表彰他在鐵達尼號事故期間善盡職責和英勇行動。這枚牌匾位於巴茅斯英语Barmouth碼頭的航海長辦公室。

威爾斯演員伊恩·葛魯佛在1997年賣座電影《鐵達尼號》中飾演哈羅德·洛。這部電影描繪哈羅德·洛指揮救生艇返回事故現場搜救的史實,並從冰冷的海洋中救助漂浮在門板上的虛構女主角蘿絲(凱特·溫斯蕾飾演)。1996年電視劇《鐵達尼號》中由卡萬·史密斯飾演。2012年的電視劇《鐵達尼號英语Titanic (2012 miniseries)》中由伊凡·梅雷迪思英语Ifan Meredith扮演飾演。

作者英格·西爾(Inger Sheil)曾為他撰寫了《鐵達尼號勇者:五副哈羅德·洛的生平》(Titanic Valour: The Life of Fifth Officer Harold Lowe),在這本傳記中,作者收集來自乘客和船員多種角度的參考文獻,其中許多人表示哈羅德·洛挽救了他們的生命。作者不僅注意到這些人對哈羅德·洛所表現出的感激,而且還有「令人驚訝的深度」,因為哈羅德·洛展現了強大領導力、組織能力和鼓勵眾多乘客的情緒,作者認為這是決定乘客生存下去的關鍵,並描述他在事故當晚的行為是「模範」。許多感激的乘客希望能送給哈羅德·洛禮物和金錢,但他總是禮貌拒絕,並謙卑的回應這種讚美,因為他自認只是在履行職責,沒有必要表彰。1932年出版回憶錄的生還者蕾妮·哈里斯(Renee Harris)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斷言說,多年來,哈羅德·洛一直是她曾經有幸見過最優秀的人物之一[8]

在鐵達尼號一百周年紀念日當天,威爾斯格溫內斯巴茅斯英语Barmouth當地居民專門為哈羅德·洛製作了英雄牌匾,紀念他的服務精神,由他的孫子海軍上校約翰·洛(John Lowe)和麥迪·馬修斯(Maddy Matthews)揭幕。這枚牌匾上刻有威爾斯語英語,帶有哈羅德·洛和鐵達尼號的照片。它的內容如下:「紀念本地英雄五副哈羅德·戈弗雷·洛。14歲離開巴茅斯後展開航海生涯,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沉船期間,他在拯救生還者方面發揮了英雄作用」[9]

哈羅德·洛生前在威爾斯迪更威的故居,現今掛有一枚英格蘭遺產委員會藍色牌匾紀念他,哈羅德·洛一直在這裡居住到1944年去世為止[10]

參考來源

  1. ^ Eaton, John P.; Haas, Charles A. Titanic: Destination Disaster: The Legends and the Reality. Wellingborough, UK: Patrick Stephens. 1987: 154. ISBN 978-0-85059-868-1. 
  2. ^ Butler, Daniel Allen. Unsinkable: The Full Story of RMS Titanic. Mechanic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1998: 144-145. ISBN 978-0-8117-1814-1. 
  3. ^ Here’s Why You’ve Never Heard Of The Titanic’s Chinese Survivors. 哈芬登郵報. 2018-04-18 [201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4. ^ Lord, Walter. A Night To Remember.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55: 207–208. ISBN 0-03-027615-2. 
  5. ^ Photo taken by Carpathia passenger of Lowe at tiller of lifeboat 14 (JPG). [12 August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30). 
  6. ^ Lord, Walter (1955). A Night to Remember. Henry Holt & Company.
  7. ^ Lightoller, Charles, Herbert. Titanic and Other Ships. London: Ivor Nicholson and Watson. 1935: (Chapter 35 "THE RESCUE"). 
  8. ^ 8.0 8.1 8.2 Sheil, Inger. Titanic Valour: The Life of Fifth Officer Harold Lowe 1st. The History Press. 2011 [27 June 2016]. ISBN 9780752477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9) –通过Google Books. 
  9. ^ Welsh hero of Titanic remembered 100 years on. ITV. 15 April 2012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2). 
  10. ^ Titanic hero Harold Lowe: Blue plaque unveiled at Deganwy home. BBC News North West Wales. 10 April 2012 [1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書籍

  • Eaton, John P.; Haas, Charles A. Titanic: Triumph and Tragedy. Wellingborough, Northamptonshire: Patrick Stephens. 1994. ISBN 978-1-85260-493-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