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国家高速公路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放射线   纵线   横线   地区、都市圈、绕城环线以及所有联络线、并行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
中央政府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國務院

交通运输部
中国海事局
中国民航局
公安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中共中央

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央军委

联合参谋部
  • 空管处
后勤保障部
联勤保障部队
武警部队
海警总队(中国海警局)
省级人民政府机构



兵团
香港
运输及物流局
路政署 運輸署 邮政署
海事處 民航處
民航意外調查機構
机场管理局
警务处
道路 鐵路 水域 机场
澳门
运输工务司
交通事務局
土地工務局
邮电局
海事及水務局
民航局
治安警察局交通厅
公路运输概況
公路分类
国道 亚洲公路
公路等級
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網
道路交通安全法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
機動車駕駛證
机动车号牌
民用 民警 武警
军用 香港 澳门
铁路运输概況
線路
高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列车
车次 高速列车
机车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动车组
客车
客运
票务
客流高峰:春运暑运
航空运输概況
空中交通管制
防空识别区东海
民航空管区飞行情报区
华北北京
东北沈阳
华东上海
中南武汉 广州 三亚
西南昆明
西北兰州
新疆乌鲁木齐
香港飞行情报区
台北飛航情報區(名义上)
民用航空
民用机场 航空公司
商用飞机
香港航空業
水路运输概況
航道
内河航道:等級 运河
海道和沿海港口航道
港口
保税港区
船舶
船级
企业:造船 航运
其他

测绘机构

管理机构
中央 自然资源部
(直属局
地方



兵团 青岛
大连 宁波 深圳 厦门
测绘单位
自然资源部直属单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重庆测绘院
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其他单位:
中煤航测遥感局 综勘院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北京吉威时代软件
中铁 北京中色
北京城建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
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
西安测绘研究所
西安测绘总站
海军参谋部航海保证局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
天津航测科技中心
上海海事测绘中心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奥腾思格玛(中国)集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中科院空天院
中科院地理所
中国四维
地图出版
地图技术审查中心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中华地图学社
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成都地图出版社
西安地图出版社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湖南地图出版社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星球地图出版社
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
上海海图中心
口岸
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系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国家高速,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1118”网,总规模约16.2万公里(含远景展望线约0.8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1][2][3][4][5],而服務區佈點等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中。編號系統則解決了中國大陸首條瀋大高速公路通車以來,中國大陸高速公路有名無號的問題。

命名与编号

命名

  1.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命名应遵循公路命名的一般规则。
  2.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按照路线起、讫点的顺序,在起讫点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高速公路”。路线简称采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表示[註 1]。若两端均为省会或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也可以采用起讫点所在省(市)的简称表示,格式为“××高速”,如:京港澳高速京新高速沪陕高速
  3.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及简称不可与现有存在的名称重复。如出现重复时,采用以行政区划名称的第二或第三位汉字替换等方式加以区别。但是可以使用其他高速公路用过的曾用名,如海三高速福厦高速。也可以使用其他高速公路名称的倒序,例如G1221 延长高速G2211 长延高速
  4.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名称,全称为“××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环线高速”。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珠三角环线高速”。
  5.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城市绕城环线名称以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为“××绕城高速”。如“广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广州绕城高速”。
  6. 当两条以上路段起讫点相同时,则按照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命名为“××-××高速公路东(中、西)线”或“××-××高速公路北(中、南)线”。简称为“××高速东(中、西)线”或“××高速北(中、南)线”。
  7. 路线地名应采用规定的汉字或罗马字母拼写表示。路线起讫点地名的表示,应取其所在地的主要行政区划的单一名称,一般为级(含)以上行政区划名称。
  8. 南北纵向路线以路线北端为起点,以路线南端为终点;东西横向路线以路线东端为起点,以路线西端为终点。放射线的起点为北京

编号

  • 编号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由字母标识符和阿拉伯数字编号组成。
  • 字母标识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速公路是国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字母标识符采用汉语拼音“G”表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的编号,由中国国家高速公路标识符“G”加1位或2位数字顺序号组成,编号结构为“G#”或“G##”。
  • 数字及数字与字母编号
  1. 首都放射线的编号为1位数,以北京市为起点,放射线的止点为终点,以1号高速公路为起始,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编号区间为G1~G9。
  2. 纵向路线以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按路线的纵向由东向西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奇数,编号区间为G11~G89。
  3. 横向路线以东端为起点,西端为终点,按路线的横向由北向南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偶数,编号区间为G10~G90。
  4. 并行线由其并行最近的主线(纵线、横线或地区环线)编号后加一位识别号“2”以及一位联络线顺序号组合在全国范围内编排(联络线数量突破容量时,可将识别号扩容为4)。
    若同一主线穿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连接的并行线的顺序号,宜沿主线起讫方向増序排列。
    若主线并行编号空间已全部使用,则选用主线编号次小者,以此类推;
    若对应主线为首都放射线(对应主线编号为1位)时,则在主线编号前以数字0补位。例如 G0425 广澳高速
  5. 地区环线(如珠江三角洲环线)的编号区间为G91~G98(G99曾为台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编号)。
  6. 都市圈环线的编号区间为G9901~G9912。
  7. 一般联络线的编号为4位数,由国家高速公路标识符“G”+“主线编号”+ 数字“1”或“3”+“一般联络线顺序号”组成,其中前两位数值采取其连接的最小两位数编号,用普通大小的字体表示;后两位数值根据所连接线的起点至终点顺序递增,数字采取下标标示。例如 G9411 莞佛高速。注:如该联络线仅与首都放射线连接,则在1位数主线编号前以数字“0”补位,最后两位数值同样采取下标标示,如 G0512 成乐高速;编号前两位数取最小值编号,如曾经作为同三高速一部分的哈同高速,连接了 G1 京哈高速G10 绥满高速G11 鹤大高速;G1属于放射线,所以排除,剩余最小的是G10,则命名 G1011 哈同高速。再如G2517 沙厦高速,连接的最小主线为 G15 沈海高速,但其若命名为 G1518 会与 G1517 莆炎高速 出现交叉,所以利用次小者 G2517(注:按顺序编排已随着2022版增加的联络线编号而实际失效。)
  8. 城市环线的编号为4位数,由其连接的编号最小的主线(纵线、横线或地区环线)编号后增加一位识别号“0”以及一位绕城环线顺序号组合在全國范围内编排;不同省级行政区间不允许出现相同绕城环线编号;主线编号为该环线所连接的纵线和横线编号最小者;如该主线所带城市绕城环线编号空间已经全部使用,则选用主线编号次小者,依此类推;若该环线建成之初仅与首都放射线连接,则在1位数主线编号前以数字“0”补位,最后两位数值同样采取下标标示,如 G0401 长沙绕城高速。但是:若最小编号主线迟于绕城高速通车或建成初期只有放射线,可以使用实际通车的最小编号,仅有的例子是 G2501 长春绕城高速(最小编号实际为G12)、G2502 天津绕城高速(最小编号实际为G18)、G9801 海口绕城高速(最小编号实际为G15)。
  9. 若一段道路属于两条及以上线路,则按等级优先考虑,国家高速>省高速。例如G59 呼北高速S46 静兴高速共线的“奥家湾立交—土贞立交”段,原本仅属于S46 静兴高速。但因为G59 呼北高速属于国家高速,所以此段路线改用G59编号。若等级相同,则取主线编号较小者。例如G18 荣乌高速G25 长深高速共线的“沙洼立交—团泊南立交”段,在G18 荣乌高速未建成前,该段路仅属于G25 长深高速(这也是为何天津绕城高速用G2502而非G1801的直接原因),后来在G18全线通车后全部改为了G18的编号。若等级不同,则按照细分等级考虑,具体等级排位依次为:绕城高速>主线>联络、并行线(如G45 大广高速北京“酸枣岭立交—双源立交”段,在G4501 北京六环路建成后全部改为G4501编号,以确保主要城市环线的完整性,同时也让事故救援时确认位置的复杂程度明显降低)。另外,若遇到两条线路主线编号均相同(一条并行线、一条联络线),处理方式为“先建成通车优先”。截至目前,全国仅有的唯二的例子是G1523 甬莞高速G1517 莆炎高速共线的“潼关立交—五星立交”段,目前使用的是G1523 甬莞高速编号。以及G4212 合安高速G4221 沪武高速“马堰立交—桐城南立交”,目前使用的是G4212 合安高速编号。

出口编号

  1. 国家高速公路出口编号一般为阿拉伯数字,其数值等于该出口所在互通立交中心里程桩号的整数值,大部分省份对于四位数编号仅取后三位,部分省区市(如福建、广东)则在所有四位数编号出口均将四位数编号全部写出。如果出口处桩号为K5+700,则该出口编号为5;某出口处桩号为K2536+700,则该出口编号为2536或536。这种出口编号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因出入口数量增减而导致整条高速公路出口编号被迫变更的情况,同时也方便事故救援时确认位置。
  2. 同一枢纽式互通立交在同一主线方向有多个出口时,该枢纽式互通立交所有主线出口统一编号,采用出口编号后加英文字母组合表示。出口编号按照桩号递增方向逆时针排列,英文字母按照“A”、“B”、“C”、“D”……等序列排序。如某枢纽式互通桩号为K15+700,在主线K15+200、K16+200和反方向K16+200、K15+200处有4个出口,则四个出口编号依次为15A、15B和15C、15D。

线路

首都放射线

南北纵线

东西横线

地区环线


都市圈环线

绕城环线

使用规划外国家高速公路编号的高速公路

现用规划外国家高速编号

以下路段编号虽使用G字头编号,但从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之内,且2017、2022扩充编号亦未予采纳,但其所属省区市当前仍在相关路段实际使用。

高速公路名称 实际使用编号 途经城市
汉蓉高速公路 G0521 汉中市广元市绵阳市成都市
渭南过境高速公路(2019年以前G30老路) G3022 渭南市
西兴高速公路(2019年以前G30老路) G3023 西安市咸阳市
宝鸡过境高速公路(2019年以前G30老路) G3024 宝鸡市
南龙高速公路 G4521 赣州市

曾用规划外国家高速编号

以下路段编号虽使用G字头编号,但从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之内,且2017、2022扩充编号亦未予采纳。下列编号曾被使用,目前相关省区市已将编号全数撤销或替换。

此外,由于部分路段顺位较高(如:国家级绕城高速),在不更名只替换编号的情况下,部分路段因为与国家高速共线,实际使用的是对应的国家高速公路的编号。如G1204白城绕城高速公路虽更名为S17,但是在与G12共线段采用的是G12的编号。

2022年规划中被取消的路线

  • 拉萨绕城高速公路(“G0602”)- 现降级为普通公路,无编号。
  • 大连绕城高速公路(“G1101”)- 现东北段降级为S23
  • 青岛绕城高速公路(“G1502”)- 现为G20、G22、S7601胶州湾隧道
  • 厦门绕城高速公路(“G1506”)- 见上节
  • 深圳绕城高速公路(“G1507”)- 现为S86S3S30
  • 海口绕城高速公路(“G9801”)- 现降级为S82
  • 台湾环线高速公路(“G99”)- 见上节

注释

  1. ^ 起讫点为地级及以下行政单位的,亦使用别称作为简称,如厦蓉高速(“蓉”为成都市的别称)、宁洛高速(“宁”为南京市的别称);或第二字作为简称,如莞佛高速(“莞”为东莞市的第二字)
  2. ^ 2.0 2.1 2.2 2.3 2.4 2.5 此标记的线路于2022年7月版《国家公路网规划》中首次出现,但相关地区在此之前已事实上遵循国家高速公路编号规范来对该高速设置路线编号。
  3. ^ 3.0 3.1 3.2 呼北高速和银百高速是2013年71118国高网规划中新增的两条纵线,而银昆高速则是该版规划中在原渝昆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北延新增银川至重庆段。
  4. ^ 陕西省于2019年开始将原G65W编号修改为G6522,并对原G6522和G65途经路线进行互换。
  5. ^ 首都环线是2013年发布的71118网规划中新增的地区环线
  6. ^ 6.0 6.1 6.2 6.3 该线路所有涵盖路段全部与其他已规划高速公路共线,且在该规划外编号实际使用之时相关编号对应道路也实际存在,但相关路段实际编号等级因高于实际编号等级而在共线段被实际使用

参考文献

  1. ^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 - 203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13-05-24 [201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2. ^ 未来公路建设向西部倾斜 有助改变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广播网. 2013-06-21 [2014-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6). 
  3. ^ 翁孟勇谈《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 中国网新闻中心. 2013-06-21 [201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1). 
  4. ^ 刘传雷. 不仅仅是扩容. 中国公路. 2013, (13): 36–40. 
  5. ^ 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年7月)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22-07-12 [2022-07-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7-12).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