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與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王與我

The King and I
上演地點 百老匯
(1951年3月29日—1954年3月20日)
(1977年5月2日—1978年12月30日)
(1985年1月7日—1985年1月30日)
(1996年4月11日—1998年2月22日)
倫敦西區劇院
語言 英語
演出場次 百老匯:2322場(1998年止)
製作 羅傑斯與漢默斯坦
編劇 瑪格麗特·蘭登原作
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導演 約翰·范楚坦
音樂 理察·羅傑斯
作詞 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編舞 傑洛姆·羅賓斯

國王與我》(英語:The King and I)是一部美國戲劇作品,其改編自瑪格麗特·蘭登(Margaret Landon)的小說《安娜與暹邏王》(Anna and the King of Siam),最早以音樂劇的型態出現,之後改編成同名電影。至今已成為著名的戲劇作品之一。

故事從英國女教師安娜(Anna Leonowens)應邀前往暹邏擔任暹邏王的家庭教師開始,直到暹邏王駕崩,太子朱拉隆功父王病榻旁即位為止。

創作起源

1862年安娜·李奧諾文斯(Anna Leonowens)應暹羅王室的邀請,由新加坡前往當地擔任拉瑪五世的家庭教師直到1867年她搬到加拿大為止,後來她將此經歷寫成回憶錄《安娜與國王:曼谷皇宮六年回憶錄》(The English governess at the Siamese court : recollections of six years in the royal palace at Bangkok),描述暹羅王室的生活百態。

到了1944年,英國作家瑪格麗特·蘭登將此作品改編成小說《安娜與暹邏王》,該作不但大受歡迎,也得到1930年代百老匯女星葛楚德·勞倫斯(Gertrude Lawrence)青睞,將推薦該作給音樂劇創作搭檔羅傑斯漢默斯坦(Rodgers & Hammerstein),希望他們改編成音樂劇作品,可是兩人皆興趣缺缺,但又不願得罪這位當紅巨星,因此將創作計畫擱置一旁。

1946年,《安娜與暹邏王》改編成同名電影,由雷克斯·哈里遜(Rex Harrison)和艾琳·鄧恩(Irene Dunne)分飾國王與安娜。該部電影不但得到好評,也改變了羅傑斯和漢默斯坦的想法,決定改編這部充滿「異國情調」的小說成為他們新的音樂劇[來源請求]

1956年再改編成電影《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 由美國20世紀影業公司攝製, 尤·伯連納(Yul Brynner)演國王,狄波拉嘉( Deborah Kerr)演安娜。

登上舞台

羅傑斯與漢默斯坦心中飾演安娜的女主角,自然是早先向他們推薦該題材的女星葛楚德·勞倫斯,但卻始終找不著飾演國王的男主角:最早兩人屬意雷克斯·哈里遜阿弗列·德雷克(Alfred Drake)等明星擔當演出,但均未得到他們的同意,最後只好公開徵選角色。於是,他們看上了瑪莉·馬汀(Mary Martin)推薦的俄國男演員 — 尤·伯連納(Yul Brynner)。除了演員之外,他們找了傑洛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負責編舞,全劇卡司至此大致底定。

劇情架構

劇情

全劇描述安娜·李奧諾文斯在泰國生活的情形,並以她與邏暹王之間的互動為主軸,穿插她與王室成員、首相、泰婷之間的互動。劇中焦點擺在安娜與國王之間的關係:兩人由見面,共同生活而發展出似有若無的情愫,進而出現兩人共舞,以及劇終邏暹王「託孤」的情節·除此之外,《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改編成的泰國式戲劇也是劇中一大特點。

人物架構


暹邏皇室 安娜母子 其他

暹邏王
香夫人
朱拉隆功王子
其他妃子
其他王室孩子

安娜·李奧諾文斯
路易·李奧諾文斯

卡拉宏
泰婷
龍塔
艾德華·雷西爵士
歐頓船長
奴僕
侍衛
僧侶

曲目

音樂劇

1951年3月29日,該劇於聖詹姆斯劇院(St.James Theatre)上演,

榮譽與獎項

1952年托尼獎

獲獎項目(5項)

1996年托尼獎(1996年演出版本)

獲獎項目(5項)

提名但未獲獎項目(4項)

1996年劇評人獎(1996年演出版本)

獲獎項目(3項)

提名但未獲獎項目(2項)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