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张浚
张浚
张浚铜像,湖南省宁乡市南轩文化园。
南宋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任期
1163年—1164年
前任汤思退
继任洪适
南宋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任期
1135年—1137年
前任赵鼎
继任秦桧
个人资料
德远
紫岩居士
出生1097年
北宋汉州
逝世1164年(66—67歲)
南宋福州
儿女張栻
父母張咸
計氏
湖南省宁乡市巷子口镇官山的张浚墓

張浚(1097年—1164年),字德遠,號紫巖居士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抗金將領,唐朝名相張九齡張九皋之後。父張咸。母秦國夫人計氏。長子張栻

早期

張浚四歲成孤儿,行直視端,不说誑言,熟人知為大器。入太學,中進士第。靖康初,為太常簿。李纲金国第一次伐宋晚期和姚平仲合作,与种师道等人之间有争功之嫌。姚平仲劫完颜宗望之营寨而大败,作为主要支持者的李纲被張浚以专权之名弹劾。

汴京陷落后,張浚听说宋高宗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馳赴应天府,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南侵,宋高宗往東南逃跑,後軍統制韓世忠部下逼逐諫臣墜水死,張浚奏奪韓世忠觀察使,上下始知有國法。遷侍御史。

这時宋高宗在揚州,張浚进言:「中原天下之根本,願下詔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咈宰相意,除集英殿修撰、知興元府。未行,擢禮部侍郎,高宗召諭曰:「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有為,正如欲一飛沖天而無羽翼,卿勉留輔朕。」除禦營使司參贊軍事。張浚预计金人必來攻,而南宋朝廷晏然自得,殊不防備,所以力劝宰相黃潛善汪伯彥,但此二人皆笑張浚過分。

苗劉兵變

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南侵,宋高宗逃到錢塘,留朱勝非于吳門捍禦,以張浚共同節制軍馬,不久朱勝非召还,張浚獨留。時潰兵數萬,所至剽掠,張浚招集甫定。这时苗傅劉正彥叛亂,張浚和韓世忠合作平叛,功劳很大。

陝西抗金

建炎四年(1130年),張浚认为中興应當自關陝开始,考慮金人也许会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所以請行為川、陝宣撫處置使。既抵興元,金兵已取鄜延,金將婁宿孛堇引大兵渡渭水,攻永興,宋將都按兵不动,不肯相援。張浚到任,即訪問風俗,罷斥奸贓,以搜攬豪傑為先務,諸將惕息聽命。

此时諜報金人將攻東南,張浚命諸將整軍向敵。不久金人大攻江、淮,張浚即治軍入衛支援。到达房州,知金人北歸,又回师關陝。这時金兀朮猶在淮西,張浚懼其继续骚擾東南,想牽制之,遂決策合五路之師攻打永興,以调动金兵。果然金急調兀朮、完顏婁室、完顏宗輔等等入援,大戰于富平。涇原帥劉錡身率將士冲击敵阵,殺獲頗眾。但環慶經略使趙哲畏敵先逃,宋軍挫敗,張浚退駐興州,斬趙哲。命吳玠聚兵扼險於鳳翔之和尚原、大散關,以斷敵來路,張浚上書待罪,宋高宗手詔慰勉,没有追究。

張浚在關陝三年,訓练新兵,以劉子羽為上賓,任趙開為都轉運使,擢吳玠為大將守鳳翔。劉子羽開善理財,而吳玠每戰必勝。西北遺民,歸附日眾。所以虽然關陝丢失,但全蜀安全,且以形勢牽制東南,江、淮亦賴以安。

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烏魯攻和尚原,吳玠乘險擊之,金人大敗走。兀朮亲自出马,吳玠及其弟吳璘又大破之。这就是吳玠的大散關和尚原之战[1]。張浚论功升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

罢官

紹興三年(1133年),張浚罢官有几个因素:

  • 建炎四年(1130年)富平之役前,手下大将吳玠曾敗于彭原,投訴另一大将曲端不整師。曲端又曾迫逐帥臣王庶而奪其印。富平之役大败,起因是赵哲临阵脱逃,但曲端和張浚也意见不合闹矛盾,加上曲端的心腹張忠彥等降金。張浚开始时重用曲端,终于廢之,後来在重新启用和追究责任之间徘徊,最后还是将曲端下獄論死。有人弹劾張浚殺趙哲、曲端無辜,而重用刘子羽、吴玠是不对的,朝廷开始怀疑張浚。
  • 建炎四年(1130年)初,辛炳知潭州,張浚在陝西抗金,以檄發兵,辛炳不派兵支援,張浚奏劾之。1133年,辛炳已经是御史中丞,同列弹劾張浚。
  • 紹興三年(1133年),宋高宗遣王似作張浚副手。这时金將撒离喝及劉豫军聚兵入攻,破金州。劉子羽為興元帥,約吳玠同守三泉。金人至金牛,宋師掩擊大胜之,斬馘及墮溪谷死者,以數千計。这时張浚听到王似來,就请求解除王似兵权,并说王似不胜任。宰相呂頤浩不悅,同时朱勝非也以旧怨攻击張浚,宋高宗詔浚赴见。

由此張浚被宋高宗罢免,直到1163年獲宋孝宗啟用以領導隆兴北伐,但功敗垂成,隔年病逝。

江淮抗金

張浚刚被罢免不久,劉豫之子劉麟趁机引金人入攻。高宗想起張浚前言,于是免朱勝非,召張浚以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張浚入見,高宗手詔为張浚辨前誣,除知樞密院事。

張浚既受命,即日赴江上視師。此時兀朮擁兵十萬於揚州,約日渡江決戰。張浚長驅臨江,召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議事。將士見張浚,勇氣十倍。張浚派遣諸將,身留鎮江節度之。韓世忠遣麾下王愈詣兀朮約戰,且言樞密張浚已在鎮江。兀朮曰:「張樞密貶嶺南,何得乃在此?」王愈出張浚所下文書示之。兀朮色變,晚间不战而遁。

评价

浚幼有大志,及為熙河幕官,遍行邊壘,覽觀山川形勢,時時與舊戍守將握手飲酒,問祖宗以來守邊舊法,及軍陳方略之宜。故一旦起自疏遠,當樞筦之任,悉能通知邊事本末。在京城中,親見二帝北行,皇族系虜,生民塗炭,誓不與敵俱存,故終身不主和議。每論定都大計,以為東南形勢,莫如建康,人主居之,可以北望中原,常懷憤惕。至如錢塘,僻在一隅,易於安肆,不足以號召北方。與趙鼎共政,多所引擢,從臣朝列,皆一時之望,人號「小元祐」。所薦虞允文、汪應辰、王十朋、劉珙等為名臣;拔吳玠、吳璘於行間,謂韓世忠忠勇,可倚以大事,一見劉錡奇之,付以事任,卒皆為名將,有成功,一時稱浚為知人。浚事母以孝稱,學邃于《易》,有《易解》及《雜說》十卷,《書》、《詩》、《禮》、《春秋》、《中庸》亦各有解,文集十卷,奏議二十卷。子二人、栻、枃。栻自有傳。

宋理宗時,以張浚、趙鼎為宰相典範,並將張浚列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圖像於昭勳閣。理宗時期名臣、理學家魏了翁為紀念張浚、張栻,修建紫巖書院,並為之作贊。淳熙年間,在張浚、故鄉四川綿竹始建進德堂,祭祀張浚。南宋後期,宋廷在漢中建張浚祠。

元朝時,光祿大夫趙世延捐俸在張浚故鄉綿竹修建書院,因張浚自號紫巖先生,竣工後元廷便賜名為“紫巖書院”。延祐五年(1318年),名相張養浩所作《敕賜成都紫巖書院記》有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便有張浚。明成祖還將他的事蹟載入《永樂大典》國朝忠傳。明英宗時,下旨免張浚後裔差役。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下詔修復張浚父子墳墓,敕建“張浚祠”,並下旨建“南軒書院”,御書匾額,命其墓地為“官山”;將寧鄉張浚、張栻父子祠墓及綿竹大柏林張浚父張咸墓兩處納入國家祀典;由首輔楊廷和撰寫了重修張浚祠堂記。

清朝順治年間,張浚等四十一位歷代功臣從祀帝王廟。乾隆十一年(1746年),巡撫追捕錫紱於都司衙門舊房,恢復城南書院。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巡撫左杏莊在妙高峰故地複建,並在峰上建南軒夫子祠,前為文星閣,道光御書“麗澤風長”匾額。同治八年(1869年),清廷重建張浚、張栻墓。清廷優待張浚後人,免除其人的一切差徭雜役。

轶事

  • 苗傅、劉正彥曾雇人刺杀張浚。張浚在秀州时,警備甚嚴,曾经夜里有客至前,出一紙懷中说:「此苗傅、劉正彥募賊公賞格也。」張浚問那你想怎么办?客曰:「僕河北人,粗讀書,知逆順,豈以身為賊用?特見為備不嚴,恐有後來者耳。」張浚下執这名仗义刺客的手,問其姓名,但不告而去。
  • 相传張浚得罪了秦檜以后,被贬到零陵,隨身只帶了幾箱子舊物。檜党誣告說那里面都是張浚和蜀地旧部往來策划謀反的書信,以为抄家缴来至少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不利于張浚的私物。宋高宗派人去抄來,在朝堂上打開却只看到一些書籍,雖然也有書信,但里面都是憂國愛君的話。此外就是破舊衣服,宋高宗大出意外,非常感動,說:没想到張浚竟然一貧如此。於是派使者追赶去送他三百兩金。檜党又對外宣稱說是去賜張浚死,指望張浚会有错误的反应,自杀或者反叛。消息傳到零陵,張浚的左右哭之,張浚說:「我的罪過固然當死,如果像外面傳的那樣,死了來向國家謝罪也沒什麼,你們為什麼要哭呢?」張浚又問使者是誰,說是殿帥楊存中(即楊沂中)的兒子。張浚說:「我不須死了,存中是我的故部。如果朝廷要賜我死,必然另派他人。」不久使者到了,宣讀了皇帝的聖旨,張浚得三百兩賞金。

参见

注释

  1. ^ 《宋史·張浚传》:『粘罕病篤,語諸將曰:「自吾入中國,未嘗有敢攖吾鋒者,獨張樞密與我抗。我在,猶不能取蜀;我死,爾曹宜絕意,但務自保而已。」兀朮怒曰:「是謂我不能邪!」粘罕死,竟入攻,果敗。』但粘罕死于1136年,此时尚在。这段话不太可信。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史·卷361》,出自脱脱宋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政府职务
前任:
赵鼎
南宋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1135年—1137年
繼任:
秦桧
前任:
汤思退
南宋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1163年—1164年
繼任:
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