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憲義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43年(80—81歲)
 中華民國廣東省海口市
国籍 中華民國
 美國
配偶洪美鳳
职业核能物理學家
宗教信仰基督教
军事背景
服役 中華民國陸軍
军衔 上校
部队核能研究所
经历
張憲義
效忠 美國中央情報局(1982年-至今)
服務機構 中華民國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
活動年代-1988年

出生1943年(80—81歲)
 中華民國廣東省海口市
母校田納西大學

張憲義(1943年),臺灣臺中人[1],生於廣東省海口市[2](今屬海南省)。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與美國國籍,前中華民國陸軍上校,專長為核子工程。曾參與中山科學研究院核武研發,但他被美國人勸誘為內諜,將相關情報交給美國政府,在1988年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安排下潛逃至美國並取得美國國籍與證人保護計畫[3];同時根據他提供的情報,美國政府介入台灣核武研發,會同國際原子能總署破壞設備、銷毀文件、沒收核材料,迫使中止接近完成的相關研發。

生平

張憲義表示他的父親被日本政府派去海南島工作,1943年與他母親在當地成婚[2]。年幼隨父母回到台灣。台灣省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今臺中市立臺中第二高級中等學校)畢業後,張憲義於1963年進入陸軍理工學院(今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物理學系就讀,期間因理工學院與清華大學合作,曾在清華大學接受訓練。1967年取得理學士學位,派任至中科院籌備處任職[4]

中華民國於1963年與1968年分別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和《核武禁擴條約》後於1969年開始以台灣電力公司進口裝置開發核能發電,但卻轉供國防部中科院使用,終於1972年與1976年被國際原子能總署與美國政府一再發現違規而令停、蔣經國政府保證不會發展核廢料再處理設施,但於1978年被發現一直在致力研發雷射鈾濃縮技術而被警告[5][6][7][8]。張憲義於1969年被選派到美國田納西大學攻讀核子工程,取得碩士博士學位[4][9]。1977年學成回到台灣,返任中科院第一所(今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的前身)。1984年晉升為該所上校副所長[4][9]。自1982年起,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吸收,開始將台灣核武的機密研發資料,偷偷帶出交付美國[10][11][9][12]。張氏何時被中情局吸收,有兩種說法,一是就讀中正理工學院時,二是在田納西大學留學時。[4]

1988年1月8日,張憲義向其妻子謊稱有一美國公司要聘僱,準備將全家移民,其妻先帶三個小孩去出境至日本,被中情局人員直接帶去美國與先生會面。1月9日,張憲義在自己辦公桌留下辭職信,在中情局安排下以假的新加坡護照,在高雄小港機場出境赴美[13][11]

張憲義全家赴美後,在證人保護計畫之下安排後續工作以及家庭安置等,初期原居於華府;1988年核研所一名駐美專員以張憲義小孩的姓名查出其當地就讀小學校後追蹤出住家地址,立刻通知時任聯合報駐華盛頓特派員王景弘,王景弘在該年4月13日前往登門採訪遭拒,張憲義全家在美國保護下連夜搬家,這位核研所駐美專員遭到美國政府認為他騷擾張憲義而接到美國政府通知,要他馬上離開美國,他不得不返回台灣,結束台美另一場諜報交鋒[3][9][11]

在1990年之後國際情勢轉變,因為軍中逃亡事件的緊張關係已解除,張憲義至爱达荷州国家实验室英语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繼續從事研究,主要從事第四代核電廠技術的開發,也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13年退休[13][14]

軍中逃亡事件

張憲義持續向美國洩漏中華民國研發核武的相關資料[15],於1988年由中科院逃亡赴美並在國會秘密聽證會中作證。1月13日,總統蔣經國過世,美國總統雷根隨即指派美國在臺協會主席丁大衛中華民國副總統李登輝進行會談,談判中李登輝向美國保證會終止核武計劃,但美國擔心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掌握核武[14]。1月15日,美國會同國際原子能總署人員直赴核研所進行突擊檢查[9],同行特工駕駛多輛水泥車、貨車載著美國政府與聯合國原能署人員,要求核研所拆除與發展核武有關的所有設施[16],並將最重要的濃縮核原料立即運返美國,銷毀過程中六度引發氫氣爆炸,之後灌漿封閉實驗室[17]。在美國發動多次搜索後,中華民國國防部進行內部調查,發現張憲義早為美國中情局勸誘當了廿年秘密間諜,在1988年1月9日帶走機密出逃美國作證[4],阻止蔣經國秘密發展核武的計畫,中華民國政府遂對張憲義發佈通緝令。

1月20日,丁大衛單獨面晤郝柏村,並提示美國偵察衛星的照相,在九鵬小型核爆[18]後來要求確實執行雷根和李登輝的終止核武研發的協定,同時警告郝柏村,他家人在美國的安全,和台灣親屬的安全,倘若發生任何問題,郝得負起責任。丁大衛給郝下通牒,無論黑社會或其他人,只要放出不利於張憲義和家人的訊息,不管是不是郝直接下的命令,都唯他是問。當丁大衛從台灣談判回來之後,張憲義在台灣的家人就說最近沒有人來騷擾了[19]

7月2日,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在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演講上,指責張憲義出賣國家。在同年出版的《教戰記》中,稱張憲義是外國間諜、是個漢奸

張憲義於1988年1月9日滯美不歸逃亡,所涉為「軍中逃亡」罪,經國防部發布通緝,追訴權時效為12年6月。2000年7月11日,追訴權時效完成,由國防部最高軍事法院檢察署撤銷通緝。

張憲義在1998年曾傳真給《聯合報》,稱:

後續訪問

2016年,已退居美國養老的張接受中研院研究員陳儀深訪談時,辯稱自己當年不是背叛國家,沒有違反台灣人民的利益。他表示當時實際掌握軍權者主要是參謀總長兼中科院院長郝柏村上將,無人能預知李登輝順利接班並開啟台灣民主化的契機[20]。張憲義的訪談內容於同年12月出版為《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一書[2]。陳儀深訪談時,提到張憲義由軍中逃亡時在辦公室留下含有5項理由的「辭退書」」,其中一項就是擔憂未來民進黨執政,會因擁有核武而採取「冒進策略」,危及台灣安全。[21]但雖然辭退出如此陳述,郝柏村卻在日記中記載張憲義「竟利用民進黨以圖要挾」,又說楊亭雲向他報告「逃犯張憲義家屬與民進黨有勾結」。[22]他本人又在2017年1月9日在新書發表會上接受越洋視訊訪問時澄清,強調自己「很驚訝」當時為何把民進黨寫在辭退書裡面,「我不是擔心民進黨,而是擔心『政治野心人士』,包括軍事強人」。[23]而「野心人士」可以是任何政黨的人,不見得是民進黨。但在記者追問,是否意指李登輝或郝柏村?張憲義則表示無法回答。[24]然而在2016年陳儀深訪問時,他說,張憲義受訪時坦言,民進黨在叛逃當年已成立並崛起,由於擔憂未來民進黨如果執政,會因擁有核武而採取冒進策略,恐怕讓台灣安全受到威脅,才決定做下此決定,阻絕台灣核武發展。[21]

評論

「首先,我們代表雷根總統向您致意,歡迎您來到美國,我們非常感謝您對美國與世界安全的貢獻……」當時這些客套話一講完,丁大衛緊接著說:「過幾天我就要到臺灣……(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知道蔣經國過世的消息,於是我們開門見山地談論這些問題。)李登輝的人曾打電話聯繫雷根政府,希望尋求我們的支持,我們這邊當然會支持他,這方面沒有問題。」[14]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二日(即蔣經國去世前一天),張憲義舉家逃往美國。郝柏村在《八年參謀總長日記》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七日條目上寫道:「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全家叛逃美國,必然為CIA所運用,將和盤托出核研所繼續研究的動態。保有核子彈發展能力但不製造核子武器為我國政策,今日指示葉昌桐以對國家傷害最小方式處理。」[22]

一月廿日的日記說:「丁大衛下午來見,單獨與余談話,乃為張憲義叛逃後告知美方,核能研究所繼續研發核子彈情形,丁氏轉達美國強烈要求,核能研究所須徹底拆除與核彈發展有關設施,核子反應爐(TRR)須提取重水不得再再開爐……他並提示美偵察衛星的照相,甚至說在九鵬有小型核爆。他於十六日由華府來台北前,在美國務院見過張憲義…。」[22]

郝柏村在日記中說了張憲義「竟利用民進黨以圖要挾」,又說楊亭雲向他報告「逃犯張憲義家屬與民進黨有勾結」。[22]

郝柏村說:「吾人早知CIA在中科院有臥底,其實也不只張憲義一人…。」[22]

1988年8月2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在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典禮中公開演講,指張憲義出賣自己出賣、出賣國家。[11]

1998年郝柏村又在出版的《教戰記》中罵張是「一個唯利是圖受雇於外國人的間諜,一個出賣祖國的無恥漢奸」,「即使他並沒有真正洩漏了什麼了不起的機密,沒有真正危害到國家安全,也是不能為國人原諒的」。[11]

陳儀深認為,何謂叛逃?美國是台灣的敵國嗎?台灣適合發展核武嗎?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好在口述史只是先採集史料,評價的事,就在出版後留給學界乃至大眾吧。[20]

陳儀深的評價是,1988年蔣經國去世之際,掌握軍權的主要是參謀總長同時是中科院長郝柏村,誰能預知李登輝接班順利並開啟台灣民主化契機?張憲義接受美國CIA要求和安排出逃,阻止台灣核武發展, 等於是幫李登輝移走燙手山芋,結果應是「台美雙贏」,並沒有背叛國家或台灣人民的利益,頂多只能說背叛他的上司郝柏村。 [11]

陳儀深強調,張憲義出走美國時,中華民國政府的唯一「強人」就是郝伯村,而一個前景未明的國家,在有可能被獨裁的軍事強人掌權的情況下,究竟適不適合發展核武,確實值得商議,因此,他認為以美方立場,擔憂軍事強人掌權,應該大於民進黨崛起。[23]

陳儀深也指出,若以張憲義個人當年懷抱統一的意識形態來論定,他對台獨色彩較為濃厚的民進黨崛起有所不安,而在辭退書上寫下「民進黨」三個字,也可以理解。[23]

張憲義說:「有關叛逃的指控,我不曾背叛蔣經國的政策宣示,我也沒有背叛臺灣百姓的福利,唯一與背叛扯得上關係的是,我背叛了郝柏村,減弱他在軍方或政治圈的影響力,讓他的氣燄被壓了下來。關於這一點,我還未曾聽聞有知識分子明確地探討這件事。」[14]

聯合報前資深駐華盛頓特派員王景弘也作序表示,「張憲義讓我等到老,才動念給歷史留下紀錄,我卻巳『老眼昏花』,不堪再做如此勞心勞力的事。」 [11]

得過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記者提姆.韋納(Tim Weiner),在2008年出版一本700頁的《灰燼的遺產:中情局歷史》(Legacy of Ashes:The History of theCIA),其中說在中情局數不清方失敗和失誤歷史中,有一項行動卻是「大功告成」,當中更提到中情局成功收買台灣科學家張憲義,阻止了台灣試圖發展核武的秘密計畫,並改變了台灣兩岸的軍事生態。[11]

張憲義 2017年1月9日上午10時在台大校友會館,在中研院陳儀深發表《核彈!間諜?CIA》一書中,透過越洋視訊發表他個人的說法,國防部對此僅簡單的回應「前中科院張憲義上校於77年1月12日滯美不歸逃亡,所涉為「軍中逃亡」罪,經國防部發布通緝,追訴權時效為12年6月,迄89年7月11日時效完成,由軍高檢署撤銷通緝。 」[25]

國防部維持一貫的立場說明,有關張憲義自認為其行為並非叛國或出賣台灣,社會自有公評,國軍官兵受國家培養、受人民託付,效忠國家本是職責與本份。[25]

擔任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主席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說:「不管你的政治觀如何,叛國是不能接受的……這並不是可以原諒的事情。」[26]

王定宇:「我們絶對不會考慮(為了獨立使用核武),我們沒有想過這。」[26]


參見

参考文献

  1. ^ 中華民國史學術志(初稿). 國史館. 1996年 6月. ISBN 9789570073492. 
  2. ^ 2.0 2.1 2.2 陳儀深; 彭孟濤; 簡佳慧. 《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 遠足文化. 2016年12月21日 [2022年10月18日]. ISBN 9789869392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6月10日). 
  3. ^ 3.0 3.1 賀立維. 核彈MIT: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 台北: 我們出版. 2015-05-27. ISBN 9789869125215. 
  4. ^ 4.0 4.1 4.2 4.3 4.4 中新网. 美国中情局间谍卧底台湾20年 废掉台湾核武武功. 中国网. 2007-08-08 [201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rmament Affairs. Historical Information / Partial Test Ban Treaty (PDF). [2023-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4-19) (英语). 
  6. ^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rmament Affairs. China: Accession to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 [202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英语). 
  7. ^ Albright, David; Stricker, Andrea. Taiwan's Former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 Nuclear Weapons On-demand.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8 [2023-08-23]. ISBN 978-17273373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3) (英语). 
  8. ^ 陳韋廷. 電文解密…1970年代 美阻我兩波核武發展. 聯合報. 2016-02-21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5). 
  9. ^ 9.0 9.1 9.2 9.3 9.4 9.5 許紹軒. 張叛逃前 言行曾出現反常. 自由时报. 2005-01-17 [201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7). 
  10. ^ 羅添斌. 叛逃者張憲義越洋述心路 CIA見面地點曝光.... 自由時報. 2017-01-09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盧禮賓. 「叛逃」赴美隔天蔣經國「氣死」? 核武科學家張憲義不認為. 上報. 2017-01-07 [201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5). 
  12. ^ 紐時記者韋納新書:張憲義臥底20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張憲義一個人廢掉了台灣的武功,使台灣嚴重內傷",轉載中國時報,2007-08-08
  13. ^ 13.0 13.1 羅添斌. 張憲義28年前叛逃美國 CIA助從高雄出. 自由時報. 2016-04-27 [201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14. ^ 14.0 14.1 14.2 14.3 陳儀深. 張憲義:我沒有背叛台灣 我背叛的是郝柏村. 風傳媒. 2017-01-08 [201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15. ^ Legacy of Ashes: The History of the C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作者:提姆.韋納/著,出版社:Doubleday,出版日期:2007年06月28日,ISBN:038551445X
  16. ^ 《材料也神奇:科技學者許樹恩的一生傳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作者:許樹恩/著,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04年08月13日,ISBN:9867614399
  17. ^ 黃啟洞、陳柔安、黃淳璟. 台灣核彈差一步 上校副所長張憲義叛逃引發6次氫爆. 東森新聞. 2014-04-24 [201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4). 
  18. ^ 郝柏村. 《八年參謀總長日記》. 台北: 天下遠見文化出版. 2000年1月1日. 
  19. ^ 盧禮賓. 張憲義「叛逃」美國安全受威脅 丁大衛下通牒郝柏村. 上報. 2017-01-06 [202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20. ^ 20.0 20.1 羅添斌. 接受學者訪談 張憲義:沒有背叛台灣 只對不起郝柏村. 自由時報. 2016-04-26 [2016-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21. ^ 21.0 21.1 擔心民進黨執政危及台灣安全 張憲義叛逃摧毀核武計畫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紐時記者:張憲義臥底20年 中情局廢台核武武功
  23. ^ 23.0 23.1 23.2 中止台灣核武計畫 張憲義:擔心政治野心人士
  24. ^ 「台灣核武能力獲高度評價」,張憲義:可以像以色列一樣有能力但不製造
  25. ^ 25.0 25.1 張憲義叛逃美國 國防部:維持軍人效忠國家立場不變
  26. ^ 26.0 26.1 台灣核武「終結者」: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