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彼得·汉德克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Peter Handke
出生 (1942-12-06) 1942年12月6日81歲)
奥地利格里芬
職業小说家、编剧
國籍奥地利
獎項格奥尔格·毕希纳奖(1973年)
卡夫卡獎(2009年)
國際易卜生獎(2014年)
诺贝尔文学奖(2019年)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德语:[ˈhantkə],1942年12月6日),奥地利作家。生於格里芬。他是诗人、小说家、劇作家、电影导演。他的代表作包括話劇《冒犯观众》、小说《守门员的焦虑》和维姆·文德斯电影《歧路》、《柏林苍穹下》的劇本。汉克于1968年获霍普特曼奖,1973年获格奥尔格·毕希纳奖和奥比奖,2009年获卡夫卡奖,2014年獲國際易卜生獎。201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

生平

早年

1942年12月6日,彼得·漢德克於祖父家中出生,出生後兩天於格里芬的聖母教堂受洗為天主教徒。他的母親瑪麗亞·漢德克(Maria Handke)是斯洛維尼亞克恩顿州人,她於1942年和漢德克的生父:曾在克恩顿州服役、並擔任銀行行員的已婚男子埃里希·勛納曼(Erich Schönemann)相識並懷孕。漢德克出生前,他的母親和擔任柏林電車車掌及德意志國防軍軍人的阿道夫·布魯諾·漢德克(Adolf Bruno Handke)結婚,他因此成為漢德克的繼父。漢德克在成年後不久與他的生父相認。

一開始她們的家庭並未受到戰爭影響,但就在戰爭結束前,格里芬也漸漸受到戰爭波及:原生的斯洛維尼亞人被送往納粹集中營,而這地區偶爾也淪為斯洛維尼亞游擊隊(Die Osvobodilna Fronta)的攻擊目標。

漢德克一家遷居至柏林的潘科,而其繼父則並未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作品列表

譯本已在台灣出版之作(经英文转译成中文):

译本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史:

電影作品

執導及編劇

編劇

(導演皆為溫·韋德斯

言論

南斯拉夫戰爭

漢德克曾批評北約轟炸南斯拉夫,他在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葬禮上的演說引起許多爭議,漢德克因此被描述為極右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辯護者。2006年,他獲得海因里希·海涅獎(Heinrich Heine Prize)但引發爭議,後來該獎項被撤銷。

1996年,他的旅行日記《河流之旅:塞爾維亞的正義》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因為漢德克將塞爾維亞描述為南斯拉夫戰爭的受害者。在同一篇文章中,漢德克還抨擊西方媒體,誤導了戰爭的起因和後果。前南斯拉夫總統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要求國際刑事法庭傳喚漢德克為他的辯護,但漢德克拒絕。然而,他仍以旁聽身分出席了審判,隨後在《戴米拉·戴米埃爾之塔》(Die Tablas von Daimiel)中發表了他的評論。1999年,薩爾曼·拉什迪寫道,漢德克“對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的種族滅絕政權感到熱情洋溢,甚至令最忠誠的仰慕者感到震驚”。他評論說,漢德克在拜訪貝爾格萊德時獲得米洛舍維奇的塞爾維亞騎士勳章。他的“以前的愚蠢言論包括塞拉耶佛穆斯林經常互相屠殺卻指責塞爾維亞人,他否認塞爾維亞人在斯雷布雷尼察進行種族滅絕。”

2006年3月18日,漢德克在米洛舍維奇葬禮上發表演講,在歐洲引起了巨大爭議。巴黎法蘭西喜劇院因此取消漢德克舞台劇《質問的遊戲或者前往響亮國度的旅程》(Das Spiel vom Fragenoder die Reise ins sonore Land)上演,引起哈洛·品特高行健等文學家爭論。

斯洛文尼亞作家德拉戈·揚察爾(Drago Jančar)對漢德克關於南斯拉夫戰爭的立場提出了挑戰,兩人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

批判諾貝爾文學獎

2014年,漢德克稱諾貝爾文學獎“到底是应该废除的”,因为它对文学只是事后虚伪的追封,固然可以一时招引来看热闹的,却于阅读无益。[2]

2016年漢德克訪問中國,被問到怎么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說:「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对我来说,文学是阅读的,而鲍勃·迪伦不能被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这个决定,其实是在反对书,反对阅读。我不想让人误解,我还是会认为鲍勃·迪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这个决定很显然是一些不读书的人做出的。鲍勃·迪伦的词,如果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3]

獲獎爭議

漢德克獲得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後,由於他的親塞爾維亞立場,引發巴爾幹國家抨擊。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马批評:「從未想過諾貝爾獎會令人作噁。道德權威如諾貝爾學院做出這種有失顏面的選擇,恥辱變成了一種新價值。不,我們絕不能對於種族主義和種族滅絕感到麻木不仁。」波士尼亞國家元首主席團的穆斯林成員札菲洛維奇(Sefik Dzaferovic)批評諾貝爾獎委員會頒獎給彼得‧漢德克是徹底迷失道德方向。科索沃總統哈希姆·萨奇抨擊:「這項諾貝爾獎的決定帶給無數受害者巨大的痛苦。」[4] 亦有不同声音表示,文学的本质在其艺术性,其价值应该脱离政治争议,「文学的价值在于汉德克为我们提供了勇于探索歧异的观察方式。」「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彼得·汉德克的确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在这个年代,文学依旧有它存在的空间,去阅读,去感受另一种主体接触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草率地融入现实。」[5]

參考資料

  1. ^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9. Nobel Media AB. 2019-10-10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6). 
  2. ^ 彼得·汉德克: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应该废除的.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3. ^ 彼得·汉德克:把诺奖颁给鲍勃·迪伦是个巨大错误.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4. ^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塞爾維亞強人仰慕者 波士尼亞等國憤怒.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5. ^ 新京报书评 诺贝尔文学奖,该被取消了吗?.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