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宣宗行樂圖》中正在投壶的人
朝鮮投壶所用的壺和箭
越南投壺所用的壺
漢代投壺所用的壺

投壺,是眾人輪流将箭桿投抛至酒壶内的遊戲,乃古中國自春秋時代到清末時流行於漢民族的遊戲,也流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早期為上层贵族宴會餘興節目,後來見於各階層。

早期貴族宴會的投壺規則

禮記·投壺》:「投壺者,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也。」書中也記載先秦投壺的規則和方法。投壺遊戲的禮節繁瑣,投壺之前,主客之間要請讓三次才能進行。參加投壺的賓主,包括侍從,都要受的約束。[1]

器具

  • 壺:腹寬、頸長、口窄略開,脖外頂兩個小耳朵。腹長五寸(約十二公分),頸長七寸(約十六公分)。全高是一尺二寸(約二十八公分),口直徑二寸半(不到六公分)。
  • 箭:分三種,無箭矢,箭粗細都是周圓八分(不到約兩公分)。
    • 室內投壺用:長二尺(約四十六公分)
    • 大廳投壺用:長二尺八寸(約六十五公分)
    • 戶外投壺用:長三尺六寸(約八十三公分)

中:計分桶。

  • 算:計分棒,長一尺二寸(約二十八公分)。[2]

過程

  • 賽前:主人盛情邀請賓客玩投壺,賓客需婉拒兩次。然後在主人第三次邀請下,客人才能參與投壺。
  • 開賽:每人四枝箭,主人站左,客人站右,在離壺兩箭半的距離開始投射。
    • 位尊者,可把箭擺於地上,投一箭拾一箭。位卑者,需把箭抱於身上。
    • 每投一箭,未投入0分,得分多少,就由站在壺側面的主持人(司射)計分,將「算」放於「中」。
      • 第一箭投入10分。第一箭投入叫「有初」。
      • 第二箭投入5分。
      • 第三箭投入5分。
      • 第四箭投入20分。第四箭投入叫「有終」。
      • 第一箭未入,二三四箭皆入:加一分。此情況叫「散箭」。
      • 箭沒有全入壺,叫「倚竿」,不計分。
      • 箭尾入壺,叫「倒中」,不計分。
    • 四箭投完,主持人開始算總分。然後宣告此局勝負,再由監禮人(司正)宣布罰酒。
  • 局後:侍者(酌者)斟酒,由勝方給敗方送酒,敗方要認罰,跪下受酒,然後開始第二局、第三局。
  • 結束:三局兩勝,贏家出現。監禮人宣布贏家。全場喝起慶功酒。然後,主持人宣布遊戲結束。[2]

歷史演變

現代華人室內投壺

先秦

左傳·昭公十二年》載:「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這是投壺最早的記載,意思是晉昭公宴請齊景公,由中行穆子擔任儐相,飲宴中以投壺來遊戲。當時,晉侯先拿箭桿來投壺,中行穆子替晉侯說祝詞:「寡君中此,為諸侯師。」齊侯本就不服晉國做盟主,聽了祝詞更不高興,也拿起箭桿說祝詞:「寡人中此與君代興。」會後,士文伯責備中行穆子說:「你為什麼要說這樣的祝詞呢?須知壺是很容易投中的啊!」[3]

呂大臨在《禮記傳》中云:「投壺,射之細也。燕飲有射以樂賓,以習容而講藝也。」投壺來源於射禮。由於庭院不夠寬闊,不足以張侯置鵠;或賓客眾多,不足以備弓比耦;或者有些賓客射箭不行,故而以矢代箭、以壺代侯,以樂嘉賓,以習禮儀。[4]

漢朝

投壺起先是半礼仪活动,这种活动在宴会上得到推广,变成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東漢前,投壺“禮”的意味較濃,魏晉南北朝向技藝多樣化發展,以增強娛樂性。

秦漢以後廢除射禮,投壺便成為一種宴賓的娛樂。南陽漢畫像石中有《投壺圖》,圖中間是主賓兩人對坐投壺,旁有侍者三人。投壺雖然已不是正規的禮儀,但仍是一種高雅的活動。

祭遵雅歌投壺

東觀漢記》記載,東漢祭遵取士皆用儒術,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投壺和雅歌連在一起,成為儒士生活的特徵。[3]

漢代的投壺方法較之春秋戰國時期有極大改進。原來的投壺是在壺中裝滿紅小豆,使投入的箭桿不會躍出。漢代不在壺中裝紅小豆,並改木矢為竹矢,以增加彈性使箭桿躍出,抓住重投;可以一連投百余次,謂之為“驍”。

西京雜記》說,漢武帝時有一個名叫郭舍人善投壺,可以“一矢百余反”、“每為武帝投壺,輒賜金帛。”[5]

獻帝春秋》:“袁紹聞魏郡兵反,與黑山賊等數萬人共覆鄴城,殺郡守。坐中家在鄴者,憂怖失色,或起而啼泣。紹觀督引滿投壺,言笑容止自若。”[6]

魏晉南北朝

魏晉時投壺的技巧又有所發展。《隋書.經籍三》記載:投壺經四卷,《投壺變》一卷,晉左光祿大夫虞潭撰;《投壺道》一卷,郝沖撰。可惜這些著作只有《投壺變》留傳下來,但也反映出,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投壺有關投壺之著作也不少。[6]

孙盛晋阳秋》载,有一位叫王胡之的人,可閉上眼睛投壺,百發百中。[5]

石崇家裏有個伎女,可以隔著一架屏風投壺,也是百發百中。晉代在廣泛開展投壺活動中,對投壺的壺也有所改進,即在壺口兩旁增添兩耳。在投壺的花式上就多許多名目,如“依耳”、“貫耳”、“倒耳”、“連中”、“全壺”等。[3]

隋朝

文獻中第一次出現有關「投壺樂舞」的記載。隋代因投壺盛行之故,所以也將其編入舞蹈中,以舞的內容來表達投壺之情節。[6]

隋書卷十五.志第十音樂下》記載:“煬帝不解音律,略不關懷。後大製豔篇,辭極淫綺。令樂正白明達造新聲,創萬歲樂、藏 、樂、七夕相逢樂、投壺樂等。”

古金圖書集成.投壺部雜錄》曰:「驍壺樂,隋煬帝所製也。」《舊唐書卷二十九.志第九音樂二》記載:「驍壺,疑是投壺樂也。投壺者謂壺中躍矢為驍壺,今謂之驍壺者是也。」

唐朝

一位叫薛眘惑的人能背对投壶。《朝野佥载》:“薛眘惑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箭,置壶于背后,却反矢以投之,百发百中。”[5]

宋朝

宋代司馬光對投壺已有悖于古禮為不滿,便著述《投壺新格》根據古禮之義對投壺做全面的總結。他還對投壺的名稱和計分規則,把一些含有技巧的花樣動作刪掉,以“禮”的眼光做修改。[4]

明朝

明代,投壺規則進入多樣性發展。明《投壺奏矢》紀錄當時的投法有一百四十種之多。谢肇淛五杂俎》说:“今之投壶名最多,有春睡、听琴、倒插、卷帘、雁衔芦、翻蝴蝶等项,不下三十余种。”[5]

明朝一些皇帝愛玩投壶,明画《明宣宗行乐图》中,便留下朱瞻基投壶的情景。

小说《金瓶梅》的西门庆擅长投壶,甚至往女阴裡投[7]

明神宗隨葬品中有不少精妙的酒器,投壺便是其中之一[1]

一位叫苏乐壶的人,被人称为“投壶绝”。沈榜宛署杂记》记录能背身投壶,还能用三枝箭同时向三个壶投射,且从不失手。[3]

清朝

清代画家喻兰《仕女清娱图》中描绘了正在投壶的仕女

清代投壺日趨衰落,但直到清朝末年宮中也還在流傳。北京中山公園內還有投壺亭,保存六隻古代銅質投壺。[4]

民國以後

民國初年,尊孔復禮之風甚盛,孫傳芳南京組織婚喪祭禮制會,並提倡投壺,拉攏一些知名的學者參加。魯迅在《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對章太炎參加投壺表示不滿。這裏的投壺,已是尊孔復禮的象徵。[3]

投壺近年於華人地區民間復興,一些中小學、社區中心、長者活動中心,均以投壺作復興社會禮儀的活動,希望現代人能以君子之風面對現今社會的競爭

流傳歷史

日本

古事類苑.遊戲部》蒐錄《禮記.投壺》及《顏氏家訓.雜藝》。其中列一些投壺遊戲的方法如:雜耳投、投耳法、參投法、奇投法、一箸法、一驍法。

聖武天皇嗜愛投壺,去世後,皇后藤原光明子將上皇的遺物全部捐獻給東大寺,其中還建立目錄《東大寺獻納帳》,其中,遊戲具有棋、雙陸、投壺、彈弓等。

正倉院御物院中遺有投壺之壺、箭等物,其形式與唐略。所藏的投壺具為金銅製,有獅子、花卉、飛鳥等圖像,而且其管形耳非常特別。投壺矢則存有二十三枝,矢鏃為木製。

《日本的遊戲》記載僅壺的種類就有三十八種以上。壺的口徑分五寸、四寸、三寸、二寸半、二寸、一寸六分、一寸五分;兩耳的口徑分三寸、二寸五分、一寸五分、一寸、七分、四分,還有高耳、低耳、環耳、貫耳的區別。投的矢分漢竹矢、羽矢、晉籌;長度分九扶、五扶、四扶、三扶。 此書也收錄司馬光的《投壺新格》投壺二十式圖。中國學者范生認為這是傳到日本去的南宋古本,有「紹興丁卯孟冬潘洪尊識」題記;而且這古本多一投矢手勢,可以補中國古籍的佚失。

除投壺外,日本以扇代箭,演變為投扇日语投扇興,其方法與投壺同。[6]

朝鮮半岛

古代文献对于朝鲜半岛的投壶有所记载,如《隋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六東夷》中记载:「百濟之國,其俗尚騎射,讀書史…..有投壺、摴蒲握槊、弄珠之戲。」而《新唐書·高麗傳》:「高麗其君居平壤城,俗喜弈、投壺、蹴鞠。」[3]

在现代的朝鲜半岛,投壶游戏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8]

越南

越南傳入投壺的年代不明,盛行於阮朝宮廷,是當時宮中流行的玩意,嗣德帝保大帝都擅長投壺[9]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投壺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