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昌郡三国隋朝

建置沿革

漢獻帝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孫權公安都鄂,改鄂縣武昌縣,分江夏郡之武昌、陽新、沙羡、下雉四縣,豫章郡之柴桑縣,廬江郡之尋陽縣立武昌郡,屬荊州,治武昌县(今湖北省鄂州市)。[1]不久,孫權改武昌郡為江夏郡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改吳之江夏郡武昌郡,復立鄂縣,而武昌如故。[2]太康中,武昌郡領七縣:武昌、柴桑、陽新、沙羨、沙陽、鄂、官陵,包括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县咸宁县通山县以东、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等地。[3]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立尋陽郡,柴桑縣改屬尋陽郡。後省併官陵縣。晉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省併沙陽縣。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沙陽縣改屬巴陵郡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荊州立郢州,武昌郡改屬郢州。[2]南齊時,析置義寧、真陽二縣。[4]梁武帝時,設立雙頭郡西陽武昌二郡[5]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武昌郡,以郢州改置鄂州[6]

人口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武昌郡有14800戶。[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武昌郡有2546戶,11411口。[2]

行政長官

武昌太守(221年—?)

武昌太守(280年—324年)

  • 褚洽,河南阳翟人,西晉時在任。[8]
  • 劉根,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遇害。[9]
  • 熊遠,字孝文,豫章南昌人,晉懷帝永嘉中領。[10]
  • 馮逸,晉懷帝永嘉中在任。[11]
  • 陶侃,尋陽柴桑人,晉愍帝建興中在任。[12]
  • 趙誘,字元孫,淮南人,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戰死。[13]
  • 王諒,字幼成,丹楊人,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在任。[14]
  • 周撫,字道和,汝南安城人,晉明帝永昌元年(322年)離任。[11]

武昌相(322年—324年)

武昌太守(324年—452年)

  • 劉詡,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離任。[15]
  • 桓宣,譙國銍人,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出任。[15]
  • 陳囂,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離任。[16]
  • 陶茂,尋陽柴桑人,東晉時在任。[17]
  • 熊鳴鵠,豫章南昌人,東晉時在任。[10]
  • 謝恩,或名思,字景伯,陳郡陽夏人,東晉時在任。[18]
  • 徐彥則,東晉時在任。[19]
  • 庾楷,潁川鄢陵人,晉安帝隆安中在任。[20]
  • 阮長之,字茂景,陳留尉氏人,宋文帝元嘉初在任。[21]
  •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宋文帝元嘉後期在任。[22]

武昌內史(452年—455年)

  • 沈慶之,字弘先,吳興武康人,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假。[23]

武昌太守(455年—483年)

武昌內史(483年—485年)

武昌太守(485年—537年)

  • 劉靈真,平原人,南朝齊時在任。[29]
  • 伏曼容,字公儀,平昌安丘人,齊明帝建武中離任。[30]
  •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31]
  • 夏侯夔,字季龍,譙郡譙人,梁武帝普通七年(426年)離任。[5]
  • 蕭恭,字敬範,蘭陵人,梁武帝時在任。[32]

武昌內史(537年—546年)

武昌太守(552年—582年)

  • 周炅,字文昭,汝南安成人,陳武帝永定中到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帶。[33]
  • 陸山才,字孔章,吳郡吳人,陳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卒官。[34]

武昌內史(582年—589年)

國主

東晉武昌國(322年—324年)

武昌國(322年—324年)[13]
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公 王敦 322年—324年
有罪,國除

南朝宋武昌國(452年—455年)

汝陰國(447年—452年)/武昌國(452年—455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汝陰郡王→武昌郡王 劉渾 447年—455年 宋文帝第十子
免為庶人,國除

南朝齊武昌國(483年—485年)

武昌國(483年—485年)/西陽國(485年—495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郡王→西陽郡王 蕭子明 483年—495年 齊武帝第十子
伏誅,國除

南朝梁武昌國(537年—546年)

武昌國(537年—546年)|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郡王 蕭𧫷 537年—546年 蕭統第四子
無子,國除

南朝陳武昌國(582年—589年)

武昌國(582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郡王 陳叔虞 582年—589年 陳宣帝第十九子
陳亡,國除

參見

徵引文獻及註釋

  1. ^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2. ^ 2.0 2.1 2.2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3. ^ 3.0 3.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4. ^ 《南齊書 卷十五 志第七》
  5. ^ 5.0 5.1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6. ^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7. ^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8. ^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9. ^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10. ^ 10.0 10.1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11. ^ 11.0 11.1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12. ^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13. ^ 13.0 13.1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14. ^ 《晉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15. ^ 15.0 15.1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16. ^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17. ^ 《晉書 卷九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18. ^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19. ^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20. ^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21. ^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22. ^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23. ^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24. ^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25. ^ 《宋書 卷十 本紀第十》
  26. ^ 《南齊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27. ^ 《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十五》
  28. ^ 《南齊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29. ^ 《梁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四十五》
  30. ^ 《梁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
  31. ^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32. ^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33. ^ 《陳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34. ^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