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閘事件 (1849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白沙嶺事件
1849年關閘事件
日期1849年8月25日
地点
结果 葡萄牙决定性胜利
参战方
葡萄牙帝国 清朝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士基打 不详
兵力
36人
1门榴弹炮
400人
20门炮

1849年關閘事件,又称拉塔石炮台之戰北山嶺之戰,是指1849年8月22日澳門總督亞馬留被刺殺斬首後,葡萄牙王國方面指責這是清朝當局策劃或支持的暗殺,清朝兩廣總督徐廣縉調兵應變,葡萄牙军队因此於8月25日佔領澳門半島與中國大陸連島沙堤的要衝關閘,攻佔砲擊關閘的拉塔石炮台的事件。經此一役,清軍退守前山寨。此事件使清朝在澳門的主權受到嚴重挑戰。[1][2][3][4]葡萄牙還組織了進一步的討伐遠征英语Punitive expedition,但在「玛丽亚二世号」巡防艦英语Asia (1797 ship)爆炸,造成約二百名水兵死亡後取消了遠征。[5]

背景

葡萄牙帝国於1846年4月任命亞馬留接任澳門總督,他於1846年5月宣佈對華籍居民徵收地租人頭稅和不動產稅,把原本只對葡人實行的統治權力,擴大到華籍居民。他又下令所有在澳門停泊的中國船隻要向“船政廳”登記納稅。1848年下令開闢通往關閘的馬路,因此掘毀關閘一帶村民的墳墓。[6]

清朝前期,澳门地租的征收一直由香山县主管。《粤海关志》卷二十载:“该夷人岁输租银五百两,由县征解”。香山县令对澳门地租的征收是清政府对澳门拥有领土主权的证明。[7]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月25日,香山县令催收澳门地租,澳門總督亞馬留拒收照会,不肯完纳。中国政府在澳门征收了200余年的地租银正式结束。[8]亞馬留要使澳門與香港一樣成為自由港,在裁撤葡方海關後,向兩廣總督徐廣縉要求裁撤清廷海關「關部行台」被拒,亞馬留於1849年3月5日發佈文告,要求在關前街的清廷海關8天內撤出,3月13日派兵搗毀海關,驅逐了所有清廷海關官吏,並隨即拆毀竪立在市政廳的刻有《澳夷善後事宜條議》的石碑。他的殖民行為引起了中國的不滿。[9][2]

澳門總督遇刺

刺殺亞馬留。刊登於1849年11月10日的《倫敦新聞畫報》。

亞馬留遇刺前,他已知道有人要行刺他。亞馬留1849年致其好友的信称:“昨天有人来偷偷告诉我,华人悬赏2万葡币取我的首级,若如此,澳门有钱支付4个月。我的头,他们出2万,那我的全身价值多少?”[10]1849年8月22日,亞馬留在副官佩雷拉·莱特(Pereira Leite)的陪同下骑马出游,下午6时30分左右在蓮峰廟西北角亞婆石處(距離關閘約100米,因古關閘位於今關閘位置以南[11][12])遇到香山縣龍田村村民沈志亮等七人,沈志亮假裝向亞馬留告狀,趁他接狀紙時埋伏的人一擁而上,經過一番搏鬥刺杀了亞馬留,砍下他的頭和獨臂左手。把守關閘的清朝兵目睹全部過程,并未加以阻止。兇手不慌不忙得走過關閘,沿路留下血跡,再將亞馬留的頭和手帶到廣州。副官莱特头上挨了一刀,浑身是血疾奔澳门报警。他迎面碰上西班牙公使瑪斯,他是案發後第一个见到亚马留尸體的人。[13][14]:45[15]从多种原始史料来看,亚马留被杀幕后很可能有两广总督徐广缙的支持与策划,因此引起清朝与葡萄牙帝国关系紧张。[10]

戰前交涉

古關閘的中式城樓

澳門總督遇刺當天(1849年8月22日),澳門葡萄牙人根据法律組成了以主教馬傑羅為首的「澳門政務委員會」攝理總督職務。当晚葡軍赶至关闸,原防守关闸的20名汛兵已弃关而逃,只有湛逢亮等3名汛兵当值,葡軍将3名汛兵带回囚禁于澳門。[16]

8月23日,澳門政務委員會向兩廣總督徐廣縉送交抗議書,聲稱在廣州曾出現出錢買亞馬留人頭的揭帖,因此這一謀殺行動即使不是清朝當局策動的,至少也是清朝當局支援和批准的。委員會當天傍晚又向關閘駐軍和香山縣丞汪政送交信件,要求在24小時內交還亞馬留的頭和手。[17]

8月24日,香港總督文咸會同美、法兩國的使臣向兩廣總督提出抗議。徐廣縉於8月24日才獲知亞馬留被刺,為了嚴防“該夷逞忿滋擾”,他飛檄香山縣令會同香山協副將率領所部馳援澳門附近的炮台,又咨照廣東水師提督洪名香帶船支援,“以防西洋為變”。[17][17]縣丞汪政在親眼目睹亞馬留的屍體後,因害怕遭到報復,於25日凌晨前乘轿逃離澳門,途中催促轿夫称:“行得快,有顶戴”(頂戴是清朝官員的服飾)。后來澳门演变成一句俚语:“行得快,好世界。”。[16]

葡軍佔領關閘

1808年兩廣總督吳熊光隨折進呈的《澳門圖說》(地圖下方是西方)。與中國大陸相連的連島沙堤在地圖中間偏左處,標出了關閘位置。北山嶺在地圖左上角。

葡方得知廣東官府在澳門附近集結軍隊和大炮,認為清軍即將進攻澳門,於是決定佔領中國大陸與澳門半島之間的唯一通路——關閘地峽——以保衛澳門[17][18](澳門經過多年填海,當時地形與現在不同[19])。8月25日上午10时,葡軍由25名士兵构成的小分队,携带一门野战炮佔領清軍已經放棄的關閘。[16]

葡萄牙当时在关闸一带集结的部队有100名正規軍、20名志願兵共120人,三门火炮。内港还有一艘武裝快艇和一艘獨桅縱帆船保卫北山岭往關閘的进路。而清军在北山岭一线有2,000人,其中约有500人驻守拉塔石炮台,清軍人數有絕對優勢。上午11时,位于北山岭村对面、關閘以北一公里的的清军拉塔石炮台開始轰击关闸。澳门政务委员会因此下令派遣50名士兵,携带一门炮前去增援。双方炮战至下午,葡軍的砲火無法打擊清军拉塔石炮台,關閘被轟毀。[註 1]葡軍的選擇是棄守關閘或消滅拉塔石炮台砲火。[16][17][20]

拉塔石炮台之戰

第一代塞爾卡爾男爵梅洛所繪「拉塔石炮台之戰」水彩畫[註 2]

拉塔石炮台守軍有四百多人,20门18磅長炮英语18-pounder long gun。葡軍美士基打少尉向澳門政務委員會自告奋勇,招募了36名士兵,攜1門迫擊炮攻击拉塔石炮台,開始了拉塔石炮台之戰。25日下午4点30分,美士基打親手發炮,但是迫擊炮僅發一炮就因後座力而損壞炮架英语Gun carriage輪子,無法再用,但是這枚砲彈落在清軍之中,使得清軍驚惶失措。美士基打再率眾冒著槍林彈雨衝鋒仰攻炮台,葡軍衝到炮台近處時,進入清軍大砲與九頭鳥銃的射擊死角,清軍潰散,葡軍奪取了砲台,釘塞清軍20门大炮的炮眼,引爆摧毀了彈藥。一名葡軍士兵在炮台升起葡萄牙國旗,匆忙中誤將國旗上下顛倒。澳門官員及各國公使在大炮台目睹了攻佔拉塔石炮台的全過程,看到炮台升起顛倒的葡國國旗誤以為葡軍大敗,直到信使騎馬回報,才知道葡軍攻占了炮台。此役清軍陣亡百餘人,傷者不計;葡軍僅1人受伤。[20][5][16][21]葡軍為了報復亞馬留的頭和手被砍下,將戰死的1名清兵的手臂和1名軍官首級砍下,作為戰利品,掛在竹竿上,帶返澳門遊街示眾。[17] 澳門群眾歡呼迎接葡軍勝利歸來。[20]

8月25日晚10時,澳門政務委員會召開外國駐澳門代表緊急會議,與會各國一致表示支持澳門政府。不久各國軍艦和士兵雲集澳門:在澳門的美國領事戴威士(J. W. Davis)命令海軍准將吉新吉爾英语David Geisinger將停泊在黃埔「道爾芬號」英语USS Dolphin (1836)雙桅橫帆船「普利茅斯號」英语USS Plymouth (1844)小型風帆戰船調至澳門,防衛澳門海路,香港總督文咸也批准特如布里德(Edward Norwich Troubridge)率領「亞馬遜號」三桅巡防艦「漫遊號」兵船英语HMS Maeander (1840)載海軍陸戰隊抵達澳門,保護英國人與葡萄牙人的生命及財產。後來法國公使陸英下令三桅船「巴永納伊斯號」(la Bayonnais)運載一支部隊抵達澳門,西班牙公使瑪斯也從菲律賓調來「麥哲倫號」(Magallanes)兵船。[22][14]:68儘管有軍隊保護,澳門居民懼怕清軍反擊,數百人逃到香港。[23]

兇手伏法

清廷抓捕了參與刺杀亞馬留的六人。9月12日,署順德縣知縣郭汝誠等緝獲沈志亮,找出用石灰拌過的亞馬留的頭和手(石灰可以用來保存屍體)。不久,广州知府易棠据线报又抓获郭金堂及李保二人。李保拒捕,被当场击毙。郭金堂则发配边塞,后死于狱中。周有、陈发则在归善县官军缉捕中被击毙,张先被抓获。9月15日,两广总督徐广缙下令將沈志亮處死,并“枭首犯事地方示众”。[24][17]9月16日,徐广缙致函澳门政务委员会,告知广东政府对刺杀亚马留一案凶犯处理情况,将凶手的供词交给澳门政府,希望用亚马留的头和手换回在关闸被掳的三名汛兵,但葡方认为刺杀亚马留另有主谋,应继续追查,拒绝交換。[25]11月7日,澳门政务委员会致徐广缙的抗议书,正式指控清朝政府参与对亚马留总督的谋害。[26]經過雙方交涉後,葡方釋放了汛兵,清政府於1850年1月16日將亞馬留的頭和手交還葡方。[14]:68

清政府結案

1850年1月1日(道光二十九年11月19日),在亞馬留遇刺四個多月後,廣東當局才第一次向朝廷奏報該事件。在兩廣總督徐廣縉、廣東巡撫葉名琛聯名呈送道光皇帝的奏摺中,對雙方軍事衝突、澳葡佔領關閘和北山嶺、列強干涉等事一字不提,而說:「各國均知啞嗎勒[註 3]凶橫過甚,孽由自取。中國已辦凶犯,尚復何說?數月以來,相安如故,竟無一相助者。...而案情未定,有稽時日,未敢張皇瀆陳,致勞宸廑。今汛兵交出,頭手領回。一切安靜如常。」道光帝批示:「所辦萬分允當,可嘉之至。朕幸得賢能柱石之臣也。」[27][28]

葡國取消討伐遠征

1849年12月21日,由5名军官、100名士兵组成的葡萄牙远征军從葡屬印度果阿英屬香港抵達澳門。[26]1850年5月2日,新任澳門总督官也葡萄牙語Pedro Alexandrino da Cunha海军上校乘坐携带22门大炮的葡萄牙战舰“若奥一世号”(Dom João I)抵達澳門,携带32门大炮的战舰“玛丽亚二世号”(Dona Maria II)於次日带著陆军抵達澳門,“彩虹号”(Iris)也在前往澳门的途中。葡萄牙計畫以這三艘軍艦加上本地的老閘船進行討伐。但是遠征的指揮官官也在七月病死。而在10月29日,为了庆祝葡萄牙国王費爾南多二世的生日,澳門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庆典活动,装饰华丽的“玛丽亚二世”号意外发生爆炸,造成約二百人死亡。葡萄牙因此取消了討伐遠征。[5][14]:58[29]

紀念

澳葡政府視亞馬留為民族英雄,1871年10月31日,由賈華玉少尉主持工程的關閘拱門於古關閘城樓以北建成,拱門砌以六塊石板,上面 鐫刻着如下日期:“22 AGOSTO 1849”、“25 AGOSTO 1849”、“22 AGOSTO 1870”、“31 OUTUBRO 1871”,分別是亞馬留遇刺、美士基打率兵攻擊關閘、關閘拱門始建及建成日期。前兩個事件是關閘拱門的紀念事件的時間性指標, 後兩個是拱門建設中的時間性指標,其中,關閘拱門的始建正是在亞馬留遇刺二十一週年當天,可見在拱門的建設之時間性中也蘊涵着意象性指向,取代了明清政府古關閘城樓的管治地位,作為今後澳葡的集體記憶使當前葡治印象合理化。[30]此外,澳葡政府在東望洋街亞馬喇馬路亞馬留圓形地亞馬喇土腰都以亞馬留命名以作紀念。[6]歷史學者關俊雄通過空間分析,發現以同一位澳督命名的街道,都呈着一種明顯的規律分佈,即只要位於同一個地理單元,即澳門半島、氹仔或路環,這些街道都會集中分佈。唯獨以亞馬留命名的街道,不僅有悖於聚集性規律,更是達到另一個極端,表現出高度的分散性,分別座落於澳門半島的東、南、北和中心區域,反映澳葡政府有意識的規劃,是在空間話語權上把整個澳門“亞馬留化”、“澳督化”,以至“殖民化”的重要舉措。[31] 澳葡政府於1940年在澳門南灣亞馬留圓形地豎立一座馬克西米·阿爾維斯英语Maximiano Alves雕塑的亞馬留騎馬的銅像。[3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要求1999年澳門回歸前要拆除銅像,因此銅像於1992年10月28日卸下運回葡萄牙。該銅像破壞了1991年底落成的中國銀行大廈風水,或許是提早拆除的因素之一[33][6]

美士基打生前並沒有因此役得到榮譽,他死後被认为是葡萄牙民族英雄澳葡政府1940年於議事亭前地豎立一美士基打銅像以資紀念,但在1966年「一二·三事件」中被左派示威群眾拉倒。[5][34]

現在位於澳門半島中部的美副將大馬路(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美上校里、美上校圍、美副將街和美副將巷、及位於氹仔的美副將馬路(Estrada Coronel Nicolau de Mesquita),全是紀念美士基打而命名的。[34]

1986年5月13日,珠海市公布拉塔石炮台为該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35]2015年12月10日,广东省公布拉塔石炮台为該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36]

相關文藝作品

2014年7月,澳門回歸15周年前夕,澳門出生的穆欣欣編劇的《鏡海魂》京劇在南京紫金大戲院首演。該劇歌頌沈志亮刺殺亞馬留的事蹟,後來陸續在澳門、北京西安等地演出。[37][38][39][40]

相關條目

註解

  1. ^ 古關閘被轟毀後,是在另一地點重建關閘。
  2. ^ Alexandrino António de Melo曾任省港澳輪船公司(Hong-kong, Canton & Macau Steam Boat Co. Ltd.)的商業代表。
  3. ^ 「啞嗎勒」是亞馬留的另一譯名。

參考文獻

引用

  1. ^ 澳門百科全書第609页,1849年關閘事件
  2. ^ 2.0 2.1 金國平. 佐堂入出澳考. 《中葡關係史地考證》. 澳門基金會. 2000年2月: 第318—319页 [2017-08-12]. ISBN 972-65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3). 
  3. ^ 漫步澳門街.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2017-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引發了中葡北山嶺之戰 
  4. ^ 澳门编年史第1702页,1849年,美士基打攻打北山嶺炮台
  5. ^ 5.0 5.1 5.2 5.3 Richard J. Garrett. The Defences of Macau: Forts, Ships and Weapons over 450 year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年3月: 第71–73頁. ISBN 978-988-8028-49-8. (英文)
  6. ^ 6.0 6.1 6.2 澳門百科全書第184-185页,亞馬留(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生年不詳~1849)
  7. ^ 王东峰. 清朝前期澳门地租沿革考. 岭南文史 (广州). 1999年1月: 16–21頁 [2017-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8. ^ 澳门编年史第1638页,香山知县张璟盘称:「自道光二十九年起,各前令屡次照会,饬差赉投。随据差禀,洋官不收照会,不肯完纳。询其何故,并不明说等情。嗣因奏销期届,应行征完造报,均由现任垫解,禀奏批准,照民欠银米三抵一摊章程摊抵。」
  9. ^ 澳门编年史第1641页
  10. ^ 10.0 10.1 澳门编年史第1648页
  11. ^ MM035-刻有葡國徽號之石塊(蓮峯廟旁) - 被評定的不動產(建築文物). 澳門文化遺產網.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9). 
  12. ^ 唐志光; 傅江濤. 「漫步澳門街」──保家愛澳 (PDF). 澳門街道網.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 19–20頁. [2019-03-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8-13). 
  13. ^ 澳门编年史第1647页
  14. ^ 14.0 14.1 14.2 14.3 Lindsay Ride; May Ride; Jason Wordie. The Voices of Macao Stones: The Nanjing Massacre Witnessed by American and British National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年7月. ISBN 978-962-209-487-1. (英文)
  15. ^ Darlene J. Sadlier. The Portuguese-Speaking Diaspora: Seven Centuries of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6-11-15: 96. ISBN 978-1-4773-1054-0. (英文)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澳门编年史第1649页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費成康. 8. 亞馬留時代與葡萄牙管治澳門的開端.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 (编). 《澳門史新編──第一冊》. 澳門基金會. 2008年11月: 第191–192頁 [2023-08-29]. ISBN 978-99937-1-04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9). 
  18. ^ 澳門百科全書第592页,關閘馬路(Istmo do Ferreira do Amaral)
  19. ^ 黃就順. 《澳門地理》. 香港: 三聯書店. 2009年3月: 20–21頁 [2017-08-21]. ISBN 97896204282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20. ^ 20.0 20.1 20.2 Carlos Augusto Montalto de Jesus. Historic Macao. Hong Kong: Kelly & Walsh. 1902年: 第289–293頁. (英文)
  21. ^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1895年: 171–172頁. (英文)
  22. ^ 澳门编年史第1651页
  23. ^ Stuart Braga. Making Impressions - The adaptation of a Portuguese family to Hong Kong, 1700-1950 (博士论文).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第77頁. October 2012. (英文)
  24. ^ 澳门编年史第1653页
  25. ^ 澳门编年史第1654页
  26. ^ 26.0 26.1 澳门编年史第1655页
  27. ^ 郭卫东. 〈论亚玛勒案件与澳门危机〉. 吳志良; 林發欽; 何志輝 (编).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含法制史)》 下卷. 2010-01-08: 1445–1446頁 [201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28. ^ 從清宮檔案解讀沈志亮事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澳门编年史第1658,1661页
  30. ^ 關俊雄:關閘意象 : 作為邊緣空間的歷史考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雜誌》第90期,第31-39頁 。
  31. ^ 關俊雄:澳門總督街名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門街道-城市紋脈與歷史記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32. ^ equipamento: João Ferreira do Amaral. Sítio da Câmara Municipal de Lisboa. [2017-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葡萄牙文)
  33. ^ Grant Evans; Maria Tam; Siumi Maria Tam. Hong Kong: The Anthropology of a Chinese Metropoli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115頁. ISBN 978-0-8248-2005-3. (英文)
  34. ^ 34.0 34.1 漫步澳門街 美副將大馬路. 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35. ^ 拱北拉塔石炮台. 珠海市档案信息网.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36.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第一批广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1). 
  37. ^ 失败殖民四百年:与港英相比葡澳政府为何弱势?. 网易新闻. 2016-12-20 [201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38. ^ 京剧"镜海魂"澳门首演获赞 讲述澳门165年前历史. 江南时报. 2015年1月22日 [2017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6日). 
  39. ^ 穆欣欣. 花開了,你卻不在. 澳門日報. 2017年4月20日 [2017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6日). 
  40. ^ (觀劇札記)小城大故事. 澳門日報. 2017年5月7日 [2017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6日).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