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惠慶攝政內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第三次顏惠慶內閣

顏惠慶攝政內閣是1926年5月13日由顏惠慶組成的內閣,但在奉系的壓力下,於1926年6月22日倒台。因本内閣攝行大總統職權,故為攝政內閣。[1]:297本内閣實際未能就職。本内閣的法源是《中華民國憲法》。

後以海軍總長杜錫珪代理國務總理(同時代行大總統職),成立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

簡介

1926年初,馮玉祥國民軍直系吳佩孚奉系張作霖的直奉聯軍爆發戰爭,直奉聯軍取得上風。因此政治問題便開始突出。吳佩孚的總部派員來上海顧維鈞湯爾和羅文榦孫丹林接觸,並計劃安排他們在1926年3月12日在漢口吳佩孚將軍處祝賀其生日,在漢口小住以同吳佩孚商討政府改組方案。吳佩孚當時最傾向於恢復1924年馮玉祥等人發動甲子兵變時倒臺的第二次顏惠慶内閣。當時在南京的長江下游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沒有去為吳佩孚祝壽,孫傳芳在上海有丁文江等人作為代表,丁文江時常同顧維鈞、湯爾和、羅文榦有接觸,並曾為孫傳芳傳話,請他們去敍談。[1]:277-282

最後,吳佩孚發出邀請電,請顧維鈞等人去漢口會商,而沒有提祝壽的事,儘管吳佩孚的壽筵將同時舉行。顧維鈞等人到漢口後,吳佩孚和他們會談兩三次。吳佩孚表示恢復顏惠慶内閣只是權宜之計,因爲他關心的是整個中國特別是華北的政局,這需要張作霖的幫助,而張作霖對顏惠慶並無好感。雖然張作霖仍不同意吳佩孚恢復顏惠慶内閣的想法,但吳佩孚自信可以勸説張作霖接受。會談結束後,其他人回上海,顧維鈞被吳佩孚單獨留下作進一步商談。在兩人多次密談中,吳佩孚希望顧維鈞能直接從漢口去北京,吳佩孚還認爲儘管要恢復顏惠慶内閣,但内閣閣員需要調整。吳佩孚和顏惠慶及在北京的同僚商量後,想請顧維鈞取代王克敏任財政總長,由施肇基任外交總長,施肇基到任前由顏惠慶兼任外交總長。1924年顏惠慶内閣時,王克敏和顏惠慶的關係就很僵。但顧維鈞拒絕任財政總長,只勉強答應先回上海考慮一下。吳佩孚托顧維鈞在回上海途中拜會一下南京的孫傳芳。約十天後,4月29日顧維鈞返回漢口又見吳佩孚,拒絕了任財政總長的邀請,隨後奉吳佩孚之命帶著吳佩孚修改過的内閣名單去北京。[1]:277-282

1926年4月25日,直奉聯軍擊敗馮玉祥的國民軍,迫走段祺瑞,直奉雙方一致同意恢復憲法,恢復顏惠慶内閣作爲過渡。[2]:220-2211926年5月6日,顧維鈞乘火車抵達北京,除顏惠慶外的原顏惠慶内閣幾乎全部閣員到火車站迎接。隨後顧維鈞被送往顏惠慶寓所,同顏惠慶開會議論内閣名單。名單顯示這是吳佩孚和張作霖雙方的聯合内閣。[1]:277-2821926年5月13日,顏惠慶内閣全體閣員宣佈“依法復職”,並重行任命各部總長,同時宣佈大總統曹錕於1926年5月1日辭職,依法由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權。[2]:220-221[3]儘管内閣名單已揭曉,内閣任命已公佈,但内閣會議尚不能舉行,且顧維鈞仍拒絕任財政總長。張作霖對内閣名單也尚不滿意,為滿足他的願望,張景惠可能被提名為陸軍總長,鄭謙為内務總長,但張作霖想要的是沒有顏惠慶的内閣。所以雖然顏惠慶内閣恢復,但無法行使職權,張作霖方面的張景惠、鄭鳴之也沒有就任這兩個總長。此後,張作霖派楊宇霆、鄭謙為代表,吳佩孚派張鳴岐白堅武為代表,在天津開會以圖就内閣達成折中辦法。張鳴岐後來到北京後向顧維鈞透露,張作霖的代表提議顧維鈞為國務總理,顧維鈞曾在顏惠慶内閣任外交總長,也是華盛頓會議的代表,吳佩孚表示接受這一提議,因爲這將使以華盛頓會議的代表爲國務總理的原則得以延續。但孫潤宇告訴張志潭,發表顧維鈞主持内閣將會引起日本人來找麻煩,張志潭將此告知在天津的直系保定派首腦們,於是天津會議的公報被扣下不發表。[1]:277-282

當時天津有人(顧維鈞認爲可能是被排除在恢復後的顏惠慶内閣之外的張志潭)提議,在澄清日本人的態度期間,可由某人代理國務總理。顏惠慶内閣1926年5月恢復後,會商仍在進行,内閣會議一直未舉行,這是因爲儘管6月8日前後顧維鈞就任財政總長,但被提名的奉系人員並未到職,所以該時期實際上是政治真空。[1]:277-2821926年6月22日,一直未就職的顏惠慶内閣舉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内閣會議,決定顏惠慶的辭職照准,改派海軍總長杜錫珪兼代國務總理。[2]:220-221最終海軍總長杜錫珪經勸説而在7月6日就任代理國務總理,隨後成立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1]:277-282

內閣成員

內閣成員如下(附國務院秘書長):[2]:29-30[2]:61-62

國務總理、各部及秘書長 各部總長 各部次長
國務總理 顏惠慶(1926年5月13日復職—6月22日辭免) ——
外交部 施肇基(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國務總理顏惠慶暫兼代) (空缺)
內務部 顏惠慶(1926年5月13日復職,免兼)→
鄭謙(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代次長劉馥代)
劉馥(1926年5月15日—6月22日;暫代)
財政部 王克敏(1926年5月13日復職,免)→
顧維鈞(1926年5月13日任—下屆續任;代次長袁永廉代)
袁永廉(1926年5月15日—6月22日;代)
(空缺)
陸軍部 陸錦(1926年5月13日復職,免)→
張景惠(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
(空缺)
(空缺)
海軍部 李鼎新(1926年5月13日復職,免)→
杜錫珪(1926年5月13日任—下屆續任)
(空缺)
司法部 張國淦(1926年5月13日復職—下屆續任) (空缺)
教育部 黃郛(1926年5月13日復職,免)→
王寵惠(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
(空缺)
農商部 高凌霨(1926年5月13日復職,免)→
楊文愷(1926年5月13日任—下屆續任)
(空缺)
交通部 吳毓麟(1926年5月13日復職,免)→
張志潭(1926年5月13日任—下屆續任;次長陸夢熊代)
陸夢熊(1926年5月13日—6月22日)
國務院秘書長 (空缺) ——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顾维钧.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2. ^ 2.0 2.1 2.2 2.3 2.4 钱实甫 编著,黄清根 整理. 北洋政府职官年表.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 ^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二).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