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震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2017年米林地震等震度图

等震度圖(英語:Isoseismal Map),是指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坏程度(称烈度)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1]。在地震发生后通过宏观调查作出的,标绘等震线的图件称等震线图。等震线图的型式有呈同心圆的、同心椭圆的或不规则形状的[2]。根据等震线的形态等资料可确定宏观震中位置;估算震级震源深度、发震断层走向等等[3]

等震线的长宽比并不一直是1:1。在大多数情况下,等震线的长宽比可大于1,甚至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其等震线长宽比达到了9:1[4]

歷史

歷史上,第一個已知的等震度圖製作於1810年,是為了紀錄匈牙利莫爾地震而製作的。該圖在1814年由該國地震學家Kitaibel和Tomtsányi於1814年出版[5]。1828年,德國地震學家Egen於提出了第一個六級強度等震度圖,並用此描述發生於萊茵蘭的地震[6][7]。羅伯特·馬利特(Robert Mallet)創造了等震度圖的英文,「isoseismal」這一個術語,並以三倍強度等級製作了1857年巴西利卡塔地震的地圖,並利用這一信息為參考確定了地震的震央地區(epicenter,另一個他發明的單字)[8]。後來的地震學研究陸續地接受了等震度圖的概念,他們間的主要變化是採用的實際地震烈度等級標示方法。

参考文献

  1. ^ 吴泰然; 何国琦. 《普通地质学》 第三版. 地质出版社 (中文(简体)). 
  2.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JGJ/T97-95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1996-08 (中文(简体)). 
  3. ^ 李学文. 《中国袖珍百科全书 地球 环境科学卷》. 北京: 长城出版社. 2001 (中文(简体)). 
  4. ^ 韩渭宾; 蒋国芳. 强震等震线、余震区形状与地震构造关系的研究. 《地震》. 2010, 30 (4): 32–39 [2018-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3) (中文(简体)). 
  5. ^ Varga, P. History of Early Isoseismal Maps (PDF). Acta Geodaetica et Geophysica Hungarica. 2008, 43 (2–3): 285–307 [8 September 2011]. doi:10.1556/AGeod.43.2008.2-3.15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6. ^ Oldroyd, D.; Amador, F.; Kozak, J.; Carneiro, A.; Pinto, M. The Study of Earthquakes in the Hundred Years Following the Lisbon Earthquake of 1755. Earth Sciences History. 2007, 26 (3): 321–3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1) (英语). 
  7. ^ Egen, P. N. C. Über das Erdbeben in den Rhein-und Niederlanden vom 23. Februar 1828. Annalen der Physik und Chemie. 1828, 13: 153–163 (德语). 
  8. ^ Mallet, Robert. Great Neapolitan Earthquake of 1857: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Observational Seismology as Developed in the Report to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of the Expedition Made by Command of the Society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Kingdom of Naples, to Investigate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Great Earthquake of Demember 1857. London, England: Royal Society. 1862 [201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