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華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约翰·霍华德
尊敬的
約翰·霍華德 阁下
The Hon. John Howard
OM AC SSI
2001年的霍华德
澳大利亚 第25任澳大利亚总理
选举:1996、1998、2001、2004
任期
1996年3月11日—2007年12月3日
君主伊莉沙白二世
总督威廉·帕特里克·迪恩爵士
彼得·霍林沃思
迈克尔·杰弗里
前任保羅·基廷
继任陆克文
澳洲眾議院反對黨領袖
任期
1995年1月30日—1996年3月11日
副职彼得·科斯特洛
前任亞歷山大·唐納
继任金·比茲利
任期
1985年9月5日—1989年5月9日
副职尼爾·布朗英语Neil Brown (Australian politician)
安德魯·皮考克英语Andrew Peacock
前任安德魯·皮考克英语Andrew Peacock
继任安德魯·皮考克英语Andrew Peacock
澳大利亚自由党领袖
任期
1995年1月30日—2007年11月29日
副职彼得·科斯特洛
前任亞歷山大·唐納
继任布倫丹·尼爾森英语Brendan Nelson
任期
1985年9月5日—1989年5月9日
副职尼爾·布朗英语Neil Brown (Australian politician)
安德魯·皮考克英语Andrew Peacock
前任安德魯·皮考克英语Andrew Peacock
继任安德魯·皮考克英语Andrew Peacock
澳大利亚財政部長
任期
1977年11月19日—1983年3月11日
总理馬爾科姆·弗雷澤
前任菲利普·林奇英语Phillip Lynch
继任保羅·基廷
澳大利亚商业和消费者事务部长
任期
1975年12月22日—1977年7月17日
总理馬爾科姆·弗雷澤
前任鮑勃·科頓英语Bob Cotton爵士
继任沃爾·法夫英语Wal Fife
澳大利亚特別貿易協商部長
任期
1977年7月17日—1977年12月20日
总理馬爾科姆·弗雷澤
前任職位創立
继任維克多·加蘭英语Victor Garland
澳大利亚自由党副领袖
任期
1982年4月8日—1985年9月5日
领袖馬爾科姆·弗雷澤
安德魯·皮考克英语Andrew Peacock
前任菲利普·林奇英语Phillip Lynch
继任尼爾·布朗英语Neil Brown (Australian politician)
英聯邦輪值主席
任期
2002年3月2日—2003年12月5日
元首伊莉沙白二世
前任塔博·姆貝基
继任奧盧塞貢·奧巴桑喬
國際民主聯盟主席
任期
2002—2014
前任夏偉林
继任約翰·凱伊
澳洲眾議院
本尼朗选区议员
任期
1974年5月18日—2007年11月24日
前任約翰·克萊默英语John Cramer (Australian politician)
继任瑪沁·麥嬌
个人资料
出生 (1939-07-26) 1939年7月26日84歲)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悉尼
政党澳大利亚自由黨
配偶珍妮特·帕克英语Janette Howard
专业律師
宗教信仰澳大利亚聖公會
签名

約翰·溫斯頓·霍華德OMACSSI(英語:John Winston Howard,1939年7月26日),澳大利亞自由黨政治人物,为第25任澳大利亞總理,在任时间达11年(1996-2007)。澳大利亞華人社區和中國大陸以外的華文地區譯作“何華德”或“賀華德”。

生平

1939年7月26日,霍華德生於悉尼郊區的 Earlwood。他的父親莱尔·霍華德(Lyell Howard)在Earlwood 附近的郊區Dulwich Hill管理一個油站和汽車維修工廠。他父親在他年幼時過世,留下三個孩子和母親相依為命。霍華德中學時在坎特伯雷男子中學就讀,畢業後獲雪梨大學法律系錄取。1971年與珍妮特·帕克(Janette Parker)結婚,並育有三名子女。雖然珍妮特·帕克一直保持低調,但有些人相信她是霍華德背後的一個敏銳軍師,使他在多次公開失言之後,仍然於仕途蒸蒸日上。

從政生涯

1974年,霍華德當選當時仍為悉尼郊區的貝內隆選區本尼朗)的眾議員。當1975年12月马尔科姆·弗雷泽成立新內閣,他起用霍華德擔任联邦政府的商业和消费部长;其後於1977年12月再升任財政部长,時年38歲,被時人冠以“男孩财政部长”(Boy Financial Minister)的稱號。1982年4月被選為澳大利亚自由黨的联邦副領袖;先後在1985年至1989年和1995年至2007年间,擔任自由党的联邦领袖。

1983年自由黨聯盟下台後,他曾於1985年至1989年擔任在野自由黨黨魁,之後於1987年的大選敗給霍克,1989年辭職,其後他渡過了政治生涯上的低潮。但他的政治對手都低估了他的強韌,使他在1995年再次成為自由黨黨魁,並於1996年3月在联邦議員大选中擊敗保羅·基廷,結束工黨長達十三年執政,他也出任国家总理;期間除了因國會議事或公務處理之需而居於在坎培拉的總理官邸,否則他住於雪梨的時間居多。1998年大選他差點下台,聯盟而微弱差距勝出,但總得票少於工黨。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发生的当时,霍华德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亲身经历了事件的全程。[1]随后,在2001年大選中,受惠於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他質疑工黨未能強硬反恐,再次勝出。由於澳大利亞採取君主立憲制(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仍以澳洲君主為國家元首由英國君主兼任,由澳洲君主委任的總督行使國家元首的權力),只要多數黨或多數聯盟同意,身兼國會議員職務的總理,在任期方面沒有設限;所以經常在報章被譏笑為“沒有選擇中的選擇”。在2004年的選舉中,霍華德第三度成功連任,从而超越了鲍勃·霍克,成為澳大利亚任期第二長的總理。

自2007年开始,霍華德的民意支持率持續下跌,并最终在2007年年底举行的大選中,因為削弱了工人權益[2],為反对党領袖陸克文所擊敗;結束了他長達十一年九個月聯邦總理任期,同時失去已经擔任了33年的联邦众议院议席,繼而完全退出了政壇。他亦成為自1929年布魯斯後,第二位輸掉大選同時輸掉自己議席的總理。

评价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曾严厉批评霍华德,认为他的观点是种族主义者[3]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參見

参考文献

  1. ^ Johnston, Tim. Ally of Bush Is Defeated in Australia.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5, 2007: 8 [May 6,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2. ^ 工業關係重要選舉議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墨爾本時代報, 2008年7月29日 索取 (英文)
  3. ^ Nicolas Rothwell. Upsetter tips the apple cart. The Australian. 1998-07-16: 4. 
  4. ^ (日語)平成25年秋の外国人叙勲受章者名簿 (PDF). 内阁府. 2013-11-03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6). 
前任:
保罗·基廷
澳大利亚总理
1996年至2007年
繼任:
陆克文
前任:
菲利普·林奇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
1977年-1983年
繼任:
保罗·基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