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市
长崎市 長崎市 | |||
---|---|---|---|
中核市 | |||
日文转写 | |||
• 日文 | 長崎市 | ||
• 平假名 | ながさきし | ||
• 罗马字 | Nagasaki-shi | ||
| |||
![]() 长崎市在长崎县的位置 | |||
坐标:32°47′N 129°52′E / 32.78°N 129.87°E | |||
国家 | ![]() | ||
地方 | 九州地方 | ||
都道府县 | 长崎县 | ||
接邻行政区 | 谏早市、西海市、时津町、长与町 | ||
政府 | |||
• 市长 | 田上富久 (现任任期至:2023年4月21日) | ||
面积 | |||
• 总计 | 405.86平方千米 | ||
人口(2020年1月31日) | |||
• 总计 | 416,025[1]人 | ||
• 密度 | 1,025人/平方千米 | ||
象征 | |||
• 市树 | 乌桕 | ||
• 市花 | 绣球花 | ||
时区 | 日本标准时间(UTC+9) | ||
市町村编号 | 42201-1 | ||
邮政编码 | 〒850-8685 | ||
市役所地址 | 长崎市樱町2-22 | ||
电话号码 | +81-95-825-5151 | ||
市议员数 | 40 | ||
法人编号 | 6000020422011 | ||
网站 | www |
长崎市(日语:長崎市/ながさきし Nagasaki shi */?)是位于日本九州西部的都市,为长崎县县治,也是日本西部的重要港湾城市。其历史始于安土桃山时代对长崎港的开拓,在江户时代的锁国时期,更是日本唯一的国际贸易港口,与荷兰、中国有密切的交流,并有外国人居住区出岛[2]。因此长崎受到西方影响较深,拥有许多欧洲风格的建筑,加上市区多坡道,使得长崎的都市景观和大多数日本其他都市颇为不同。与西方交流的历史使得早期有许多传教士随着商船来到长崎,造成现在长崎拥有较多的天主教信徒,天主教会在长崎单独设有教区[3]。也因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从江户时期就有许多中国人居住于此,长崎新地中华街是日本三大唐人街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崎市曾经受到原子弹轰炸,成为继广岛之后世界第二个、也是目前最后一个遭到核武器攻击的城市。
长崎市中心三面环山,因大量住宅建于山坡地上,形成许多阶梯式或位于斜坡的街道。在长崎市现有建成区面积中,高达七成是山坡地[4]。多山的地形虽然成就了长崎特有的都市景观,但也造成了交通阻塞和开发用地受限等问题。近年长崎市的人口减少幅度在日本居于前列,已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但另一方面,长崎凭借山海毗邻的独特景观和浓郁的异国风情而吸引了众多游客,是日本主要观光都市之一。
历史
十六至十八世纪
长崎的历史开始于1570年(元龟元年)吉利支丹大名大村纯忠将长崎浦开放给葡萄牙人作为贸易港[5]。大村纯忠于翌年在长崎兴建长崎六町。当时长崎六町的居民多是附近的天主教信徒和来自各地的移民[6]:276。1580年(天正8年),大村纯忠将长崎奉献给耶稣会[5]。然而在1587年(天正15年),丰臣秀吉在平定九州之后发布伴天连追放令,驱逐天主教传教士,并在翌年将长崎作为直辖领地[5]。在长崎成为直辖领地初期,当局对天主教的管制并不严格,甚至还有新教堂兴建[6]:276。但在1597年(庆长元年),当局下令处死长崎的26名天主教信徒[7]。1612年(庆长17年)冈本大八事件之后,德川家康更发布禁教令,长崎的教堂全部被毁[6]:276。1622年(元和8年)更发生55名天主教徒被公开处死的元和大殉教事件[8]。
同一时期,长崎的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规模也从最初的6町增加到23町[6]:276。江户时代初期,长崎虽然是幕府设有长崎奉行的直辖领地,但另一方面也是自治色彩较强的城市[6]:276。然而在德川幕府开始实施锁国政策之后,长崎开始成为日本唯一的对外贸易据点。1616年,幕府下令外国(中国例外)船只只能在长崎和平户进行贸易[5]。1634年(宽永11年),幕府开始修筑出岛,将散居长崎各地的葡萄牙人集中居住于此[9]。翌年更将外国船只限制在长崎一地,并禁止日本人前往海外和居住在海外的日本人回国[5]。1637年(宽永14年)发生岛原之乱后,幕府禁止葡萄牙人进入日本,出岛一度变为空地。直到1641年(宽永18年)幕府将原本位于平户的荷兰商馆搬岛出岛为主。这一事件也象征锁国体制的完成[5]。1688年(元禄元年),长崎的中国商船数达到194艘的史上最高纪录。但在翌年,幕府下令将原本散居长崎各地的中国人集中迁移到唐人屋敷[5]。1663年(宽文3年),长崎发生大火,市区大部分被烧毁。此后长崎重新进行都市规划[5]。
十九世纪至二战

十九世纪之后,美国、俄罗斯、英国的舰船都曾到访长崎并要求开港,但都被幕府拒绝[5]。发生在1828年(文政11年)的西博德事件更使幕府和荷兰的关系更加紧张[10]。1858年(安政5年)安政条约签订之后,长崎成为开港五港之一,但这也象征长崎的贸易垄断地位的终结[6]:277。开港之后的长崎在市区南郊兴建了外国人居留地,以便隔离外国人和日本人[6]:277。外国人居留地聚集了众多教堂、领事馆和西洋式住宅,大浦天主堂和哥拉巴园等长崎代表性的欧式建筑均修建于十九世纪后期[6]:277。长崎的产业也在这一时期开始近代化。1861年,长崎首个钢铁工厂竣工[11]。1870年代初期,长崎不仅铺设了和上海之间的海底电缆,还开始了至东京的邮政及电信服务[12]。1886年,停靠在长崎的北洋水师舰上军人未获许可登陆长崎,并和日本警察发生冲突,是为长崎事件,最终以双方各自妥协收场[13]。
1889年,长崎正式设市,成为日本首批设市的城市之一。成立之初的长崎市面积有7平方千米,人口有54,502人[4]。十九世纪末期的长崎市集中了海关等重要机构,是中央政府在九州的据点城市之一[6]:278。但另一方面,由于横滨港、神户港、门司港的发展,长崎港的贸易地位迅速下降。明治末期时长崎港占全日本贸易额的比重已只有约1%[6]:278。造船产业在这一时期取代贸易,成为长崎经济的主要产业。1871年,日本政府设立官营长崎造船所,该造船厂在1887年出售给三菱公司之后成长为日本最大造船厂之一,修建了日本首艘铁制蒸汽船“夕颜丸”和首艘大型货客船“常陆丸”[11]。三菱公司还在长崎海域开采海底煤炭[14],使得长崎成为三菱公司的公司市镇。1920年日本首次人口普查时,长崎的人口达176,534人,是当时九州人口最多城市[12]。
由于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港口的发展,明治之后长崎港的对外贸易主要局限在中国和东南亚。1923年,长崎和上海之间的日华连络船“长崎丸”启航。该船更在1930年实现了和铁路直接换乘[15]。1934年,长崎市举办国际产业观光博览会,象征走出大萧条阴影[16]。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长崎市的军需产业都市色彩日益增强。1942年,武藏号战列舰在长崎竣工[17]。长崎市自1944年开始遭到美军六次空袭,目标多是工厂[18]。1945年8月9日,美军在长崎的浦上地区投下原子弹,爆炸中心4千米范围遭到毁灭性打击,造成73,884人遇难、18,409户房屋倒塌受损[19]。长崎市因此和广岛市成为世界迄今仅有的两个被核武器攻击的城市。
战后长崎
长崎市在战后进行土地区划整理,开始复兴进程,并在1949年制定了长崎国际文化都市建设法[20]。长崎市复兴计划方针的特点之一是以20万人口为复兴目标。由于战前长崎市的人口已超过25万,因此这一人口目标低于战前人口最高值,可说是极为罕见。这一情况的原因之一是长崎市受到了战争的极大毁坏,亦反映出多山的地形极大限制了长崎的发展[6]:278。1955年,长崎市在原子弹爆炸地点附近修建和平祈念像,象征长崎市决意成为和平都市[21]。浦上地区是在原子弹爆炸中受害最严重的地区。战后这一地区的兵工厂用地改为长崎大学的校园,由工业区变为文教区[22]:65。1977年,两名犯人劫持了一辆自平户市开往长崎市的公车,并在长崎市内被发现后和警方对峙,最后一人被射杀另一人被逮捕后判刑,是为长崎公车劫持事件[23]。1981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长崎,并倡议废除核武器[24]。1982年,长崎市发生大洪水,市内在降水开始7小时后雨量就达到530毫米,262人因此遇难失踪,眼镜桥等重要遗迹也被冲毁[22]:66。1983年,眼镜桥的修复工程竣工。3年之后其他受损的六座石桥也得到修复[25]。长崎市在1990年代之后发生过两次市长被枪击事件。1990年,时任长崎市长本岛等被极右团体枪击,幸而留得一命。但2007年,时任长崎市长伊藤一长在被山口组枪击之后抢救无效过世。两起事件皆引发社会轰动[23]。近年长崎市人口减少问题严峻。2010年至2015年期间,长崎市是日本人口减少数第二多的自治体[26]。提高都市竞争力以抑制人口流出已成为长崎市的紧要课题。
市町村合并变迁表
1889年4月1日 | 1889年 - 1926年 | 1926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89年 | 1989年 - 现在 | 现在 | ||
---|---|---|---|---|---|---|---|---|
神浦村 | 1955年2月11日 外海村 |
1960年5月3日 外海町 |
2005年1月4日 并入长崎市 |
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黑崎村 | ||||||||
西彼杵郡 深堀村 |
1898年7月1日 香烧村分村 |
1961年11月3日 香烧町 | ||||||
深堀村 | 1955年1月1日 并入长崎市 |
长崎市 | 长崎市 | 长崎市 | ||||
长崎市 | 长崎市 | 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下长崎村 |
1898年10月1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户町村 | ||||||||
西彼杵郡 上长崎村 |
1920年10月1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浦上山里村 | ||||||||
西彼杵郡 渊村 | ||||||||
1898年7月1日 小榊村分村 |
1938年4月1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西浦上村 | ||||||||
西彼杵郡 小仓村 | ||||||||
西彼杵郡 土井首村 | ||||||||
西彼杵郡 福田村 |
1955年1月1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日见村 |
1955年2月1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茂木村 |
1919年10月1日 茂木町 |
1962年1月1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式见村 | ||||||||
西彼杵郡 矢上村 |
1955年2月11日 东长崎町 |
1963年4月20日 并入长崎市 | ||||||
北高来郡 古贺村 | ||||||||
北高来郡 户石村 | ||||||||
西彼杵郡 三重村 |
1973年3月31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伊王岛村 |
1962年5月20日 伊王岛町 |
2005年1月4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高岛村 |
1948年10月1日 高岛町 |
1955年4月1日 高岛町 | ||||||
西彼杵郡 高滨村 | ||||||||
1955年4月1日 野母崎町 | ||||||||
西彼杵郡 野母村 | ||||||||
西彼杵郡 胁岬村 | ||||||||
西彼杵郡 桦岛村 | ||||||||
西彼杵郡 蚊烧村 |
1955年2月11日 三和町 | |||||||
西彼杵郡 川原村 | ||||||||
西彼杵郡 为石村 | ||||||||
西彼杵郡 长浦村 |
1959年1月15日 琴海町 |
2006年1月4日 并入长崎市 | ||||||
西彼杵郡 村松村 | ||||||||
时津町 | ||||||||
西彼杵郡 时津村 |
1951年12月1日 时津町 |
地理
长崎市的辖区范围包括长崎半岛和西彼杵半岛的部分地区,市中心地区位于两个半岛的交界处[6]:274。长崎市地形多山,市中心地区更是三面环山。市内最高峰是八郎岳,标高590米[28]。多山的地形严重限制了长崎的发展。例如长崎国际文化都市建设法原本规定长崎市不得在标高50米以上的地区兴建住宅,但由于战后人口快速增加导致住宅无秩序蔓延,这一法规也形同虚设,后被废除[6]:283。长崎市内的女之都、三原、本原、西山、片渊、小岛、稻佐、小江原、西町、滑石等住宅区都修建在山坡上。长崎市的街道宽度亦因地形限制而普遍狭窄,但仍被部分市民认为过宽,甚至有修建之后缩窄的例子。这也导致长崎市交通阻塞问题严重[6]:283。但多山的地形也使得长崎港内最大水深达45米,利于船舶停靠,是一座天然良港[29]。为获得平地,长崎市自近代以来多次通过填海取得建设用地[30]。长崎市中心的主要河川有浦上川和中岛川[31]。长崎市中心的主要平地也多位于这两条河流的沿岸和河口的填海地[28]。在平成大合并之后,伊王岛、高岛、池岛、端岛等离岛被合并入长崎市,现在这些岛屿中不少是长崎重要观光景点[32]。
长崎多山的地形使得长崎以成为集约型多核都市为发展目标,在发展市中心地区的同时,亦重视发展市郊的据点的地区,并通过改善市中心和各市郊据点之间的交通来提高都市效率[33]。
气候
长崎市属于海洋性气候。对马暖流在长崎市附近海域北上。受洋流的影响,长崎市的温差变化较小。长崎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的最高气温超过30℃,但很少超过35℃。另一方面,即使是夜间气温也下降幅度较少,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夜间气温也经常在25℃以上。长崎的冬季较为温暖,很少降雪。但在东海海上季风吹袭时会有大雪[34]。近年长崎有数次大雪记录。2016年1月24日,长崎市的积雪量达18厘米,创下自有观测史以来的最深纪录[35]。长崎的降水日数也比较多,降水量以梅雨季节的6、7月最多,其次是台风频繁过境的8、9月[36]。
长崎市(1981-2010)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25.7 (78.3) |
27.3 (81.1) |
29.4 (84.9) |
31.0 (87.8) |
33.5 (92.3) |
36.4 (97.5) |
36.9 (98.4) |
37.7 (99.9) |
36.5 (97.7) |
33.7 (92.7) |
30.8 (87.4) |
27.8 (82) |
37.7 (99.9) |
平均高温℃(℉) | 15.0 (59) |
15.3 (59.5) |
18.6 (65.5) |
21.8 (71.2) |
26.7 (80.1) |
28.9 (84) |
29.7 (85.5) |
30.1 (86.2) |
29.4 (84.9) |
23.8 (74.8) |
22.1 (71.8) |
16.4 (61.5) |
23.1 (73.6) |
平均低温℃(℉) | 7.1 (44.8) |
7.2 (45) |
10.5 (50.9) |
15.7 (60.3) |
19.2 (66.6) |
22.6 (72.7) |
24.3 (75.7) |
24.8 (76.6) |
23.7 (74.7) |
16.1 (61) |
16.2 (61.2) |
8.0 (46.4) |
16.3 (61.3) |
历史最低温℃(℉) | −4.3 (24.3) |
−3.1 (26.4) |
0.9 (33.6) |
4.7 (40.5) |
8.6 (47.5) |
13.2 (55.8) |
16.4 (61.5) |
18.2 (64.8) |
14.5 (58.1) |
8.3 (46.9) |
1.8 (35.2) |
−1.8 (28.8) |
−4.3 (24.3)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64.0 (2.52) |
85.7 (3.374) |
132.0 (5.197) |
121.3 (4.776) |
179.3 (7.059) |
314.6 (12.386) |
314.4 (12.378) |
195.4 (7.693) |
188.8 (7.433) |
85.8 (3.378) |
85.6 (3.37) |
60.8 (2.394) |
1,857.5 (73.13) |
平均降雪量㎝(英寸) | 0.2 (0.08) |
0.1 (0.04)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4 (1.6)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02.8 | 119.7 | 148.5 | 174.7 | 184.4 | 135.3 | 178.7 | 210.7 | 172.8 | 181.4 | 137.9 | 119.1 | 1,866.1 |
来源 #1:[37] | |||||||||||||
来源 #2:[38] |
人口
1889年长崎设市时有人口54,502人,此后随着都市发展和市辖区扩大,长崎人口快速增加[4]。1920年日本首次人口普查时,长崎市人口有176,534人,不仅是当时九州人口最多城市,也是当时六大都市(东京市、大阪市、名古屋市、横滨市、京都市、神户市)之外人口最多的城市[12]。但长崎市中心缺乏可供开发的平地这一特征导致长崎市人口增长在战前就比较缓慢。1940年人口普查时,长崎市人口有252,630人,不仅比1937年的276,918人减少,还被福冈市、八幡市超过,是九州人口第三多城市[39]。长崎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幅减少,特别是原子弹爆炸导致超过7万人遇难。1945年时,长崎市只有人口142,748人,和前一年相比几乎减半,且被熊本市超过,成为九州人口第四多城市[39]。战后长崎人口数虽快速恢复,但相比九州其他地区仍较缓慢。1975年时,长崎市人口虽达到505,835人的峰值,但此后开始减少。并被鹿儿岛市超过,成为九州人口第五多城市[40]。2000年人口普查时,长崎市人口更被大分市超过,变为九州人口第六多城市。
2020年8月1日时,长崎市有人口407,086人[41]。长崎市在1960年代之前是人口流入地区。但自1970年代开始,由于重工业景气萧条导致长崎变为人口流出地区。加上长崎市区可供开发的平地有限使得一些大型住宅区选择在邻近自治体开发,导致长崎市同时出现市内人口向长崎县内其他自治体流出的现象[40]。长崎市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严重。由于生育率持续低于置换水准,2000年代之后长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变为负增长[40]。现在65岁以上人口占长崎市总人口的约28%,15至64岁人口占约60%,14岁以下人口只占约12%[40]。长崎市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略低于日本平均值1.42,更远低于长崎县平均值1.66[40]。现在长崎市已将人口问题视为市政最重要课题之一,试图通过提振经济和促进生育以降低人口减少速度[40]。
政治
在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自实施小选举区制之后,长崎市的大部分地区属于长崎县第1区,在“平成大合并”中并入长崎市的旧琴海町、旧外海町则属于长崎县第2区[42]。长崎1区重工业工厂聚集,参加工会的工人较多,曾是民主党较强的选举区。三菱重工业工会出身的高木义明自2000年众议院选举之后曾连续四次当选该选区的议员[43]。但由于民主党支持率长期低迷,在2012年[44]和2014年众议院选举[45]中,自民党的富冈勉连续两次当选该选区众议员。但高木义明亦通过比例代表复活当选。2017年众议院选举时,希望之党候选人西冈秀子当选长崎1区议员,富冈勉则通过比例代表复活当选[46]。
长崎市在1997年成为中核市,比普通的市拥有更多自治权[47]。长崎市现任市长是田上富久,他在2007年伊藤一长被枪杀之后的选举中当选长崎市长,并在2011年的长崎市长选举中成功连任[48],在2015年因无他人参选而无投票当选[49],2019年亦顺利连任[50]。长崎市议会共有40名议员,其中最大会派是市民俱乐部、自民创生、明政俱乐部,皆有9名议员[51]。在长崎县议会中,长崎市则共有14名议员[52]。长崎市2015年度市财政收入2,117亿日元,支出2,063亿日元。长崎市财政收入结构中市税比例较低,人均市税收入在45个中核市中位列41位,显示长崎市财政状况劣于中核市平均水准[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长崎设有总领事馆,是长崎唯一的外国领事馆[54]。此外法国、荷兰、葡萄牙在长崎有名誉领事馆[55]。
经济
2011年度,长崎市市内生产总值有15,366亿日元,占长崎县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56]。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占长崎市经济总量的0.7%,这一数字只有长崎县的四分之一,也低于日本平均值1.1%[56]。受多山的地形限制,长崎市的耕地面积比例不到日本平均值的一半,耕地面积有2,210公顷,农家数则有2,947户[57]。长崎市2014年农业生产额有79.7亿日元,其中以水果类比例最高,其次是蔬菜类和花卉类[57]。长崎县是日本最大的枇杷产地,而长崎市的茂木地区又是长崎枇杷生产的中心[58]。长崎经济中水产业的比例是日本平均值的3.7倍[56],位于长崎市西北部的长崎渔港是日本东海沿岸地区最大渔港之一。2015年,长崎市水产类捕捞量达67,012吨,以日本竹䇲鱼数量最多,其次是鲭鱼,两者合计占过半比例[59]。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占长崎市经济总量的16.7%,低于长崎县(18.4%)和日本(23.5%)的平均值[56]。但就业人口比例占17.9%[60]。2013年,长崎市工业品生产额达4946.47亿日元,其中以泛用机械类和输送用机械类比重最大,两者合计就占了总量中近九成的比例[61]。长崎的制造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又以造船产业最为发达。1857年,江户幕府在长崎设立了日本第一个舰船修理工厂,是长崎造船业之始[62]。长崎是三菱集团的企业城,三菱重工业在长崎市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旗下的长崎造船所已有160年的历史,在二战时期生产了武藏号等军舰[63]和有“太平洋女王”之称的浅间丸等大型客轮[11]。战后的长崎造船厂更曾一度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厂[11]。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大型油轮需求减少之后,以生产大型船为主的三菱造船厂陷入萧条,改从生产大型客轮中求生,生产了钻石公主号等大型客轮。然而近年由于大型客轮业务严重亏损,三菱造船厂也陷入困境,被迫缩小规模,对长崎经济造成负面影响[64]。长崎造船厂还是日本重要的发电机生产企业,近年更进军地热发电、风力发电等新领域[11]。重工业以外的产业中,食品制造业从业者占长崎市制造业从业者的约六分之一,生产金额也在所有制造业中仅次于泛用机械类和输送用机械[60]。其次是电机产业和金属制品制造业[60]。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长崎市经济中最大的部分,占长崎市经济总量的82.6%,远高于日本和长崎县的平均值,显示长崎市经济高度依赖第三产业[56]。总部位于长崎市的银行有长崎县内最大的地方银行、成立于1877年的十八银行[65],以及长崎县的第二地方银行长崎银行[66]。据2014年商业统计调查,长崎市全年商品销售额有11,011.54亿日元,其中批发业有7214.93亿日元,零售业有3796.61亿日元,占长崎县总量的39.5%,人均销售额也是长崎县之冠[67]。长崎市商业的特征之一是小规模商店的比重较高,这也和长崎的地形限制有关[56]。长崎市中心地区的面积只占市总面积的0.6%,但集中了全市32.1%的商店和38.6%的零售额[68]。长崎市内10个卖场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设施中有4个位于市中心地区,主要的大型商业设施有位于长崎港沿岸地区的长崎市面积最大商业设施youme Town梦彩都[68];开业于2000年,和长崎车站连接的AMU PLAZA长崎等[69]。滨屋百货店是长崎市的两家百货商店之一,也是创业于长崎的商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70]。观光业在长崎经济中有重要地位。长崎市是国际观光文化都市的一员[71]。2015年,有669.38万名观光客到访长崎,比前一年增加6.1%,创历史新高。并为长崎带来1368亿日元的消费[72]。
文化
长崎市悠久的与西洋、中国交往的历史使得长崎的文化比起日本其他地方揉合了更多外来元素。长崎方言属于肥筑方言,和博多方言有较多共同特征。但在音调上属于二型式音调,和博多方言不同[73]:105。长崎市出身的著名作家有以纪实文学著称的立花隆[74] 、身兼小说家和歌手等多重身份的佐田雅志[75]、日裔英国人作家,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等人[76]。文豪远藤周作的钜作《沉默》以长崎为舞台。现在长崎市内有远藤周作文学馆,收藏展示与他有关的珍贵资料[77]。长崎市还是著名歌剧蝴蝶夫人的故事舞台之一[78]。
长崎的饮食文化受到很强的西餐和中餐影响。强棒面(日式什锦面)和皿乌冬是长崎的两大代表面食,均源自中餐。强棒面由长崎著名中餐厅四海楼初代店主陈平顺发明于19世纪末期,最初的发明目的是让当地的中国留学生能吃到廉价且有营养的面食。发明之后在日本人之间亦大获好评,成为长崎饮食的招牌之一。四海楼也营业至今,是长崎著名的百年老店[79]。皿乌冬同样由陈平顺发明,虽然面条以外的材料和什锦面类似,但面条使用油炸过后的硬面,口感和什锦面大相径庭[80]。土耳其饭是一种长崎特色的日式西餐,做法是在米饭上浇酱汁,配以猪排和意大利面[81]。卡斯特拉则是长崎具代表性的甜点,起源于古代西班牙的面包,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现已成为日式西点的代表[82]。长崎供日是镇西大社诹访神社的祭礼,于每年10月7日至9日举行,和博多供日及唐津供日并称三大供日,是长崎最大的节庆活动,被列入指定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加以保护[83]。精灵流是长崎在盂兰盆节期间缅怀祖先的民俗活动,也是长崎夏季最著名的活动之一[84]。长崎还举办有长崎龙舟竞渡[85]、长崎灯会[86]等中国色彩浓厚的节庆活动。长崎市内主要的文化设施有以天文望远镜著称的长崎市科学馆[87];位于出岛,由隈研吾设计的长崎县美术馆等[88]。
长崎县唯一的地方报纸长崎新闻的总部位于长崎市,日发行量达18万份[89]。总部位于长崎的电视台有NHK长崎放送局、长崎放送[90]、长崎国际电视台[91]、长崎文化放送[92]、长崎电视台[93]。长崎市也是J2联赛球队长崎成功丸的主场之一[94]。市内的主要体育设施有长崎市综合运动公园[95]、长崎县营棒球场[96]、长崎市营橄榄球足球场[97]等。
教育
长崎大学成立于1949年,前身包括了长崎医科大学、长崎医科大学附属药学専门部、长崎经济专门学校、长崎师范学校、长崎青年师范学校、长崎高等学校,是长崎县唯一的国立大学[98]。现在长崎大学是一个拥有九个学院(多文化社会学院、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药学院、工学院、环境科学院、水产学院),超过9000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99]。全部学院均位于长崎市内。长崎市还有活水女子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长崎纯心大学、长崎综合科学大学四所私立大学[100]。
交通
由于长崎市多山的地形和道路宽度普遍较窄,使得路面电车和巴士等公共交通机关在长崎市交通分担率中有较高比例,而自行车则比例极低[101]。长崎市内的普通铁路由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运营,共有长崎本线和大村线两条路线[102]。长崎车站是长崎的铁路交通中心,2015年度的乘客总数达809.8万人,日均客流量达22,127人次[103]。浦上车站则是长崎市区中北部的主要车站和长崎第二大车站,2015年度总乘客数达191.4万人[103]。往返于长崎车站和博多车站之间的特急“鸥号列车”是长崎重要的联外铁路交通方式,每日往返运行26班次[104]。现在JR九州正在兴建武雄温泉车站至长崎车站之间的长崎新干线(武雄温泉车站至新鸟栖车站区间曾拟用轨距可变列车行驶,但目前已放弃,仅余建设新线或采用迷你新干线方案),竣工之后将大幅改善长崎和博多之间的铁路交通[105]。长崎电气轨道经营长崎市内的路面电车系统,共有四条路线,是长崎市内重要的公共交通手段[106]。
长崎自动车道连接长崎市和佐贺县鸟栖市,是长崎市内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107]。由于长崎市的路网是集中在市中心的一极集中型,加上道路狭窄,因此交通堵塞严重。现在长崎市正在兴建放射环状道路网,以缓解交通堵塞问题[4]。2005年,连接长崎港两岸的女神大桥竣工,使得长崎市南部和西部之间可直接往来,不再需要绕道长崎市中心[108]。长崎市有开往县内佐世保市等地和九州各主要城市、京阪神的高速巴士运行,其中又以由九州急行巴士运行的往来于福冈市和长崎市之间的九州号班次最多[109]。长崎市内的巴士路线则主要由长崎县交通局[110]和长崎自动车运行[111]。长崎港是九州的重要港口之一,2014年度有超过10000艘船舶入港[103]。长崎港的客运航线以长崎市和长崎县各离岛间的航线为主[103]。长崎港也是一座观光港,2016年的邮轮停靠次数近200次[112]。长崎市辖区内没有机场,距离长崎市最近的机场是位于大村市的长崎机场,两地之间有巴士直达[113]。长崎地形多山,部分坡道无法修建汽车可通行的道路。因此长崎市在人口较多的南大浦地区设置了扶梯公共交通系统[114],以方便市民出行。长崎市还在市内的天神町、立山、水之浦地区设有三处迷你缆车式公共交通系统,主要服务腿脚不便人士出行[115]。
观光

长崎市观光资源丰富,是九州最大的观光城市之一。多国文化交汇的长崎拥有众多风格各异的建筑。长崎市的西洋式建筑大多位于市中心南部。东山手和南山手地区是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116],其中以位于荷兰坂的东山手十二番馆历史最久[117]。大浦天主堂兴建于1865年,是日本现存天主教建筑中历史最古老的一座,在1953年被列入日本国宝[118]。大浦天主堂附近的哥拉巴园集中了众多兴建于19世纪后期的西洋式住宅。其中兴建于1860年代的旧哥拉巴住宅是日本历史最古老的现存木造洋馆,在当时是英国商人汤玛士·布雷克·哥拉巴的邸宅[119]。2013年度之后,哥拉巴园的入园者数超过100万人,是长崎市游客数最多的景点[120]。长崎市内还有旧长崎英国领事馆[121]、旧香港上海银行长崎支店等西洋式建筑[122]。江户时代的外国人居住区出岛也有部分建筑得到复原[123]。长崎市内还有多座中国风格的建筑。崇福寺、福济寺、兴福寺并称为长崎三福寺,其中崇福寺的第一峰门和大雄宝殿是日本国宝[124]。眼镜桥由明代渡日高僧默子如定修建,以其独特的外观而著称[125]。昔日中国人聚居地唐人屋敷现在也是旅游景点[126]。长崎市现在还有日本三大中华街之一的长崎新地中华街(另外两个是横滨中华街和神户南京町)[127]和孔子庙[128]。
长崎市原子弹爆炸附近地点现在是和平公园,内有和平祈念像、和平之泉等纪念设施[129]。公园内的长崎原爆资料馆展示与长崎原子弹爆炸有关的史料[130]。位于原子弹爆炸地点附近的浦上天主堂(浦上教会)奉献于1914年,在原子弹爆炸中被毁。现在的浦上天主堂修建于1959年,仍保存有原子弹爆炸时的圣母玛丽亚像等物品。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1年访问长崎时也曾到访浦上天主堂[131]。长崎市的夜景享有很高评价,和札幌市、神户市并列为“日本新三大夜景都市”[132]。长崎的夜景中又以自稻佐山山顶看到的夜景最为知名,游客可乘坐长崎缆车直达[133]。
1986年,长崎新地中华街的中华街振兴组合以该地兴建牌楼为契机,隔年起在农历春节与元宵节期间举办“灯笼祭”活动,在1994年长崎市政府决定将灯笼季作为长崎市发展策略的一个项目,将其扩大成为“长崎灯会”[134]。长崎帆船祭开始于2000年,集合了世界众多知名帆船,最初是日本荷兰交流4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现在已成为长崎春季知名的观光活动[135]。
端岛是长崎市的离岛之一,因其外观酷似军舰而又名军舰岛。端岛曾是海底煤矿,岛上在人口最多时居住有多达5,267人,人口密度高居世界之冠[136]。岛上还建有日本首个钢筋混凝土公寓[137]。在煤矿关闭之后该岛变成无人岛,现在则以废墟观光而著称。
姊妹、友好城市
1955年,长崎市和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结为姊妹都市,是日本首对姊妹城市[138]。现在长崎市和以下海外城市有姊妹城市或友好城市的关系[139]:
国家 | 城市 | 缔结日期 |
---|---|---|
![]() |
圣保罗(明尼苏达州) | 1955年12月7日 |
![]() |
米德尔堡(西兰省) | 1978年10月17日 |
![]() |
波尔图(波尔图区) | 1978年5月26日 |
![]() |
桑托斯(圣保罗州) | 1972年7月6日 |
![]() |
福州市(福建省) | 1980年10月20日 |
![]() |
奥尔河畔沃(卡尔瓦多斯省) | 2005年1月4日 |
![]() |
莱顿(南荷兰省) | 2017年11月24日 |
长崎市还和以下海外城市是市民友好城市的关系[140]:
国家 | 城市 | 缔结日期 |
---|---|---|
![]() |
阿伯丁(苏格兰) | 2010年7月12日 |
![]() |
中山市(广东省) | 2011年9月30日 |
![]() |
莱顿(南荷兰省) | 2013年2月4日 |
![]() |
维尔茨堡(巴伐利亚州) | 2013年4月17日 |
参考资料
- ^ 住民基本台帳に基づく町別人口・世帯数(各月末). 长崎市政府. 2020-02-10 [202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日语).
- ^ 出島回想録 出島が日本と世界にもたらしたもの.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教区の歴史. カトリック長崎大司教区.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日语).
- ^ 4.0 4.1 4.2 4.3 4.4 長崎市データブック2014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歴史年表 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江戸時代.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日语).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野澤秀樹・堂前亮平・手塚章. 《日本の地誌10 九州・沖縄》. 东京都: 朝倉書店. 2008. ISBN 978-4-254-16770-2 (日语).
- ^ 日本二十六聖人. カトリック高槻教会.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キリシタン史 江戸初期の大迫害. 大阪コレギウム.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出島の歴史. 出島.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日语).
- ^ シーボルトの生涯.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11.0 11.1 11.2 11.3 11.4 長崎造船所 史料館 官営期コーナー. 三菱重工.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12.0 12.1 12.2 歴史年表 明治時代・大正時代.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戦争に酔う国民 ─日清戦争と日本人─. 実教出版.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日语).
- ^ 高島炭坑・端島炭坑. 明治日本の産業革命遺産.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日语).
- ^ 大正・昭和の長崎へ. 旅する長崎学.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4) (日语).
- ^ 国際産業観光博覧会の開幕. 長崎商工会議所.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長崎造船所 史料館 戦艦武蔵コーナー. 三菱重工.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長崎市における戦災の状況(長崎県). 総務省.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原爆の威力. 長崎市 平和・原爆.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日语).
- ^ 長崎国際文化都市建設法. e-Gov法令検索.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日语).
- ^ 平和祈念像. 長崎原爆資料館.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22.0 22.1 平岡昭利. 《九州 地図で読む百年》. 东京都: 古今書院. 1997. ISBN 4-7722-1665-0 (日语).
- ^ 23.0 23.1 衝撃、緊迫の瞬間伝える. 長崎新聞.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7) (日语).
- ^ ローマ教皇とマザーテレサ. 聖母の騎士社.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30) (日语).
- ^ 歴史年表 昭和時代.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2) (日语).
- ^ 27年国勢調査 福岡都市圏“独り勝ち” 北九州市と長崎市は大幅減. 産経ニュース.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地域市町村建設 (PDF).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3-29) (日语).
- ^ 28.0 28.1 景観特性と課題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湾. 環境省.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長崎港の埋立と近代都市の形成 (PDF). 土木史研究. [2020-08-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浦上川水系河川整備計画 (PDF). 長崎県.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27) (日语).
- ^ 合併の検証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市都市計画マスタープラン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7) (日语).
- ^ 長崎県の気候.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4) (日语).
- ^ 平成28年1月23日から25日にかけての長崎県の大雪と低温について (PDF). 長崎地方気象台.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10) (日语).
- ^ 気象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 平年値(年・月ごとの値) 主な要素. 気象庁.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日语).
- ^ 観測史上1~10位の値(年間を通じての値). 気象庁.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日语).
- ^ 39.0 39.1 人口.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長崎市まち・ひと・しごと創生長期人口ビジョン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市の推計人口.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県 (PDF). 総務省.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6) (日语).
- ^ 高木義明. 国会議員白書.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 毎日新聞.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日语).
- ^ 小選挙区開票速報:長崎(定数4). 朝日新聞.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日语).
- ^ 小選挙区開票速報:長崎(定数4). 朝日新聞.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日语).
- ^ 中核市指定状況の変遷 (PDF). 総務省.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7) (日语).
- ^ 長崎市長選挙. 選挙ドットコム.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日语).
- ^ 平成27年4月26日執行 長崎市長選挙.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市長選は現職4選確実 新人3氏破る. 西日本新聞.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1) (日语).
- ^ 会派別議員名簿(令和元年5月13日現在).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選挙区分MAP. 長崎県議会. [2020-08-27] (日语).
- ^ What’s ZAISEI(長崎市の財政状況について) (PDF). 長崎市. [2017-05-08] (日语).
- ^ 業務管轄区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国駐長崎総領事館.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九州領事会 名簿 (PDF). 九州経済連合会.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第三次長崎市経済成長戦略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57.0 57.1 グラフと統計でみる農林水産業. 農林水産省.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長崎びわ. 長崎の美味しい食べ物.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水産業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60.0 60.1 60.2 産業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製造業.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日语).
- ^ 長崎の造船業. 長崎県造船協同組合.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長崎造船所の沿革. 三菱重工.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三菱重工、豪華客船で払った高すぎる授業料. 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日语).
- ^ プロフィール. 十八銀行.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2) (日语).
- ^ 当行の概要. 長崎銀行.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長崎市の商業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3) (日语).
- ^ 68.0 68.1 長崎市中心市街地活性化基本計画 (PDF).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7) (日语).
- ^ アミュプラザ長崎について. アミュプラザ長崎.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4) (日语).
- ^ 会社概要.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4) (日语).
- ^ 国際特別都市建設連盟. 熱海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日语).
- ^ 存档副本 平成27年長崎市観光統計 (PDF).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3-27) (日语).
- ^ 真田信治. 《方言学》. 东京都: 朝倉書店. 2011. ISBN 978-4-254-51524-4 (日语).
- ^ 立花隆 (PDF). 長崎県立長崎図書館.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3) (日语).
- ^ さだまさし (PDF). 長崎県立長崎図書館.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20) (日语).
- ^ カズオ・イシグロ. 長崎新聞. [2017-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日语).
- ^ 施設紹介. 遠藤周作文学館.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日语).
- ^ オペラ蝶々夫人が知りたい.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日语).
- ^ 長崎ちゃんぽん 発祥からおすすめ情報まで. たびらい.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日语).
- ^ 中華料理 四海楼 陳優継の「皿うどん」. 霧島酒造.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9) (日语).
- ^ 長崎トルコライス. 長崎の美味しい食べ物.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日语).
- ^ 長崎カステラの歴史. 松翁軒.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日语).
- ^ 長崎くんち.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6) (日语).
- ^ 精霊流し.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7) (日语).
- ^ ペーロンとは. 長崎国際観光コンベンション協会.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6) (日语).
- ^ 長崎ランタンフェスティバル.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3) (日语).
- ^ 施設案内. 長崎市科学館.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0) (日语).
- ^ 施設情報. 長崎県美術館.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7) (日语).
- ^ 会社案内. 長崎新聞社.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2) (日语).
- ^ 会社案内. 長崎放送.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日语).
- ^ 会社案内. 長崎国際テレビ.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2) (日语).
- ^ 会社概要. 長崎文化放送.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3) (日语).
- ^ 会社概要. テレビ長崎.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6) (日语).
- ^ クラブ概要. V・ファーレン長崎.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日语).
- ^ 各施設のご案内. 長崎市総合運動公園.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8) (日语).
- ^ 長崎県営野球場. 長崎県.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0) (日语).
- ^ 長崎市営ラグビー・サッカー場. 長崎国際観光コンベンション協会.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6) (日语).
- ^ 長崎大学沿革 (PDF). 長崎大学.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7-24) (日语).
- ^ 在学学生数(平成28年10月1日現在). 長崎大学.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日语).
- ^ 長崎県長崎市の大学一覧. eduon!.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日语).
- ^ 基礎的な交通実態調査結果. 国土交通省.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7) (日语).
- ^ 存档副本 JR九州路線図 (PDF). JR九州.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6-18) (日语).
- ^ 103.0 103.1 103.2 103.3 運輸通信.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日语).
- ^ JRかもめ時刻表. 長崎県交通観光株式会社.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4) (日语).
- ^ 西九州ルートの概要. 長崎県.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日语).
- ^ 電車路線図. 長崎電気軌道.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日语).
- ^ 高速道路案内図 (PDF). 日本自動車連盟.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12) (日语).
- ^ 長崎県の有料道路 ながさき女神大橋道路. 長崎県道路公社.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5) (日语).
- ^ バスの路線図. 九州急行バス.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日语).
- ^ 存档副本 長崎市内主要路線図 (PDF). 長崎県交通局.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0-04) (日语).
- ^ 長崎バス路線図 (PDF). 長崎バス.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01) (日语).
- ^ 資料 (PDF). 国土交通省.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07) (日语).
- ^ バス. 長崎空港.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日语).
- ^ グラバースカイロード.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日语).
- ^ 斜面移送システム.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2) (日语).
- ^ 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東山手、南山手.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日语).
- ^ 東山手十二番館.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8) (日语).
- ^ 大浦天主堂. ながさき旅ネット.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3) (日语).
- ^ 旧グラバー住宅. グラバー園.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0) (日语).
- ^ 観光 (PDF).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27) (日语).
- ^ 旧長崎英国領事館.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1) (日语).
- ^ 施設・展示案内. 旧香港上海銀行長崎支店記念館.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7) (日语).
- ^ 出島.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日语).
- ^ 崇福寺.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4) (日语).
- ^ 眼鏡橋.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2) (日语).
- ^ 唐人屋敷の歴史.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5) (日语).
- ^ 横浜、神戸、長崎……日本三大中華街の魅力にせまる!. 皇朝.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日语).
- ^ 長崎孔子廟について. 長崎孔子廟.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日语).
- ^ 平和公園(平和祈念像・平和の泉). ながさき旅ネット.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常設展示室. 長崎市 平和·原爆.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日语).
- ^ 浦上教会.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日语).
- ^ 長崎市が日本新三大夜景に!.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日语).
- ^ 営業案内. 長崎ロープウェイ.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日语).
- ^ 長崎ランタンフェスティバル(ナガサキランタンフェスティバル). 長崎市公式観光サイト.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日语).
- ^ 長崎帆船まつり. 長崎市.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日语).
- ^ 軍艦島の歴史. 軍艦島上陸クルーズ.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日本最古のマンション? “軍艦島”に学ぶマンションライフ. マンション・ラボ.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日语).
- ^ 特集「長崎の姉妹都市-心をつなごう、ずーっとつなごう-」.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日语).
- ^ 都市間の交流.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日语).
- ^ 「市民友好都市」について. 長崎市.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0) (日语).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长崎市(分类) |
![]() |
维基导游上的相关旅行指南:长崎 |
- (日语) 官方网站
- (日语) 长崎和平宣言
- (日语) 长崎和平推进协会
- (日语) 长崎国际观光会议协会
- (日语) 长期商工会联合会
- (中文) 维客旅行上的长崎市
OpenStreetMap上有关长崎市的地理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