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陶鬲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陶鬲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鬲流行于商代春秋时期。至战国晚期,随着灶台的普及,逐渐被取代。

鬲可以与配套构成,形成类似蒸锅的炊具。鬲在下盛水、甑在上盛食物,於鬲下部加热使水沸腾产生水蒸氣,藉以蒸熟甑中的食物。

释名

铭文自名

鬲与鼎的形制相似,用途相近,所以出土的很多西周早期的鬲铭文中都自名为“鼎”,如1981年出土于宝鸡纸坊头的夨伯鬲自称“旅鼎”。另有“齍鬲”、“齊鬲”、“羞鬲”(仲姞鬲)、“薦鬲”、“䢅”等不同的自名。[1]

文献辞书

文献、辞书中对“鬲”的解释如下:

  •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三】【鬲部】鬲:屬。實五。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从鬲。䰛,鬲或从瓦。㽁,漢令鬲从瓦厤聲。郎激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鼎屬也。《釋器》曰:“鼎款足者謂之鬲”。實五觳。考工記。陶人爲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𣁬二𦫵曰觳。大鄭云。觳受三豆。後鄭云。觳受𣁬二𦫵。按瓬人職云。豆實三而成觳。大鄭本之。今俗本譌爲觳受三𣁬。誤甚。許必言觳所受者。角部觳下無此義也。魏三體石經以鬲爲大詰嗣無疆大歷服之歷。同在十六部也。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記圖曰款足。按款足、郭云曲腳。漢郊祀志則云鼎空足曰鬲。釋款爲空。郞激切。十六部。凡鬲之屬皆从鬲。
  • 尔雅·释器》有:鼎「款[註 1]足谓之鬲。」
  • 汉书·郊祀志》有:鼎「空足曰鬲。」
  • 梦溪笔谈》有:「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形制及应用

从上到下,鬲可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 耳:有些鬲无耳;依据不同的对称性,两耳和三足可成四点配列式或五点配列式。
  • 口:多数鬲口沿外倾,称为侈口;口上可以有耳,称为立耳;少数鬲口上还有盖。
  • 颈:颈内束。
  • 肩:肩上可以有耳,称为附耳。
  • 腹:商代早期的鬲多为袋形腹,商代晚期以后袋形腹逐渐蜕化。
  • 裆:
  • 足:足有袋足、锥足、柱足等分别。

陶鬲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直到商周时期还十分盛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的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于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鼎应该是由鬲发展而来。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2]

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2]

陶鬲和商代早期的鬲都有袋形腹,用于烧煮加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商代晚期以后袋形腹逐渐蜕化,且表面常有华丽纹饰,此时鬲不宜于火煮,当为盛食物的器皿。

西周中后期,鬲盛行,常成组随葬,且一组铜鬲的大小、形制、铭文大体相同。春秋战国时期,铜鬲常以偶数组合(二、四器)与列鼎(五器)一同随葬。战国晚期以后,铜鬲逐渐消失。西周时期还有方鬲。

注释

  1. ^ “款”,也作“窾”,空

参考

  1. ^ 朱凤瀚. 中国青铜器综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12月. ISBN 978-7-5325-5055-5. 
  2. ^ 2.0 2.1 嵌贝彩绘陶鬲-夏家店下层文化. 赤峰市博物馆. [201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鬲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