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購物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店林立的九龍彌敦道
路易·威登位於置地廣場專門店
位於沙田新城市廣場馬莎百貨

購物香港一項很流行的活動,為香港文化的一部份,也是香港零售業的一個重要支柱。由於香港是一個自由港,除外的所有商品均免稅,因此世界各地的各種檔次的貨品均可在香港找到,令香港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歷史

香港文化非常容易受到消費主義支配。在早期香港殖民地時期時候,它便充當一個中間人的角色。大部份貨品售予給流動小販及獨立商店,此外部份主要由貿易業,公用事業,運輸業及製造業由支配。[1]. 銀行體系的建立容許更多人可以儲蓄,並且擴展他們的個人理財

作為製造業重要的生產地,當經濟在60年代轉變時,本港開始發展購物商場。全港首個購物商場為海運大廈及日本百貨公司大丸在1966年開張。鄧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使香港提供可靠的途徑到中國發展】。人們開始傾向改變消費模式,由日用品轉移購買更多奢侈品

由於食品及衣服供應較多,因此有較佳的銷路。不過複雜的貨品並沒有在本港銷售,直至知名品牌產品在本港推出情況才有所改善。在1970年代至80年代,例如冷氣機風扇冰箱等產品可作為消暑用途,因此銷路較佳。因經濟迅速發展,更多消費者樂意花費多一些金錢進行消費。[2].

到了1970年代末,全港首個現代化的購物商場為位於中環置地廣場。在1982年,位於太古城太古城中心第一期開張。隨後尖沙咀海洋中心及海洋廊建築群連接一起,成為大型購物商場海港城。在九十年代,本港更多大型購物商場陸續落成。包括太古廣場西九龍中心時代廣場荷里活廣場又一城新界區也興建了不少大型購物商場,包括沙田區新城市廣場屯門區屯門市廣場等。

特色

香港是享譽世界的購物天堂,無論從價格、種類、還是服務,這里都可以說名列世界之最。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中國時還專程攜夫人到香港大宗購物。 香港的大型購物商場、酒店商場、綜合購物中心、百貨公司、服飾店、市場和路邊攤子等各色購物場所一應俱全,既有著名的世界品牌,也不乏物美價廉的貨品。而且香港大部分進口貨品都無須繳稅(酒煙除外)。所以無論你是富豪還是平民,在香港都能找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購物場地

香港的購物區主要集中於香港島中環金鐘銅鑼灣,以及九龍尖沙咀油麻地旺角等地。

此外,香港不少建築物的地面樓屬都劃作商店之用,部份商住樓宇更設有二三層商場。另一方面,香港各區均有大型多層購物中心。

大型購物商場

香港較著名的大型購物商場包括中環置地廣場金鐘太古廣場銅鑼灣時代廣場太古城太古城中心尖沙咀海港城圓方旺角朗豪坊九龍塘又一城九龍灣Mega Box觀塘apm將軍澳Popcorn將軍澳新都城中心沙田新城市廣場等。除了中環、金鐘、銅鑼灣、尖沙咀、將軍澳一帶的商場主要售賣高檔貨品外,其餘地區商場消費豐儉由人。

百貨公司

香港現時有多間百貨公司,主要分為港資英資日資中資四種。港資百貨公司的貨品較為大眾化,包括崇光百貨永安百貨先施百貨等。而英資百貨公司則走高檔路線,主要銷售歐洲高級貨品,包括連卡佛馬莎等。日資百貨公司方面則是規模較大,多以日本貨為主,包括三越吉之島西武等。中資百貨公司又稱為國貨公司,主要銷售中國大陸製造的貨品,一般較為便宜,包括華潤百貨裕華國貨中藝百貨等。

主題購物街

香港有多條主題購物街,原因是同類型的商店較傾向集中一起經營。香港島方面,中環利源東街及西街一帶主要售賣廉價服裝樂古道摩羅街則分別以古董和舊貨而著名。除此之外,灣仔駱克道摩理臣山道分別是島上裝修物料及燈飾的集中地。

至於九龍方面,主題購物街更多。最著名的包括有女人貨品為主的旺角女人街,以及有男人貨品為主的油麻地廟街。除此之外,還有電器店林立的旺角西洋菜南街金魚以至其他寵物店林立的金魚街玉器店林立的油麻地廣東道甘肅街等均吸引不少人。此外,旺角一段的砵蘭街也專營裝修物料。

影響

參見

参考文献

  1. ^ Genzberger, Christine A. [1994] (1994年) Hong Kong Business: The Portable Encyclopedia for Doing Business with Hong Kong. ISBN 0963186477
  2. ^ Yu Tony Fu-Lai. [1997] (1997年)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ISBN 041516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