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國民黨第十四任總統提名選舉

2015年6月12日至13日 2020年 →
 
获提名人 朱立倫 洪秀柱
得票率 未參選
(獲得徵召)
46.2%
(廢止提名)

中國國民黨第十四任總統提名選舉,於2015年(民國104年)6月12日至6月13日舉行,是中國國民黨所舉辦的第一次總統候選人初選。初選方式採先聯署後登記,登記後先行溝通協調,若無法達成協議時,由中央黨部辦理全國民意調查以及黨員投票決定提名人選,後決定完全以民調方式進行,唯一登記參選者為時任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

6月14日公布結果,洪秀柱獲46.2%支持度超過30%門檻,獲提名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但在10月爆發了換柱爭議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透過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廢止提名洪秀柱,改為徵召黨主席朱立倫參選。

初選方式和過程

依照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公布的提名辦法,黨員投票佔30%,民調佔70%,引發黨內不同意見。有立委發動連署,要求黨中央應採「全民調」。對此國民黨高層表示,立委誤解提名辦法,黨內任何初選機制,都是明訂「黨員投票三成、民調七成」,但只要候選人同意,也可以採取全民調或改變權重。

原本預計時任副總統吳敦義、時任新北市市長黨主席朱立倫、時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及時任副主席郝龍斌等實力較強者會表態角逐。但四人陸續表態不參選。使國民黨人選陷入難產。

且連署登記期間只有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一人完成登記,國民黨中央決定啟動「防磚民調」,規定洪秀柱需獲至少30%支持度才能被提名。被外界認為國民黨高層「卡洪」。

然而洪秀柱不斷宣示參選到底的決心,從登記時交出3萬份聯署書;到接受各媒體專訪說明理念;讓民眾和黨中央逐漸接受洪參加初選「玩真的」。原本不被看好的她民調數字開低走高;多份媒體民調顯示其支持度平均有31~34%TVBS民調更顯示其和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只差1%。

國民黨中央6月5日也決定調整民調比例,從原本對比式85%,支持度15%改為支持度和對比式比例各半。

6月10日洪秀柱在中常會以「道路」為題發表參選理念頗受好評,聲勢水漲船高。

6月12和13日進行民調。

初選作業時程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於2015年4月8日決議總統初選提名作業的時程[1]

中國國民黨第14任總統提名選舉作業時程
辦理日期 作業項目
2015年4月15日 中央黨部發佈公告。
2015年4月20日至5月16日 參選人進行領表和黨員連署。
2015年5月17日至5月18日 參選人申請提名登記。
2015年5月19日至5月24日 黨中央查核黨員連署。
2015年5月25日 中常委會審查總統候選人資格。
2015年6月10日 舉辦政見說明會。
2015年6月12日至6月13日 進行初選民意調查。
2015年6月14日 公布民調結果。
2015年6月17日 將建議提名名單報請中常會核備。
2015年7月19日 通過總統提名名單。

原本有意或可能參選人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於2月決定要建立黨內總統候選人初選制度,4月受理參選人領表及登記,5月進行總統初選民調。6月正式公告提名代表黨內的總統候選人。根據當時民調顯示,以下四人可能會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2]

中國國民黨第14任總統初選可能人選
備註 略歷 狀態


朱立倫
宣布不參選:2015年4月17日
最後被徵召:2015年10月17日


王金平
  • 時任立法院院長(第四、五、六、七、八屆)
    (1999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
宣布不參選:2015年5月15日


吳敦義
  • 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第十三任)
    (2012年5月20日-2016年5月20日)
宣布不參選:2015年2月1日


郝龍斌
宣布不參選:2014年12月12日

初選參與者

黨員連署

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黨員連署結果
號次 參選人 政黨 連署人數 狀態
送審份數 合格份數
1 洪秀柱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63,377 35,210
2 楊志良 31,914 5,234
連署時間   2015年4月20日至5月16日
送審份數總計   95,291
合格份數總計  40,444
合格率  42.44%
門檻  15,000
  • 前行政院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未通過登記門檻,初選唯一候選人僅洪秀柱
政黨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候選人
洪秀柱
簡歷
  • 臺北縣立秀峰國民中學訓導主任
    (1971年-1975年)
  • 臺北縣立板橋國民中學訓導主任
    (1975年-1979年)
  • 臺北縣立板橋國民中學教務主任
    (1975年-1979年)
  • 國立華僑實驗高級中學輔導組長
    (1979年-1980年)
  •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臺北縣委員會第四組組長
    (1980年-1986年)
  •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編審
    (1986年-1990年)
  • 立法院(第一屆~第八屆)立法委員(時任)
    (1990年-2015年)
  • 中國國民黨青年工作會副主任
    (1994年-1996年)
  •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顧問
    (1995年-1996年)
  •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工作會副主任
  • 中國國民黨臺北縣黨部婦女工作會副主任
  •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2000年-)
  • 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
    (2011年-2012年)
  • 中國國民黨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1年-2012年)
  • 立法院(第八屆)副院長
    (2012年2月1日-時任)
  •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2012年2月-2015年1月)
出生地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縣

競選過程

中國國民黨第14任總統提名選舉競選過程
日期 事件
2014年12月12日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宣布不參選總統。
2015年2月1日 中華民國副總統吳敦義宣布不參選總統。
2015年4月3日 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宣布參選總統。
2015年4月6日 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訪問日本
2015年4月8日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擬定提名時程。
2015年4月17日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不參選總統。
2015年4月20日 洪秀柱前往黨中央領表。
2015年4月20日 中國國民黨黨務小組主任委員黃柏壽前往黨中央領表。
2015年4月22日 前行政院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宣布參選總統。
2015年4月23日 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的黨籍案勝訴。
2015年4月24日 中國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等人確定論壇的時程。
2015年4月25日 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盧秀燕會見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
2015年5月1日 楊志良前往黨中央領表。
2015年5月2日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問中國大陸
2015年5月15日 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宣布不參選總統。
2015年5月17日 洪秀柱前往黨中央登記。
2015年5月18日 楊志良前往黨中央登記。
2015年5月20日 國民黨中常會確定只有洪秀柱跨過登記門檻,為初選唯一參選人。
2015年6月5日 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宣布初選民調比例對比式和支持度各半。
2015年6月12--13日 進行初選民調。
2015年6月14日 公布民調結果,經三家機構調查洪秀柱以平均46.2%勝出。
2015年6月17日 中常會核備。
2015年7月19日 全代會正式提名洪秀柱為總統候選人。
2015年10月17日 國民黨召開臨時全代會,廢止洪秀柱提名,改為徵召朱立倫

初選結果

民意調查

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民意調查結果
號次 參選人 政黨 執行機構 支持率 狀態
個人支持度 政黨對比式 總支持率
1 洪秀柱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全國意向 52.672% 43.680% 48.176%
典通 51.346% 40.642% 45.994%
聯合報 48.267% 40.613% 44.440%
平均 50.762% 41.645% 46.203%
有效樣本  >10,000
訪問時間  2015年6月12日至13日
加權比重  個人支持度 50%,政黨對比式 50%
門檻  總平均支持率 30%

註:對比式民調指和總統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比較。

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決議

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作業全國代表大會決議
號次 參選人 政黨 會議程序
提案 決議方式 贊成人數 贊成率 狀態
1 洪秀柱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提名 鼓掌通過 1,353 -
會議屆次  第19屆第3次會議
會議日期  2015年7月19日
出席率門檻  50%
贊成率門檻  50%
選舉人數  1,607
出席人數  1,353
出席率  84.19%

後續

2015年10月,洪秀柱發表《中華民國憲法》是終極統一,雖然她說的是「由中華民國統一兩岸」[3],但其發言依然被認為是傾共,造成了軒然大波,許多國民黨立法委員建議國民黨中央,即刻撤換洪秀柱,避免其投降主义發言拖累立委選情,是為換柱爭議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即透過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廢止其提名[4]

參見

參考文獻

  1. ^ 國民黨總統時程定 7月中完成提名. 聯合新聞網. 2015年4月8日 [2015年4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2. ^ 2016兩黨總統候選人預測:做個球 立倫會下場.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3). 
  3. ^ 曾盈瑜. 洪秀柱:中華民國憲法是終極統一. 中央社. 2015-10-02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4. ^ 施曉光. 臨全會換柱案 馬連吳王舉手支持. 自由時報. 2015-10-18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