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陳建民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陳建民!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并同意在CC-BY-SA 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Yvtou留言2021年2月23日 (二) 06:39 (UTC)[回复]

2021年3月

您好,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貢獻。在您最近的編輯(例如陳鞠旅)中,您添加的文字可能帶有「原創研究」成分(例如維基百科編輯者自創的新事物、新理論,以及來自編輯者本人的觀點、評論等,包括利用現有文獻創造原文沒有明確指出的新觀點等)。維基百科並不允許「原創研究」,以及內容應須帶有可靠來源作查證。請提供可靠的資料來源(例如新聞報道、論文),以便查證該等文字並非您的「原創研究」。若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您在我的討論頁留言,至互助客棧或透過即時通訊軟件求助。謝謝。 SCP-0000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06:37 (UTC)[回复]

請問如何把文章從沙盒移到Wikipedia--陳建民留言2021年4月20日 (二) 06:45 (UTC)[回复]

您好,感谢您参与维基百科,我们欢迎每个人为这里做出建设性的贡献。但您最近陳鞠旅條目加入的内容似乎不符合版权的有关规定,維基百科不接受从其他地方复制受版权限制的文章。您也许可以利用自己所知、用自己的話重新論述、改寫已有条目的内容,並将新增的内容附上可靠的參考来源。您撰寫條目時应秉持原創;也可选择翻譯維基百科其他語言版本的条目。感谢您的支持。 SCP-0000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03:16 (UTC)[回复]

感謝貢獻

但還煩請閣下查閱一下維基百科之格式手冊,用以創建合乎維基百科格式要求之條目,祝編安--木瓜不是食物#留言 2021年4月21日 (三) 05:17 (UTC)[回复]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陳鞠旅天下第一軍勤王衛國-馳援渝東」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Xiaolin 希望新的一年你我都不会这么艰难吧…… 2021年4月22日 (四) 05:33 (UTC)[回复]

您創建的條目陳鞠旅天下第一軍勤王衛國-馳援渝東可能侵犯版權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陳鞠旅天下第一軍勤王衛國-馳援渝東」被认为与他人的文字雷同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版權常見問題解答何為侵犯著作權,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修改疑似侵權頁面,或再重複創建相同內容的頁面,版權驗證皆因維基百科十分重視版權;维基百科只能接受公有领域或兼容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的内容。請前往問題頁面了解情况。您亦可以與提出檢查的維基人進行溝通。

如何解決版權驗證?

  • 請您用自己的話重寫條目:點此開始重寫;若您需要關於重寫的建議,可以點擊此處尋求幫助;
  • 若您認為這是一場誤會,請前往這個頁面對應段落進行申訴(立即申訴);
  • 若您是出處文字的原作者或版權持有人,請考慮捐獻版權(如何捐獻?);
  • 若您不是原作者或版權持有人,您也可以考慮向版權持有人請求版權許可

谢谢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IRC聊天頻道 · 版权常见问题解答 · 何為侵犯著作權 --某人 2021年4月22日 (四) 08:14 (UTC)[回复]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以訛傳訛陳鞠旅將軍之生平-文章一大抄」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Wolfch (留言) 2021年5月3日 (一) 23:36 (UTC)[回复]

您好, 謝謝您建立此一條目, 不過, 國共内戰堅持車運陳鞠旅第一軍赴渝之得失比較像是評論, 不像是百科全書條目中會有的內容。 這部份要和您說一下。

有和其他維基人討論到該條目, 有維基人認為這個條目比較像原創研究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是維基百科的方針,原創研究不太適合維基百科。不過維基百科有另一個姊妹計劃,叫「維基學院」,其中可以接受原創研究的內容,若此條目之後被刪除,我會考慮移動到維基學院中。--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27日 (二) 04:20 (UTC)[回复]

多謝指正,本條目絕非原創研究,條目所述内容,包括人,時,地,事,均已標注文獻來源。本條目目的是敘述國共内戰一段歷史,整理綜合當事人所述。最後一段評論得失,也是當事人(胡宗南)日記所載。多謝--陳建民留言2021年7月28日 (三) 06:01 (UTC)[回复]
有關維基百科的來源相關要求, 也許可以看一下維基百科:可靠來源。其中有提到:「條目應該基於來自可靠的第三方的出版物,來源應具有事實驗證和準確性聲譽。這意味著我們只發表具有可靠性的作者的觀點,而不是解讀第一手來源的維基人自己的觀點」,這部份和其他領域對文獻的要求不一定相同,提供作為參考--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28日 (三) 08:36 (UTC)[回复]
多謝提供咨詢,本條目只描述兩件,可能被解讀具可疑性“可靠性的作者的觀點”,其他均爲事實描述整理,并不包含原作者的觀點或解釋。其一為郭汝瑰之企圖劫持蔣介石,此企圖被其本人親口證實。其二為胡宗南對蔣介石的命令提出反對意見,並陳述戰略風險及後果。但因蔣介石不接受他的意見,並預備越過胡宗南指揮,直接下達命令到軍團。胡宗南才不得不接受。后戰役事實證明胡宗南的先見之明。故記錄于日記。他非事後諸葛,日記中的論點,和戰役結果符合。請參考,不吝指教。--陳建民留言2021年7月28日 (三) 22:22 (UTC)[回复]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國共内戰堅持車運陳鞠旅第一軍赴渝之得失」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爬行数码1903 2021年8月11日 (三) 22:51 (UTC)[回复]

原有条目名称不符合维基百科的命名规范,已经移动至渝東之戰,但内容可能仍有问题。--O-ring留言2021年8月13日 (五) 02:46 (UTC)[回复]

多謝建議,將嘗試刪除當事人的,褒獎或批評文句。如果這就是“中立性“的規範要求--陳建民留言2021年8月13日 (五) 16:48 (UTC)[回复]
多謝修改,將進行”可能仍有问题“研究--陳建民留言2021年8月13日 (五) 23:09 (UTC)[回复]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南極大陸及周邊海域鑽探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页面的頁面内容,您可访问已删除内容查询。如果您认为删除不当,请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提出申请,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Mys_721tx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23:13 (UTC)[回复]

地中海早更新世大洪水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地中海早更新世大洪水」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無聊龍·留言·貢獻 2021年9月22日 (三) 17:27 (UTC)[回复]

筆者曾經兩次創建有關“地中海赞克尔期大洪水”條目,均被刪除。第一次的理由是“首創研究”,被譏為學術研究。經筆者説明内容皆有參攷文獻例證。並指出相關英文維基頁面。若屬學術研究,亦爲全球地質學家,近五十年共同研究結果。筆者不敢爭功奪權。於但不被采納,爭論無效。第二次的理由是“文不對題”,經筆者説明所列參攷文獻均與主題有關,並邀請有地質專業背景人士,加入討論證實所言屬實。不被采納。遭到第二次刪除。後發現有人即刻創建”赞克尔期洪水“條目,并以英文維基頁中首段翻譯,做條目内容。
今筆者發現該條目已加入原被評論為“首創研究”及“文不對題”的筆者論證内容及參攷文獻。殊不知中文維基編輯們,有兩套標準。--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31日 (日) 17:42 (UTC)[回复]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地中海上新世赞克尔期大洪水的起因」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3日 (日) 23:32 (UTC)[回复]

筆者曾經兩次創建有關“地中海赞克尔期大洪水”條目,均被刪除。第一次的理由是“首創研究”,被譏為學術研究。經筆者説明内容皆有參攷文獻例證。並指出相關英文維基頁面。若屬學術研究,亦爲全球地質學家,近五十年共同研究結果。筆者不敢爭功奪權。於但不被采納,爭論無效。第二次的理由是“文不對題”,經筆者説明所列參攷文獻均與主題有關,並邀請有地質專業背景人士,加入討論證實所言屬實。不被采納。遭到第二次刪除。後發現有人即刻創建”赞克尔期洪水“條目,并以英文維基頁中首段翻譯,做條目内容。
今筆者發現該條目已加入原被評論為“首創研究”及“文不對題”的筆者論證内容及參攷文獻。殊不知中文維基編輯們,有兩套標準。--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31日 (日) 17:42 (UTC)[回复]

磁性地層學

條目原文“古地磁地層學,又稱磁性地層學“ 衆多文獻都用古地磁地層學(paleomagnetic stratigraphy)。請Google查看,并非首創研究。 請不要刪除古地磁地層學,否則又出另一條目“古地磁地層學“

原文最後一段”碎屑剩余磁性應用推廣“被刪除。請告知理由。是因爲英文維基”magnetostratigraphy"内無此段内容?若是肯定的。以後中文相同條目内容必須相同英文維基?

碎屑剩余磁性應用推廣是敘述古地磁地層學應用在沉積岩過程的突破,從高緯度-到低緯度, 從深水-到淺水,從海相-到陸相(黃土),從細碎屑顆粒-到粗碎屑顆粒(台灣出磺坑)。尤其黃土風成岩報告都是中文,所以英文維基未提及。但絕對是一個研究突破。--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8日 (五) 06:12 (UTC)[回复]

海面升降運動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海面升降運動」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9日 (六) 04:21 (UTC)[回复]

海面升降運動

經詳查页面所用文獻“地质大辞典. 地质出版社. 2005: 364. ISBN 9787116058675”,并無“沉积海面升降运动”一詞。請修改參考文獻。--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9日 (六) 06:32 (UTC)[回复]

仰冲

請參加討論諸位編輯注意。仰冲(Obduction)和 仰冲板塊(Obducting plate),是完全不同的地質名詞,前者為一種地質作用,後者指在汇聚型板块边界中,上方的一塊板塊,仰冲不能造成仰冲板塊請不要合并或轉移條目。引起不必要的爭議討論。--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10日 (日) 03:45 (UTC)[回复]

以上在自己討論頁的留言,其他人不一定看的到,您想留言給誰,請在他的討論頁留言。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10日 (日) 04:07 (UTC)[回复]
多謝指正--2600:1700:2FD1:750:3525:EB94:D3C0:C11C留言2021年10月10日 (日) 16:28 (UTC)[回复]

濁積流沉積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濁積流沉積」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Blue skyGreen water 2021年10月15日 (五) 01:32 (UTC)[回复]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Category:需要地質學专家关注的页面」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竹之初生留言中華民國110年 2021年10月16日 (六) 22:16 (UTC)[回复]

我已將您的留言移到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了--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17日 (日) 07:22 (UTC)[回复]

頁面:最大海泛面

若編輯需要再簡化頁面敘述如目錄,建議如下:

最大海泛面(maximum flooding surface)是指在一次海侵海退循環中,海侵最大时所形成的沉積界面.

詳情請參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ximum_flooding_surface 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大海泛面--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18日 (一) 05:48 (UTC)[回复]

碳酸鹽補償深度

若編輯需要再簡化頁面敘述如目錄,建議如下:

碳酸鹽補償深度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是指海水中一個深度,在此深度以下海水中的碳酸鈣供應速度小於其溶化速度.

詳情請參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https://baike.baidu.com/item/碳酸鹽補償深度--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18日 (一) 19:57 (UTC)[回复]

平流岩

平流岩頁目原為等深岩。雖然兩地質名詞均被百度百科采用。但平流岩與等深流脫節

等深岩(contourite)是由等深流(conotour current)造成, 所以 平流岩應該由平流造成。但平流不存在

所以平流岩為誤翻譯。 而且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匯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3105295/)無平流岩,只有平積岩--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19日 (二) 21:59 (UTC)[回复]

在新增條目時, 是否可以順便加上分類以及連接至其他條目的連結

您好, 謝謝您創建的條目。

您在創建條目時, 是否可以協助加上條目的分類(例如[[分類:地質學]]),以及連接至其他條目的連結(用[[ ]]表示),謝謝 --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20日 (三) 04:15 (UTC)[回复]

OK, will do--2600:1700:2FD1:750:2138:37E9:1224:9931留言2021年10月20日 (三) 15:32 (UTC)[回复]
分類後的冒號不能用全形的, 需用半形的。若有多個分類, 請用[[分類:地質學]] [[分類:地貌學]], 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21日 (四) 04:10 (UTC)[回复]

地震亮點

亮點”(bright spot)一詞已被占用,故加地震以示區別--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0日 (三) 17:47 (UTC)[回复]

有關跨語言連接

條目若有其他語言的版本, 請自行增加跨语言链接,相關資料在Help:跨语言链接

麻煩您了, 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21日 (四) 05:05 (UTC)[回复]

多謝指正, 摸索成功后,即刻修正--2600:1700:2FD1:750:2908:7339:BD41:8184留言2021年10月22日 (五) 04:33 (UTC)[回复]
抱歉,根據Help顯示,“語文”底下有選項"添加“。但我的頁面左下。語文沒選項。--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2日 (五) 06:18 (UTC)[回复]

請勿在條目正文中添加跨語言連結

您好:看了幾個您新建的條目,均在導言第一句話的標題外語括號後添加連結至其他語言對應條目的「外部連結」(例如侵蝕面條目的[[en:Erosion surface]]),屬於錯誤行為,請勿再犯。其他語言對應條目應以「跨語言連結」方式處理,其界面在頁面左側欄位最下方「其他語言」區域的「編輯連結」。--Kolyma留言2021年10月21日 (四) 08:41 (UTC)[回复]

侵蝕面地震平點星云水層等頁面目前仍有此一錯誤,敬請前往改善。--Kolyma留言2021年10月22日 (五) 03:41 (UTC)[回复]
修改之後, 也請一併移除至其他語言對應條目的「外部連結」--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22日 (五) 04:56 (UTC)[回复]
外部連結已逐個消除--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2日 (五) 06:35 (UTC)[回复]
多謝指正,恕我所知條文規則有限。當初添加外部連結,是幫助各位編輯瞭解新條目來源,而非”首創研究“
小學畢業後就沒聽過 ”屬於錯誤行為,請勿再犯“之詞。
”其界面在頁面左側欄位最下方「其他語言」區域的「編輯連結」“ 我的頁面看不到,無法跨語言連結。
外部連結已逐個消除--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2日 (五) 06:35 (UTC)[回复]
抱歉!剛才筆誤,尚未連結的是顯示「語言」、「新增連結」,已有連結的才是顯示「其他語言」、「編輯連結」。--Kolyma留言) 2021年10月22日 (五) 06:42 (UTC)--Kolyma留言2021年10月22日 (五) 08:15 (UTC)[回复]
侵蝕面條目而言,尚有如下問題:
  • 第一句小括號不當使用「半形」,應改為「全形」。
  • 正文完全沒有「內部連結」,應適度添加。
  • 參考來源缺乏「標題」及列舉來源的內碼(通常使用模板),地震平點條目已有人協助添加,請參考其內碼寫法。
  • 維基百科:頁面分類#幾點重要的共識有云:「一個條目通常不應該同時既屬於某個分類又屬於這個類別的子分類。」分類「地質學術語」本身即為分類「地質學」的子分類,因此本條目分類至「地質學術語」即可。
  • 在中文維基裡,「地形學」與「地貌學」同義,故只有一個條目及一個分類(均用「地貌學」),本條目不應再分類至「地形學」。
以上,敬請參考。--Kolyma留言2021年10月22日 (五) 07:29 (UTC)[回复]

參考來源列表缺乏「標題」及列表內碼

您好:看了您近日創建的藩市杂岩弧前混杂沉积部分熔融等四個條目,在創建時參考來源列表均缺乏「標題」及列表內碼,目前除了弧前條目之外,其餘三個條目均已有其他維基人協助添加。此問題在上面的討論串已經提過,可能是您沒注意到或尚未瞭解如何操作,故於此詳細說明。

請在正文與分類之間添加如下2行內碼:

==參考文獻==
{{reflist}}

即可解決此一問題。目前弧前條目仍有此問題,敬請前往改善。謝謝!--Kolyma留言2021年10月24日 (日) 09:36 (UTC)[回复]

多謝指正,我以爲維基自動會添加“參考文獻”。原來有高人暗中協助--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4日 (日) 16:11 (UTC)[回复]

地質热点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地質热点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页面的頁面内容,您可访问已删除内容查询。如果您认为删除不当,请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提出申请,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爬行数码1903高雄火灾46死 2021年10月24日 (日) 22:54 (UTC)[回复]

多謝刪除,publish 后才發現已有同意義頁面。故請求刪除--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5日 (一) 06:15 (UTC)[回复]

給您的星章!

改進星章
感謝您對Category:構造地質學等一系列條目的貢獻!

唯請注意,條目中<ref name=”something”></ref>以外的文字屬條目內文,句號需使用中文慣用的「。」而非「.」,期望看見您更活躍的表現,祝編安!-- NHC、才不是NPC呢哼!。:.゚(*`・ω・)ゞ:。 2021年10月25日 (一) 18:13 (UTC)[回复]

多謝指正,到現在才知有全型,半型標點符號。句點中英不一樣--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6日 (二) 03:05 (UTC)[回复]
可否請把裂谷(rift)從地堑(graben)分開或去除,裂谷是在分離板塊邊緣的產物,大而深有火山岩漿活動,地堑是地殼表面的產物,小而淺無岩漿活動。--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26日 (二) 06:06 (UTC)[回复]
可以考慮直接改寫這個消歧義頁面。--NHC、才不是NPC呢哼!。:.゚(*`・ω・)ゞ:。 2021年10月26日 (二) 18:03 (UTC)[回复]

創建赞克尔期洪水條目的兩套標準

筆者曾經兩次創建有關“地中海赞克尔期大洪水”條目,均被刪除。第一次的理由是“首創研究”,被譏為學術研究。經筆者説明内容皆有參攷文獻例證。並指出相關英文維基頁面。若屬學術研究,亦爲全球地質學家,近五十年共同研究結果。筆者不敢爭功奪權。於但不被采納,爭論無效。第二次的理由是“文不對題”,經筆者説明所列參攷文獻均與主題有關,並邀請有地質專業背景人士,加入討論證實所言屬實。不被采納。遭到第二次刪除。後發現有人即刻創建”赞克尔期洪水“條目,并以英文維基頁中首段翻譯,做條目内容。

今筆者發現該條目已加入原被評論為“首創研究”及“文不對題”的筆者論證内容及參攷文獻。殊不知中文維基編輯們,有兩套標準。--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31日 (日) 17:39 (UTC)[回复]

墨西拿期鹽度危機的起因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墨西拿期鹽度危機的起因」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竹之初生留言中華民國110年 2021年11月3日 (三) 02:04 (UTC)[回复]

條目-墨西拿鹽度危機

文不對題 墨西拿鹽度危機應該是指,在意大利西西里島海邊城市墨西拿城地區的鹽度危機。但内容敘述的都是有關地質時代“墨西拿期鹽度危機”。兩者之間雖然只相差一個”期“字。但意義相差十萬八千里,前者指“空間”,後者指“時間”。 請具有地質專業背景編輯們,參與討論與指正--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4日 (四) 16:50 (UTC)[回复]

墨西拿期鹽度危機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墨西拿期鹽度危機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页面的頁面内容,您可访问已删除内容查询。如果您认为删除不当,请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提出申请,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๖lนē Şkฯ ງrēēຖ ຟคtēr 2021年11月5日 (五) 00:04 (UTC)[回复]

墨西拿期鹽度危機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墨西拿期鹽度危機」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๖lนē Şkฯ ງrēēຖ ຟคtēr 2021年11月5日 (五) 01:44 (UTC)[回复]

改道

此條目原爲破堤(英語:avulsion),后被某編輯改為改道(英語:river avulsion)。殊不知兩者具不同地質意義。敘述如下: 破堤相應的英語是avulsion,(河流)改道相應的英語是river migration。兩者地質作用不同。

前者因洪水,天然河堤被溢水破壞。造成破堤',但不一定河流改道。後者因螺旋流,導致一邊河岸被侵蝕,另一邊河岸沉積造成岸坝。最後捨灣取直。造成河流改道。

如果要寫“河流改道”爲何不連到英語river migration,偏偏要奪取英語:avulsion?既然要更換條目,爲何不更換内容?請學過“地質101”課程的編輯,加入討論。不然孤軍奮鬥,有理説不清--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9日 (二) 21:18 (UTC)[回复]

一般來說,在自己討論頁上的留言,自己可以看到,其他人多半不會注意到。這部份要和您說一下--Wolfch (留言) 2021年11月10日 (三) 01:58 (UTC)[回复]
請告知,如何留言給其他人看到,多謝--172.1.153.105留言2021年11月10日 (三) 05:43 (UTC)[回复]
請告知,如何留言給其他人看到,多謝---172.1.153.105留言2021年11月10日 (三) 07:27 (UTC)[回复]
我在您的討論頁留言,您就可以看到這個留言了。您也可以在其他人的討論頁留言,別人就可以看到了。若您希望多一些人看到,可以考慮到Wikipedia:互助客栈中選擇適當的地方留言。不過我不確定維基百科中熟悉地質學的人多不多,因此不一定有效果。--Wolfch (留言) 2021年11月10日 (三) 10:05 (UTC)[回复]
另外,放在Talk:破堤中的內容,一般是和破堤條目有關的內容,其他關係不大的討論,一般不會放在那裡。--Wolfch (留言) 2021年11月10日 (三) 10:05 (UTC)[回复]

有關Talk:破堤#建議改名:“破堤”→“冲决”,請到該討論頁討論,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11月10日 (三) 01:56 (UTC)[回复]

如果一定要改名,建議用“冲裂”,已被百度百科采用。多謝徵詢--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12日 (五) 04:36 (UTC)[回复]
請高手幫忙,條目“變質岩相”連接到英文“metamorphic facies",我誤接到“metamorphic force",多謝--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12日 (五) 19:20 (UTC)[回复]

請勿重覆創建主題相同的條目

您好:有關英維en: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的中維對應條目墨西拿鹽度危機,早在2016年12月15日便已創建,因此您重覆創建主題相同的條目墨西拿期鹽度危機,是不合宜的。若是您認為原條目名稱不妥,應該循正規管道更改條目名稱,例如直接移動條目或WP:請求移動。--Kolyma留言2021年11月18日 (四) 05:46 (UTC)[回复]

“早在2016年12月15日便已創建”:有待澄清,該條目在在下創建“地中海上新世大洪水”條目時 (今年九月)不存在。
即使墨西拿鹽度危機創建在先。錯誤條目應該即刻刪除。
“請勿重覆創建主題相同的條目”。這兩條目雖然只相差一字,但主題完全不同。“墨西拿鹽度危機“是有關墨西拿小鎮居民缺鹽的問題。”墨西拿期鹽度危機“是有關地質時代,墨西拿期,全球海洋缺鹽的問題。兩個條目是獨立的。--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19日 (五) 08:39 (UTC)[回复]
您寫在這裡,系統不會通知我。若不是我主動進來此頁面,永遠不會知道。您應該在開頭處「ping」我的帳號,系統才會通知我,其內碼為「{{ping|Kolyma}}」。您也可以到我的用戶討論頁發言,那樣我也一定會看到。
有關墨西拿鹽度危機條目的創建時間,您可以進入該條目,點選頁面上方的「歷史」標籤,便會進入其修訂歷史頁面([1])。捲到頁面最底下,就可看到條目創建紀錄,即「……2016年12月15日 (四) 13:15‎ Tomchiukc……」。一開始的條目名稱是「Messiniska salinitetskrisen」,您再往上捲8筆,便可看到 2016年12月15日 (四) 14:22‎ Tomchiukc 將條目移動至(也就是更改名稱為)「墨西拿鹽度危機」。因此,所謂今年九月該條目不存在的說法,與系統紀錄不符。
附帶說明:依據您的「已建立頁面」紀錄([2]),您在9月22日創建的條目名稱為「地中海早更新世大洪水」,當中的字串是「早更新世」,而不是您上面所寫的「上新世」。
再者,依據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1/09/22#地中海早更新世大洪水,我與 Wolfch 君分別在9月25日及26日提及應「合併至墨西拿鹽度危機」條目,也證明今年九月該條目不存在的說法錯誤。
維基百科非常重視每一位用戶的貢獻紀錄,因此遇到條目名稱有錯誤時,正規的作法是將條目「移動」至正確的名稱,因為那樣才能完整保留所有參與編寫該條目的用戶貢獻紀錄。剪貼原有條目內容以用來創建新條目,有如「竊取他人貢獻」(因為新條目的修訂歷史只有他的紀錄而已);是嚴重的不當行為。無視於原有條目內容而刻意另行創建新條目,有如「抹煞他人貢獻」,亦不可取。您先前可能不知,故在此說明。
當前墨西拿鹽度危機條目的導言章節便提到「地質事件」、「墨西拿期」、「全球海洋鹽度下降」,主題便是「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無誤;而且通篇未見所謂的「墨西拿小鎮居民缺鹽」相關內容。因此,您的理據完全錯誤。
事實上,您將「墨西拿鹽度危機」名詞本身的合適性與條目主題混為一談,本身就是錯誤的論述方式。
再次提醒:若是您認為原條目名稱不妥,應該循正規管道更改條目名稱,例如直接移動條目或WP:請求移動
不過因為在Talk:墨西拿鹽度危機頁面已有用戶認為「墨西拿鹽度危機是通用名稱」、「沒有墨西拿期鹽度危機這一譯名,只有墨西拿鹽度危機」,因此現階段直接移動條目並不合宜,故請走「請求移動」模式。
維基百科並不是用來對外「正名」的工具;相反的,寫入維基條目必須有WP:可供查證WP:可靠來源,若外界無此用法,是難以寫入維基的。我剛才在「Google 學術搜尋」以 "墨西拿鹽度危機" 搜尋,有5項結果;而以 "墨西拿期鹽度危機" 搜尋則沒有資料,情勢顯然不利於您的主張。
如果您真要推動「正名」,建議您到相關學術期刊多多發表論文,「扭轉」學界的習慣並造成風氣,屆時要寫入維基便可水到渠成。
以上,敬請參考。--Kolyma留言2021年11月19日 (五) 21:37 (UTC)[回复]
Messinian 的翻譯是 "墨西拿期“,先前已指出中維條目地質時代已登載。
墨西拿小鎮居民缺鹽。是按字面的解釋,諷刺之語,當然沿海小鎮不會缺鹽
既然聞道有先後,先入爲主,是維基規則,建議刪除“墨西拿鹽度危機”。無需合并劣幣與良幣。
只要系統有記載此段修正案即可,多勞費神--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0日 (六) 04:32 (UTC)[回复]
就像人們大多知道「鉛筆」的筆芯是石墨而非「鉛」一樣,參與過該等條目的維基用戶,相信都知道「墨西拿鹽度危機」講的是地質時代「墨西拿期」,而非地點。「慣用語」便是如此,執著於字面並無多大意義。討論時建議就事論事,諷刺之語無濟於事。此事「先入爲主」的是外界(至少上面提到的 Google 學術搜尋結果是如此),不是維基百科。再者,維基規則並未及於該條目名稱如何制訂?參與該等條目的用戶們依據的是外界的參考資料(WP:可供查證WP:可靠來源)。因此,再次建議您到相關學術期刊多多發表論文,「扭轉」學界的習慣並造成風氣,本人「樂觀其成」,相信其他用戶們亦然。--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4日 (三) 07:50 (UTC)[回复]
@Kolyma」多謝指正,這是中文翻譯錯誤而非學術研究誤失。請參考中維頁面墨西拿期(英語:Messinian)和墨西拿(義大利語:Messina)。“Google 學術搜尋結果是如此”都是來自同一翻譯來源。而非文獻來源。也即是説,沒有一篇中文學術報告用“墨西拿鹽度危機”。既然大家都認知“墨西拿鹽度危機”就是指墨“墨西拿期鹽度危機”。我們就一起來指鹿。抱歉又犯了“諷刺之語無濟於事”--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0:30 (UTC)[回复]
(*)提醒使用 ping 模板不必加前後括號,那是先前用來提醒您的。--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1:10 (UTC)[回复]
閣下可能並未詳閱「Google 學術搜尋」的各項搜尋結果,「沒有一篇中文學術報告用“墨西拿鹽度危機”」是明顯的錯誤推論。--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2:39 (UTC)[回复]

「Google 學術搜尋」的 "墨西拿鹽度危機" 搜尋證據

剛才查了一下,「Google 學術搜尋」以 "墨西拿鹽度危機" 搜尋的5項結果略述如下:

  1. 〈典型小陆块海相成钾机理——以西西里微陆块钾盐矿床为例〉,《矿床地质》,2016年第6期,王九一、刘成林、沈立建([3]):「墨西拿盐度危机」一詞兩度寫在摘要裡,不論作者們是從哪裡學到這個中文譯名,既然寫在摘要裡,理應視同作者們的「學術研究用語」,而非「中文翻譯錯誤」。
  2. 〈黄土高原新近纪风成沉积物源研究及气候指示意义〉,谢文斌([4]):「墨西拿盐度危机」寫在摘要裡,因此也是作者的「學術研究用語」,而非「中文翻譯錯誤」。該文另見於[5],看起來是西北大學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碩士論文。
  3. 〈基于锆石U-Pb 年龄的黄土高原红黏土沉积序列物源示踪〉,《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Environment》,2018,谢文斌、弓虎军:原為英文,Google 系統自動翻譯成中文。
  4. 〈西西里热浪〉,《化石》,邓涛,2019年第4期(PDF):「墨西拿盐度危机」一詞兩度出現在文章裡面,因此也是作者的「學術研究用語」,而非「中文翻譯錯誤」。
  5.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氧同位素地层学〉,《中國科學(D輯)》,第31卷第10期,赵泉鸿、翦知湣、王吉良、成鑫荣、黄宝琦、徐建、周震、房殿勇、汪品先,2010年10月(PDF):「墨西拿(Messinian)盐度危机」寫在本文裡(第803頁),因此也是作者的「學術研究用語」,而非「中文翻譯錯誤」。

5篇文章當中有4篇原即使用中文,因此「墨西拿盐度危机」的確是作者們的「學術研究用語」,而非「中文翻譯錯誤」。唯一使用英文的文章,「Google 學術搜尋」所顯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一詞顯然是 Google 系統自動翻譯成中文。眾所皆知:Google 翻譯係使用「深度學習」引擎,其譯詞可視為中文環境使用次數最多者。

再於「Google 學術搜尋」以 "墨西拿期鹽度危機" 搜尋結果,「沒有任何文章符合」

綜合以上,「墨西拿鹽度危機」明顯為「學術研究用語」,而非「中文翻譯錯誤」。--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2:31 (UTC)[回复]

欽佩你的關注,花時間搜素證據
五篇中文文獻只有“典型小陆块海相成钾机理——以西西里微陆块钾盐矿床为例‘ 和墨西拿盐度危机有関,其他四篇都是引述該名詞。因網上看不到原文,不知爲何引述該名詞。猜測是指地質時代。
一般外文名詞若已被通用,無須加注原文,列如白堊紀,寒武紀,大峽谷等,但尚未通用或正式化,就加注原文,優勝美地(Yosomite)葡萄石(prehnite). 等.
“典型小陆块海相成钾机理”摘要,用的是“墨西拿鹽度危機(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表示作者不確定,該名詞的正確翻譯,故加注英文
本文第一次提到該詞如下
2.1含矿地层格架
地中海周缘边缘海盆赋存有大量的石膏岩,早期的研究发现这些石膏岩的沉积时代相近,据 此提出“墨西拿盐度危机”的概念(Selli, 1954; Ogniben, 1957)。請注意該詞有引號“” 。代表不確定的翻譯名詞
全文99%是翻譯。包括圖表等,句尾都有參考文獻。只有結論中最後三行是作者自己的貢獻。可惜是錯的!!!microplate 是微板塊,可能是陸殼或或洋殼。但作者翻譯成微陆块。請看標題中英對照
西拿是微洋板塊(洋殼),它的鹽層是從深盆中被構造運動擡升到島上的作者以爲是微陆块,所以和“中国大陆是由小陆块经过多期次离散拼合而成”相似。所以钾盐矿床前景美好。
建議@newbamboo 看此篇文章,就瞭解爲何盆地深度和成因有關。當初他刪除一段“墨西拿期盐度危机之成因”敘述。認爲和成因無關,文不對題。
其它所提文獻下步再討論--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23:41 (UTC)[回复]
"基于锆石U-Pb年龄的黄土高原"
在此文獻中,引用的是墨西拿盐度危机= Messina salinity crisis, 而不是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未看全文,無法斷定引述來源。但似乎同意在下意見。
請參看
中文摘要
“物源的两次变化对应于约5.7 Ma墨西拿盐度危机和约3.4 Ma青藏高原的隆升
英文摘要
“the two changes of provenances correspond to Messina salinity crisis at ~5.7 Ma and the uplif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t ~3.4 Ma, respectively.”--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6日 (五) 00:35 (UTC)[回复]
”黄土高原新近纪风成沉积物源研究及气候指示意义“
此篇與上篇同一作者,内容雷同。用詞可能相同。也用”Messina salinity crisis at ~5.7 Ma“ = ”5.7 Ma墨西拿盐度危机
文章網上打不開--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6日 (五) 02:47 (UTC)[回复]
”西西里热浪“
是一篇野外地質旅游報道,作者很可能是地質學者。報道中提及三位意大利地質學者帶他們看岩石露頭和博物館。看的是二叠紀和三叠紀岩石露頭。報道中沒提到岩石取樣。沒看到中新世鹽層。沒看到研究結果。只提到“墨西拿盐度危机发生在距今596~533万年前,这一时间段属于在地质年代上以西西里岛的城市墨西拿命名的墨西拿期(距今725~533万年前)“。這是一段抄襲的背景介紹。全程是意大利語,所以報道是100%翻譯不是學術報導--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6日 (五) 04:17 (UTC)[回复]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氧同位素地层学“
這篇只看到中文摘要,未見全文,從摘要看出是一篇晚新生代氧同位素曲綫的新資料,與全球對比。不是對墨西拿鹽層的研究工作。文中提及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一定是引述他人文獻。該原文一定是外語。因此也是翻譯的以訛傳訛
總而言之。若”墨西拿期“(Messinian)可被“墨西拿”取代。那麽必需更改中維條目“地質年代”和“墨西拿期”。 不能自相矛盾。請參考--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6日 (五) 05:21 (UTC)[回复]

有關墨西拿鹽度危機條目的名稱議題,如果還有WP:可供查證WP:可靠來源,歡迎提出來討論,在此處或該條目討論頁均可。如果依然停留在「翻譯錯誤」的重覆論述,建議到此為止。--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7:02 (UTC)[回复]

有關Talk:墨西拿鹽度危機的請求合併討論

您好:該討論串原標題寫法不妥,致使包括您在內的兩位發言者都誤解。現已請原發起者更正標題,敬請前往修改意見。另外,發表意見時請先參考上面「請勿重覆創建主題相同的條目」的內容。--Kolyma留言2021年11月18日 (四) 05:46 (UTC)[回复]

構造地層學

原條目内容,有詳細敘述“斯堪的納維亞的加里東岩(英語:Caledonides)” 及裂谷構造地層學,前者為聚合板塊邊緣,後者為分離板塊邊緣兩個標準實例。故被英維tectonostratigraphy,條目采取描述。不知何故被刪除。可能又被標爲“文不對題”。如果沒有地質專業的編輯,請三思修改地質專業條目。

既然刪除了中維條目内容,爲何不去刪除英維條目的相當内容?還是看不懂英維?--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19日 (五) 08:21 (UTC)[回复]

建議善用您的「用戶頁」

您好:此頁面為您的「用戶討論頁」,是用來讓其他用戶與您溝通的,並不適合發表您的個人心得,也不適合撰寫不知訴求對象的發言(有如「自言自語」)。您可以善用您的「用戶頁」,即「user:陳建民」頁面。該頁面比較適合發表您的個人心得,若有必要,更可以為您的用戶頁創建一些「子頁面」(用戶頁名稱後面+「/」+子頁面名稱),以放置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料,或用來撰寫新條目的「草稿」。例如創建「user:陳建民/個人心得」頁面,以放置個人心得;依此類推。--Kolyma留言2021年11月19日 (五) 22:08 (UTC)[回复]

多謝指正。,因爲不知那位編輯修改條目内容,無法找出訴求對象。請指明如何找出訴求對象--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0日 (六) 03:46 (UTC)[回复]

另外,要跟其他用戶溝通,應至其「用戶討論頁」,其頁面名稱為「User talk:用戶名稱」,例如我的用戶頁為「User talk:Kolyma」。通常不用打鍵盤,直接點選該用戶「簽名」中的「留言」連結即可。--Kolyma留言2021年11月19日 (五) 22:17 (UTC)[回复]

此頁面的#磁性地層學#海面升降運動#仰冲#頁面:最大海泛面#碳酸鹽補償深度#平流岩#地震亮點#創建赞克尔期洪水條目的兩套標準#條目-墨西拿鹽度危機#改道#構造地層學等,都屬於上述的「個人心得」或「自言自語」,建議視性質移至您自己的「用戶頁」、溝通對象的「用戶討論頁」、合適的「條目討論頁」,或是直接刪除;否則每位看到此頁面的用戶都會感到很怪異,有礙您的個人形象。--Kolyma留言2021年11月19日 (五) 22:47 (UTC)[回复]

多謝明徑,這些「個人心得」或「自言自語」,均爲指出條目被修改内容的錯誤。但不知修改内容的編輯,故在USER talk,提出申辯,希望能與該編輯溝通。請指明如何創建「條目討論頁」或找到溝通對象的「用戶討論頁」。--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0日 (六) 03:39 (UTC)[回复]

如何尋找條目編輯者並進入其「用戶討論頁」?

磁性地層學條目為例:點選連結進入該條目的頁面後,在頁面上方「條目名稱」(顯示大字體「磁性地層學」)的上面有一排橫向排列的「頁面標籤」,自左側起分別為「條目」、「討論」、「編輯本頁」、「歷史」……等,點選「歷史」便會出現名稱為"「磁性地層學」的修訂歷史"的頁面,稍往下捲便可看到「由新至舊」依序排列的歷次編輯紀錄,每筆紀錄的主要內容包括編輯的時間、編輯者用戶名、條目的全部位元組、當次增減位元組。以目前看到的為例,最新的一筆紀錄是用戶 Waihorace 在 2021年10月21日 (四) 14:07 的編輯,其次是用戶 Newbamboo 在 2021年10月12日 (二) 01:15 的編輯……等,依此類推。您若想進入某筆紀錄編輯者的「用戶討論頁」,直接點選該筆紀錄編輯者用戶名後面小括號內的「留言」即會出現。--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4日 (三) 07:21 (UTC)[回复]

@Kolyma」多謝,努力學習之--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0:31 (UTC)[回复]

如何進入「條目討論頁」?

仍以磁性地層學條目為例:點選連結進入該條目的頁面後,在頁面上方「條目名稱」(顯示大字體「磁性地層學」)的上面有一排橫向排列的「頁面標籤」,自左側起分別為「條目」、「討論」、「編輯本頁」、「歷史」……等,其中「討論」即為「條目討論頁」的連結點,因為該頁面尚未建立,所以暫時呈現紅字。點選「討論」便會進入其「條目討論頁」,也因為該頁面尚未建立,所以才會直接進入編輯模式。--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4日 (三) 07:21 (UTC)[回复]

@Kolyma」多謝,認真學習中--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0:32 (UTC)[回复]

感謝貢獻

原星章
感謝您對地球科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但在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希望您能更完善條目的內容,畢竟質比量重要。--William is Wikipedia! 2021年11月22日 (一) 05:21 (UTC)[回复]
多謝建議,曾多次嘗試充實條目的內容。並另加文獻佐証。但次次被刪除。經驗告知。英維條目沒有的的内容,一定被定爲“創作研究"。曾提出抗議,但個個編輯均有大刀在手。無法個個與之解釋。所以一切以英維條目内容為限。最近尤有甚者。連英維條目内容的翻譯亦被刪除。請看”構造地層學“被刪除得文不成體。爲了避免重複錯誤。一切從簡,達到條目主題就可。--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2日 (一) 08:06 (UTC)[回复]
@William is Wikipedia!」多謝建議,曾多次嘗試充實條目的內容。並另加文獻佐証。但次次被刪除。經驗告知。英維條目沒有的的内容,一定被定爲“創作研究"。曾提出抗議,但個個編輯均有大刀在手。無法個個與之解釋。所以一切以英維條目内容為限。最近尤有甚者。連英維條目内容的翻譯亦被刪除。請看”構造地層學“被刪除得文不成體。爲了避免重複錯誤。一切從簡,達到條目主題就可。--陳建民留言) 2021年11月22日 (一) 08:06 (UTC)[reply]--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0:35 (UTC)[回复]
(*)提醒:該用戶的帳號為「WilliamSkyWalk」,「William is Wikipedia!」係其簽名用語,可視為別名/暱稱。--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2:54 (UTC)[回复]
有些用戶會更改「用戶頁」開頭所顯示的用戶名稱,必須看其「歷史」頁面的標題才會知道。--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2:58 (UTC)[回复]
預告一下:更改既有發言的 ping 模板參數無法獲得通知效果,自己必須重新「簽名」一下才有效。--Kolyma留言2021年11月25日 (四) 03:01 (UTC)[回复]

交代作用

此頁面是英維"metasomatism"的翻譯,但敘述的是“離子取代”(ion exchange). 結晶構造不變的化學變化。和地質變質作用,風牛馬不相及。編輯可能是學化學的。正確的翻譯應該是“交代變質”。請高手將此頁面與英維"metasomatism 脫練--陳建民留言2021年11月28日 (日) 03:39 (UTC)[回复]

沙波浪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沙波浪」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A1Cafel留言2021年12月8日 (三) 02:55 (UTC)[回复]

靜候指正,未知“页面存废”理由爲何?請不吝賜教。又請參閲英維“sand wave"。
該頁面與本頁面雷同。若要刪除本頁面,是否要要刪除該頁面?--陳建民留言2021年12月9日 (四) 00:28 (UTC)[回复]

南極海域地質探勘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南極海域地質探勘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页面的頁面内容,您可访问已删除内容查询。如果您认为删除不当,请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提出申请,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 2021年12月15日 (三) 03:24 (UTC)[回复]

杏仁状體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杏仁状體」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A1Cafel留言2021年12月15日 (三) 15:44 (UTC)[回复]

全球性古氣候指標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全球性古氣候指標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快速删除旨在加快處理顯然不合適的頁面。若您认为删除理由不合適或您已对頁面做了改善,请在被提删页面快速删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 on}},并在頁面的讨论页中说明理由。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 人人生來平等留言 2022年1月27日 (四) 07:45 (UTC)[回复]

經查,與英維條目機器翻譯後的語句近乎相同。-- 人人生來平等留言 2022年1月27日 (四) 07:47 (UTC)[回复]

多謝提醒,忘了加英維條目鏈接。兩篇同一作者。英維條目亦是在下編輯--陳建民留言2022年1月28日 (五) 07:42 (UTC)[回复]

2022年1月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貢獻。在您最近的編輯(例如全球性古气候指标)中,您從其它語言翻譯的內容有一些翻譯錯誤。請在日後的編輯中改善翻譯品質,亦請勿倚賴機器翻譯把外語譯為中文。謝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eele2021討論貢獻)於2022年1月27日 (四) 09:12 (UTC)加入。[回复]

上地幔(地球)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上地幔(地球)」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某人 2022年4月6日 (三) 07:28 (UTC)[回复]

2022年4月

最近注意到閣下時常翻譯一些外文的地質學條目,但請在翻譯時加上一些連結,並且修飾一下機器翻譯的句子。另,數字旁邊的空格是需要移除掉的。-- 2022年4月18日 (一) 04:39 (UTC)[回复]

多謝指正,請不吝賜教。指明一列“機器翻譯的句子”。使在下能學習改進。不勝感激--陳建民留言2022年4月18日 (一) 15:30 (UTC)[回复]
現在好多了,但記得中文標點後面是不必加空格的。---- 2022年4月19日 (二) 04:05 (UTC)[回复]

岩盤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岩盤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页面的頁面内容,您可访问已删除内容查询。如果您认为删除不当,请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提出申请,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 2022年4月28日 (四) 06:54 (UTC)[回复]

敬候指示,未見“内容不當”敘述。故不能在“頁面討論頁”説明--陳建民留言2022年4月29日 (五) 02:42 (UTC)[回复]

極漂移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極漂移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快速删除旨在加快處理顯然不合適的頁面。若您认为删除理由不合適或您已对頁面做了改善,请在被提删页面快速删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 on}},并在頁面的讨论页中说明理由。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 2022年5月14日 (六) 05:47 (UTC)[回复]

您好,经检查,目前似乎已经有一个相同或极其类似的条目叫做极移(关联到英文的 Polar motion)。英文条目的en:Polar motionen:Polar wander的定义都是“motion of a pole (of earth) in relation to some reference frame/crust”,愚见是相同的概念。另外我在搜寻中文的“極漂移“并未找到维基百科以外的用法(包括学术搜寻),而“極移”则有许多结果。因此感觉应该不需要建立“極漂移“,有“極移”应该足够。如果您有“極漂移”这个概念相关的教科书或文献使用的例子,还请多多指教,感谢。--Tiger留言2022年5月16日 (一) 20:16 (UTC)[回复]
Polar motion 是天文學觀察現代磁極移動的結果。可以用數學公式根據星體位置,萬有引力計算出。Polar wander指的是地球歷史中的磁極移動,根據岩石古磁性導出,用來解釋大陸漂移,板塊運動。兩頁面所涉及的内容,完全不同。前者是是天文, 後者是地球科學(地球物理)。爲了避免混肴,地球科學界采取“polar wander"一詞。請看所列文獻。172.1.153.105留言2022年5月17日 (二) 03:22 (UTC)[回复]
請參考兩篇文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41978848799488&wfr=spider&for=pc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5995754--陳建民留言2022年5月17日 (二) 03:39 (UTC)[回复]
这两个都是不可靠来源,没法用到条目中的。请问有综述类的文献,或是大学教科书一类的文献吗?--Tiger留言2022年5月17日 (二) 04:25 (UTC)[回复]
1)Lin, Jl., Fuller, M. & Zhang, Wy. Preliminary Phanerozoic polar wander paths for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 Nature 313, 444–449 (1985). https://doi.org/10.1038/313444a0
2)T AND Magnetic Field Reversals, Polar Wander, and Core-Mantle Coupling
SCIENCE • DOI: 10.1126/science.237.4819.1140
https://www.science.org/doi/abs/10.1126/science.237.4819.1140?cookieSet=1
3)Trond H. Torsvik, Rob Van der Voo, Ulla Preeden, Conall Mac Niocaill, Bernhard Steinberger, Pavel V. Doubrovine, Douwe J.J. van Hinsbergen, Mathew Domeier, Carmen Gaina, Eric Tohver, Joseph G. Meert, Phil J.A. McCausland, L. Robin M. Cocks(2012)Phanerozoic polar wander, palaeogeography and dynamics,Earth-Science Reviews,Volume 114, Issues 3–4,Pages 325-368,ISSN 0012-8252,https://doi.org/10.1016/j.earscirev.2012.06.007.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2825212000797)
地質文獻討論“polar wander" 衆多。請看“polar motion" 和 “polar wander" 内容,完全不i一樣。所以英維把他們分開。"Polar wandering" "Polar wander path" 都是同義詞。請參考。--陳建民留言2022年5月17日 (二) 16:18 (UTC)[回复]
1)渤海湾西岸湾顶晚更新世―――全新世年代地层序列与地磁极漂移
http://www.tianjin.cgs.gov.cn/dzdcyyj/qkxz/20032/200603/P020160920851681696861.PDF
2)古地磁和磁極的移動
http://gis.geo.ncu.edu.tw/earth/continent/continent1.html#BM3E
3)布容期以来中国黄土沉积地磁极性漂移事件研究进展
https://r.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DQWJ201605017&dbcode=WWBJ&dbname=WWBJ1218&v=
"polar excursion" "magnetic excursion" "paleomagnetic excursion" 與"polar wander" 屬同義詞--陳建民留言2022年5月17日 (二) 18:41 (UTC)[回复]
"Polar motion"與"polar Wander"之區分,最好的比喻是生物和古生物之區別。請參考--陳建民留言2022年5月17日 (二) 23:04 (UTC)[回复]
感谢。受您启发我换了一些关键词查了一下,确实有留意到您说的一个是天文观测(或卫星导航测量)方面,一个是地球科学方面。现在页面在Draft:极漂移,既有此差别,还请多多在草稿中准确描述,完成后移回条目空间即可。--Tiger留言2022年5月17日 (二) 23:42 (UTC)[回复]
請參閲已修改的DRAFT極漂移。若無問題。請移回条目空间--陳建民留言2022年5月19日 (四) 02:54 (UTC)[回复]

2022年7月

留意到阁下有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维基百科条目内容至中文维基百科,例如擦痕面。维基百科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翻译自其他语言版本的条目属于衍生作品,需要按照协议要求署名。敬请阁下今后留意在翻译时编辑摘要填入适当的跨语言链接并于对应讨论页(如Talk:擦痕面)进行标注。阁下可以使用{{translated}}模板,使用方法请参见文档。-- Ib 2022年7月10日 (日) 06:07 (UTC)[回复]

多謝指正,請問,下列可否滿足編輯要求?
我都在每一條目的"summary"注明“本條目是根據英維“xxxxxx” 編譯而來", 而且在語文中鏈接該頁面。
如否,將詳細研究閣下建議--陳建民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21:59 (UTC)[回复]
您好,正如上文所述,除了在编辑摘要填入适当的跨语言链接外,您还应当在条目的讨论页使用{{translated}}模板注明。具体可以参考我在Talk:擦痕面添加的内容。-- Ib 2022年7月10日 (日) 23:36 (UTC)[回复]

單斜構造

--陳建民留言2022年7月11日 (一) 01:24 (UTC)[回复]

(*)提醒:是在条目讨论页标注,而非在用户讨论页。-- Ib 2022年7月11日 (一) 03:05 (UTC)[回复]
多謝指點,還在學習--陳建民留言2022年7月11日 (一) 04:09 (UTC)[回复]

关于格式

您好,您所创条目的章节标题的格式似乎不规范(special:diff/72783891),请参见WP:格式手册,谢谢。--Ib 2022年7月20日 (三) 04:46 (UTC)[回复]

多謝指正,又長一智--陳建民留言2022年7月20日 (三) 15:52 (UTC)[回复]

謝謝您建立的條目

您好, 有看到您建立岩香腸條目, 謝謝您建立的地質相關條目。

您在建立條目時, 可以再看一下條目中哪些內容可以連結到其他條目, 一般而言, 條目中會有連結到其他條目的連結, 方便讀者閱讀其他有關的資訊。

根據您在其他條目討論頁的留言來看, 您很在意條目內容的正確性。不同的人對於維基條目的在意內容不同, 有不少維基人在意的是翻譯條目是否有標示翻譯來源, 條目中是否有到其他條目的連結(若是沒有,可能會加入{{deadend}}模版), 是否有其他條目連結到此條目(若是沒有,可能會加入{{orphan}}模版), 條目是否有加入分類等內容, 您最近的翻譯條目已有標示翻譯來源了, 這是好事, 繼續努力吧。--114.45.179.27留言2022年7月22日 (五) 21:51 (UTC)[回复]

多謝指正,努力學習中--陳建民留言2022年7月23日 (六) 04:37 (UTC)[回复]

欢迎阁下,可能打扰了,抱歉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陳建民,您好!

中文维基百科 监管会的邀请函
维基娘
维基娘

中文维基百科监察管理人员协会(Supervise Administrator Council,简称SAC), 监管会 会章 可解作监管会。名称灵感来自香港的监警会。我们的职责是监察管理员、回退员和巡查员的行为有否违规和覆检管理员的决定。


我们希望您也能够参与到中文维基百科监察管理人员协会中来,为维基百科与监管会的发展都贡献出一份力来!(若有打扰,敬希见谅!)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羲


關於最近創建的條目

請參閱以下幾點改善您的條目

謝謝--—Jane ·· 2022年10月7日 (五) 17:35 (UTC)[回复]

多謝指正,努力改進之--陳建民留言2022年10月7日 (五) 23:41 (UTC)[回复]
還是再和您說一下,請參閱MOS:LINK:在您最近創建的條目中新增內部連結,謝謝您。--2001:B400:E2DF:3325:3C96:4035:9ED6:8310留言2023年1月24日 (二) 03:48 (UTC)[回复]
多謝指正,努力改進之--陳建民留言2023年1月25日 (三) 03:21 (UTC)[回复]

关于阁下创建的条目

您好,您在地质学相关贡献颇多,但最近创建的条目许多质量在下认为有待提高。以埃达克岩条目为例,该条目中翻译腔较重,许多语句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如“因為在地球早期,地幔的溫度高得多,更多的洋殼在更年輕的時候產生和俯衝”)、许多元素和化合物没有翻译、条目缺少内部链接(像是“太古宙”、“橄榄岩”等外行人难以理解的术语建议加上链接,您可在MOS:LINK中找到相关内容)、逗号不必要地多且缺少半形标点符号(您可在这里找到维基百科推荐使用的标点符号格式)。另外,部分词语的翻译有误(如Basalt应为玄武岩,但您翻译为花岗岩)。目前在下已帮您修正条目中的大部分问题,但您创建的其余条目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鄙人只是一个忙于学业的大学生,无法为您一一校对,还麻烦您仔细检查。如您有任何相关的问题,可至在下的留言板询问。--加州德鲁伊培训中心驻维基百科大使Let's go Aggies! 2023年1月31日 (二) 09:36 (UTC)[回复]

多謝指正,浪費您在大學中的寶貴的時間。 有幾點和您討論,請不吝賜教:
1)貴修正“埃達克岩产生于岁数小于2500万年的年轻海洋地壳俯冲时的弧形中”-在地質界,岁数一詞是不用的。因爲岁数多指生物年齡。石頭的年齡是估計的以千,萬,百萬年記。
2)貴修正”地幔的溫度比限制高得多,洋壳更常在更年时俯冲。目前,該猜想一直有爭議“”- 英文原版沒有“限制“一詞,你可以修飾添加,但請説明“限制“爲何?不然可省略。猜想不宜用於科學家的建議(原文是 proposed).
3) 貴修正”因此温度更高,故而在俯冲带内變質玄武岩而不是上地幔会被部分熔融“ 此句中的,意義不明,可以指俯冲带内。這就與英文不符。原文譯爲地殼本身的變質玄武岩,並加强語氣”此論點,即”熔體可以從俯衝帶中較年輕較暖的地殼形成“。可惜都被刪除
又如果你在UC Davis 讀地球科學,可找我臺大同學華人林教授(Prof。Lee)討論。--陳建民留言2023年2月1日 (三) 05:55 (UTC)[回复]
非常感谢您的意见。
  • 关于第一点,在下计划改为“年龄”,不知这词是否在地质学中常用?
  • 第二点限制是笔误(应为“现在”),对此在下深表歉意。
  • “其”在下是想指代“洋壳”,表达含义应于您的观点差不多,已进行改善
  • 在下认为您使用的“提议”一词似乎更多是关于政治,例如“某某议员的提议”,在下计划改用“推论”或“假设”,不知您意见如何
以及在下专业方向是生态学,辅修植物学,地球科学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加州德鲁伊培训中心驻维基百科大使Let's go Aggies! 2023年2月1日 (三) 22:18 (UTC)[回复]
多謝。
我的貢獻只是翻譯,并非創作。因此以“信,達,雅”爲準。除非原文錯誤,都以原文詞句爲準。雖然原文前後可能意義重複,
祝早日結業--陳建民留言2023年2月2日 (四) 18:48 (UTC)[回复]
再給一下建議,關於閣下所創建的一些地質相關的條目,有出現一些參考文獻錯亂的情形,例如對照英文條目時所放的位置不一,引用的文獻跟內文不符的情況。另外不建議使用數字做為ref標籤的name屬性,這樣在引用同個來源的時會變得不好整理,再來是善用cite journal, cite book等相關模板,這樣方便格式統一,也讓文獻變得好維護。至於翻譯的部份,我是覺得翻譯完後對照一下原文再三確認一下是否謬誤的部分,檢查哪邊還有怪怪的地方,以及一些專有名詞上的特殊翻法,畢竟個人在整理礦物相關的條目時有看到不少翻譯錯誤的部分,例如:把砷鎂鈣石(Talmessite)翻譯成滑石、松橋(Matsubase,日本熊本縣宇城市的一個地名)被拆成了Matsu和base而base還被翻成基地之類的。雖然說是「信,達,雅」,但是翻譯腔不可避免,但能夠降到最低是大家的共識,就一起勉勵吧。--ハネ・シラヌイ 留言 2023年9月20日 (三) 05:26 (UTC)[回复]
多謝指正--2600:1700:2FD1:750:F071:156D:4E4F:D34A留言2023年9月20日 (三) 15:58 (UTC)[回复]

白榴岩的快速删除通知

您好,有编者认为您创建的页面白榴岩内容不当,符合快速删除条件,该頁面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页面的頁面内容,您可访问已删除内容查询。如果您认为删除不当,请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提出申请,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藍莓味綠茶🍵 2023年2月11日 (六) 10:02 (UTC)[回复]

請指正爲何“内容不當”。 猜想是编者對“白榴岩”和“白榴石”的混肴。白榴石是礦物一種,而白榴岩是岩石一種。岩石含多種礦物。
這在英維分得很清楚, leucite(白榴石) vs leucitite(白榴岩),為兩個單獨頁面。這是地質最基本的概念
請參考並多謝指正--172.1.153.105留言2023年2月11日 (六) 17:12 (UTC)[回复]
快速刪除模版不是我加的。不過我加了「翻譯不佳」模版,至少「白榴石聽力岩脈」就不像是合理的譯名,「聽力」和白榴石,岩脈都沒什麼關係。--2001:B400:E259:4747:C9B9:A3A:6A5A:E5D6留言2023年2月12日 (日) 10:52 (UTC)[回复]
另外,這是user:陳建民的討論頁,是留言給此維基人的地方,若在這裡留言給其他人,不一定會有效。--2001:B400:E259:4747:C9B9:A3A:6A5A:E5D6留言2023年2月12日 (日) 10:59 (UTC)[回复]

白榴岩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白榴岩」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クオン·千の海を越えて·残夢 2023年2月13日 (一) 00:00 (UTC)[回复]

同樣通知已于2月11日,由user“藍莓味綠茶”送達。多謝--陳建民留言2023年2月15日 (三) 06:02 (UTC)[回复]

关于标注翻译来源

{{Translated page}}不是用户的意见,因此不需要签名或者二级标题(就像ArticleHistory等模板)。—— 月_樱_雪 (留言) 2023年3月3日 (五) 23:57 (UTC)[回复]

多謝指正,不知您是否指“{translated|en|XXXXXXXXX}”?若是,在下曾被要求添加。--172.1.153.105留言2023年3月4日 (六) 02:19 (UTC)[回复]
不是指模板本身,是指在使用该模板时不需要添加签名或标题,只使用模板即可。—— 月_樱_雪 (留言) 2023年3月4日 (六) 10:42 (UTC)[回复]
請賜教,如何使用--172.1.153.105留言2023年3月4日 (六) 16:53 (UTC)[回复]
只添加模板。不需要使用~~~~簽名。—— 月_樱_雪 (留言) 2023年3月4日 (六) 18:42 (UTC)[回复]
在下只在“討論”添加模板。簽名是自動的, 不知如何消除。請賜教--陳建民留言2023年3月4日 (六) 19:45 (UTC)[回复]
我明白了,這是因爲新版討論工具會自動簽名。不過討論頁的内容不一定是討論,此時應使用編輯原始碼等直接編輯頁面。—— 月_樱_雪 (留言) 2023年3月5日 (日) 02:18 (UTC)[回复]
在每一創建頁面中,最底有一欄“Summary”,在下都添加“本條目是根據英維“XXXXX” 編譯而來。可是不知此提示在何處顯示。後經一位編輯要求在“討論”添加模板。請賜教如何改進,試擧一例--陳建民留言2023年3月5日 (日) 03:05 (UTC)[回复]
Summary即編輯摘要,在頁面歷史中可以看到。您在編輯摘要中聲明根據英文版本翻譯而來已經滿足了CC BY-SA 3.0的要求,其實是不需要再在討論頁注明的。不過若添加,這樣即可—— 月_樱_雪 (留言) 2023年3月5日 (日) 05:21 (UTC)[回复]
多謝指正--陳建民留言2023年3月6日 (一) 00:51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

改进星章
感谢您对地球科学专题所作的卓越贡献! Paritto Ame 2023年3月14日 (二) 12:06 (UTC)[回复]
多謝鼓勵,儘綿薄之力而已--陳建民留言2023年3月14日 (二) 19:29 (UTC)[回复]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修订管理员长期无活动解任方针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月5日 (五) 06:02 (UTC)[回复]


本条消息是使用群发消息功能发送给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来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发送的消息,请在您的讨论页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这一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