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5年5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P:删除守则的步骤增加“通知相关编者”章节

火车站的关注度

建議特色及優良條目評選實施評分制

提议:新条目推荐候选由上至下、评选期均统一定为7天

很久没在维基百科活跃了。此提议有关新条目推荐候选,分为两个部分:

  • 最新的提名应该在页面底部,最旧的提名则应该在顶部;这是为了让提名不会那么混淆、方便新手,同时最旧的条目应该先获得关注。
  • 为了公平起见,所有条目的评选期应该统一定为7天,同时也提供其他同工机会提出意见,而不是投几个“人情支持票”就入选。

欢迎讨论。--HYH.124留言2015年5月7日 (四) 06:54 (UTC)

讨论区:最新的提名在页面底部

(-)反对:现有机制正常运作,没有必要进行调整。--Miao233留言2015年5月10日 (日) 13:01 (UTC)

讨论区:评选期均统一定为7天

有關評選時間,我較喜歡現行的做法:"投票期限為4天,如果4天後未達到中選所需的最低票數,則延後3天。若全部7天過後仍未達到所需票數,以落選論。"--Wolfch (留言) 2015年5月7日 (四) 11:53 (UTC)
我觉得还有一点考虑,这里是“条目推荐”,连编写完成的时间都有限制在5天内,投票反而要等7天太费时间了也让条目变旧了。比较好、没问题的条目还是让它尽快上去为好。Liangent留言 2015年5月7日 (四) 15:08 (UTC)
(▲)同上,比较好的条目让它尽快通過比較好。-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5月8日 (五) 01:10 (UTC)
(-)反对,维持现行标准:“投票期限為4天,如果4天後未達到中選所需的最低票數,則延後3天。若全部7天過後仍未達到所需票數,以落選論。”Shwangtianyuan留言2015年5月8日 (五) 02:35 (UTC)
(-)反对:现有机制正常运作,没有必要进行调整。--Miao233留言2015年5月10日 (日) 13:01 (UTC)

問:中文命名常規討論

不肖用户 SiuMai 破壞明德學院條目,逍遙法外,嫁禍於我

—以上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5年5月14日 (四) 16:42 (UTC)之前加入的。

結束同行評審的流程應該改改

关于此页面的讨论

此页面估计是全站上最长的讨论页了。若在手机上浏览,超长的长度若不靠段落跳转,根本拉不到底。容我说一句不好听的,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我并不打算就讨论流程发表什么高见,唯希望能适当拆分此页面(如按日期拆分),不然对浏览、对编辑都是一个巨大的障碍。--Yangfl留言2015年4月18日 (六) 16:58 (UTC)

确实,此页面比英文维基百科任何一个讨论页都要长。希望重要但不紧急的提案缓一缓。--Antigng留言2015年4月18日 (六) 17:42 (UTC)

要不人工存檔一些舊討論?--Temp3600留言2015年4月19日 (日) 10:10 (UTC)

我把草稿空間討論存檔了,那個討論也通過滿久了,也沒有什麼新討論--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19日 (日) 10:47 (UTC)

可以考虑把较长的话题移到单独的子页面进行讨论。--SFSQ2012留言2015年4月19日 (日) 10:45 (UTC)

中文維基人手不足,移到單獨子頁面容易導致沒人理(看看上面的ACG專題吵架就知道了...)--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19日 (日) 10:47 (UTC)
没说要移动到子页。恰恰相反,同行评审已经取消了子页评审。--Antigng留言2015年4月19日 (日) 10:51 (UTC)
歡迎各位參與Wikipedia:Flow的測試,提供改善討論頁的建議。--IrycatewiTalk 2015年4月19日 (日) 14:21 (UTC)
那就段落跳轉嘛,有何不可。--淺藍雪 2015年4月19日 (日) 16:59 (UTC)

本人并不是要为了子页而子页,只是因为此页面实在是长、很长、巨长、极长。试举几例:
同行评审/提案区 4,734字节 + 17,413字节 = 22,147字节
新条目推荐/候选 71,510字节
特色条目评选/提名区 46,900字节
互助客栈/求助 36,358字节
以上总和 176,915字节
互助客栈/方针 420,221字节
目前的议题数 24
平均 17,509字节
这还仅仅是平均而已。且不论这么冗长的讨论究竟有几人能读得下来,这种长度某些较旧的机器甚至都无法打开,无论查看的方便了。个人的想法,是直接将讨论页按月拆分,以提出议题的时间为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子页过多,也可有效减小长度,还能省下存档的问题,一举多得。--Yangfl留言2015年4月20日 (一) 10:04 (UTC)

2013年1月31日 (四) 19:52‎ 219,797字节
2014年5月31日 (六) 16:06 257,377字节
2014年9月30日 (二) 23:56‎ 235,516字节
2014年12月31日 (三) 13:53 75,309字节
可见就算是低月,大小虽不能一直稳居第一,至少也是前三的水平。因而有理由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势头还将继续。退一步讲,存档乃必然之事,先存和后存并无太大区别,并且讨论的完整性也能保证。而对于旁观者,关心的只是标题,论点,以至于论据,甚至于无谓的纠缠,反而限制了观点的表达。--Yangfl留言2015年4月20日 (一) 13:59 (UTC)

      •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議案增加了,頁面又不想變長,只好縮減每個議題的討論時間。那些存檔的議題大多是已通過或已沒人討論的,只好存檔了。--Temp3600留言2015年4月23日 (四) 09:54 (UTC)
  • 至少寫個隱藏頁面的程式(有標示日期,以先提出議題的時間UTC為主),示例如下:

2015年4月19日提出

    (有標題很多內容)

    提出標題1

    提出內容1 --提出者 2015年4月19日 (日) 23:59 (UTC)

2015年4月20日提出

    提出標題2

    提出內容2 --提出者2015年4月20日 (一) 00:00 (UTC)

    (有標題很多內容)

只要點文字就可以查看,日期旁的編輯按下去一樣可以顯示標題內容(點擊和點滾輪都不會跳到編輯區域,隱藏區內的編輯標籤可正常運作),就醬子,看大家對這個提議還OK嗎?--►►►ℛiℂkℕατoℜ♥♥)◁◁◁ 2015年4月20日 (一) 10:57 (UTC)

这样的话里面的内容还是一样要加载,“某些较旧的机器甚至都无法打开”的问题无法解决。用Flow的话页面就更长了,本来用手机一分钟拉到底部的恐怕就要两三分钟了……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5年4月20日 (一) 11:53 (UTC)
(:)回應@Ricknator:這應該跟hideH模板差不多吧?-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4月21日 (二) 02:09 (UTC)

@Yangfl:按月拆分的最大问题是我不知道以前的哪些议题还在讨论中。有些议题需要讨论很长时间,而按月拆分的话这些议题可能会在没充分讨论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尤其是月末提交的议题。除非搞个类似WP:AFD/B的东西,但那样又冗长了。或者在本月讨论页面的头部附上之前还没讨论完的议题的链接?
@Ricknator:这个方案倒是可以。不过我觉得不必按日期折叠,直接按议题折叠就可以了。--SFSQ2012留言2015年4月21日 (二) 07:46 (UTC)

(:)回應@SFSQ2012:议题折叠也是不錯的方案啦!--►►►ℛiℂkℕατoℜ11♥)◁◁◁ 2015年4月22日 (三) 02:31 (UTC)
  • 具体拆分方法不一定就是这样,折叠也是可供考虑的选项之一(但这样真实页面大小却没有降下去)。其实我更希望能从技术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怕又像LiquidThreads那样遥遥无期……--Yangfl留言2015年4月21日 (二) 08:19 (UTC)
(*)提醒@Yangfl:Flow最終會取代LiquidThreads,雖然惰性載入設計有待加強。--IrycatewiTalk 2015年4月21日 (二) 16:10 (UTC)
可是用過Flow後覺得不怎麼好用,每個留言超占版面,彈性也很差--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21日 (二) 16:17 (UTC)
討論頁排版問題,曾被多次提出過,Flow至少解決了不少的問題(優點),但也衍生其他問題(缺點),現在才開發到第四季,我覺得還有很多發展空間。--IrycatewiTalk 2015年4月22日 (三) 08:58 (UTC)

應該在討論串的標題處顯示最後留言的人和時間。(可以的話)--578985s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3:53 (UTC)

議題式摺疊的程式如下:

===議題===
<div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data-collapsetext="隱藏內容" data-expandtext="顯示內容">
議題內容一大堆
</div>

顯示如下:

議題

議題內容一大堆


看看這樣子可以嗎?--►►►ℛiℂkℕατoℜ11♥)◁◁◁ 2015年4月22日 (三) 02:50 (UTC)

  • 看来也就折叠是现阶段最靠谱的方案。在慢慢等待flow的过程中,不如先写一个小的折叠js,既方便浏览及可显示摘要信息,又不会对页面编辑造成任何影响。很可惜我不会js,不然这么简单的东西应该很快就能搞定。--Yangfl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2:15 (UTC)

举个例子,dyk不是方针。 --达师 - 318 - 527 2015年5月4日 (一) 12:27 (UTC)

  • 我是感覺這種折疊方式容易讓人忽略裡面其實有內容(因為按鈕在右邊,但標題們與留言的開頭在左邊,瀏覽時會因此忽略右方較不明顯的小東西)。我倒是比較支持長議題開分頁討論的方案,因為這既方便存檔又可使頁面大小顯著降低而方便載入。例如:
===議題X===
[[/議題X]]
===議題Y===
[[/議題Y]]
這樣其實還蠻明顯而不易忽略,想討論者自然可點入討論(其實折疊也是想討論者自行點入討論)。-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5月6日 (三) 13:57 (UTC)
我倒是觉得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如果大家都不想看长篇大论,可以尝试一下把本页面的规则改成这样:
  1. 每个方针的创设或修订的讨论页,都由发起者以子页的形式创建,如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创设/聊天守则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修订/将回退不过三原则改为回退不过四原则
  2. 在本页面,只允许以简要的语言,介绍拟创设或修订的主要内容,并采用链接而非包含的形式链接到上述的页面。
  3. 有不同意见的人士,可以在本页面用不超过15个字简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更详细的意见,以及发起者对不同意见者的具体回复,都应该在子页进行。

说说而已。有不同意见欢迎吐槽,只要别侮辱人格就行。--Miao233留言2015年5月6日 (三) 17:34 (UTC)

建議大家每次討論出一點成果就摺疊掉舊的部分,這樣出起來就短些了。--Temp3600留言2015年5月15日 (五) 14:54 (UTC)
可以:

1.「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2015年4月」,「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2015年5月」... ... 2.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方针」,「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指引」,「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站務」... ... 3.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方针」,「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指引」,「Wikipedia:互助客栈/站務」... ... -- (叮噹呀,誰都喜歡,小貓也自豪!) 2015年5月16日 (六) 06:35 (UTC)

关于在非英语条目添加英語名

Replace this image FEMALE/MALE or Others

關於人物圖片(缺少自由版權的模版)除了: Replace this image female.svg Replace this image male.svg ,應該要有無性別或不區分性別的選項。 --QuYi96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14:14 (UTC)QuYi96

個人覺得那圖片模版根本是雞肋,如果沒有圖片可放直接空著那欄位就好,看起來反而比較簡潔整齊。硬要放上圖片然後卻秀上缺圖片的資訊,對於條目的理解一點也沒幫助反而看起來超不專業的……(難道不放這個大家就不知道此條目目前缺圖片可放的事實嗎?)--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5月18日 (一) 08:08 (UTC)

建議改革優特評選制度

格式手冊/術語

格式手冊/術語論述草案供大家參考討論,若討論後的修正版本有共識基礎,將按正式程序提請方針投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5日 (五) 08:38 (UTC)

Wikipedia:行話解釋好像已經包了,似乎是應該完善已有的指引而不是新建一個方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5年5月15日 (五) 10:16 (UTC)
謝謝提供,唯讀過Wikipedia:行話解釋,該論述主要用於{{Cleanup-jargon}},{{Jargon}}模版的使用,亦只是在「術語的減少使用」,格式手冊/術語論述則強調術語出現的位置、要件、及來源,以符合WP:NOT#DICT的方針,來減少目前在客栈/條目討論中有關於專業術語及外來語文使用的爭議。此提的論述比Wikipedia:行話解釋所包的東西更多(術語出現的位置、要件、及來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5日 (五) 11:15 (UTC)
问题一,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原创研究总结;问题二,自产自销以达到自我目的;问题三,没见其他语言版本有这个东西。——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5日 (五) 11:34 (UTC)
(!)意見:对阁下修订格式手册的做法表示十分支持。但我觉得现阶段还是在已有但不完善的,以及外文有而中文没有的指引方面比较好。这一点可以看看我的沙盒1。另外针对阁下个人修订的Wikipedia:格式手冊/術語,我觉得还是在WP:行话解释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学中包括比较好。现有的WP:行话解释早已过时,欢迎阁下参与Draft:Wikipedia:行话解释的翻译。--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5日 (五) 13:44 (UTC)


@Alexander_Misel:@蘇州宇文宙武:@Cdip150: 好的,個人主張下列三頁面併行並互相引用,分開的理據見下解釋

  1.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学:只關於化學格式
  2. Wikipedia:格式手冊/術語:關於各種術語格式的一般性基本原則,並列表連結至各知識領域的術語/行話段落,
  3. Wikipedia:行话解释:主要用來處理條目過多 術語 行话 的編輯清理作法,主要是在文章內容。

未來也可以考量有Wikipedia:來源/術語--❦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6:39 (UTC)

(:)回應认同建立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学。依旧觉得建立Wikipedia:格式手冊/術語不妥。可以考虑建立Wikipedia:元素专题/指引英语Wikipedia:WikiProject Elements/Guidelines,以及维基百科:命名常规 (化学)英语Wikipedia:Naming conventions (chemistry)。有关术语的一般格式指引简明地写在Wikipedia:格式手冊即可。认同未來可以考量Wikipedia:來源/術語。--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9日 (二) 07:09 (UTC)
新訂的Wikipedia:行话解释已經表達了不少基本原則,而個人認為不應釘定一種寫法來達到那些原則,故敝人認為Wikipedia:格式手冊/術語並無需要。--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5年5月19日 (二) 10:24 (UTC)

现行特色及优良条目重审机制的弊病

确立特色及优良条目,是基于共识而确立,而撤销优良条目,相当于推翻原有共识,也应当视同建立新共识一样慎重而行。

然而,现在撤销优良条目,却几乎不必寻求多数人共识,仅需一两票“撤销”,就可以推翻之前众人的共识,而不必确定过程中是否得到社群的充分关注,这是严重的方针失误。

马来人至上为例,在重审过程中,竟然不曾在讨论页做出任何讨论邀请,而且撤销理由竟然是个不成立的理由,加上一票没有明确理由的撤销票,就可以推翻去年十多人的讨论共识,极为荒唐儿戏。

事实上,任何改变现状的提案,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讨论,应视为无共识而保持原状,评选优良条目时如此,撤销时也应当如此。

否则的话,所有特色及优良条目,将面对每45天一度的重审,届时编者们必须如同跑马拉松一样每月关注有关条目,而撤销者只需轻松地每45天重复提名现有特色优良条目,只要相关条目无法每个月凑足支持人数,则有关条目就可以被轻易撤销资格。这是对“维基共识”精神的严重践踏。

因此,在此呼吁维基社群,恢复原有的撤销门槛,至少撤销特色及优良条目所需的共识,绝不应低于新条目推荐的门槛,否则的,“维基百科:共识”方针中“重大修改更应获得绝大多数的同意”的精神将荡然无存。——♠白布¤飘扬§§ 2015年5月11日 (一) 12:07 (UTC)

我只是奇怪,最后做总结的IP是谁?不是说过IP用户不能参与任何管理操作,只接受意见?IP用户越来越放肆了?——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1日 (一) 12:37 (UTC)
或者重新提GA吧,可以请之前支持的人重新认同,而且按照流程做就好了。——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1日 (一) 12:37 (UTC)
(:)回應,如果之前有那么多人认真讨论而通过,而撤销者在条目没有任何明确问题的情况下,仅需多一票就可轻松否决,比选DYK还简单,然后叫人家一个月后再召集之前的编者来恢复优良,这是把提名和投票优良的编者当猴子耍吗?在恢复合理的撤销门槛之前,我想现在多数编者都难以对如此的评选机制有信心。如果GA及FA只是玩沙雕游戏,花了这么多时间堆积,却一推就倒,那么就不必浪费这么多编者的宝贵时间来凝聚共识了。——♠白布¤飘扬§§ 2015年5月11日 (一) 16:36 (UTC)
或者确立程序正义原则,任何违反推荐或规定程序的请求可以立即终止。如果其他人认为需要继续请求,可以按需重新按照正确的程序提请。如果存在违反规则而放纵或者纵容行为,对新来者无法起到教育作用,对相关编者不尊重(从版权上),对社群已有的共识的蔑视,有损共识的威信。要不然花这么多时间订立共识,结果被一个新手违反掉并能得到原谅甚至尊享擦屁股待遇,何必费时订立共识?无政府主义就算了。——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1日 (一) 12:52 (UTC)
对于那位IP用户,我也摸不着头脑,而且,撤销优良的讨论期限是多长?我竟然也找不到相关方针,仅7天而已?真的是比选DYK还简单。 囧rz...——♠白布¤飘扬§§ 2015年5月11日 (一) 16:46 (UTC)

特色優良長期以來濫投處處可見,要加上其中一個標籤並不困難,多幾個票,甚至交換一下選票就可以上。當初會讓撤銷在門檻上比較低一點,多少有點這種味道:既然上去容易,也不應該讓下來太難。既然特色優良累積幾張濫投票就可以上去了,同樣的規則,反而會讓不合格的條目下不來。

就程序正義的觀點,兩者應該要接近,但是,這不是現實,中文維基社群對於條目品質的共識點很低的。-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1日 (一) 18:24 (UTC)

那就太好玩了,直接随机抽几个GA,然后挂重审不告知讨论页,撤掉等人来抱怨?现在自由泛滥过度了,既然这样直接把所有方针指引共识都丢掉就好,何必当时这么辛苦去制定然后居然可以轻松绕过?——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2日 (二) 01:01 (UTC)
我认为这次重审存在大量步骤缺陷(没按规定在提请条目讨论页挂相应标识,由IP用户直接参与管理事务),应该撤销这次重审,恢复其GA资格。——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2日 (二) 01:01 (UTC)
  • 建议把这个已经类似月(周、日)经帖的问题做成FAQ,连一点来龙去脉也不试着了解就这个那个乱叫的关小黑屋。汉语维基百科现在没有“重审”这回事,有的只是“重选”,就是重新评选,原有的重审早已不存在。在这里乱叫的能不能去做点功课,cwek你一向如此,谁谁在这里充满义愤地说上几句,你就以为事情果然就是如此了。优良特色评选算什么共识?这“共识”还能比当年取消重审改重选的共识更有档次?有没有人注意到这里所针对的重选,提名人就是当年提名参评的人?是他自己觉得条目的确有所不足所以重新提出评选。真的以为一票两票反对就真的只是一个两个人反对吗?Liaon98和小时之前都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大家都知道一票两票就能撤销,所以就不去投这一票反对了。顺手人情好做,反对多得罪人呐。你选DYK不是也要4个人支持吗?还是你一个反对,没有人投支持到时候也算通过?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叫,P大个事还整得叫床一样,是男人就有个汉子样,别那么娘。--7留言2015年5月12日 (二) 01:39 (UTC)
请看清楚我主张的意见,我认为因为没完成正确的请求程序(在提请条目讨论页挂标记以提醒),这是主要的,这也是在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所规定的。其次是IP用户进行总结,本来不妥(IP用户只允许编辑,没有允许直接参与WP的管理事务,只限于讨论),这是其次。首先我对这次重选没意见,只是对流程路过抱怨一下,结果最后怎样我基本不管,只是要对这种不重规则的风气要杀一下;其次,用词问题的话,我可以抱歉不谨慎,但这不是主要point吧;最后,没看清楚我的主张就呛我,我还没发火了,算老几啊你。——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2日 (二) 02:08 (UTC)
如果觉得不值得GA的话,请按规定步骤提,就是这么简单。——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2日 (二) 02:15 (UTC)
你根据什么认定,连已经完成的投票,他人点数一个票数,然后根据规则来计算是通过或不通过也算是“管理事务”?提示模板自己云找提名人说,而且更重要的是规则中讲了什么投票无效,但没有讲什么没有挂模板无效。--7留言2015年5月12日 (二) 02:29 (UTC)

提名条目重选:

  1. 仔细审阅被提名的条目,确认已不符合优良条目的标准;
  2. 该条目如果在之前的一个月内(1)提名过重选并保留优良条目资格;或(2)提名过候选并获得通过,那么请暂时不要提名该条目,等满一个月后再进行提名,否则的话,该提名会被视为无效;
  3. 请不要对正在该页面进行投票的条目进行重复提名,否则的话,重复的提名会被视为无效;
  4. 在被提名条目对话页的顶部增加{{GAR}}模板;
  5. 建议通知原主编,以期能在投票期间将缺点修复;
  6. 点击这里提交新的提名。使用模板后不需留下签名,也无需另外投票。
如果提请者有做到这条的,我不反对,可惜……。连前一步都做不好,如何保证投票的有效性?另一直认为IP标记用户所拥有的权限只有两个,编辑和讨论,其他不是IP标记用户所应有的,如果想做得更多,请使用正式用户,就是这么简单。——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5月12日 (二) 03:20 (UTC)
就你列出来的这句话,有没有投票无效字样?上面说重复提名无效,一个月内提名无效,但下面的没有写,所以现在就是有效的。你一直以为的IP用户权限,你说了不算,我也don't give a shit。--7留言2015年5月12日 (二) 03:24 (UTC)
连提名都不重要,投票就重要,who 's a shit,shit?同样,你问一下,IP用户是什么,自动确认用户是什么,为什么要就投票,提请之类活动这么严格区分这两种用户?所以这里有两个问题:由于提名流程没完成,所以投票不合规,应该作废;IP用户做点票这个行为有不妥,应该申明清楚,或者可以请求其他合规格的人来确认一次,最好是管理员,会引起的争议更少些。——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5月12日 (二) 03:30 (UTC)
看不懂英语就直接无视,只看懂一个单词就这么回复不过是丢人现眼,你真要讲规则,那就讲全嘛,为什么前面几条会明确说提名无效,后面还有说什么什么样的投票无效,就这个不讲,留这么个所谓的“争议点”创造月经帖?IP用户点票不妥你说了又不算数,我觉得大家都看得到,谁觉得点错了,哪里不对都可以提出,没什么不妥,自动确认用户不顾规则点错票的反而大有人在,还不准别人删除模板,打编辑战,来这里叫啊叫啊叫说这算什么重审的。既然没有规则说IP用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那还说个P啊,既然规则只说投票重复无效重复提名无效不满一个月提名无效那还说个P啊。--7留言2015年5月12日 (二) 03:50 (UTC)
有關对话页模版一事,若是因為目前規則不清楚而造成誤會,我建議修改提名優特条目評选規則為:「自提名日起,請在被提名条目对话页的顶部增加對應模板,否則该提名视为无效」,--Wolfch (留言) 2015年5月12日 (二) 04:39 (UTC)
认同,对于某些人自说自咆的实在理解不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5月12日 (二) 05:11 (UTC)
關於掛模板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通過技術解決。以DYK為例子,掛在討論頁的{{DYK Invite}}是創建於2005年,但是在技術未做到之前,有多少用戶提名DYK時會掛上DYK Invite?程序上可能不太好,但是夠票的話通過也是沒有問題,換成是優特,就算是不掛,滿足條件的話通過或撤銷也是沒有問題的。現在,DYK已經可以通過技術,由機械人自動添加模板至討論頁,我想優特修改一下源碼的話也應該做得到,這樣既方便也可以滿足程序的要求,一舉兩得。另外,不限於IP用戶,我認為所有用戶均有權核實優特資格,基本上整個核實過程,就算沒有權限也可以做得到,既然如此有用戶願意做的話應當歡迎,畢竟這種核實工作其實也挺麻煩,當然核實又是一種可以通過技術達成的事宜。最後一點,如果在意自己主編的優特會否被人提請撤銷的話,個人認為理應將候選頁加入監視列表,在條目被提請的同時可以盡快回應,又可以留意到其他條目的候選狀況,從而增強參與度,何樂而不為?—AT 2015年5月12日 (二) 10:06 (UTC)

看看最近的BP陸橋的投票,幾票不用看內文,隨便幾個字的理由就把ㄧ個還有問題的條目送上去。既然這麼容易放上標籤,取下標籤也應該同樣容易才是。濫投不管,沒用的。-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3日 (三) 13:24 (UTC)

和平奮鬥救地球的意見

看起來現行GA、FA重審(重選)制度頗有爭議,無論誰對誰錯。我覺得大概就只有下列幾個方案了吧:
  1. 維持現行方案
  2. 支持票-反對票>X票,維持FA、GA
  3. 反對票-支持票>X票,撤銷FA、GA
  4. 無反對票,維持FA、GA
  5. 提出重審者消去反對票,維持FA、GA
  6. 提出重審者改為支持票,維持FA、GA
誠心建議大家推動有關優特評選制的改革前,先看看前人有關討論,了解清楚各項困難,有信心推出全盤方案後,再提上來。--Temp3600留言2015年5月12日 (二) 15:43 (UTC)
个人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上面的讨论,且不说上面的评分制如何,但众人的焦点都是放在评选的门槛,这里要提的是现行撤销流程中的严重漏洞,否则,上面的人辛辛苦苦地通过了一项优特条目,在一两个月后突然就被一两票不太需要太多理由的“撤消”就推翻了,那当初的认真又有何意义呢?就一个小比喻:起码得先补好栅栏,才能研究如何圈养更多羊吧?——♠白布¤飘扬§§ 2015年5月12日 (二) 18:27 (UTC)

看這幾年來對這些事情的討論,其實很有趣的地方是:同樣是贊成票:

  • 掛上標籤的,標準寬鬆,無須甚麼意見也成。更別提濫投和賄選。
  • 拿下標籤的,反而是標準太鬆,沒有意見不可以。

幾張沒甚麼具體意見的濫投票充斥,還可以理由都差不多,但是只要是可以掛上標籤,多數人不介意,多數人都認為可以接受。可是一旦要把標籤取下的時候,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上去那麼容易,下來也應該要同樣容易。程序的正義也要符合現實。-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3日 (三) 13:11 (UTC)

(:)回應,所以,最好推行共识制,以后评审只讨论问题与解决方案,改到大家都满意为止;重审也一样,让大家提出问题所在,然后一起改善,短时间内无法改善就撤销。这样,就不必拉人来投票,要拉也拉人来编辑。何乐而不为?——♠白布¤飘扬§§ 2015年5月14日 (四) 13:34 (UTC)
都說推行共識制的討論近數月已不斷被提起,但每次都因各種困難而被否決。如果閣下真的有決心要通過共識制的話,請先看完已往的討論,想好方案再提上來。不然現在這種討論可預期沒有任何實質效果,只是抱怨大會而已。--Temp3600留言2015年5月14日 (四) 17:20 (UTC)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投票,那就是因為:

  1. 只要有人跳出來說沒有共識,之前談的就付諸流水或者是下次再議。
  2. 就算有共識,沒有去遵循的,只要不夠成破壞封禁的條件,你無法阻止任何用戶不理會先前的共識。

有太多太多次,一個人提出某條目某部分有問題,另外一個回一句"要改,你自己去改",這就不用講下去了。哪來的共識可言?這兩個標籤對很多人的吸引力很大,無論如何都要累積的。-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4日 (四) 20:19 (UTC)

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上面提出没按规定在提请条目讨论页挂相应标识,所以重審應該無效。那麼,按照這樣的邏輯,大多數優良和特色條目都得要先下架,全部無效,因為,在提名的規則裡面要求仔細審理,可是現實就是,很抱歉,大多數在提名前都沒做到這一點。真的要按規矩來,要程序正義,邏輯應該相同,而不是拿標籤的就要放水。-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5日 (五) 12:41 (UTC)
五大支柱至今屹立不倒,就是维基共识存在的证据,一般上,共识只会是符合多数参与者的意见,因而不会轻易被少数人颠覆,就像破坏者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成为维基主流。无论如何,维基共识也是不断改变的,就像编者们对特色及优良的要求,只会随着条目越来越多而要求越来越高,这是追求进步的必然过程。就像过去的提删讨论一样,自从共识制取代点票制之后,滥投的问题不再,也绝少有人质疑提删结果。——♠白布¤飘扬§§ 2015年5月15日 (五) 19:50 (UTC)
我們需要營造良性的編輯環境,吸引更多編輯者來參與撰寫讀者需要的條目,並且提升這些條目成為特色或優良等級,讓更多讀者選擇與信賴維基百科。標籤條目為特色或優良等級純為一種鼓勵高品質編輯的工具,沒有伴隨著任何實質利益。重審提名者與與條目編輯者之間也不是一種對立的零和關係,而是可以成為一種雙贏關係。今天,假若我認為您編寫的條目有瑕疵,也許是內容錯誤,或是缺乏來源、還是缺少人氣,我都可以以某種善意方式讓您知道這瑕疵,希望您能夠加以修正,或者我可以幫助修正;我也希望我所編寫的條目能夠獲得您的關注,客觀地找出任何瑕疵,從而獲得品質提升。這樣的互動,才會形成一種較為良性的編輯環境。只有在無法達成共識時,重審的啟動才成為必要。這樣,也不會隨便消耗投票資源。--老陳留言2015年5月15日 (五) 21:53 (UTC)
非常同意以上的意見,「營造良性的編輯環境」是很重要的,雖然會引來所謂「圍威喂」(小弟詞窮,不知該怎樣形容)而造成的低質素條目入選的疑慮,但我現在明白,相處態度是很重要的,維基百科的編輯只是義務性質,大家都希望維基百科的質素不斷上升,所以輕易將問題並非很嚴重的條目直接重審是否真的對條目質素有好處呢?改善建議有很多方法,更何況現時重審機制過於寬鬆,容易成為大殺傷力武器,因此在未廢除現有重審機制之前,還是建議大家不要過早使用這顆「核彈」。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條目重審數量問題,當重審可以輕易啟動,而現時維基特色條目整體標準有所提升之後,其他維基人又是否像以前一樣可以容易看出條目有問題呢?不是所有人都有大量時間去仔細檢查每一篇被重審的條目 (特別是現時的幅度),那樣便會造成兩種情況:一、重審沒人理,撤銷; 二、有些維基人沒有仔細看便投保留票,可能做成濫投問題。因此,還是建議先增加重審機制的程序 (相關建議可見上文)--JK~搵我 2015年5月16日 (六) 00:28 (UTC)
  • 我不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条目重选才能和提删这种事相提并论。条目撤销后,所有编辑纪录都没有了?从此再也不能参加评选了?他人会笑话?汉语维基百科条目数量减少了?会给谁身上加上污点?我也不明白几位为什么不能翻翻之前的那么多讨论,针对相应讨论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来说点足以改变那些结果的理据?我在这里也提过用评审制,还不止提过一次,我现在也赞成使用英语的评审制度。但是呢,显然社群中有许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没觉得社群里不计其数的争议冲突违规中许许多多都是因投票制而起。评审制下的任何合理意见都有一票否决的功能,只要任何人提出的问题切实存在并且没有完全解决,再怎么拉票也无济于事。如果真的实行,这要断掉多少人的“生路”?评审制下条目的每个方面都要有相应检查,有人做来源可靠性、格式检查,有人做来源检查,有人做语句检查,但单是source check就可以刷掉汉语维基百科半数优特条目,这又得断掉多少人的“活路”。既然重审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只是重新评选,提名人也指出了确实存在的问题,那就很公平,没什么大不了,凭什么说他人提出的重审和评选中的反对票不同?不都是一样要多少票才通过吗?编辑那么怕条目被撤销一个什么资格,自然也可以四处拉票,事实也已反复证明,只要这样,存在任何问题的条目都可以通过。--7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00:53 (UTC)

要說優良或特色的標籤數量沒有甚麼實質的利益,在外面也許沒有,在維基可就有了。先不說選管理員的時候往往還會把這個拿出來當作標準來看,多掛幾個榮譽的用戶,就算是放出種族或者是地區歧視的言語,也會被包容。

真要說提名和編輯之間的緊張關係,很高嗎?看看贊成票的比例,一點也不算高吧。也就是因為濫投多,很容易通過,也就形成想要改善的人只好透過重審來下手。現在對於重審機制反彈的聲音,究其源頭,多少也得要回到這特色和優良投票在社群過於鄉愿上面。如果提名和審閱的過程嚴謹,共識要行程也容易,以投票來決定也不會有太多爭議。

而且,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對於提出問題的反彈,不願意承認編輯有問題,或者是乾脆說你為什麼不自己改的情況,能夠讓人放心地說社群在這方面有成熟進步嗎?這還不說拉票,交換選票,千篇一律不看就投贊成的,就是因為太容易通過了,才會不斷地有爭議。

如果只是強調重審太過容易,那不過是把問題繼續往下踢,到最後還是會反噬的。在乎心血,那麼,也請在乎一下給你掌聲的人是認真的,而不是箱皮圖章,人云亦云。中文維基的品質和口碑多年來改善不多,不也是因為這種循環。-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00:58 (UTC)

阁下批评得是,我接受。--7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04:01 (UTC)
我應該是沒有寫出對你或者是部分有用心的用戶的做法批評吧。-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9日 (二) 02:36 (UTC)
阁下没有这样说,但阁下指出的某些问题,有其他用户也曾指出过我,所以我接受这其中和我有关的部分。在我看来,之前虽然滥投也很多,但这两年从一定程度上有所恶化,这其中最可惜的莫过于:包括阁下和一众管理员在内的许多会投反对票的人,基本上都不来了。--7留言2015年5月19日 (二) 09:30 (UTC)
你確定現時的特優評選真的太多濫投票嗎?反正我看不出來,不夠票通過的很常見。--JK~搵我 2015年5月16日 (六) 13:33 (UTC)

現在特色條目裡面,數個條目就有出現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用戶,幾乎一樣的贊成理由。而且這種票出現時間超過兩年。類似的狀況,多觀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一些,有沒有濫投,各位可以自行判斷。-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18日 (一) 16:03 (UTC)

一直以来,优特评审大部分时候都伴随着建设性的意见,只是,在现有的点票制下,一旦出现滥投时,就会掩盖许多问题。说到底,点票制怎么说都不比共识制来得可靠。关于谁来作总结的问题,其实,理想状态下是管理员来总结,毕竟这些条目是要上首页的,不过,如果担心人手不足,可以考虑下放让其他拥有主编优特条目经验的资深用户来代劳。而从提名到总结的时间长短,就继续以现有的优良7日及特色14日为基本期限。如果出现无明确共识的情况,代表荣誉变更未得到普遍认可,可以用“无共识保持原状”暂时结束评审。——♠白布¤飘扬§§ 2015年5月20日 (三) 14:26 (UTC)
為了營造良性的編輯與重審環境,建議在對某條目提出重審至少15日之前,提名者必須在這條目內掛上模版表明任何需要改善的問題。這樣,關注這條目的編輯者可以有足夠時間做出適當動作。在無法達成共識的前提下,提名者可以提出重審。--老陳留言2015年5月20日 (三) 22:37 (UTC)

上面一大堆內容格式如何如何的「廢話」就不多說了。。如果這一類的理由也可以當作贊成應該有的意見,那麼,無論是評審或投票都不會在根本上改進現在想要改變的狀況。制度,只是願意去理解和遵守的人使用的,如果只放在這一個方向上,這些問題不會消失的。-cobrachen留言2015年5月21日 (四) 15:14 (UTC)

中文维基百科第十三次动员令策划案

中文维基百科第十二次动员令于2014年7月5日-9月7日,80名参与本次活动的用户共贡献778篇条目,其中达标条目703条,优良条目25条,特色条目50条。本次动员令相比以往,参与程度并不够高,成绩平平,主要是宣传工作方面不太到位,尤其是没有动用Banner这一功能扩大影响力,邀请函发放范围不够广。

为了弥补上次动员令的不足之处,现提出于今年继续举办动员令,初步将其中一个小动员令定为基础条目,不知各位有何看法?--百战天虫支持维基一万年拯救霉霉计划 2015年5月22日 (五) 09:20 (UTC)

(+)贊成--(叮噹呀,誰都喜歡,小貓也自豪!) 2015年5月22日 (五) 09:27 (UTC)

請移步至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有關今年的動員令,_有人有意願要主辦嗎?,謝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5年5月22日 (五) 09:29 (UTC)

同上,另外建議先確定主持人,謝謝--Wolfch (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4:30 (UTC)

投票的問題

關於Wikipedia:投票,我有兩個程序問題:

順便一問,我看Wikipedia:投票仍是論述,是否有更具強制性的明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5:26 (UTC)

不管讨论怎么样,争取到管理员的表态才是最有决定意义的,若是管理员不表态,讨论上十万字也会不了了之,过去的几次针对条目内容的投票都是很好的例子。--Annn792留言2015年5月17日 (日) 06:16 (UTC)
(&)建議其实,Hanteng,投票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形成共识。投票不能代替讨论。我所期望的也是大家能够和气地确定一个共识,唉,还是想想办法怎样减少使用投票的范围为好。--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7日 (日) 09:55 (UTC)
(!)意見:投票前及投票期間有人隨意使用HideH、HideF模板隱藏他人留言,特別是隱藏其中一方的重要意見(不論是出於故意還是無意),是干擾討論的行為。隱藏留言並不能縮短頁面長度,實際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反而導致已經在前面提及的論點被重復提出。--Mewaqua留言2015年5月17日 (日) 19:18 (UTC)

的確,以投票代替共識實不可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08 (UTC)

现在两个投票同步进行,方案虽有重叠,但相同的提案人所提方案是相同的,所以这个问题暂时解决了。至于是否前提错误,我觉得社群自有公断,更何况我现在已经修改了方案,把争议的地方都修正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6:02 (UTC)
问题未解决,方案不相關

问题未解决,本人所提的方案存就格式做「建議」事項,蘇州宇文宙武提的方案實含「禁止」事項,已違反WP:避免地方中心WP:命名常规WP:维基百科不是词典等方針,等同於在中文維基上強加具有地域色彩的中國版辭海的化學元素條目的編輯政策(用拉丁文),而不顧化學專業術語之知識,和台灣的民間及官方權威來源使用國際IUPAC名稱的使用習慣。各位只要問 蘇州宇文宙武 是否禁止首句納入 IUPAC的國際通用名稱就可以,我在此說我的方案不禁止其他外文原文名稱出現在首句,符合WP:命名常规的規定。

兩方案不相關,本人另提的方案是就化學術業術語根據現有方針的實踐的明文化,換句話說只是一個比較具體的格式建議,就算不通過也是符合現有方針的作法,而蘇的補充提案只是要繼續強加其違反WP:避免地方中心WP:命名常规WP:维基百科不是词典等方針的「禁止」事項,各位可以同樣問蘇一樣的問題, 是否禁止首句納入 IUPAC的國際通用名稱,若答案是他的方案是禁止的,那麼他的方案已違方針。

程序上因為那投票案的文字並沒有按常規在方針版提出,並列入方針或指引的正式頁面,基本上只是在條目探討中的一次企圖用投票取代共識的個別行為,已有其他維基編輯質疑其錯誤前提、程序、及符合現有方針性。在此點出諸多問題,目標是要有更符合維基基本方針和精神的共識,而不是只為了爭投票輸贏。--❦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7:29 (UTC)

蘇州宇文宙武 繼續說謊及誤導:

蘇州宇文宙武 方案的前題為:

  1. 首先,关于元素是否用拉丁文统一命名的问题,看化学元素命名趣谈:“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中国大陆最权威的综合性工具书《辞海》,上面确实只列出元素的拉丁文名而无其他语言,说明《辞海》也承认元素是用拉丁文统一命名的。
  2. 其次,关于IUPAC命名法,它只规定了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用英文),并未规定既有元素的命名规则(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是用来命名新发现元素的,是临时的,而且也不是用英文而是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拉丁化形式),所以我不赞同在首段加入“IUPAC命名”之类的用词,这是把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衍生到元素,是原创研究。
  3. 第三,早有人提出在非英语条目中不要加入英语(这不是本人最先提出的),这种观点已经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我想也适用于元素条目,既然元素是用拉丁文统一命名的,那么首段自然应该加入拉丁文而非英文。当然,我并不反对上面那个方案所说在正文加入元素的名称在各主要语言中的形式及其词源,只是不在首段出现。...
以上三點前提已被證偽,詳見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最重要的是蘇以偷換概念的方式說
但實際上

蘇州宇文宙武 的 投票事前的刻意誤導,發起投票後又不願承認錯誤做出應有的成比例的修正,已使整個投票程序和實質不符中文維基方針和慣例。所以本人不會承認這次投票的正當性,並期待由User:SzMithrandir將發起的完整版提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7:29 (UTC)

又学祥林嫂到处招摇,有没有一点创意?第二个投票是你自己开的,你现在不承认,等于推翻自己的言论。是不是你自己的方案通过你就承认,别人的方案通过你就不承认?这是输打赢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0日 (三) 09:57 (UTC)
  1. 第二個投票(本人hanteng發起化學專業術語投票)進行時是根據正確的新資訊,第一個投票(蘇州宇文宙武發起化學元素)開始後,才有發現一堆挑戰投票前提的錯誤(詳見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蘇州不敢承認錯誤,IUPAC從1947年起有權責批淮元素名稱,包括之前有150年沒有辦法統一命名的元素41),同理,若蘇州或其他用戶能找到反駁本人發起投票的基本事實前提,包括最新補上的中國專家說法同樣挑戰蘇案的前提為錯誤,那麼還請發請類似的討論要求中止前題有重大錯誤的投票
  2. @蘇州宇文宙武:請儘量提供事實並提供連結,而非一直進行人身攻擊如XX嫂之言。--❦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09:59 (UTC)

是否可以強行要求禁止「策反」

  • 蘇州宇文宙武要求「请停止在投票下面策反」[1]
  • SzMithrandir被迫移動對於投票理處的回應[2]

就個人在維基各頁面討論/投票空間的經驗,特別是在DYK,沒有禁止投票者之間互相討論,本人也不在意 蘇州宇文宙武 進行所謂的「策反」,因為投票最好是建立在有理有據的討論,而非人情或勢力的展示如[3]。 在此請@蘇州宇文宙武:或@SzMithrandir:恢復過來,我重申本人不在意 蘇州宇文宙武 以前有理有據的說明,去和選擇本人提的方案的用戶進行遊說,唯小心要適量不要有擾亂的情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09:48 (UTC)

(:)回應:这次这个我无所谓啦,他要保持格式统一也可以咯。只要有得投票和讨论就得。--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5月22日 (五) 15:51 (UTC)

Wikipedia:行话解释更新完毕

欢迎大家改善Wikipedia:行话解释并讨论是否可以加入正式指引。--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8日 (一) 16:46 (UTC)

敝人稍為校對了一下,請過目,謝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5年5月19日 (二) 11:20 (UTC)
感谢阁下出于善意的校对,虽然我觉得阁下的改动并不是特别必要,但不会回退阁下辛勤的编辑。我会把我认为不需要改动的地方改回来。祝编安。--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9日 (二) 13:57 (UTC)

標題我覺得可以討論一下:

  1. 目前有行話一詞,而對映的英文標題則無,可否可量不要有行話這個詞,因為我認知的台灣語境是「術語」或「專門語」比較多。[4]
  2. 為了使文能對題,個人覺得標題應改名成「提高技術類條目可讀性」

其他內文我看了一下,除了technical一詞應該譯成技術性或專門性而非專業性(professional)之外,應該是可以,我等回會修修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4:38 (UTC)

[5]較仔細看了發現還要做編修,目前有些句子還是太像從英文機器翻譯過來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06 (UTC)

☺謝謝你:感谢Hanteng能在忙于化学元素方面问题的同时参与修订行话解释。由于大部分都是采用先机器再人工加工的方法进行翻译的,于是就会有机器翻译的痕迹,经阁下的修改后,确实有很大改善。标题值得讨论,但确实考虑到“行话解释”这个标题已经被许多人在各种讨论中使用,就没有进行更改。「提高技術類條目可讀性」是个合适的题目,没有异议。--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21日 (四) 05:34 (UTC)
(!)意見:technical 对应“技术性”或是“专业性”并不重要,其实后者更符合(至少大陆地区)汉语的感觉;这个应该是地区用词的习惯而已,“专门性”我们听起来r挺拗口的。  至于标题,现在讨论中用到,暂不更改比较恰当;过一段时间也许可以改为深入浅出(Make technical articles understandable)?我高级搜索了一下“深入浅出”(前缀维基百科:和维基百科讨论:),在已有的方针和社区日常交流中出现过20次。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5月22日 (五) 15:58 (UTC)
  1. 其實我也考慮過用中文成語「深入浅出」但我後來想想為了精確用語就不用成語而用「可讀性」這比較現代的詞彙,而且用深入淺出這形容詞比較難有主動性,想不到什麼比較好的整段詞,「編寫深入浅出專門性條目」?我個人覺得這和「提高技術類條目可讀性」都可以並存,但我還是主張主頁面空間不要是現在的「行话解释」。
  2. 專門v專業v技術:specialist v professional v technical的話,我會覺得專業在中文詞境比較廣,除非是和術語放在一起說「專業術語」就會並較限縮(在知識領域)。想像一個廣泛的知識科普世界,語就有其狹隘但範圍較的技性,但只說「專業性」只是說一套比較規範的作法,未必有限縮的感覺。舉例來說,我們能談土木工程和政治家應該有一定的專業程度,但他們兩者的專門和技術性是不同的。這也是我感覺在某些語境下最好不要單用「專業性」,但可以用「專業術語」,我們的目標是「夠專業」的條目,要降低的是或專門性或技術性的書寫,但不降低「專業性」水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17:42 (UTC)
有点看不懂了...我感觉可能台湾和大陆的“训诂”(我指使用中文的方式)不太一样吧。随意吧,反正也不太急;不改动其实也可以接受。--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5月22日 (五) 21:22 (UTC)

关于页面分类的首字母问题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并没有在页面分类上达成共识,大陆喜欢用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来分类,如“分类:越南间谍‎”汉语拼音(Yue Nan)的首个字幕为“Y”,而台湾喜欢用英语首字母来分类,“分类:越南间谍‎”的英语单词(Viet Nam)的首个字母为“V”,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试问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MacArthur1945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3:43 (UTC)

有些字繁體簡體還不一樣,更讓人困擾。基本上中文維基分類中的排序控制根本是垃圾,因為沒有統一的排序規則對尋找條目的幫助實在有限,這可能得靠平台功能的提升才有機會解套了(例如可以使用複數的排序標籤,再根據用戶的偏好設定而選擇以哪種排序優先這般的功能)--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2日 (三) 18:44 (UTC)
用拼音排序就是笑話--JK~搵我 2015年4月23日 (四) 01:48 (UTC)
昨天咨询User:Liangent时正好谈到了这个问题,未来也许会加入拼音和笔画排序功能,但是两种排序共存实现起来会比单一排序要麻烦得多(笔画还要考虑繁简)。如果一定要指定中文条目的英文字母排序的话,那恐怕汉语拼音是唯一可操作且国际通用的办法了,在中文维基用英文排序毫无道理。—Chiefwei - - 2015年4月23日 (四) 03:31 (UTC)
但是漢語拼音對於台灣與香港的用戶而言並不是常用的拼音方式,甚至連條目編輯時該打什麼進去都不知道更別說查詢了。雖然明知多種排序共存有非常高的技術難度,但這也是中文社群要共存共榮的必要包袱。--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3日 (四) 06:40 (UTC)
汉语拼音在台湾至少能算成常用字母拼音方式之一吧,香港倒确实没办法。技术上能实现的话,我也希望尽量提供多种可能。—Chiefwei - - 2015年4月23日 (四) 07:28 (UTC)
漢語拼音在台灣的定位很詭異,大部分新編的道路名或地名標示的確有很多都已經改用漢語拼音,但是在學校卻從來不教,會拼寫的人也少之又少。使用漢語拼音的立論基礎主要是在這些路標的譯名主要是給不會中文的外國人看的,因此改用國際流通度較高的漢語拼音取代以往慣用的WG等拼音方式,但這並不因此可推論台灣的讀者就熟悉這種拼音方式。如果真要選擇台灣讀者最常用的拼音方式,注音符號還是目前優先的標準,因為是小學生的基本國語教材,因此在台灣可以說普及率接近100%,只要不是文盲一定都會注音拼音。--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3日 (四) 19:08 (UTC)
漢語拼音在臺灣一直都只是拿來翻譯給外國人看用的啊,本身就有注音符號,自然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學拼音;而且漢語拼音牽扯到政治因素(以前泛綠執政不想用所以自己發明了通用拼音,結果泛藍執政又改成用漢語拼音,因為漢語拼音是中國發明的,在泛綠眼中是很具侵略性的東西),要真的拿到課堂教我想是不可能了--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23日 (四) 19:21 (UTC)
直至兩岸三地有統一標準為止,還是用A-Z比較好。這樣不會有太大爭議,也不會導致不同地區看不懂彼此的拼音方法。—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1:20 (UTC)
中文邏輯的事物用英語單詞排序不倫不類。
無論再過幾年,凡不是用A-Z解決的辦法都不看好。—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4月24日 (五) 13:18 (UTC)
拼音兩岸三地全然不同,無法以此作為排序。A-Z的好處是作為一種符號能夠貫穿兩岸三地之間的差異,我想只要是會上網的人,沒有多少個不會A-Z。當然如果可以通過技術做到兩岸三地各自使用不同的排序或可以自行選擇哪一種分類形式的話,那就是最好不過,否則如其使用拼音,不如直接用中文或A-Z更乾趣一點,至少大家都能看懂。—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4:14 (UTC)
这您恐怕真高看“会上网的人了”,也许港台英文教育程度比较高,大陆这边真未必。繁体地区按笔画排我想应该问题不大。—Chiefwei - - 2015年4月24日 (五) 15:42 (UTC)
A-Z也不會的話,看到鍵盤不都跪了嗎...?感覺上跟筆劃就跟直接使用漢字排列沒有太大分別,如果使用筆劃的話,要分成多少劃才足夠?畢竟漢字就是筆劃多啊...—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5:49 (UTC)
照筆畫排不需靠標籤就能排序,但問題在繁簡體混在一起有些字可能有兩種以上的筆畫數量,而且檢索不容易(去KTV唱歌時最討厭那種照筆畫排的舊式歌本或點唱系統了)。不太懂所謂的A-Z是啥排法,是英文?法文?德文?還是羅馬拼音?--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4日 (五) 16:25 (UTC)
A-Z準確來說是第一個字母,英文羅馬音都可以。法文德文應該有其他字母,可能就不太適合。誠然這也不是最佳方法,但是照筆劃或拼音排列會出現各種爭議,要麼把心一橫直接用漢字排列,不然個人認為A-Z也是可以接受的選項。—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7:22 (UTC)
外語事物用原文的羅馬化拼寫(英語不會變動、日語就是羅馬拼音)。中文(應該還有得吵)個人建議用漢語拼音。—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4月25日 (六) 06:39 (UTC)
撇開額外的音標不管的話,法文、德文也全都是用與英文一模一樣的文字系統,更不用說連特殊音標都沒有的荷蘭文與義大利文,與從歐洲語言的拼音系統衍生而出的一些前殖民地語言,例如越南文(使用法文作為標音)、印尼文(使用荷蘭文作為標音)等。雖然我目前在編輯條目時,都是將可以歸屬特定文化圈的事物用當地官方語言的羅馬拼音當作DEFAULTSORT的索引(可能就是AT君所謂的A-Z吧?)但是不諱言這種作法只是以編輯者的角度便利資料的歸屬而已,但對於查閱的人來說其實是沒什麼幫助的。如果可以,我還是期待能有一種同時兼顧編者與讀者的分類索引系統,所以才會期待多選項的排序標籤系統能實現。--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5日 (六) 06:46 (UTC)
贊成台灣獨自用注音符號。--Towatw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9:23 (UTC)
注音可以转写为拼音罗马字吧。对于非中文来源词,可以用词源原语言的实际词(非辅助词,好像英语的the)来区分,中文来源词就转为拼音和注音转写的罗马字。——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4月27日 (一) 00:29 (UTC)
注音轉成羅馬字是有誰會看得懂?別忘了這排序標籤是為了便利讀者查找用的,如果讀者看不懂,那也只是為了排序而排序一點意義也沒有。--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7日 (一) 03:01 (UTC)
同意“中文邏輯的事物用英語單詞排序不倫不類”的说法。中文维基对阅读者唯一可以推定的,就是阅读者懂中文,不应推定阅读者“如果会上网,自然会英文”,因为阅读者掌握的外语完全有可能是法语、俄语、日语等。而且即使阅读者通晓英语,也不能保证一定通晓每一个单词,如果其恰好不会“Vientiane”呢?不止于此,比如这样的模板{{Emotion-footer}},排序毫无逻辑性,实际上只是在复制英文维基,“崇拜”(Adoration)才跑到了第一个。更不用汉语与英语是两种语言,义项上常常不一一对应。我坚决反对使用英语排序,而应该在拼音、注音符号等之间采取一个共存的方案。——三猎留言2015年4月27日 (一) 03:17 (UTC)
香港區又不用拼音和注音,我覺得英文在香港是可接受的方案。期待多重分類系統出現--Temp3600留言2015年4月27日 (一) 12:48 (UTC)
(?)疑問:用條目名稱第一個中文字不是最直接嗎?為什麼一定要用ABC?--Qui cherche trouve 2015年4月28日 (二) 09:26 (UTC)
繁简字又可以打架了。哈——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4月28日 (二) 09:29 (UTC)
(&)建議:或許可採用類地區詞轉換功能,繁簡版維基排序稍有不同,這樣繁简字或注音就不會打架了。-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5月2日 (六) 14:03 (UTC)
(!)意見,在我而言,排序索引應該用於特定屬性,而非用於部首/筆劃/拼音/字母檢索,例如在Category:參與動員令活動的維基人用索引來歸納各人的次數。一般條目如無特別需要不應使用排序索引。--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5年5月2日 (六) 14:16 (UTC)

可否开始投票

為避免重造轮子,建議以下選項並行供用戶選擇使用:

  1. en:Unicode_collation_algorithm,這基本上是供機器使用的,因為Unicode漢字標準的歷史,會有大多數按康熙字典排序的效果;
  2. 所有wikimedia後端資料庫可以支持的中文locale的collation,我不太確定是postgresql,如LC_COLLATE=zh_TW.Big5、zh_TW.UTF-8等等
  3. 直接實現後發現問題回報postgresql相關bug report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5日 (五) 10:40 (UTC)

例如:

大陆简体:
  1. 汉语拼音
  2. 新华字典部首
  3. 笔划
香港/澳門繁體
  1. 倉頡(速成)首字碼
  2. 字典部首
  3. 筆劃
臺灣正體
  1. 注音符號
  2. 字典部首
  3. 筆劃
即是:如「體」字:
  1. 大陆简体:t/人部/7划
  2. 香港/澳門繁體:月/骨部/24劃
  3. 臺灣正體:ㄊ/骨部/24劃

--(叮噹呀,誰都喜歡,小貓也自豪!) 2015年5月22日 (五) 00:13 (UTC)

(+)支持閣下的提議。-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5月27日 (三) 00:57 (UTC)

关于页面分类的首字母问题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并没有在页面分类上达成共识,大陆喜欢用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来分类,如“分类:越南间谍‎”汉语拼音(Yue Nan)的首个字幕为“Y”,而台湾喜欢用英语首字母来分类,“分类:越南间谍‎”的英语单词(Viet Nam)的首个字母为“V”,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试问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MacArthur1945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3:43 (UTC)

有些字繁體簡體還不一樣,更讓人困擾。基本上中文維基分類中的排序控制根本是垃圾,因為沒有統一的排序規則對尋找條目的幫助實在有限,這可能得靠平台功能的提升才有機會解套了(例如可以使用複數的排序標籤,再根據用戶的偏好設定而選擇以哪種排序優先這般的功能)--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2日 (三) 18:44 (UTC)
用拼音排序就是笑話--JK~搵我 2015年4月23日 (四) 01:48 (UTC)
昨天咨询User:Liangent时正好谈到了这个问题,未来也许会加入拼音和笔画排序功能,但是两种排序共存实现起来会比单一排序要麻烦得多(笔画还要考虑繁简)。如果一定要指定中文条目的英文字母排序的话,那恐怕汉语拼音是唯一可操作且国际通用的办法了,在中文维基用英文排序毫无道理。—Chiefwei - - 2015年4月23日 (四) 03:31 (UTC)
但是漢語拼音對於台灣與香港的用戶而言並不是常用的拼音方式,甚至連條目編輯時該打什麼進去都不知道更別說查詢了。雖然明知多種排序共存有非常高的技術難度,但這也是中文社群要共存共榮的必要包袱。--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3日 (四) 06:40 (UTC)
汉语拼音在台湾至少能算成常用字母拼音方式之一吧,香港倒确实没办法。技术上能实现的话,我也希望尽量提供多种可能。—Chiefwei - - 2015年4月23日 (四) 07:28 (UTC)
漢語拼音在台灣的定位很詭異,大部分新編的道路名或地名標示的確有很多都已經改用漢語拼音,但是在學校卻從來不教,會拼寫的人也少之又少。使用漢語拼音的立論基礎主要是在這些路標的譯名主要是給不會中文的外國人看的,因此改用國際流通度較高的漢語拼音取代以往慣用的WG等拼音方式,但這並不因此可推論台灣的讀者就熟悉這種拼音方式。如果真要選擇台灣讀者最常用的拼音方式,注音符號還是目前優先的標準,因為是小學生的基本國語教材,因此在台灣可以說普及率接近100%,只要不是文盲一定都會注音拼音。--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3日 (四) 19:08 (UTC)
漢語拼音在臺灣一直都只是拿來翻譯給外國人看用的啊,本身就有注音符號,自然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學拼音;而且漢語拼音牽扯到政治因素(以前泛綠執政不想用所以自己發明了通用拼音,結果泛藍執政又改成用漢語拼音,因為漢語拼音是中國發明的,在泛綠眼中是很具侵略性的東西),要真的拿到課堂教我想是不可能了--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23日 (四) 19:21 (UTC)
直至兩岸三地有統一標準為止,還是用A-Z比較好。這樣不會有太大爭議,也不會導致不同地區看不懂彼此的拼音方法。—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1:20 (UTC)
中文邏輯的事物用英語單詞排序不倫不類。
無論再過幾年,凡不是用A-Z解決的辦法都不看好。—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4月24日 (五) 13:18 (UTC)
拼音兩岸三地全然不同,無法以此作為排序。A-Z的好處是作為一種符號能夠貫穿兩岸三地之間的差異,我想只要是會上網的人,沒有多少個不會A-Z。當然如果可以通過技術做到兩岸三地各自使用不同的排序或可以自行選擇哪一種分類形式的話,那就是最好不過,否則如其使用拼音,不如直接用中文或A-Z更乾趣一點,至少大家都能看懂。—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4:14 (UTC)
这您恐怕真高看“会上网的人了”,也许港台英文教育程度比较高,大陆这边真未必。繁体地区按笔画排我想应该问题不大。—Chiefwei - - 2015年4月24日 (五) 15:42 (UTC)
A-Z也不會的話,看到鍵盤不都跪了嗎...?感覺上跟筆劃就跟直接使用漢字排列沒有太大分別,如果使用筆劃的話,要分成多少劃才足夠?畢竟漢字就是筆劃多啊...—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5:49 (UTC)
照筆畫排不需靠標籤就能排序,但問題在繁簡體混在一起有些字可能有兩種以上的筆畫數量,而且檢索不容易(去KTV唱歌時最討厭那種照筆畫排的舊式歌本或點唱系統了)。不太懂所謂的A-Z是啥排法,是英文?法文?德文?還是羅馬拼音?--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4日 (五) 16:25 (UTC)
A-Z準確來說是第一個字母,英文羅馬音都可以。法文德文應該有其他字母,可能就不太適合。誠然這也不是最佳方法,但是照筆劃或拼音排列會出現各種爭議,要麼把心一橫直接用漢字排列,不然個人認為A-Z也是可以接受的選項。—AT 2015年4月24日 (五) 17:22 (UTC)
外語事物用原文的羅馬化拼寫(英語不會變動、日語就是羅馬拼音)。中文(應該還有得吵)個人建議用漢語拼音。—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4月25日 (六) 06:39 (UTC)
撇開額外的音標不管的話,法文、德文也全都是用與英文一模一樣的文字系統,更不用說連特殊音標都沒有的荷蘭文與義大利文,與從歐洲語言的拼音系統衍生而出的一些前殖民地語言,例如越南文(使用法文作為標音)、印尼文(使用荷蘭文作為標音)等。雖然我目前在編輯條目時,都是將可以歸屬特定文化圈的事物用當地官方語言的羅馬拼音當作DEFAULTSORT的索引(可能就是AT君所謂的A-Z吧?)但是不諱言這種作法只是以編輯者的角度便利資料的歸屬而已,但對於查閱的人來說其實是沒什麼幫助的。如果可以,我還是期待能有一種同時兼顧編者與讀者的分類索引系統,所以才會期待多選項的排序標籤系統能實現。--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5日 (六) 06:46 (UTC)
贊成台灣獨自用注音符號。--Towatw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9:23 (UTC)
注音可以转写为拼音罗马字吧。对于非中文来源词,可以用词源原语言的实际词(非辅助词,好像英语的the)来区分,中文来源词就转为拼音和注音转写的罗马字。——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4月27日 (一) 00:29 (UTC)
注音轉成羅馬字是有誰會看得懂?別忘了這排序標籤是為了便利讀者查找用的,如果讀者看不懂,那也只是為了排序而排序一點意義也沒有。--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4月27日 (一) 03:01 (UTC)
同意“中文邏輯的事物用英語單詞排序不倫不類”的说法。中文维基对阅读者唯一可以推定的,就是阅读者懂中文,不应推定阅读者“如果会上网,自然会英文”,因为阅读者掌握的外语完全有可能是法语、俄语、日语等。而且即使阅读者通晓英语,也不能保证一定通晓每一个单词,如果其恰好不会“Vientiane”呢?不止于此,比如这样的模板{{Emotion-footer}},排序毫无逻辑性,实际上只是在复制英文维基,“崇拜”(Adoration)才跑到了第一个。更不用汉语与英语是两种语言,义项上常常不一一对应。我坚决反对使用英语排序,而应该在拼音、注音符号等之间采取一个共存的方案。——三猎留言2015年4月27日 (一) 03:17 (UTC)
香港區又不用拼音和注音,我覺得英文在香港是可接受的方案。期待多重分類系統出現--Temp3600留言2015年4月27日 (一) 12:48 (UTC)
(?)疑問:用條目名稱第一個中文字不是最直接嗎?為什麼一定要用ABC?--Qui cherche trouve 2015年4月28日 (二) 09:26 (UTC)
繁简字又可以打架了。哈——不挖旧坑的Sakamotosan向往旧坑死里钻的愚者致意 2015年4月28日 (二) 09:29 (UTC)
(&)建議:或許可採用類地區詞轉換功能,繁簡版維基排序稍有不同,這樣繁简字或注音就不會打架了。-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5月2日 (六) 14:03 (UTC)
(!)意見,在我而言,排序索引應該用於特定屬性,而非用於部首/筆劃/拼音/字母檢索,例如在Category:參與動員令活動的維基人用索引來歸納各人的次數。一般條目如無特別需要不應使用排序索引。--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5年5月2日 (六) 14:16 (UTC)

可否开始投票

為避免重造轮子,建議以下選項並行供用戶選擇使用:

  1. en:Unicode_collation_algorithm,這基本上是供機器使用的,因為Unicode漢字標準的歷史,會有大多數按康熙字典排序的效果;
  2. 所有wikimedia後端資料庫可以支持的中文locale的collation,我不太確定是postgresql,如LC_COLLATE=zh_TW.Big5、zh_TW.UTF-8等等
  3. 直接實現後發現問題回報postgresql相關bug report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5日 (五) 10:40 (UTC)

例如:

大陆简体:
  1. 汉语拼音
  2. 新华字典部首
  3. 笔划
香港/澳門繁體
  1. 倉頡(速成)首字碼
  2. 字典部首
  3. 筆劃
臺灣正體
  1. 注音符號
  2. 字典部首
  3. 筆劃
即是:如「體」字:
  1. 大陆简体:t/人部/7划
  2. 香港/澳門繁體:月/骨部/24劃
  3. 臺灣正體:ㄊ/骨部/24劃

--(叮噹呀,誰都喜歡,小貓也自豪!) 2015年5月22日 (五) 00:13 (UTC)

(+)支持閣下的提議。-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5月27日 (三) 00: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