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优良条目/金文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文泰爵士,GCMG(1875年-1947年),英国資深殖民地官員,1930年至1934年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1925年至1930年任第17任香港總督。金文泰在1899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歷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巡理府、助理輔政司行政立法兩局秘書、以及署理輔政司兼兩局當然官守議員等職;出任港督前,他曾先后擔任過英屬圭亚那政府秘書(后改名輔政司)和錫蘭輔政司。在港督任內,他成功緩和持續多時的省港大罷工,使香港從百業蕭條的局面逐漸恢復過來;此外,他重視社會基礎發展,除了主持興建九龍醫院瑪麗醫院和修築城門水塘外,又熱心推崇中國文化,設立香港首家官立中文学校和支持香港大學增設中文系,該座官立中文學校后來更名為金文泰中學,以紀念他對中文教育的重視。金文泰與香港華民各界關係要好,任內爭取委任周壽臣爵士為行政局歷來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並准許新界鄉紳設立鄉議局管理地方事務,政績頗受稱譽。在海峽殖民地總督與馬來亞高級專員任內,金文泰面對環球大萧条下的經濟衰退,設法緊縮開支,又研究引入限制計劃,防止當地錫礦橡膠業務因生產過剩而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急跌,成功減輕大萧条對當地經濟造成的衝擊。同時間,他為新加坡主持多項大型基建,當中包括海軍基地加冷機場、克利福碼頭和丹戎巴葛火车总站等,以配合當地的急速發展。可是,金文泰在任內提出的地方分权方案卻備受爭議,其中,馬來屬邦本土政界擔心方案會削奪他們長久以來享有的自主性、而馬來亞華人印巴裔社群則擔心方案連同一系列推動馬來文化和马来语的政策,會變相使當局施政進一步向馬來人傾斜。金文泰的方案雖然深具遠見,但最終卻因強大的阻力被迫妥協,未能一展抱負,連同他推動限制移民入境等被指針對華人的舉措,均成為他任內的瑕疵。作為一名學者型總督,金文泰早年就讀牛津大学時經已顯露出在拉丁文方面的才華。在香港任職期間,他更迅速學會廣東話和官话,並憑藉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練得一手好书法,對中國詩詞也有深入的了解,是一位典型的汉学家和「中國通」。在公務之余,他長年著作甚豐,題材涉足文學、歷史和地理等多個方面,學術造詣深受稱許,更被印度詩人泰戈爾評價為「在東方遇過最有修養的歐洲人」。金文泰還熱愛四處遊歷,曾走遍中國各省和深入印度等地,香港的不少郊野山徑,均由金文泰和他的妻子最先開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