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鄣城村

坐标35°56′36″N 116°37′8″E / 35.94333°N 116.61889°E / 35.94333; 116.618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鄣城村
行政村
鄣城村在接山镇的位置
鄣城村在接山镇的位置
坐标:35°56′36″N 116°37′8″E / 35.94333°N 116.61889°E / 35.94333; 116.61889
人口(1992)[1]
 • 总计3,899人

鄣城村是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的一个行政村,该行政村共有人口3899人,下辖鄣城、界河两自然村[1]:256。鄣城村为先秦诸侯国鄣国国都及汉代章县县治所在地,三国之后为一般集镇,村内的鄣城故城遗址目前为东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鄣城村内有上讫于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证明鄣城早在商周时期即为人类聚落。据考证,商代甲骨文卜辞中的商邑可能即在今鄣城村一带[2]。而根据传世典籍记载,商周之时,今鄣城村一带有鄣国,鄣城为鄣国国都。鄣国原为任姓国,国君为黄帝后裔。西周时,齐国将齐太公姜尚的支孙封在鄣地,鄣国成为姜姓诸侯国[3]。公元前664年,齐国灭鄣[4][5][6],鄣地后来属齐国无盐邑管辖。秦代,鄣城为薛郡无盐县所辖。西汉初年,置章县于鄣城[7],鄣县先后属济东国、大河郡、东平国。曹魏时期,章县撤销,鄣城仍属兖州东平国[1]:12。北朝魏至北宋,鄣城先后属兖州东平郡鲁郡、兖州、郓州[1]:27-30[8]。据出土文物判断,元朝时,鄣城属于东平路须城县鄣城镇[9][10]

明清两代鄣城均属东平州[8]。清代,鄣城属东平州南仁寿[11],1931年属于东平四区第十二乡[12]。1953年后属东平六区鄣城乡。1958年末人民公社运动开始后,鄣城先后属苍邱公社、接山公社。1974年,鄣城村部分居民迁往鄣城西北建立新村,仍由鄣城大队管辖,1980年,鄣城新村被命名为界河村[1]:261。1984年公社撤销后属张河桥区障城乡[注 1],1985年撤区并乡后先后属接山乡、接山镇。[13][14][15]

地理和人口

鄣城村位于接山镇东南,下辖鄣城、界河村两个自然村,其中鄣城位于大汶河北岸、泰东公路以南,距离接山镇政府驻地约5公里[5];界河位于泰东公路以北,距离镇政府约3.5公里。鄣城村辖境东与肥城市孙伯镇南栾村、北栾村接壤,西邻东杨郭庄、西杨郭庄,北接苍邱一村,南隔大汶河汶上县军屯乡的戚姬村相望[1]:255[8]

1992年时,鄣城村共有家庭1015户、人口3899人、耕地面积共6235亩,其中自然村鄣城村有人口3406人,界河村人口493人。[1]:261

交通和教育

泰东公路东西向穿过鄣城村北部。县级道路徐鄣线南起鄣城,连接徐坦村与鄣城村[16]:49

目前村内有鄣城小学一所小学[17]。接山乡第二中学曾设于鄣城村[1]:255

文物古迹

徐氏家庙,位于鄣城村东南

鄣城村村内有众多文物古迹,如鄣城故城、徐氏家庙、五鸡台、玉皇庙等。鄣城村整体即位于鄣城故城遗址之上,该遗址即古鄣国、章县的遗址。遗址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650米[18],其主体文化层在地面以下50至80厘米,因大汶河流水侵蚀及人为取土而损毁严重。遗址内出土过许多文物,多数为秦汉遗物。现为东平县文物保护单位[14]:596[3][19]

鄣城村东有徐氏家庙,系鄣城徐氏于清代所建。明洪武年间,徐姓自淮安迁入鄣城,如今鄣城村民多为徐姓[15],2007年徐氏族人对家庙进行了重修,目前保存完好[20][21]。村东南有“五鸡台”,系一土台,传说台上可以同时听到泰安、东平、宁阳、汶上、肥城五县鸡鸣,如今仅存残迹。村北有玉皇庙,供奉玉皇大帝,明万历年间重修,玉皇庙原有雷祖殿,现已无存[5]

2013年6月,鄣城村曾出土一件元代碑刻,碑刻记载了本村王姓村民修建崔府君庙的故事,这是山东省境内首次有崔府君庙碑出土,该碑发现后被运送至东平博物馆保存,而碑文上所记载的崔府君庙则早已无存。[9][10]

注释

  1. ^ 城”即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东平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东平县地名志. 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 1993-05. 
  2. ^ 陈絜. 卜辞滳水与晚商东土地理. 中国史研究. 2017, 000 (004): 29–44. 
  3. ^ 3.0 3.1 泰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泰安历史文化遗迹志. 方志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144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4. ^ 《左传·庄公三十年》:“三十年春王正月。夏,次于成。秋七月,齐人降鄣。”
  5. ^ 5.0 5.1 5.2 鄣城村 - 东平县 - 山东省情网-山东省史志办. www.sdsqw.cn.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6. ^ 张九龙. 鄣国:两度亡于齐国之手 (PDF). 齐鲁晚报. 2016-11-20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22). 
  7. ^ 风华齐鲁 平静的东平湖下,深埋着一座千年古城. 齐鲁晚报. 2018-03-06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8. ^ 8.0 8.1 8.2 东平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东平县地图册. 1993. 
  9. ^ 9.0 9.1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东平风物志.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10. ^ 10.0 10.1 杨浩. 我县出土元代“阴间判官”崔府君庙碑. 今日东平 (1727).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11. ^ 左宜似等. 卷第二. 《東平州志》. 光绪七年. 南仁寿保:黄徐庄、张徐庄、周徐庄、席桥、刘家所、齐家村、口头、西杨郭庄、东杨郭庄、鄣城。以上十庄。 
  12. ^ 张志熙、刘靖宇等. 卷第一·方域志—第四區所轄鄉鎮莊村表. 《東平縣志》. 民国二十五年. 第十二乡:鄣城。 
  13. ^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编. 东平年鉴(1986-1993). 年鉴社. 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14. ^ 14.0 14.1 山东省东平县志编纂委员会. 东平县志(2005).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 ISBN 7-101-049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15. ^ 15.0 15.1 山东省东平县志编纂委员会. 东平县志(1989).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2020-05-23]. ISBN 7-209-0032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16. ^ 山东省东平县交通局. 东平县交通志. 1987-07. 
  17. ^ 东平接山镇鄣城小学开展“种下一片绿色,与小树共成长”活动. 大众网. 2015-03-17 [2020-05-22]. 
  18. ^ 东平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东平名胜古迹. 肥城市: 山东肥城印刷厂. 1999年12月. 
  19. ^ 东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公共文化体育-公共文化体育名录信息】东平文保单位统计. 东平县人民政府. 2019-01-10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20. ^ 刘康. 泰安文物大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录 第1版. 济南: 泰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80634-766-9. 
  21. ^ 颜丙环. 接山古民居寻访(一). 今日东平报 (1623). 2012-06-20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