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帝國歷史年表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吐蕃帝國極盛時期勢力範圍

吐蕃帝國歷史年表依年份記錄吐蕃帝國歷史上的大事。[註 1]吐蕃是歷史上一個藏人帝國君主制政權,公元七世紀時由「松贊干布」建立(也有以七世紀為吐蕃歷史之始)。[註 2]「松贊干布」定都拉薩,娶文成公主」,統一青藏高原,創立藏文,制定官制與法律。「芒松芒贊」在位期間滅吐谷渾,並向塔里木盆地擴張。「赤都松贊」在位時使南詔臣服。[2]赤德祖贊」娶唐「金城公主」。「赤松德贊」在位時以佛教為國教,建桑耶寺,洗劫唐朝首都長安。842年贊普朗達瑪」遇刺後因爭位發生內戰,進入分裂時期[3]

吐蕃強盛時,勢力向西越過帕米爾高原抵達中亞阿姆河,北達天山南路全境(塔里木盆地)以及部份天山北路,東據河西隴右到今陝西中部,東南南詔稱臣,南以恆河天竺(今印度)為界。[4]

七世紀

唐太宗在宮內接見祿東讚。左二為祿東讚。唐閻立本繪。

說明:

  年份不明
贊普 大事
608 囊日論贊 隋煬帝大業四年,吐蕃首次遣使到中國。[2][5][6]
618 松贊干布 囊日論贊去世後,其子松贊干布繼位,國號「大蕃」或「吐蕃」。[註 3][10]
傳說尼波羅國(今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將佛教帶進西藏。藏傳佛教「前傳期」開始。[11][註 4]
634 松贊干布遣使到唐,唐太宗行人馮德遐使吐蕃。[14][15]
635 尼波羅國的王子那陵提婆因叔父篡位逃到吐蕃。[16][17]
637 松贊干布與象雄聯合打敗了吐谷渾,使親吐谷渾的党項白蘭部族臣服。[18][19]
638 吐蕃襲擊松州(今四川松潘),唐朝和吐蕃的第一次戰役松州之戰爆發。[20][註 5]
吐蕃的祿東贊來到唐朝,要求娶公主。[22]
640 祿東贊帶着貢品來到唐朝,唐朝許嫁公主。[23]
641 松贊干布率軍征服尼波羅國,助那陵提婆復位,尼波羅成為吐蕃屬國。[20][17]
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來到吐蕃。[24]
644 松贊干布之妹賽瑪噶婚後被象雄王李迷夏冷落,松贊干布出兵殺李迷夏,兼併象雄,任命瓊波·邦色為象雄總管。[25]
648 戒日王死後臣下阿羅那順篡位,欲囚唐使,王玄策向吐蕃求援,松贊干布出兵生擒阿羅那順。印度北方諸邦成為吐蕃屬國。[26]
唐將阿史那社爾鐵勒、突厥、吐蕃、吐谷渾聯軍擊敗龜茲,擒國王白訶黎布失畢安西都護府遷到龜茲,統于闐碎葉疏勒,號「安西四鎮」。[19][27][28][29]
吞彌·桑布扎等人留學印度,他回吐蕃後創製了藏文[30]
遷都拉薩。建大昭寺小昭寺[30]
以佛教「十善法」為基礎制定《神教十善法》,又制定《入教十六淨法》。[31][32]
649 芒松芒贊 松贊干布去世,他的孫子芒松芒贊成為贊普,祿東贊成為攝政王。[33]
655 祿東贊(《吐番贊普傳記》歸功於松贊干布)制訂吐蕃史上第一部法律「欽定六大法」。[34]
656 吐蕃攻擊絲路重鎮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爾吉特)。[35]
吐蕃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敗了白蘭部族。[36][37]
659 達延莽布支於烏海的「東岱」處與唐將蘇定方交戰,達延死,以八萬之眾敗於一千。[註 6]
660 論欽陵攻吐谷渾。[43][44]
吐蕃征服了瓦罕走廊[45]
662 唐將蘇海政征龜茲,與西突厥可汗會師,因阿史那步真誣告,殺阿史那彌射。得勝回程到疏勒時,西突厥的弓月部引吐蕃軍挑戰,海政以軍資賄賂吐蕃。西突厥從此漸附吐蕃。[46][47]
663 吐蕃征服了吐谷渾,其可汗、唐朝公主等數千人逃到唐朝。吐蕃攻打于闐,但被擊退。[35][48][49]
665 吐蕃和其盟友突厥佔領于闐。[35][49]
667 西突厥對吐蕃稱臣。[49]祿東贊去世。[50]
670 吐蕃與于闐聯軍奪取龜茲以及天山以南地區,唐朝撤銷安西四鎮論欽陵大非川之戰大敗唐將薛仁貴[51][52][53]
673 唐重新奪回龜茲。[54]
676 吐蕃襲擊迭州(今甘南迭部縣)、扶州(今四川九寨溝縣)和涇州(今甘肅涇川縣)。洗劫馮田武功[55]
677 赤都松贊 芒松芒贊去世,其子赤都松贊繼位。[56]
象雄地區叛亂,次年為噶爾氏家族平定。[56][57]
吐蕃侵占龜茲[35][58]
678 吐蕃的論欽陵在青海地區擊敗唐將李敬玄十八萬人,俘獲工部尚書劉審禮[52][59]吐蕃攻佔安西四鎮。[19][60]
679 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與吐蕃聯合攻打安西都護府,被唐將裴行儉擊敗,唐朝重設安西四鎮(以焉耆取代碎葉)。[35][58]
680 吐蕃攻佔通南詔要路的安戎城(今四川茂縣)。[61]
681 吐蕃論贊婆入侵青海地區,被唐黑齒常之擊敗。[62][63]
687 吐蕃奪取喀什,控制了西域。[64][65]
690 吐蕃的論欽陵在伊塞克湖擊敗了唐將韋待價[65]
692 唐將王孝傑從吐蕃手中收回安西四鎮[66][67]
694 吐蕃論贊刃英語Gar Tsenyen Gungton與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南下,被唐武威道行軍總管王孝傑於泠泉(今山西境內)及大嶺(今青海邊境)擊敗。[14][68][69]碎葉鎮守使韓思忠擊敗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質汗,佔領吐蕃泥熟沒斯城。[70][71][72]
696 吐蕃的論欽陵在洮州(今甘肅臨潭縣)擊敗唐將王孝傑,並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市)殺都督許欽明[67][71]
699 赤都松贊誅殺噶爾氏家族,論欽陵兵敗自殺,其子論弓仁與其弟贊婆率千餘人降唐。[73]

八世紀

贊普 大事
700 赤都松贊 赤都松贊河州(今甘肅臨夏市)。[74]麴莽布支率數萬騎攻涼州,圍贊婆駐守的昌松縣(今甘肅武威市東南),遭唐將唐休璟擊敗。[67][75]
701 赤都松贊與突厥結盟,攻打涼州、松州和洮州[74]
702 吐蕃攻打茂州(今四川茂縣)。[76]
703 赤都松贊親征南詔(今雲南)。[76]
704 吐蕃襲擊泰爾梅茲[77]赤都松贊使南詔的國王交稅,黑稱臣。[78]
拉跋布 赤都松贊死於征南詔途中,其子拉跋布繼位。[79]
705 赤德祖贊 沒廬·赤瑪類廢黜了拉跋布,立赤都松贊的一歲兒子赤德祖贊
706 唐蕃在神龍二年舉行第一次劃界會盟「神龍盟誓」,劃定青海一帶邊界。[80][81]
710 吐蕃征服了小勃律[82]
唐朝安西都護張玄表入侵吐蕃東北。[83][67]
唐朝攝監察御史李知古攻佔原附吐蕃的姚州蠻。[84]
唐高宗的曾孫女金城公主嫁給赤德祖贊;鄯州都督楊矩受賄,唐睿宗准其奏將河西九曲(甘肅黃河以北的地區)送給吐蕃,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85][67]
712 太后赤瑪類逝世。赤德祖贊年幼,由乞力徐等重臣攝政。[86]
714 吐蕃大論乞力徐攻打臨洮蘭州渭州(今甘肅定西市)再攻渭源,唐玄宗下詔欲親征,因薛訥王晙重創擊退吐蕃而止。[87][88]
715 吐蕃與大食聯軍攻打唐朝的屬國拔汗那國(今譯費爾干納),為北庭大都護府都護呂休璟監察御史張孝嵩擊敗。[89][90][91][92]吐蕃勢力退到蔥嶺南部。[93]
717 突騎施伍麥亞王朝、吐蕃聯軍攻打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和大石城(今新疆烏什縣),被安西節度使湯嘉惠擊敗。[94][95][96]
720 吐蕃占領大石城。[97]
722 吐蕃圍小勃律,遭唐北庭節度使張孝嵩派張思禮率四千人擊退。[97][14]
726 吐蕃的悉諾邏恭祿攻打甘州(今張掖),但主力死於暴風雪,殘部被唐涼州都督王君㚟消滅。[98][99]
727 吐蕃及其突厥盟友攻擊龜茲。悉諾邏恭祿掠瓜州(今甘肅瓜州縣),俘其刺史,又攻肅州(今甘肅酒泉)。[100][98][101]
728 吐蕃襲擊龜茲。[89]
赤德祖贊殺大貢論悉諾邏恭祿。[101]
729 唐朝張守珪西寧大敗吐蕃。[102][100]
730 信安王李禕攻佔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縣西南),改為振武軍[14][103]
734 唐蕃雙方在赤嶺(今青海省湟源縣日月山)立碑定界。[104]吐蕃遣王姊卓瑪類嫁突騎施蘇祿可汗為妻。[105]
737 吐蕃末·結桑東則布征服了小勃律[94][106]
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與吐蕃將軍乞力徐殺白狗為盟,撤邊防軍以利放牧。崔希逸於青海奇襲吐蕃,乞力徐逃走。唐蕃絕交。[107][14]
738 劍南節度使王昱圍困安戎城,被吐蕃擊敗。[108][14]
739 唐朝在鄯州(今青海西寧湟中)取得了對吐蕃的重大勝利。[108]
740 唐朝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從吐蕃手中奪回安戎城。[109][110][111]
741 吐蕃在青海地區襲擊唐朝但被擊退。吐蕃攻佔石堡城。[112][14]
742 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河西節度使王倕入侵吐蕃東北,殺死數千藏民。[113][114][115]
743 皇甫惟明入侵吐蕃,從吐蕃手中收復河西九曲。[112]
745 皇甫惟明攻打石堡城,遭受重大損失。[112][116]
747 唐將高仙芝攻佔小勃律[89][117]唐董延光攻石堡城不克。[118]
749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攻陷石堡城,傷亡慘重,俘虜吐蕃鐵刃悉諾羅等四百人。[119][109][103]
751 阿拔斯王朝與吐蕃在怛羅斯戰役擊敗唐將高仙芝。唐朝向西的擴張中止。[3][120]
752 南詔國王閣羅鳳臣服吐蕃,吐蕃稱為「贊普鍾」(「鍾」意為「弟」,即贊普之弟)。南詔改元贊普鍾,立碑紀念。[121][122][123]
753 哥舒翰把吐蕃從黃河上游的九曲地區驅逐出去。[109]
755 赤松德贊 赤德祖贊被兩位大臣謀殺,其子赤松德贊繼位。[124]
吐蕃殺蘇毗王沒陵贊,其子悉諾邏奔唐,唐封為懷義王。[125][126]
757 吐蕃征服了鄯州[127]
762 唐肅宗為集中兵力平安史之亂,許歲貢絹繒五萬匹給吐蕃以罷兵。[128]
赤松德贊下詔以佛教為國教。[3][129][130]
763 唐代宗拒不納貢。吐蕃軍10萬人入侵唐朝,占領唐朝首都長安,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為帝,15天後退兵。[119][131][132][133]
764 吐蕃7萬餘人的軍隊入侵唐朝占領涼州,但被嚴武擊敗。[134]
吐蕃軍3萬人與回鶻汗國聯合入侵唐朝,推進到奉天(今陝西乾縣)兩次,但是郭子儀說服回鶻助唐,吐蕃退軍。[119]
765 十月吐蕃、回紇再度聯兵侵唐,郭子儀說服回紇大帥藥葛羅與唐結盟,反將吐蕃擊潰。[135]
766 吐蕃征服了甘州肅州[136]
767 赤松德贊立碑紀念恩蘭·達札路恭攻唐等功績。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是現存最早的吐蕃碑刻。[3]
攻打天竺,恆河北岸的各個天竺小國紛紛投降,成為吐蕃屬國。
渡過恆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國,摩揭陀國成為吐蕃屬國。
在恆河北岸豎立大鐵柱以標明吐蕃與天竺之間的地界。
迎請寂護蓮華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分別帶來那爛陀寺傳承與密教。廣泛翻譯佛教經典。
776 吐蕃征服了瓜州。[136]
779 吐蕃第一座三寶具足的佛寺桑耶寺落成。[3][137]在桑耶寺立《興佛證盟碑》,碑文表示贊普臣民發誓世代尊奉佛教。[138]
781 吐蕃征服了哈密[139][136]
783 吐蕃與唐朝簽訂《清水之盟》,結束了敵對狀態。[136]
784 朱泚反,唐德宗出奔,許吐蕃安西北庭都護府平亂;亂平唐朝不與地,《清水之盟》遂廢。[140][141]
785 唐朝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遣使通好南詔,後屢敗吐蕃軍進犯。[142]
786 吐蕃尚結贊攻克鹽州(今陝西定邊縣)和夏州(位於今陝西及內蒙古)。[143][144]
787 吐蕃在平涼劫盟,當場俘獲許多唐朝官員和將領。[145]
尚結贊摧毀了鹽州和夏州後撤離。[145]
吐蕃占領敦煌和龜茲。[146][139]
788 唐朝在西昌擊敗吐蕃。[147]
789 吐蕃襲擊隴州(今陝西隴縣)、涇州彬州[148]西川節度使韋皋遣王有道與吐蕃戰於巂州台登谷,殺大兵馬使乞藏遮遮,數年盡復巂州。[149]
790 吐蕃征服了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縣)。[139][150]
792 吐蕃征服了高昌和田[139][150]
回鶻汗國將吐蕃逐出高昌、龜茲和焉耆。[151]
793 唐將韋皋攻破了吐蕃堡柵50個,擊敗了吐蕃3萬多人,收復了延州(今陝西延安)。[147][142]
794 印度中觀學派與中國禪宗之間的拉薩法諍(又稱「頓漸之諍」)結束,藏傳佛教此後以「漸修」為主流。[152][153]
796 吐蕃襲擊慶州(今甘肅慶陽),但是戰事在尚結贊死後戛然而止。[147]
797 穆尼贊普 赤松德贊退位,其子穆尼贊普繼位。[註 7]
798 穆尼贊普去世,赤松德贊再度統治。

九世紀

贊普 大事
800 牟如贊普 赤松德贊去世,牟如贊普成為贊普。[157]
801 南詔和唐軍聯軍進攻維州瀘水打敗吐蕃和阿拔斯王朝的奴隸軍。[158]
802 赤德松贊 赤德松贊成為贊普。[157]
804 牟如贊普去世。[156][157]
808 回鶻汗國奪取涼州。[159]
沙陀被吐蕃擊敗,投奔唐朝。[160]
809 吐蕃襲擊回鶻汗國的使唐團。[161]
810 吐蕃襲擊阿拔斯王朝。[162]
813 回鶻汗國越過戈壁沙漠攻擊吐蕃。[161]
814 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馬蒙襲擊吐蕃的瓦罕和小勃律,將一名吐蕃指揮官和藏族騎兵虜回巴格達[163]
815 赤祖德贊 赤德松贊去世,其子赤祖德贊繼位。[164][165]
816 吐蕃襲擊回鶻汗國首都窩魯朵八里未果。[166]
819 吐蕃襲擊慶州(今甘肅慶陽)。[167]
821 吐蕃襲唐,遭延州總管擊退。[168]
唐於長慶元年和吐蕃在長安簽訂長慶會盟,唐朝承認吐蕃擁有西域以及隴右和河西地區(今甘肅省)。[169]
823 於長安、拉薩等地立唐蕃會盟碑紀念長慶會盟。此盟使雙方邊境維持了二十餘年的和平。[170][171]
831 吐蕃維州守將悉恆謀率部以城降唐,西川節度使李德裕接納,唐文宗接受宰相牛僧孺的建議,人與地皆還吐蕃,吐蕃盡誅悉恆謀部,成為牛李黨爭的一個重要事件。[172]
838 朗達瑪 赤祖德贊去世,其兄朗達瑪繼位。[173]
842 朗達瑪被刺,雲丹俄松爭位發生內戰,吐蕃進入分裂時期[174]
843 高昌回鶻占領焉耆和庫車。[174]
847 吐蕃軍隊襲擊河西走廊,但在延州被唐軍擊敗。 [175]
848 張議潮叛,奪取吐蕃的沙州(今敦煌)和瓜州。[175]
849 原州以西吐蕃七個營的官兵降唐。[175]
850 張議潮奪取哈密、甘州和肅州(今酒泉)。[176]
851 張議潮取高昌及于闐,唐朝封他為沙州防禦使。[177]
866 吐蕃退回到青藏高原。[178]
869 吐蕃爆發臣民大反叛,陷入長期地方割據。[179]
877 起義軍發掘贊普陵墓,逐殺王室和貴族,吐蕃王朝徹底崩潰,西藏正式進入分裂割據的吐蕃分裂時期[180]

注釋

  1. ^ 吐蕃歷史的年份可能有一年的出入,因為第一手史料使用不同的農曆元旦公元陽曆不是同一天。如舊藏曆是「以麥熟為元旦」的物候曆。重要的史料《吐蕃大事紀年》用舊藏曆紀年,在羊年(公元671-672年)之後才開始記錄事件發生的季節,因此與公元或唐史年份的換算是近似的,可能相差一年。另一個問題是第一手史料不一定紀錄現代讀者想知道的基本資訊,例如一場戰役的確切日期、勝負與指揮官。[1]
  2. ^ 由於史料限制,對松贊干布生年以及重要事件(如定國號、定都)的年份並不確定,因此Gray Tuttle與Sam van Schaik的著作等以七世紀為吐蕃歷史之始。
  3. ^ 史料中松贊干布的生年與享年有多種說法,學界並無定論。一般認為他生於牛年,推算他生於593年、605年(如白桂思)或617年(夏格巴)。由於贊普滿十三歲才能實際掌權,因此不能斷定他618年繼位時是否實際掌權。[7][8][9]
  4. ^ 尺尊公主入藏的時間有不同說法。對尺尊公主的記載,主要來自於佛教史書《巴協》、《西藏王統記》以及《布頓佛教史》。在敦煌文獻、吐蕃金石銘刻及漢語史書等資料裏,都沒有提到尺尊公主,因此朱塞佩·圖齊等學者懷疑尺尊公主並非歷史人物。[12]佛教史書說佛教在松贊干布時期傳入,但敦煌文獻無相關說法,因此也被學者懷疑,認為可能遲至八世紀赤松德贊時期吐蕃才信奉佛教。[13]
  5. ^ 松州之戰的勝負漢藏史籍記載相反,都宣稱己方獲勝。[21]
  6. ^ 此役漢文文獻無記載,記載來自敦煌莫高窟中發現的藏文《吐蕃大事紀年》第十條。白桂思猜測此役與資治通鑑卷200所說論欽陵攻吐谷渾是同一戰役,但是年代錯亂。才讓《吐蕃史稿》於659-660年只寫吐蕃攻吐谷渾,沒有提到與唐交戰。學者對此役史料解讀(如地點、勝負及兵力)沒有共識,如王堯解讀為唐軍一千擊敗藏軍八萬;更敦群培《白史》解讀為藏軍一千擊敗唐軍八萬;黃正建主張《吐蕃大事紀年》慣例不紀錄吐蕃戰敗,而且漢文文獻沒有蘇定方當年與吐蕃交戰的記載,因此或許是藏軍八萬戰勝唐軍一千的一場小戰役。達延莽布支的身份,胡小鵬認為是烏海一帶親吐蕃的吐谷渾首領,王忠認為是駐守鄯善的慕容尊王。[38][39][40][41][42]
  7. ^ 赤松德贊與赤德松贊之間,史料對贊普世系的說法混亂。[154]有學者認為赤松德贊統治結束於794年。[155]《舊唐書》說「(貞元)二十年三月上旬,贊普卒。」即公元804年某贊普去世。[156]本表依Dotson推算結果。[157]

引用

  1. ^ Beckwith(1987年),第xvi-xvii頁
  2. ^ 2.0 2.1 Tuttle(2013年),第xv頁
  3. ^ 3.0 3.1 3.2 3.3 3.4 Tuttle(2013年),第xvi頁
  4. ^ 林冠群(2011年),第44頁
  5. ^ Beckwith(1987年)第18-19頁
  6. ^ 隋書·卷83·附國:大業四年,其王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明年,又遣其弟子宜林率嘉良夷六十人朝貢。欲獻良馬,以路險不通,請開山道以修職貢。煬帝以勞人不許。⋯⋯大業中,來朝貢。緣西南邊置諸道總管,以遙管之。
  7. ^ Hazod(2002年),第37頁
  8. ^ 劉立千(2000年)
  9. ^ 王沂暖(1980年),第28頁
  10. ^ Beckwith(1987年),第19頁
  11. ^ Blondeau & Buffetrille(2008年),第5頁
  12. ^ Tucci(1962年),第126頁
  13. ^ Heller(2007年)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新唐書·卷216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上
  15. ^ Beckwith(1987年),第21頁
  16. ^ van Schaik(2011年),第6頁
  17. ^ 17.0 17.1 舊唐書·卷198·泥婆羅國
  18. ^ Beckwith(1987年),第22頁
  19. ^ 19.0 19.1 19.2 新唐書·卷221上·西域上
  20. ^ 20.0 20.1 Beckwith(1987年),第23頁
  21. ^ Powers(2004年),第168-169頁
  22. ^ van Schaik(2011年),第7頁
  23. ^ Beckwith(1987年),第24頁
  24. ^ Xiong(2009年),第cix頁
  25. ^ Uray(1968年),第296頁
  26. ^ Beckwith(1987年),第25頁
  27. ^ 尚永亮(2016年),第52頁
  28. ^ 資治通鑑·卷198
  29. ^ 資治通鑑·卷199
  30. ^ 30.0 30.1 Blondeau & Buffetrille(2008年),第331頁
  31. ^ 胡興東(2015年),第323–324頁
  32. ^ French(2002年),第41-42頁
  33. ^ Beckwith(1987年),第26頁
  34. ^ 林冠群(2011年),第211頁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Bregel(2003年),第17頁
  36. ^ Wang(2013年),第145頁
  37. ^ 冊府元龜·卷995
  38. ^ Beckwith(1987年),第27-28頁
  39. ^ 王堯 & 陳踐(1992年)
  40. ^ 根敦瓊培(1981年),第71頁
  41. ^ 黃正建(1985年),第132頁
  42. ^ 胡小鵬 & 楊惠玲(2003年),第92頁
  43. ^ 資治通鑑·卷200
  44. ^ 林冠群(2016年),第176頁
  45. ^ Beckwith(1987年),第30頁
  46. ^ 林冠群(2011年),第430頁
  47. ^ 資治通鑑/卷201
  48. ^ Wang(2013年),第146頁
  49. ^ 49.0 49.1 49.2 Beckwith(2009年),第130頁
  50. ^ Beckwith(1987年),第32頁
  51. ^ Xiong(2009年),第cx頁
  52. ^ 52.0 52.1 Graff(2002年),第206頁
  53. ^ 舊唐書·卷5
  54. ^ Wang(2013年),第147頁
  55. ^ Wang(2013年),第148頁
  56. ^ 56.0 56.1 Beckwith(1987年),第43頁
  57. ^ Shakabpa(1967年),第32頁
  58. ^ 58.0 58.1 Xiong(2008年),第45頁
  59. ^ 資治通鑑·卷202
  60. ^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六·四裔考十三》
  61. ^ 林冠群(2016年),第192頁
  62. ^ Wang(2013年),第149頁
  63. ^ 資治通鑑·卷202
  64. ^ Beckwith(1987年),第50頁
  65. ^ 65.0 65.1 Wang(2013年),第150頁
  66. ^ Bregel(2003年),第16頁
  67. ^ 67.0 67.1 67.2 67.3 67.4 舊唐書·卷196上
  68. ^ 資治通鑑·卷205
  69. ^ Beckwith(1987年),第56頁
  70. ^ Beckwith(1987年),第57頁
  71. ^ 71.0 71.1 Wang(2013年),第151頁
  72. ^ 新唐書·卷215下
  73. ^ Beckwith(1987年),第61頁
  74. ^ 74.0 74.1 Beckwith(1987年),第63頁
  75. ^ 資治通鑑·卷207
  76. ^ 76.0 76.1 Beckwith(1987年),第64頁
  77. ^ Beckwith(1987年),第67頁
  78. ^ Beckwith(1987年),第64-65頁
  79. ^ Beckwith(1987年),第69頁
  80. ^ 林冠群(2011年),第242-243頁
  81. ^ 神龙盟誓 - 吐蕃王朝. 西藏在線.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 
  82. ^ Wang(2013年),第157-8頁
  83. ^ Beckwith(1987年),第76頁
  84. ^ 資治通鑑·卷210
  85. ^ Wang(2013年),第155頁
  86. ^ 林冠群(2016年),第283頁
  87. ^ Wang(2013年),第156-7頁
  88. ^ 林冠群(2016年),第326-328頁
  89. ^ 89.0 89.1 89.2 Bregel(2003年),第18頁
  90. ^ Xiong(2008年),第cxi頁
  91. ^ 資治通鑑·卷211
  92. ^ Wang(2013年),第157頁
  93. ^ 林冠群(2011年),第433頁
  94. ^ 94.0 94.1 Bregel(2003年),第19頁
  95. ^ Wang(2013年),第158頁
  96. ^ 林冠群(2016年),第290頁
  97. ^ 97.0 97.1 Wang(2013年),第159頁
  98. ^ 98.0 98.1 Wang(2013年),第160頁
  99. ^ 新唐書·卷133·王君㚟
  100. ^ 100.0 100.1 Xiong(2009年),第cxi頁
  101. ^ 101.0 101.1 舊唐書·卷99·蕭嵩
  102. ^ Wang(2013年),第161頁
  103. ^ 103.0 103.1 司馬光(1987年),第63頁
  104. ^ Wang(2013年),第164頁
  105. ^ 林冠群(2016年),第289頁
  106. ^ 林冠群(2016年),第294-295頁
  107. ^ 袁樞(2001年),第6723頁
  108. ^ 108.0 108.1 Wang(2013年),第165頁
  109. ^ 109.0 109.1 109.2 Graff(2002年),第213頁
  110. ^ Wang(2013年),第165-6頁
  111. ^ 資治通鑑·卷214
  112. ^ 112.0 112.1 112.2 Wang(2013年),第166頁
  113. ^ Beckwith(1987年),第128頁
  114. ^ 資治通鑑·卷215
  115. ^ 新唐書·卷5
  116. ^ Beckwith(1987年),第129頁
  117. ^ 新唐書·卷135·高仙芝
  118. ^ 司馬光(1987年),第36-37頁
  119. ^ 119.0 119.1 119.2 Xiong(2009年),第cxii頁
  120. ^ Bulliet(2010年),第286頁
  121. ^ 舊唐書·卷197·南詔蠻
  122. ^ 新唐書·卷222上
  123. ^ 南詔德化碑
  124. ^ Beckwith(1987年),第142頁
  125. ^ 資治通鑑·卷217
  126. ^ 新唐書·卷221下·西域下
  127. ^ Wang(2013年),第167頁
  128. ^ 林冠群(2011年),第389頁
  129. ^ van Schaik(2011年),第30頁
  130. ^ Schaeffer,Kapstein & Tuttle(2013年),第60頁
  131. ^ Wang(2013年),第169頁
  132. ^ 舊唐書·卷86·高宗諸子·章懷太子賢·子 承宏
  133. ^ 資治通鑑·卷223
  134. ^ 舊唐書·卷117·嚴武
  135.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五·迴紇
  136. ^ 136.0 136.1 136.2 136.3 Beckwith(1987年),第149頁
  137. ^ 林冠群(2016年),第638頁
  138. ^ Schaeffer,Kapstein & Tuttle(2013年),第65頁
  139. ^ 139.0 139.1 139.2 139.3 Bregel(2003年),第21頁
  140. ^ Beckwith(1987年),第150頁
  141. ^ 資治通鑑·卷231
  142. ^ 142.0 142.1 舊唐書·卷140
  143. ^ Beckwith(1987年),第150-51頁
  144. ^ 舊唐書·卷134·馬燧
  145. ^ 145.0 145.1 Beckwith(1987年),第151頁
  146. ^ Beckwith(1987年),第152頁
  147. ^ 147.0 147.1 147.2 Wang(2013年),第183頁
  148. ^ Wang(2013年),第182頁
  149. ^ 資治通鑑·卷233
  150. ^ 150.0 150.1 Beckwith(1987年),第154頁
  151. ^ Beckwith(1987年),第156頁
  152. ^ Roccasalvo(1980年)
  153. ^ van Schaik(2011年),第37-39頁
  154. ^ Shakabpa(1967年),第46頁
  155. ^ Wangdu等,第23,92頁
  156. ^ 156.0 156.1 舊唐書·卷196下
  157. ^ 157.0 157.1 157.2 157.3 Dotson(2007年),第15頁
  158. ^ Beckwith(1987年),第157頁
  159. ^ Beckwith(1987年),第163頁
  160. ^ Beckwith(1987年),第163-4頁
  161. ^ 161.0 161.1 Beckwith(1987年),第164頁
  162. ^ Beckwith(1987年),第160頁
  163. ^ Beckwith(1987年),第162頁
  164. ^ Shakabpa(1967年),第46–47頁
  165. ^ Yeshe De Project(1986年),第284, 290–291頁
  166. ^ Beckwith(1987年),第165頁
  167. ^ Wang(2013年),第185-6頁
  168. ^ Beckwith(1987年),第166頁
  169. ^ Wang(2013年),第187頁
  170. ^ Xiong(2009年),第cxiii頁
  171. ^ Beckwith(1987年),第167頁
  172. ^ 林冠群(2016年),第643頁
  173. ^ Shakabpa(1967年),第51頁
  174. ^ 174.0 174.1 Beckwith(1987年),第168頁
  175. ^ 175.0 175.1 175.2 Wang(2013年),第188頁
  176. ^ Rong(2013年),第40頁
  177. ^ Beckwith(1987年),第171頁
  178. ^ Wang(2013年),第189頁
  179. ^ 林冠群(2016年),第379頁
  180. ^ 藏族:歷史,見村寨網:二十六個少數民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8-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