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成王
西周天子
清代所繪周成王畫像
君主
儲君周康王
出生約前1055年
逝世前1020年
配偶正妻:王姒
子嗣周康王
諡號
成王
政權西周(西周)
父親周武王
母親邑姜
首都鎬京

周成王(約前1056年—前1025年),姓,名西周第二代天子,周武王之子。按照陳久金研究員[1]及新出土ㄐㄩㄝˊㄍㄨㄟˇ銘文[2],成王在位18年。20歲之前的七個年頭由叔父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不滿,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周公旦出兵平定三監之亂。成王親政後(20歲),營造新都雒邑、大封諸侯,還命周公東征、編寫禮樂,加強西周王朝的統治。成王與其子周康王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成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42年至前1021年,在位22年。[3][4]

生平

三監之亂

周武王牧野之戰滅亡商朝後,為了有效統治商朝的遺民,將原商朝的領地劃分為四個區域:在原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建立殷國,封給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又名祿父)。同時周武王將三個弟弟封於殷國周邊,用來監視武庚。朝歌以東地區(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建立管國,封給管叔鮮;朝歌以西地區(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建立蔡國,封給蔡叔度;朝歌以北地區(今河南省湯陰縣一帶)建立霍國,封給霍叔處,統稱「三監」。 [5]

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年幼繼位,遂由周公旦攝政,代成王行事。管叔、蔡叔等懷疑周公旦要篡位,以「周公將不利於成王」為藉口,聯合武庚及淮夷諸國發動叛亂。周公旦親自率領部隊前往討伐,經過三年時間平定叛亂,誅殺武庚及管叔,囚禁蔡叔於郭鄰,廢霍叔為庶人[6][7][8]

成王親政

周公旦攝政七年後(亦有看法認為周公實際上在這段期間是僭位稱王),還政於成王,自己作為大臣繼續輔佐成王。[9]

周成王年幼時生病,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祈禱說:「王年幼沒有主張,冒犯神靈的是我自己。」隨後將祝告冊文藏於秘府,周成王果然痊癒。周成王親政後,有人在背後說周公旦的壞話,導致周公旦逃亡到楚國。成王打開秘府,發現周公旦當年的祈禱冊文,感動得淚流滿面,於是迎回周公旦。周公旦回國後,害怕周成王驕奢淫逸,便寫了《無逸》勸諫成王。[10]

營造雒邑

清代女畫家陳書繪製的周成王卜年定鼎圖

早在武王克殷時,周武王就有在伊水洛水流域營建新都的想法,並派人在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周圍進行測量規劃。[11]周成王親政後,開始實施營造新都雒邑的計劃。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周成王在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斗門街道以北)祭拜武王廟,然後步行至豐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灃河以西)祭拜文王廟,隨後派召公奭到雒邑周圍進行測量,反覆勘察地形。又命周公旦進行占卜,得到卦象大吉。最後成功營建雒邑,將九鼎放置在那裡。周成王將商朝遺民遷往雒邑,又命周公旦寫《多士》訓誡遺民。[12][13]

周公東征

三監之亂時,淮夷諸國也參與叛亂。為維護周朝的穩定,周成王任命召公奭為太保,周公旦為太師,率軍東征,使淮夷降服。周成王親政後,淮夷及奄國再次反叛。周成王親率大軍征伐,滅奄國,將奄國國君遷往薄姑(今山東省博興縣湖濱鎮寨卞村西北),[14]並陸續消滅了參與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15]淮夷及奄國被平定後,息慎等國前來祝賀,西周的疆域也達到東海之濱,王朝的統治得到鞏固。[16][17]

制禮作樂

周成王

周成王命周公旦重新制定禮儀,譜制雅樂[18]據《儀禮》記載,周初的禮共有十七項。《周禮·春官·大宗伯》則將《儀禮》記載的十七項禮總結為五項: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樂本是古人將「頌神娛神」的願望以舞和樂的形式「送達天聽」的手段。經過周公旦的譜制,樂便成為人們在宗廟之中、族長鄉里之間、父子長幼閨門之內等社交場合溝通情感的基本方式。禮和樂的相輔相成最終形成了禮樂制度[19]

禮樂制度是以樂從屬於禮的思想制度,以禮來區別宗法遠近,又以樂來共融禮。按《周禮》,天子的舞隊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諸公六佾,諸侯四佾,士二佾。不同階層使用不同的舞隊人數,最終形成了等級制度。而樂則用來化解因為禮的等級化、秩序化引起的對立感和心理矛盾。禮樂制度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構成了西周時期的社會制度。[20]

分封諸侯

周成王統治期間延續了周武王的分封制度,據《荀子·儒效篇》記載:周成王時期封國七十一,姬姓國占五十三個。[21]以下是周成王時期分封的比較著名的諸侯國:

宋國

平定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遺民,周成王封投降周朝的商紂王庶兄微子啟於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國,以延續商朝的祭祀。微子啟仁義賢能,商朝的遺民十分擁戴他。[22]

衛國

平定三監之亂後,為徹底消除商朝殘餘勢力對周朝的隱患,周成王封周武王之弟康叔於朝歌,建立衛國

周公旦擔心衛康叔年輕不能治理國家,便寫了《康誥》、《酒誥》、《梓材》,勸諫衛康叔不要沉溺於酒色。康叔用這些準則治理封國,國家安定和睦,人民非常高興。[23]

魯國

早在牧野之戰勝利後,周武王便封其弟周公旦於曲阜(今山東省曲阜市),建立魯國。周公旦因輔佐周武王、周成王,沒有去自己的封國。[24]

周成王平定淮夷和奄國後,封周公旦長子伯禽於奄國舊地。[25]伯禽到任後,率軍討伐徐戎和淮夷的叛亂,保證了西周東部邊疆的安全。[26]

晉國

周成王繼位時,唐國發生內亂,周公旦滅唐國。成王年幼時與叔虞玩耍,將一片梧桐樹葉剪成玉圭形送給叔虞,說:「用這個當作你的封地。」史佚因此請求成王冊封叔虞為諸侯。成王說:「我只是開玩笑罷了。」史佚說:「天子無戲言,你說了就要履行。」於是周成王封叔虞於唐國舊地(今山西省翼城縣),這就是成語「桐葉封弟」的典故。唐叔虞死後,其子晉侯燮繼位,改國名為晉。[27]

楚國

周成王時期嘉獎周文王、周武王時期的功臣。因鬻熊服侍周文王有功,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孫熊繹丹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建立楚國。楚子熊繹和魯公伯禽、衛康叔、晉侯燮、齊太公一同侍奉周成王。[28]

蔡國

蔡叔度因參與三監之亂,失敗後被囚於郭鄰,封國被除。蔡叔度死後,其子一改其父舊行,尊德向善。周公旦聽說後便舉薦他做魯國的卿士,魯國在胡的治理下政治修明、局勢安定。周成王在周公旦的勸說下將胡封於蔡地(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恢復蔡國[29]

聃國

平定三監之亂後,因周武王之弟冉季載品行美善,周成王便封冉季載於厓(今河南省阜陽市),建立聃國。周公旦還舉薦冉季載為司空,輔佐周成王。[30]

去世

周成王去世前,擔心太子釗不能勝任國事,就命召公奭、畢公高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基。周成王逝世後,召公奭、畢公高率領諸侯,帶着太子釗去拜祭先王的宗廟,用周文王、武王開創基業的艱難反覆告誡太子,讓他力行節儉,戒除貪慾,專心治理國家。太子釗於是繼位,為周康王[31]

評價

成王臨終,擔心太子釗勝任不了國事,就命令召公、畢公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位。成王逝世之後,召公、畢公率領諸侯,帶着太子釗去拜謁先王的宗廟,用文王、武王開創周朝王業的艱難反覆告誡太子,要他一定力行節儉,戒除貪慾,專心辦理國政,寫下了《顧命》,要求大臣們輔佐關照太子釗。太子釗於是登位,這就是康王。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諸侯,向他們宣告文王、武王的業績,反覆加以說明寫下了《康詔》(康王之誥)。所以在成王、康王之際,天下安寧,一切刑罰都放置一邊,四十年不曾使用,史稱「成康之治」。延續了周朝的性命

周成王與其子周康王統治期間,百姓生活和睦,天下太平,歌功頌德之聲四處興起,「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32][33]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陳久金,《關於夏商周斷代工程西周諸王往年的修正意見》,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4,20(3):12-22頁
  2. ^ 朱鳳瀚,《ㄐㄩㄝˊㄍㄨㄟˇ與唐伯侯於晉》,《考古》2007年3月
  3. ^ 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
  4. ^ 朱永棠,《中國上古年代史比較》:11頁,表B4。
  5. ^ 《史記·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武王已克殷紂,復以殷余民封紂子武庚祿父,比諸侯,以奉其先祀勿絕。為武庚未集,恐其有賊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祿父,以和其民。
  6. ^ 《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
  7. ^ 《史記·卷四·周本紀》:初,管、蔡畔周,周公討之,三年而畢定。
  8. ^ 《尚書·周書·蔡仲之命》: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於商,囚蔡叔於郭鄰,以車七乘;降霍叔於庶人,三年不齒。
  9. ^ 《史記·卷四·周本紀》: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10. ^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初,成王少時,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於神曰:「王少未有識,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於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周公歸,恐成王壯,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11. ^ 《史記·卷四·周本紀》: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殷王受。日夜勞來定我西土,我維顯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12. ^ 《史記·卷四·周本紀》: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作召誥、洛誥。成王既遷殷遺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無佚。
  13. ^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豐,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營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國之。
  14. ^ 《尚書正義·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成王即政,淮夷奄國又叛,王親征之,遂滅奄而徙之,以其數反覆...成王既踐奄,將遷其君於蒲姑,已滅奄,而徙其君及人臣之惡者於蒲姑。
  15. ^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逮武庚之亂,始以兵力平定東方,克商踐奄,滅國五十。
  16. ^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寧淮夷東土,二年而畢定。諸侯咸服宗周。
  17. ^ 《史記·卷四·周本紀》:成王既伐東夷,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賄息慎之命。
  18. ^ 《史記·卷四·周本紀》: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
  19. ^ 王澤民. 论丛:礼乐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甘肅日報. 2009年2月9日. 
  20. ^ 礼乐:周天子宗法制度统治的工具. 中國網. 2008年8月7日 [2011年8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27日) (中文(簡體)). 
  21. ^ 《荀子·儒效篇》: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
  22. ^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周公既承成王命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開代殷後,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國於宋。微子故能仁賢,乃代武庚,故殷之餘民甚戴愛之。
  23. ^ 《史記·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周公旦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祿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為衛君,居河、淇間故商墟。周公旦懼康叔齒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先殷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告以紂所以亡者以淫於酒,酒之失,婦人是用,故紂之亂自此始。為梓材,示君子可法則。故謂之康誥、酒誥、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國,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說。
  24. ^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虛曲阜,是為魯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25. ^ 《尚書正義·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即政,始封伯禽。伯禽既為魯侯,乃居曲阜。
  26. ^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後,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並興反。於是伯禽率師伐之於肸,作肸誓...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魯。
  27. ^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於。唐叔子燮,是為晉侯。
  28. ^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鬻熊子事文王,蚤卒...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
  29. ^ 《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善。周公聞之,而舉胡以為魯卿士,魯國治。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餘五叔皆就國,無為天子吏者。
  30. ^ 《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封季載於厓。厓季、康叔皆有馴行,於是周公舉康叔為周司寇,厓季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
  31. ^ 《史記·卷四·周本紀》:成王將崩,懼太子釗之不任,乃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諸侯,以太子釗見於先王廟,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為王業之不易,務在節儉,毋多欲,以篤信臨之,作顧命。太子釗遂立,是為康王。
  32. ^ 《史記·卷四·周本紀》: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
  33. ^ 《史記·卷四·周本紀》: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
前任:
周武王
周天子
中國君主

西周第2代
繼任:
周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