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旅遊旅遊業(英語:Tourism)是指個人的旅行遊覽活動和為旅客提供休閒設施與服務產業[1]。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

旅遊也是一種休閒娛樂活動,旅遊業也是休閒產業的一種,具有移動性、異地性和暫時性等特徵。旅遊人士稱為一般旅客、遊客。跟團旅遊時,共同旅伴稱為同團團員;自由行之旅客,亦稱為背包客。一般而言,旅遊具有觀光和遊歷兩個不同的層次,前者歷時短,體驗較淺,後者反之,也稱為深度游。

汽車旅館
水上旅遊
背包客

旅遊理論

與旅行的概念不同,旅遊是指為了消費、休閒或公幹或其他原因,離開其慣常居住地與活動場所,到達其目的地停留不多於一年的遊覽活動,它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旅遊要涉及社會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教育等各個社會領域。旅遊也是一種娛樂活動。世界旅遊組織對於旅客的定義是某人出外最少離家55英里(88.5千米)。

旅遊地點

  • 自助旅遊:最近幾年新起的一種通過旅友互相組織,傳播的旅遊方式,更多存在於戶外探險、登山、自駕、徒步、自助類型的旅遊,過程更自由,更艱險,能更好的體會旅遊的樂趣。[2]
  • 戶外旅遊:為了消閒或公幹,到其居住地及工作外的地方進行遊覽活動。(至少逗留24小時,但不包括過境旅客)
  • 跨國旅遊:A國的人到B國進行遊覽活動。
  • 出境旅遊:對某國或某地區來說,其國民或居民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旅遊,稱為出境旅遊。
  • 入境旅遊:對某國或某地區來說,其他國家(地區)國民(居民)到本國或本地區旅遊,稱為入境旅遊。
  • 本地/本土旅遊、國內旅遊、境內旅遊:離開居住地,到國內其他地方旅遊(例子:北京人去上海旅遊)。

旅遊業的重要性

德國烏瑟多姆島上的沙灘籃子英語Strandkorb。旅遊業帶動的不僅是當地的服務業,還有工藝(生產沙灘籃子椅)、零售業房地產業城市形象英語City marketing都能從中受益
波蘭德拉瓦國家公園,以划艇河道聞名

旅遊業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世界旅遊組織1980年會議上,馬尼拉宣言認為旅遊是國民生活中一項必要的活動,因為它直接影響到社會、文化、教育、經濟領域。

旅遊業通過提供遊客商品和服務英語goods and services(其商品與服務有可能是一體的、實時同步的),可以賺取大量收入,自2011年起占到世界服務貿易的30%,總體商品和服務出口貿易的6%。同時也提供了與之相關的第三產業就業機會。

從旅遊業受益的服務業包括運輸業航空遊輪鐵路列車出租車),酒店業住宿,包括酒店度假村airbnb),娛樂場所(遊樂園餐館賭場商場音樂演出場所英語music venue劇院)。當然還有賣給遊客的商品包括紀念品

歷史

日本遊客請教導遊和旅遊指南,出自秋里籬島的都名所圖會(1787)

古代

在古代,到一個人居住地以外的地方旅遊休閒僅限於富裕階層。他們偶爾會去遙遠的地方,欣賞宏偉的建築和藝術品,學習新的語言,體驗新的文化,品嘗不同的料理。 最早的旅遊可以追溯到烏爾國王舒爾吉,雖然國王自詡是為了修路和建造驛站,給其他旅行者提供方便之用[3]。 最早的休閒旅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4]。 在羅馬共和國時期,富人流行去貝亞這種地方做SPA和海濱度假。保薩尼亞斯在公元2世紀寫書《希臘描述》。在中國古代孔子花費14年周遊列國,到過泰山[5],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而歷朝中,皇帝為了避暑、避寒,會離開皇宮去到行宮避暑避寒。

中世紀

到了中世紀基督教英語Christian pilgrimage佛教都有朝聖的傳統。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吳承恩西遊記,分別是英語文學中國文學的經典之作。

10世紀到13世紀的宋朝湧現出了一些旅遊作家,有蘇軾范成大明朝徐霞客意大利彼特拉克在1336年登旺度山後寫了遊記讚揚這次旅行,但批評他缺乏好奇心。勃艮第公爵詩人Michault Taillevent法語Michault Taillevent在1430年遊覽侏羅山後寫了恐怖回憶錄[6]

壯遊

1624年波蘭王子Ladislaus Sigismund參觀布魯塞爾首都大區Cornelis van der Geest英語Cornelis van der Geest的畫廊

現代旅遊可以追溯到壯遊,指的是歐洲上層階級的年輕人環遊歐洲(主要是德國意大利)。1624年,波蘭王子瓦迪斯瓦夫四世進行了一次橫跨歐洲的旅遊,這在當時波蘭貴族中是風俗習慣[7]。 他遊覽了相當於現在的德國、比利時、荷蘭領土,並受到圍攻布雷達英語Siege of Breda (1624)的西班牙軍隊、法國、瑞士、意大利、奧地利、捷克的讚賞。這是一次教育之旅[8],其中一項成果是將意大利歌劇英語Polish opera引進波蘭立陶宛[9]

該傳統一直活躍到約1660年,直到1840年代大規模的鐵路運輸的出現,形成了標準的旅遊行程。雖然這主要限於英國貴族英語British nobility和有錢的鄉村貴族英語landed gentry,但是北歐新教徒有類似的旅行,並從18世紀中葉開始有南美、美國和其他海外年輕人加入。鐵路和蒸汽船的出現使得旅遊變得簡單,中產階級也因此受益,這其中有托馬斯·庫克,並流傳了一句諺語叫「庫克的旅行」(意為走馬看花式的旅行)。

到了18和19世紀,壯遊成了上流社會學生的象徵,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的關於經典文化的霸權理論很受歐洲學術界的歡迎。藝術家、作家、旅行家(如歌德)肯定了意大利、法國、希臘在傳統藝術領域的霸權地位。因為這些原因,壯遊的主要目的地便是前往這些地方。

休閒旅遊的興起

英國人在坎帕尼亞卡爾·施皮茨韋格繪(1845年)

休閒旅遊可以關聯到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的閒暇時間增加[10]。 起初,受益的群體是生產機器的擁有者、寡頭政治、工廠主、貿易家。這其中也包含新出現的中產階級[10]。 於1758年創辦的考克斯金英語Cox & Kings是第一家正式的旅遊公司[11]

旅遊業這項產業起源於英國,這在很多地名中得以體現。在法國蔚藍海岸的度假勝地尼斯,一條著名的海濱步行道叫盎格魯街(意為「英國人步行道」)。在歐洲大陸有許多歷史名勝,宮殿酒店取名為「布里斯托酒店」、卡爾頓酒店、 美琪酒店,這些都體現了英國的統治地位。

萊斯特托馬斯·庫克大樓的鑲嵌板,畫面展示了旅行
萊斯特火車站為庫克早期旅行套餐的起點

托馬斯·庫克是第一批做旅遊生意的。1841年7月5日,庫克安排鐵路公司收取每位乘客1先令,這包括火車票和旅途中的餐食。

1855年,庫克推出了第一個出國游,從萊斯特到加來並前往參加世界博覽會,次年則推出歐洲大環遊[12]。 1860年代他組團前往瑞士、意大利、埃及、美國。

現代旅遊

許多遊客會到海濱的海水浴場休閒旅遊,熱帶海濱地區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很熱門。

大眾旅遊

阿道夫·馮·門采爾的旅行計劃(1875)
大眾旅遊,意大利羅馬特雷維噴泉
遊客在巴塞羅那地中海海岸(2007)

大眾旅遊指的是按照計劃有組織的跟團游,通常會在導遊的帶領下進行。[13] 該旅遊形式在19世紀下半年在英國形成,開創者是托馬斯·庫克。庫克利用了歐洲快速發展的鐵路網絡優勢,創辦了一家公司,除了為大眾提供價格實惠的一日游以外,還為富人提供了去歐洲、印度、亞洲、西半球的長途旅遊。到1890年代每年都有2萬名遊客購買Thomas Cook & Son英語Thomas Cook & Son的旅遊產品[14]

旅遊交通到20世紀早期開始有汽車,後來又有了飛機。交通的發展縮短了人們在旅途中花費的時間。

歐洲大陸,最早的海水浴場為1793年開發的海利根達姆,位於波羅的海

到了20世紀中葉,地中海沿岸成為了大眾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中的療養制度與療養院

在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中,出於政府提倡的社會主義道德和計劃經濟的影響,旅遊活動一般會被療養制度所代替。療養制度和療養院建立在與資本主義社會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之上:是一種健康、效率和有組織的集體體驗,而非享樂和放縱。一般來講,工人與其它勞動者在一年內會擁有兩到三次在全國其它療養院休息的機會,其餐旅費用完全由國家政府支付。但在施行了經濟改革政策的社會主義國家中,療養制度往往式微。

利基旅遊

阿爾馬達里斯本大耶穌像,宗教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利基旅遊指的是近年來出現的形形色色的特殊旅遊形式。比較普遍的利基旅遊市場有:

其它的旅遊形式還有:

冬季旅遊

冬季旅遊的發源地是1860年代的瑞士聖莫里茨。人們去到滑雪場滑雪[15][16]。在現代亞洲,常見的冬季旅遊目的地有中國大陸的東北三省地區、日本的北海道等。另外,冬季旅遊的目的地除了一些可以觀賞雪景,體驗滑雪的地區之外,也有居住在較寒冷地區的人願意前往的熱帶地區,如中國大陸的海南省。

旅遊業的問題

參見

參考資料

  1.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旅遊業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1-04.——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2. ^ 漫步者户外旅游网. [2015-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01). 
  3. ^ Jayapalan, 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Atlantic Publishers & Dist. 2001-01-01 [2018-11-22]. ISBN 97881715697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英語). 
  4. ^ Casson, Lionel. Travel in the Ancient Worl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32. 
  5. ^ “周游列国”,孔子到过哪些地方又看到了什么. 搜狐. 2017-05-21 [2018-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6. ^ Deschaux, Robert; Taillevent, Michault. Un poète bourguignon du XVe siècle, Michault Taillevent: édition et étude. Librairie Droz. 1975: 31–32 [2018-11-22]. ISBN 9782600028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7. ^ Tomasz Bohun, Podróże po Europie, Władysław IV Wasa, Władcy Polski, p. 12
  8. ^ Adam Kucharski. Dyplomacja i turystyka – królewicz Władysław Waza w posiadłościach hiszpańskich (1624–1625). Silva Rerum. [2017-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9. ^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pera』』, ed. Roger Parker (1994): chapter o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opera by John Warrack, p. 240; 『』The Viking Opera Guide’』, ed. Amanda Holden (1993): articles on Polish composers, p. 174
  10. ^ 10.0 10.1 Singh, L. K. Issues in Tourism Industry. Fundamental of Tourism and Travel. Delhi: Isha Books. 2008: 189 [2018-11-22]. ISBN 978-81-8205-47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11. ^ History: Centuries of Experience. Cox & Kings英語Cox & Kings. [2011-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5). 
  12. ^ Key Dates 1841–2014 | Thomas Cook. www.thomascook.com. [2017-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5). 
  13. ^ Golden Age of Mass Tourism: It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Erkan Sezgin and Medet Yolal, Anadolu University英語Anadolu University, p. 73
  14. ^ Golden Age of Mass Tourism: It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Erkan Sezgin and Medet Yolal, Anadolu University英語Anadolu University, p. 74
  15. ^ Birthplace of winter touris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16. ^ Early Winter Tourism. Tradition & History. 聖莫里茨: Kulm Hotel. [2011-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9).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遊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