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新館與老館(2022年11月攝)
地圖
成立日期1957年
地址 中國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
經緯度39°56′15″N 116°20′11″E / 39.937387°N 116.336487°E / 39.937387; 116.336487座標39°56′15″N 116°20′11″E / 39.937387°N 116.336487°E / 39.937387; 116.336487
網站bjp.org.cn

北京天文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是北京市天文學展覽館和科普基地。北京天文館是隸屬於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

歷史

籌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李元就希望在中國建立一座天文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多次呼籲,並準備了很多資料。當時北京市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長吳晗訪問民主德國時觀看了天象表演,認為北京市也應建成這樣的天象館。此後李元承擔了資料準備工作,並最終促成了北京天文館開工建設[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主德國的蔡司天象儀器廠恢復生產天象儀。當時民主德國欠中華人民共和國債務(實為一戰與二戰的戰爭賠款),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民主德國大使建議,應在中國建天象館,並願用天象儀抵償部分債務。1951年,蔡司天象儀器廠送來一架儀器模型,後用抵債方式出售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台,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生產的第2台天象儀(第一台由民主德國給蘇聯。後來聯邦德國也生產了1台給美國[2]

關於中國第一座演示天象節目的「天文電影院」的名字,還曾引發爭論。當時國內資料一直將演示天象節目的場館譯為「假天館」,也有的稱為「天象館」。但陳遵媯(北京天文館首任館長)堅決反對這種叫法,認為僅靠天象儀普及天文知識遠遠不夠,還需舉辦展覽、科普講座、天文觀測活動,「它絕不僅是天文電影院,應該是沒有圍牆的天文學校。」陳遵媯堅持應叫「天文館」,希望這座中國第一個科普場館不但演示天象節目,還培養天文愛好者及天文人才,出版天文普及刊物,開展研究課題。但當時其他國家只有演示天象節目的場館,而沒有陳遵媯設想的這種綜合性場館。最終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決定,「就叫『天文館』,別人沒搞過的我們也要搞。」北京天文館因而成為全世界第一家「天文館」[2]

北京天文館第一個方案選址在天壇公園內,正對王府井大街延長線,後被否決。第二個方案是將北京天文館的天象廳設在北京鼓樓上,後被否決。第三個方案選址在北海公園後門斜對面的一塊三角地,後被否決。最終選定西直門外大街南側、北京動物園對面的一片空地作為館址,這裏不僅因靠近北京動物園所以青少年和遊人多,而且莫斯科假天館也是建在動物園對面,另外北京天文館可以和北京動物園東側的蘇聯展覽館(今北京展覽館)遙相呼應[2]

動工與落成

北京天文館舊館

1954年9月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擬定的《北京假天館籌建計劃》,1955年秋,在民主德國專家幫助下,北京天文館動工興建[3]。1957年9月29日上午,北京天文館開幕[4]。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毅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天文學家程茂蘭等600多人參加開幕式[3]。北京市副市長吳晗等領導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5]。當時館內設有天象廳、展覽廳、講演廳、小天文台、小氣象台。其中設在天象廳內的天象儀可以在穹頂銀幕上構成「人造星空」[3]。北京天文館是亞洲第一座大型天文館[6]

另外,位於建國門外的北京古觀象台也歸北京天文館管理。

1958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自主研製天象儀,特批北京工業學院、北京光學儀器廠、無線電控制設備廠和北京天文館聯合研製大型國產天象儀。1976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一台國產大型天象儀在北京天文館取代了蔡司天象儀投入使用[2],一直服役到2007年11月5日退役,此後移至新館地下二層展廳永久保存展示[7]

文革期間,北京天文館門廳外上方懸掛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浮雕被毀掉,換成「為人民服務」的大字,文革結束後照四象浮雕原樣複製後重新刻在門廳外上方。建館時,在大廳中央大圓池內的傅科擺上方,有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夸父追日5幅天頂畫,由吳作人周令釗等人繪製,天頂畫中心鑲嵌根據二十八宿佈局分佈的鎏金制的星星,油畫用木板圍合形成浮雲的效果,油畫外側是一圈凸出的十二生肖浮雕。這組天頂畫在文革期間被指責為「牛鬼蛇神滿天飛」而全部被毀,此後40年這裏一直是白色天花板,在2006-2008年的老館改造中才復原了天頂畫[2]

新館興建

北京天文館新館南面,可見其北側的老館天象廳

2001年,北京天文館新館在老館南側開工建設[6]。該工程是北京市60項重要工程之一[8]。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館新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自此北京天文館由新館、老館、北京古觀象台及若干館外科普教育基地構成[5]。北京天文館新館主體部分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建築面積21594平方米,由美國王弄極建築師事務所、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運用「相對論」理念設計,玻璃幕牆由深圳市三鑫特種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美國洛杉磯華裔設計建築師王弄極(Nonchi Wang)以該建築設計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洛杉磯分會的設計榮譽獎[8]

2006年11月起,北京天文館老館改造工程開始[5]。2008年7月11日,完成改造的北京天文館老館重新對外開放[9]。經過此次改造,老館恢復了建館初期的外觀,擁有直徑23米的金屬質地球幕,並使用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光學」、「數字」兩套天象儀取代1970年代生產的國產天象儀[5]。其中光學天象儀來自德國蔡司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蔡司9型光學天象儀[9][6]。數字天象儀即數字投影系統,是由6台索尼數字投影機全天域數字圖像拼接,解像度是7800×7800像素,達到4000萬像素,成為當時世界上解像度最高的數字天象儀[5][6]。另外還有4台輔助激光投影器,以及13.1聲道環繞聲系統等設備。改造後,天象廳座椅由600個減至400個,首次上映的是全天目數字天象節目《無限特快》。2008年7月11日起,互動科普展覽《玩轉星空》和《奧運星空》也對公眾開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老館天象廳還推出了中國首個數字天象節目系列劇《宇宙少年偵探團》(也是北京天文館數字工作室「出品」的首部作品)[6]

被降級與重新評級

2013年1月15日,國家文物局發佈《2011年度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結果》,北京天文館、抗美援朝紀念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廈門華僑博物院因在評估中未達標,取消其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復檢後至同年5月14日正式調整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這是自2008年施行博物館年度評估制度後第一次出現降級博物館[10]。2017年,北京天文館被評為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17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共34家在作為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的首都博物館接受授牌[11]

場館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的第一座天文館,現在分為A館(又名老館)和B館(又名新館)兩座。館內以精彩的劇場展示為主,利用球幕、多維技術將播放的天文展示電影演繹的震撼精彩。館裏有天文台可供遊客觀測,還有展廳展示宇宙的起源與發展,是學習天文知識、了解宇宙和觀賞高科技電影的優良去處。

A館內有展覽廳、影視報告廳、大眾天文台及天象廳。展覽廳里展示宇宙的起源和指南針的發明史等,館內也經常會在此舉辦各類其他展覽。大眾天文台既有觀測功能,也對遊人開放,遊客可以在此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太空的美麗。天象廳是A館中最重要的館區,廳內有直徑23.5米的球幕穹頂,用先進儀器逼真還原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000顆左右的恆星,為觀眾帶來最真實的星空體驗。場館最受歡迎的演出節目是「星空音樂會」,在聆聽美妙旋律的同時觀賞星空的變化,體驗唯美。

B館內有宇宙劇場、3D劇場、4D劇場共三個天文劇場,和天文展廳、太陽廳、大眾天文台和天文教室等展廳。B1層的展廳內有宇宙時空穿梭機、隕石展、天象儀展覽等幫助大家學習天文知識,1層的展廳里有各大星體的活動展示,可以在此尋找自己的星座。在1層的太陽廳內,則在演示太陽表面的活動情況。3D劇場位於B1層,4D劇場和宇宙劇場位於2層,都以先進的聲光電技巧、可以旋轉活動的座椅和球幕搭配放映影片,影片一般約30分鐘,觀賞時體驗震撼刺激,仿佛身臨其境。尤其是4D影院內會用水汽、噴霧、鼓風機等,更添真實感。[12]

北京天文館天文台使用的卡爾·蔡司天文望遠鏡

北館星

國際小行星中心於2007年7月30日發佈第60300號公告,第59000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北館星Beiguan),即北京天文館星。2007年9月28日,在北京天文館成立50周年慶祝會上,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科技處處長薛隨建博士宣讀小行星命名公報,並向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頒發了小行星命名證書[13]

歷任館長

參考文獻

  1.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13年部门预算说明. 首都之窗. 2013-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5). 
  2. ^ 2.0 2.1 2.2 2.3 2.4 2.5 北京天文馆选址内幕:50年前曾险些建在天坛. 中國經濟網. 2007-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7). 
  3. ^ 3.0 3.1 3.2 1957年:北京天文馆建成. 騰訊. 200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9). 
  4. ^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落成. 北晚新視覺. 2015-09-29 [2017-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5. ^ 5.0 5.1 5.2 5.3 5.4 9月29日:中日建交 毛泽东三湾改编 傅抱石逝世. 網易. 2010-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6. ^ 6.0 6.1 6.2 6.3 6.4 北京天文馆老馆重新“开张”. 搜狐. 2008-07-12 [2017-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7. ^ 北京理工大學. 人间天穹 北理之光——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研制纪实.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3). 
  8. ^ 8.0 8.1 天文馆新馆现身候选地标. 新浪. 2007-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9. ^ 9.0 9.1 北京天文馆老馆迎客. 新浪. 2008-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10. ^ 北京天文馆因展品少被降级 馆长委屈称陨石难得. 北京青年報. 2013年5月26日 [2021年2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8月4日). 
  11. ^ 成琪. 北京天文馆等34家博物馆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國經濟網. 2017-05-18 [2021-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12. ^ 北京天文馆攻略,北京天文馆门票_地址,北京天文馆游览攻略 - 蚂蜂窝. www.mafengwo.cn.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0). 
  13. ^ 第59000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北京天文馆星”. 搜狐. 2007-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6). 
  14. ^ 嘉宾简介: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 人民網. 201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3).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