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同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同黨,原名新亞同盟黨[1],曾改名中國共產黨東方共產黨,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黨,1916年由黃介民等人在日本東京建立。

歷史

1916年7月,黃介民與陳其尤、鄧席雲、黃霖生、王光伯、余揆之和朝鮮人何相衍張德秀尹顯振韓語윤현진 (독립운동가)等在日本東京中華樓成立新亞同盟黨,「主張四海同胞主義」,黃介民被公推為臨時主席。[2][3]五四運動後,大同黨得以發展,號稱吸收很多「印度人、朝鮮人、支那人、日本人等,合約三千人」。[3]

1920年1月30日,黃介民和姚作賓許德珩等將新亞同盟黨改組為大同黨[1],以和蘇俄加強聯繫。大同黨吸收了李大釗張國燾劉清揚康白情波塔波夫(博達博夫)等人參加。該黨主張民族平等、國家平等、人類平等,圖謀各地獨立,反抗強權,開展同共產國際的合作。[3][4]5月,通過朴鎮淳的溝通和資助,大同黨得到共產國際承認。曾在五四運動時期擔任中華民國學生聯合會主席的姚作賓前往海參崴,請求俄共(布)遠東局援助中國革命。不久,姚作賓由海參崴回國,於同年6月與黃介民等人在北京把「大同黨」改組為「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3][5]

1921年6月,共產國際三大莫斯科召開,姚作賓等人的「中國共產黨」也取得了共產國際的承認,獲得了代表中國參加會議的資格和表決權。然而當時中國有三個「共產黨」應邀出席共產國際「三大」,鑑於此,共產國際在認真研究俞秀松的《中共代表俞秀松為姚作賓問題致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聲明書》基礎上,最後作出決定,收回了姚作賓的代表證。[5]

後來,鑑於得到共產國際承認的中國共產黨成立,為求得自身發展,他們一度把自己的「中國共產黨」改組為「東方共產黨」,但不久該黨便不復存在。[5]

一些回憶錄和史料稱大同黨在1922年後消失或解體,但也有研究顯示1922年後其仍存在並發展黨員,1947年仍有人入黨,直至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終結後漸漸消失。[6]

參考資料

  1. ^ 1.0 1.1 金柄珉. 相期各努力 定国平天下: 黄介民与韩国独立斗士的思想文化交流.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 54 (1): 12–20. ISSN 1009-3311. 
  2. ^ 历史名人. 樟樹市人民政府. 2023-02 [202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6). 
  3. ^ 3.0 3.1 3.2 3.3 張軍鋒. 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2018-08-28 [202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6). 
  4. ^ 高伐林. 李汉俊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上). 明鏡歷史網. 2013-02-12 [2023-10-16]. 
  5. ^ 5.0 5.1 5.2 張揚、曹凱. 中国历史上曾经还有十四个“共产党”. 新浪歷史. 2013年9月4日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6. ^ 李丹陽. “慷慨悲歌唱大同”——关于中华民国时期的大同党. 晉陽學刊. 2019, (2): 33–57. ISSN 1000-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