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
美國
面值50美分(0.50美元
重量12.50克
直徑30.63mm
厚度1.8mm
邊緣鋸齒紋花邊
成分
0.36169金衡盎司
鑄造年份1916–1947
鑄幣標記費城鑄幣局出產的沒有鑄幣標記,丹佛鑄幣局三藩市鑄幣局出產的分別有字母「D」或「S」,其中1916年及部分1917年生產的版本位於正面自由女神右側(硬幣右側),在「IN GOD WE TRUST」的「TR」兩個字母下方;之後出產的改到背面左下角,位於樹的下方。
正面
圖案自由女神左手持有樹枝,右手伸出,身後是美國國旗
設計師阿道夫·溫曼
設計時間1916–1947
背面
圖案踩在山頂棲息的白頭海雕
設計師阿道夫·溫曼
設計時間1916–1947

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英語:Walking Liberty half dollar)是美國鑄幣局1916至1947年間出產的一種銀質50美分(即半美元)硬幣,由阿道夫·溫曼設計。

1915年,新任鑄幣局局長羅伯特·伍利誤以為硬幣設計依法必須在沿用25年後更換,所以馬上開始為替換巴伯硬幣做準備。巴伯硬幣共有角幣25美分和半美元三種面額,設計圖案基本相同,都是由長期擔任鑄幣局首席雕刻師的查爾斯·愛德華·巴伯設計,於1892年投產。經伍利安排,美國美術委員會開展設計競賽,最終溫曼的方案入選成為角幣和半美元的新設計。

溫曼的設計圖案是自由女神朝太陽大步前進,但事實證明,這樣的設計給生產帶來很大困難。鑄幣局是美國財政部的下屬部門,部長威廉·吉布斯·麥卡杜一度考慮由巴伯另行設計圖案。經過努力,鑄幣局成功將溫曼的設計投產,但之後出產的硬幣品相一直有待改善,這也成為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從1948年起被富蘭克林半美元取代的重要原因。儘管如此,藝術史學家科尼利厄斯·弗繆爾依然認為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當屬最美觀的美國硬幣之列。從1986年開始,溫曼的正面設計經修改在美國鷹揚銀幣上回歸;2016年,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在面世100周年之際發行金幣版本。

構想

1890年9月26日,聯邦國會在新通過的法案中規定:

財政部長批准,鑄幣局局長有權準備並採納新設計方案……但是,所有硬幣的設計或模具從獲得採納開始,至少要25年後才能更改……不過,鑄幣局局長仍然有權在得到財政部長批准後臨時與一名或多名相應領域頂尖的藝術家接洽,這些藝術家應該獲得報酬,款項從費城鑄幣局的撥款中支取。[1]

1892年,鑄幣局首席雕刻師查爾斯·愛德華·巴伯設計的一系列硬幣開始發行,其中包括一角25美分半美元三種面額,設計圖案基本相同,人稱「巴伯硬幣」(Barber coinage[2]。巴伯硬幣面世後備受公眾非議[3][4],從1905年開始,多屆總統領導的行政部門都試圖為美國硬幣換上更現代、更美觀的設計圖案[5]。1907至1908年,雙鷹金幣鷹揚半鷹和四分之一鷹金幣相繼採用新設計,分幣鎳幣也分別在1909和1913年更換設計。1916年,巴伯硬幣面世已滿25年,更換設計方案的呼聲此起彼伏。早在1914年,林肯分幣的設計者維克多·大衛·布倫納Victor David Brenner)就逕自遞交多份銀幣設計方案。但財政部回應稱,部長威廉·吉布斯·麥卡杜正忙於其他事務,實在抽身乏術。[6]

1915年1月2日,《密芝根州製造商和金融記錄》(Michigan Manufacturer and Financial Record)上刊登文章,其中有採訪費城鑄幣局局長亞當·喬伊斯(Adam M. Joyce)的內容:

據我所知……50美分、25美分和十美分面值新幣的發行尚未提上日程。不過,如果真要做出變更,我們希望新幣會比前不久的聖高登斯雙鷹、鷹揚、半鷹和四分之一鷹更易於維護(指模具),也更讓人滿意。從實際情況來看,野牛鎳幣和林肯一美分也存在問題。這都是因為政府希望鑄造出來的硬幣更有藝術美感,而不是更切合實際。[7]

1915年1月,財政部助理部長威廉·P·梅爾本(William P. Malburn)向麥卡杜遞交備忘錄,告知部長「目前銀質半美元、25美分和十美分硬幣(的設計方案)是在1892年更改,所以1916年可以採用新設計,而且可以在這年任何時候開始[8]。」麥卡杜則在備忘錄上直接回覆:「先由鑄幣局遞交設計方案,之後再考慮是否另找別家[9]。」

1915年4月,羅伯特·伍利(Robert W. Woolley)繼任鑄幣局局長職位。4月14日,他對喬伊斯下達指令,請他安排已在任36年的首席雕刻師巴伯準備新設計方案。同日,梅爾本就鑄幣局是否能從1916年開始將新設計投產一事徵詢財政部代表律師的意見,律師於4月17日給出肯定答覆。[10]鑄幣局當時正忙於生產巴拿馬-太平洋紀念幣,沒有馬上遵照財政部指示行動[9]。10月,巴伯經傳喚前往首都哥倫比亞特區,與伍利商討硬幣設計事宜,但已無法考證他此行是否帶有新幣草圖[10]

12月3日,伍利與美術委員會會面,請委員會審視鑄幣局雕刻部製作的草圖。巴伯也在現場,向委員會成員說明硬幣生產工藝。伍利還向委員會表示,如果他們不中意鑄幣局的作品,那麼可以推薦幾位雕塑家提供新設計。巴伯硬幣的角幣、25美分和半美元設計圖案幾乎完全相同,伍利打算這次三種硬幣都採用截然不同的新設計。[11]伍利還告知委員會,巴伯造幣的設計已經沿用了25年,所以必須更換——據錢幣史學家大衛·蘭格(David Lange)所言,這顯然是「對鑄幣法律的誤解[12]。」

委員會對巴伯遞交的鑄幣局草圖並不滿意[13],並推薦阿道夫·溫曼Adolph Weinman)、赫爾蒙·麥克尼爾Hermon MacNeil)和阿爾賓·波拉塞克Albin Polasek)三名雕塑家提供新設計方案,而且三人都可以遞交多份草圖。鑄幣局自行決定要在哪種面額硬幣上採用哪種設計,無須考慮設計師的初使意圖,但是這些設計方案並不能無所顧慮地互換。根據國會已經通過的法律,25美分和半美元硬幣的背面必須刻有老鷹,而十美分上不能出現老鷹。伍利希望三名雕塑家各有一種設計方案入選。[14]

1916年2月9至10日,美國化驗委員會舉行年度會晤,檢驗1915年出產的硬幣。委員會成員包括當時的鑄幣局局長羅伯特·伍利(後排站者,從左往右第四位),費城鑄幣局局長亞當·喬伊斯(後排最右側),以及鑄幣局首席雕刻師查爾斯·愛德華·巴伯(站在伍利左側)。

三位雕塑家都在2月中旬遞交設計草圖,再於2月23日前往紐約與伍利會面,以便展示作品並回應他可能提出的問題。伍利和麥卡杜經過多次探討後於2月28日通知溫曼,他有五幅草圖入選,分別沿用到十美分、半美元,以及25美分的背面。同日,伍利致信麥克尼爾,告知他的設計入選為25美分的正面,還致信波拉塞克,告知對方沒有作品入選。[15]美術委員會勸告伍利,不要讓一名藝術家負責這麼多份設計任務,最終25美分的兩面均交給麥克尼爾設計,由他修改之前遞交的草圖[16]

3月3日,財政部宣佈將更換硬幣設計,並在新聞稿中稱:「根據法律要求,這些硬幣的設計必須每25年更換一次,現行硬幣的25年期限在1916年結束[17]。」新聞稿中還表示,財政部希望在確定設計方案兩個月後讓新幣投產。伍利也在3月3日致信巴伯,告知首席雕刻師的設計方案沒有得到採納,溫曼和麥克尼爾的設計模型最遲會在5月1日抵達費城鑄幣局。[17]據錢幣史學家沃爾特·布林Walter Breen)記載,巴伯對此感到慍怒,變得「極不合作」[18]。蘭格指出,投產前出現多次延誤,幾位雕塑家「一方面需要微調自己的模型,另一方面還要力圖避開巴伯在他們道路上設立的障礙。雖然他從許多造幣實踐角度提出的意見都非常準確,但這些意見顯然可以通過更具建設性的方式呈現出來。」[19]蘭格在有關墨丘利10美分硬幣的著作中進一步指出,巴伯這時已是75歲高齡,但在之前十年裏,他「被迫參與到對他一生成就的系統性抹殺當中」,在此期間,他不得不參與多項工作,這些工作的結果都是以他人的作品取代他過去的設計。[20]

新設計的三種硬幣面世後,所有美國硬幣這時都有了新設計(摩根銀元此時尚未投產)[21]。據1916年末《藝術世界》(The Art World)雜誌刊載的專欄文章所說:

自(19世紀的)那一天起,我們錢幣的藝術造詣已經大有進步。多位知名雕塑家獲聘,並取得令人欽佩的成果……現在,我們又有了溫曼設計的新版半美元和十美分,還有麥克尼爾設計的新版25美分。回想起來,這一切似乎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22]

設計

羅提為法國硬幣創作的「播種者」設計有可能是溫曼半美元正面設計的靈感來源

財政部長麥卡杜在1916年的年度報告中稱:

半美元的設計圖案是自由女神的全身像,背景是星條旗在風中招展,自由女神拿着月桂和橡樹枝,象徵文明和軍事的輝煌,正大踏步朝新一天的黎明邁進。女神的手向外伸出,將自由的精神揮灑出去。半美元背面是在高山峭壁上棲息的老鷹,展開翅膀,無所畏懼,對自己的實力成竹在胸。岩石的裂縫中還有象徵美國的松樹苗冒出。[23]

溫曼為半美元設計的正面圖案同奧斯卡·羅提Oscar Roty)為法國硬幣設計的「播種者」(Sower)類似,據錢幣史學家羅傑·伯德特(Roger Burdette)記載:「溫曼吸收19世紀的鄉下人物設計風格,再將之轉變成美國硬幣[注 1][24]。」伯德特還認為,自由女神的頭部和所拿的樹枝同坐落在巴爾的摩、同樣由溫曼設計的北軍將士和水手紀念碑異曲同工[25]。溫曼還曾於1913年為律師兼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的夫人埃爾西·史蒂文斯(Elsie Stevens)創作半身像,這尊半身像很可能也對半美元設計產生影響。史蒂文斯夫婦當時是他的房客,據信埃爾西正是溫曼設計墨丘利10美分硬幣的模特兒,她的女兒霍莉·史蒂文斯(Holly Stevens)就曾於1966年撰文稱,這兩種硬幣都是以她母親為模特兒。[26]半美元背面同溫曼為美國建築師學會設計的獎章類似,只不過獎章上的月桂改用松樹苗取代。溫曼設計的獎章廣受好評,特別是上面老鷹體現的力量感。[25]

1909年在巴爾的摩豎立的雕塑群「北軍將士和水手紀念牌」也是溫曼的作品,其上的勝利女神(右側)頭部和半美元的自由女神很相似,並且兩部作品對植物枝葉均有類似描繪。

布林在綜述美國硬幣的著作中稱,銀幣上「自由女士身穿美國國旗」的設計「提前半個世紀預見到美國叛逆的反文化浪潮[27]。」布林對硬幣整體上頗感欽佩,他還指出,自由女神是朝東面、朝飽受戰爭蹂躪的歐洲邁進,「她手指天空,但那兒什麼也沒有,難道是發出警告,有德國戰機來襲?」[27]不過,他對背面採用山松不以為然,覺得這種植物同美國沒有什麼特別的關聯,也並不特別有名,只不過是能在林木線附近茁壯成長而已[27]

藝術史學家科尼利厄斯·弗繆爾(Cornelius Vermeule)認為,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真正將硬幣的正面和背面當作完整的表面雕刻來處理,並且設計圖案特別生動,對於硬幣大小的雕塑來說也尤為真實[28]。弗繆爾也覺得半美元同羅提的「播種者」類似,但溫曼的設計「依然屬於原創作品,而不是盲目的複製[28]。」他還對背面的老鷹深感佩服,雖然在整個圖案中佔主導地位,但並不至於掩蓋設計中的其他亮點,他還指出,溫曼曾向奧古斯都·聖高登斯Augustus Saint-Gaudens)學習,背面老鷹的羽毛顯然受到聖高登斯影響,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28]。在弗繆爾看來,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即便不是在全世界都堪稱偉大的硬幣,也必在美國最偉大的硬幣之列[28]。」

準備

雕塑家阿道夫·溫曼

1916年3月6日,伍利在紐約的冶金化驗辦事處同美術委員會推薦的三位雕塑家會面,正式告知設計競賽結果,以及25美分兩面均由麥克尼爾設計的決定,沒有入選的模型和草圖由各人取回。波拉塞克於3月10日拿到300美元參與費用補償,此後他再也沒有同鑄幣局合作,也沒有再參與硬幣設計。[29]2002年,波拉塞克博物館(之前是波拉塞克的家)內發現他為參賽製作的其中一個石膏模型,在此以前,人們只能通過鑄幣局的紀錄確知波拉塞克曾參與此次競賽[30]

溫曼贏得競賽後曾幾次到訪鑄幣局,探討將模型轉制為成品模具的相關事宜。第一次巴伯不在,但他和長期擔任助理雕刻師的喬治·摩根(George T. Morgan)有卓具成效的交流。之後他又多次到訪,伍利於3月29日致信喬伊斯稱:「設計新硬幣的雕塑家私下表示,他覺得上次到訪(鑄幣局)時,摩根先生遠比巴伯先生態度誠懇、更加合作,這讓我意識到自己正在兩位藝術性情截然不同的藝術家打交道。」[31]這年4月,伍利兩次前往紐約,檢視麥克尼爾修改25美分硬幣背面設計的工作進展,並於5月26日到訪溫曼的工作室,查看設計模型進展[32]。由於患上嚴重的扁桃體炎,溫曼的工作被迫延遲,不得不請求把原計劃的5月1日這一最後期限延遲。5月29日,伍利致信溫曼,表示鑄幣局已經認可10美分和半美元的設計方案。[20]

6月期間,由巴伯執掌的鑄幣局雕刻部將石膏模型按比例縮減成硬幣大小的出幣轂,並為隨後試鑄的圖案幣準備金屬模具。伍利本期望三種新幣都可以在7月1日前投產,這樣溫曼交付模型的時間延遲後,鑄幣局就需要大幅加快工作進度。伯德特認為,正是因為金屬模具的製備過程太匆忙,所以鑄出的硬幣有磨損痕跡,而且細節有欠生動。[33]6月22日時,溫曼已檢閱過首批圖案幣,他在寫給伍利的信中表示,硬幣正面的「Liberty」(「自由」)字樣效果還不理想,請局長借給他兩枚圖案幣,以便重新刻字[34]。6月24日,伍利致信喬伊斯告知雕塑家的要求[35],信中稱:

半美元的正面模具需要重做,溫曼先生通知我他正在趕工。25美分硬幣也有同樣問題。從拋光模具試鑄的樣幣來看,半美元和25美分的背面設計令人滿意……每個看到這些硬幣的人都覺得它們美極了。[34]

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的圖案幣,上圖(正面)的自由女神更大,下圖是原版背面設計。

獲伍利首肯重新設計硬幣正面後,溫曼決定把「LIBERTY」字樣從自由女神頭上移到右側的「IN GOD WE TRUST」(「我們相信上帝」)上方。這樣調整後,他又可以把自由女神的形象放大,其頭頂基本到達硬幣頂端,已是能夠達到的最大尺寸。「LIBERTY」開頭的字母「L」位於星條旗下凹的位置,正好是自由女神的左手肘下,後面幾個字母向右延伸,其中字母「T」的尺寸比另外幾個字母更大,字母上方的橫條因此向兩邊延伸,把左側的大寫字母「R」和右側大寫字母「Y」都蓋起來,這樣的「T」反而比正常大小更節省空間,所有字母更加緊密地靠在一起。1916年7月15日,伍利辭去鑄幣局局長職務,擔任威爾遜總統競選連任的宣傳主任(他還曾在1912年和1920年出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宣傳主任),他在呈交麥卡杜的辭呈中稱:「溫曼先生在重新製作半美元正面模型時小幅調整『Liberty』的位置,幾天內就可以送給您審查。我很中意這套設計,相信您也會喜歡。」7月20日,溫曼給伍利去信,稱自由女神的形象放大後,硬幣整體外觀也明顯改善。[36]

7月26日,麥卡杜批准溫曼修改後的設計方案,此時鑄幣局調節員弗雷德·H·查芬(Fred H. Chaffin)暫代局長職務,直至威爾遜總統提名繼任人選並獲聯邦參議院確認時止[37]。溫曼又主動提出重新編排背面的銘文,原版圖案幣的背面最上方是「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堅合眾國」)字樣,其下方緊挨着「HALF DOLLAR」(「半美元」),最下方則是「E Pluribus Unum」(「合眾為一」)。溫曼修改後的銘文位置就是最終流通成幣上的位置,這些修改於8月10日獲麥卡杜批准。[38]8月18日,威爾遜提名弗里德里希·約翰內斯·雨果·馮·恩格爾肯Friedrich Johannes Hugo von Engelken)繼任鑄幣局局長,參議院很快就確認提名。馮·恩格爾肯本應在當月21日宣誓就職,但由於威爾遜沒有及時簽發委任狀,他實際上直到9月1日才上任。[39]

修改

馮·恩格爾肯就職時,半美元的設計方案已獲批准,並且已經打造出圖案幣,但由於溫曼設計的十美分還需要多項小調整,因此半美元遲遲未能投產[40]。9月6日,由於兩家商業公司聲稱新版十美分在他們生產的投幣機上不能正常使用,墨丘利十美分硬幣相應停產。這種問題的出現實際上是因為硬幣邊緣的環太高,屬於人稱「鰭片」的品質缺陷,導致硬幣難以放進投幣口。這種鰭片還可能折斷,導致銀幣重量不足。鑄幣局試鑄的半美元圖案幣上也存在同樣問題,馮·恩格爾肯於9月6日致信梅爾本,據伯德特推斷,信中內容應該是來自巴伯的建議。

隨信附上十枚新版十美分和一枚新版半美元。如果仔細檢查,您會發現這些硬幣都有重大缺陷。半美元和十美分邊緣都有尖銳的金屬突出物,我把這些突出部分叫做「鰭片」。您還可以看到,半美元尺寸較大,所以這樣的缺陷更加嚴重,致使硬幣厚度存在偏差,並且在邊緣特別明顯。我昨天已經前往費城確認這些問題能否解決,但卻發現這些硬幣的浮雕太高,如果這點不加改變,某些機械限制會導致我們無法確保所有硬幣邊緣的厚度一致,也無法消除邊緣的鰭片。[41]

美國鑄幣局局長弗里德里希·約翰內斯·雨果·馮·恩格爾肯
費城鑄幣分局總監亞當·喬伊斯

收到馮·恩格爾肯的信後,麥卡杜擔心如果鑄幣局無法有效解決信中提及的問題,共和黨可能會在總統大選中借題發揮,對威爾遜連任產生不利影響。財政部長於是詢問「我們的巴伯先生」創作新版設計需要多長時間,馮·恩格爾肯在同費城分局多名官員交流後回復需要六至八個月。這樣的時間實在太長,所以最終政府還是決定請溫曼修改半美元設計,希望在他縮小自由女神的形象並將浮雕改低後,硬幣可以順利生產。[注 2][44]

溫曼於9月11日抵達鑄幣局,得知需要縮小自由女神後再帶着兩枚半美元圖案幣離開。巴伯請喬伊斯批准他大幅更換溫曼的設計,但總監起初沒有同意。然而,溫曼接下來的調整未能有效消除鰭片問題,喬伊斯於是同意巴伯放手行事。巴伯將設計圖案縮小,把各元素和硬幣邊緣的距離拉開,在輪緣和設計圖案之間留下較大空隙,堅稱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邊緣不平整或出現鰭片。此外,輪緣內側還加有串珠狀邊框。伯德特認為,新版模具試鑄的圖案幣樣式單調無趣,因為人物縮小後,其力量感也大打折扣。[45]

10月18日,溫曼致信喬伊斯詢問半美元和十美分的模具製作進展,表示願意再度前往費城。喬伊斯在兩天後的回信中告知設計師,半美元的設計圖案已經縮減,以防邊緣的問題復發,還加上了串珠狀邊框。溫曼於是表示,希望喬伊斯確保自由女神不要過分縮減,以免傷及設計理念。兩人互通書信期間,鑄幣局已開始把巴伯修改過的設計轉製成鑄幣金屬模具,以便生產流通硬幣,但喬伊斯在硬幣投產前改變主意,在他看來,巴伯的許多調整並不必要,只需按溫曼原有設計調低浮雕高度,並調整壓製機的力度,同時準備品質更佳的坯餅來壓制即可維持硬幣正常出產。總監的意見得到局長馮·恩格爾肯認可,最終巴伯領導的雕刻部讓步,按上級要求準備流通幣金屬模具,取消邊緣的串珠狀邊框和輪緣同設計元素之前的空隙。鑄幣模具於11月27日送抵丹佛三藩市鑄幣局,半美元隨後不久就在全部三間分局投產。[46]

溫曼自得知設計已由巴伯修改後就再也沒有聽到鑄幣局的消息,他從報上得知新版半美元已經投產,所以向喬伊斯寄出十美元匯票,要求購買20枚半美元。1917年1月2日,溫曼又在給總監的信中表示已收到新幣,正好可以當新年禮物送出,並祝福喬伊斯新的一年萬事如意,感謝總監沒有在輪緣內增加串珠狀邊框。[46]

反響

雖然新版十美分在1916年10月30日開始發行時頗受關注,但鑄幣局在次年一月發行新版半美元和25美分時沒有再大做宣傳。報導新版半美元的報紙很少,美國此時正準備同德國開戰,公眾對新硬幣的興趣有限,並且大多在看過之前的十美分後就已經沒有新鮮感。雖然公眾對25美分也頗為關注,但這主要是因為硬幣背面的老鷹是否真實引發爭議。雖然半美元的宣傳力度很小,但從查芬1917年1月的報告來看,三間鑄幣分局全部投產也還是難以滿足公眾需求。[47]

1月3日,《紐約時報》發文稱聯邦財政分署已經拿到新版硬幣,會在1月9日起發售,每人可以購買兩枚。文中稱,鑄幣局已經為滿足市場需求竭盡全力,但早期的供給量還是很有限。[48]美國銀行家協會》(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期刊《銀行業》(Banking)發文稱,「新硬幣的設計圖案得到業內專業人士的高度讚揚[49]。」康涅狄格州一家報紙預測讀者對新版半美元的喜愛程度要比新版十美分高四倍[50]

不過,也有媒體對新幣評價不佳。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水星報》(Mercury)就以《新半美元有病》(New half dollar is sick)為題發文,稱:

新硬幣與政府鑄幣局生產的其他任何錢幣都截然不同。硬幣上是西部田間有個婦女參政權論者在地里播種,種的看起來是小星星,地犁得還不是很深。日落西山,這老姑娘看起來幹了一天活挺累的,都還能看到她額頭上流下的汗。姑娘穿着涼鞋,腳上很多塵土,看起來單薄的裙子下還穿着工裝褲。她一隻手拿着大把柴火,脖子上還系有一大塊餐巾,讓人覺得她肯定是把小孩留在家裏。風從北面刮來,太陽看起來很猛。硬幣上還拼出很大的「LIBERTY」字樣,前後距離超過硬幣一半。另一面是只體型巨大的老鷹,看起來正在朝墨西哥發狂,背景中還能看到一叢仙人掌。老鷹伸出翅膀,看起來仿佛要發起進攻,這老傢伙看上去好像脾氣上來了,準備要大幹一場,雙腿上的羽毛還膨脹起來。[51]

生產和收藏

1916-S版半美元,鑄幣標記位於正面。

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的鑄幣標記起初位於正面,是1839年後第一種把鑄幣標記放在正面的半美元常規發行幣[52]。1917年2月14日,馮·恩格爾肯下令把鑄幣標記移至背面,稱放在正面會導致金屬模具容易受損。馮·恩格爾肯此時已經辭職,並獲命出任第三區聯邦土地銀行總裁,只等任命正式生效,他的局長職務之後由雷蒙德·貝克Raymond T. Baker)接替。喬伊斯於4月請新局長以書面形式確認馮·恩格爾肯離任前的指令,貝克照辦後,鑄幣標記正式移至背面。1917年在丹佛(1917-D版)和三藩市鑄幣局(1917-S)出產大部分半美元的鑄幣標記都在背面。[53][54]

鑄幣局生產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期間一直沒得完全解決設計圖案細節不夠清晰的問題。據布林記載:

鑄幣局官員深知,溫曼的設計雖然極具藝術價值,但無論巴伯通過多麼徹底的手段來降低浮雕,技術上的限制也會導致硬幣品樣無法讓人滿意。浮雕最高的位置依然會頂到另一面。[27]

三藩市鑄幣局在硬幣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特別嚴重,許多硬幣的表面圖案明顯太淺[52]。1918年,巴伯去世後繼任首度雕刻師職位的摩根修改設計,把自由女神頸部的部分細節切除。但據布林所述,這樣的做法根本無濟於事。[55]繼任摩根職務的約翰·辛諾克John R. Sinnock)還在1937和1938年進一步調整設計,但還是沒有什麼效果。布林認為,正是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生產過程中的重重困難,促使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決定更換設計。[56]

1941年版精製幣上沒有溫曼的姓名首字母縮寫,通常這個縮寫花押字位於硬幣右下角的輪緣附近。

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中沒有特別罕見的版本[57],但大部分年份的成色不佳,少有能達到出廠狀態的版本,特別是1921和1921-D[52]。鑄幣局曾於1916至1917年和1936至1942年生產精製幣版本,並且都是在費城分局出產。1916年版精製幣的產量很小,布林自稱只見過四枚,另經確認存在的1917年版精製幣也只有三枚,當時精製幣尚未向公眾發售,所以很可能是專為貴賓打造。之後出產的精製幣中有部分顯然因模具過度拋光而沒有溫曼的姓名首字母縮寫花押字,其中又以1941年版最為常見,這年出產的大部分半美元精製幣都沒有縮寫花押字,另外還有其他年份版本存在同樣情況。[58]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的精製幣總產量為7萬4400枚[52]

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的變種幣種類和數量都不多,其中大部分都同鑄幣標記有關。有些是存在重影,例如1942-S版上加沖字母「D」等,還有些是鑄幣標記大小變更。這其中還有一枚非常罕見的「1943/1942」版,是起初由刻有1942的主模壓制後又由1943年版模具重壓而成。[27]部分1946年版半美元的背面還有模具重影[52]

更換及設計再現

美國鷹揚銀幣再度採用溫曼為半美元創作的正面設計

鑄幣局局長內莉·泰洛·羅斯多年來一直很崇敬開國元勛本傑明·富蘭克林,希望能在硬幣上刻上國父肖像。1947年,她指示辛諾克設計富蘭克林半美元[59]鑄幣局官員早在1941年時就曾考慮將富蘭克林的形象刻到十美分硬幣上,但隨着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硬幣的市場需求大增,這項計劃因此擱置[60]。戰爭期間,鑄幣局曾設想增加一或多種硬幣面額,辛諾克為此還為新面額設計出富蘭克林主題圖案,但最終國會並未授權發行新幣[61]。1946年,財政部以新版設計取代墨丘利10美分硬幣,上面所刻的是去世不久的前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後者同優生優育基金會March of Dimes)關係密切[60]。雖然當時林肯1美分硬幣的設計也已經到了可以更換的時候,但亞伯拉罕·林肯這時仍是深受愛戴的人物,將其形象從硬幣上抹去的政治風險太大。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令半美元成為此時唯一無需國會授權就可以重新設計的硬幣。辛諾克在硬幣設計期間去世,沒有看到新幣投產,財政部批准設計方案後,新版半美元於1948年投產,為總產量達4億8532萬零340枚的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劃上句點。[62][52]

溫曼為半美元創作的正面設計淡出近40年後,又通過1986年開始發行的美國鷹揚投資型硬幣回到公眾視野[63]。鑄幣局雕塑家兼雕刻師約翰·梅爾坎蒂等人在調整設計期間把眾多細節加強。據梅爾坎蒂所述,溫曼起初製作的石膏模型直徑只有150毫米,而且模型上的圖案輪廓也不深。梅爾坎蒂把設計的細節加深,以便圖案在尺寸更大的硬幣上呈現出來時線條更粗,並且金屬流動比當時的半美元更均勻。財政部長占士·貝克為鷹揚銀幣背面選中一套紋章老鷹設計,這份設計也是梅爾坎蒂的作品。[64]

2010年12月,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簽署法案,授權製作以金屬打造的投資型硬幣。硬幣正面沿用墨丘利10美分硬幣的設計,背面則依照溫曼的美國建築師學會獎章設計,之前設計半美元時,他就曾以這種獎章為參考依據。[65]鑄幣局事先還獲命請外界公司或自行開展獨立研究,確定新材質的投資型硬幣是否會有足夠市場需求,但由於簽約的第一家公司同制鈀行業有關聯,導致合同因此作廢[66]。最終同政府簽約的是紐約CPM集團,該公司於2012年5至7月開展必要研究[67]。2013年3月1日,鑄幣局根據研究結果向國會遞交報告,結論認為鈀金幣的市場需求還不足以維持新幣發行[68]

2015年,美國鑄幣局宣佈計劃使用黃金為收藏家重鑄1916年開始出產的三種銀幣,其中半美元會在背面刻上重量和純度。從鑄幣局公佈的半美元樣幣來看,鑄幣標記位於正面。[69]

註釋

  1. ^ 如今10、20和50歐分的法國硬幣上仍有「播種者」的身影。
  2. ^ 五個半月後,首席雕刻師巴伯在任上去世[42][43]

參考資料

腳註

  1. ^ Richardson 1891,第806–807頁,26 Stat L. 484, amendment to R.S. §3510.
  2. ^ Breen 1988,第572–573頁.
  3. ^ Lange 2006,第134頁.
  4. ^ Lange 2006,第136頁.
  5. ^ Burdette 2005,第12頁.
  6. ^ Burdette 2005,第13頁.
  7. ^ Michigan Manufacturing and Financial Journal & January 2, 1915.
  8. ^ Burdette 2005,第13–14頁.
  9. ^ 9.0 9.1 Burdette 2005,第14頁.
  10. ^ 10.0 10.1 Lange, History of the Mercury dimes.
  11. ^ Burdette 2005,第14–15頁.
  12. ^ Lange 1993,第3頁.
  13. ^ Burdette 2005,第16頁.
  14. ^ Burdette 2005,第19–20頁.
  15. ^ Burdette 2005,第22–23頁.
  16. ^ Burdette 2005,第26–27頁.
  17. ^ 17.0 17.1 Lange 1993,第4–5頁.
  18. ^ Breen 1988,第326頁.
  19. ^ Lange 2006,第150頁.
  20. ^ 20.0 20.1 Lange 1993,第4頁.
  21. ^ Vermeule 1971,第139頁.
  22. ^ The Art World.
  23. ^ McAdoo 1917,第365頁.
  24. ^ Burdette 2005,第36頁.
  25. ^ 25.0 25.1 Burdette 2005,第36–37頁.
  26. ^ Burdette 2005,第172頁.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Breen 1988,第412頁.
  28. ^ 28.0 28.1 28.2 28.3 Vermeule 1971,第147頁.
  29. ^ Burdette 2005,第26頁.
  30. ^ Burdette 2005,第42頁.
  31. ^ Taxay 1983,第347–348頁.
  32. ^ Burdette 2005,第27頁.
  33. ^ Burdette 2005,第31頁.
  34. ^ 34.0 34.1 Taxay 1983,第348頁.
  35. ^ Burdette 2005,第47頁.
  36. ^ Burdette 2005,第51–52頁.
  37. ^ Burdette 2005,第52, 294頁.
  38. ^ Burdette 2005,第52–53頁.
  39. ^ Burdette 2005,第47–51, 178頁.
  40. ^ Burdette 2005,第59頁.
  41. ^ Burdette 2005,第61–62頁.
  42. ^ 查爾斯·愛德華·巴伯簡介.
  43. ^ 查爾斯·愛德華·巴伯:美國硬幣首席雕刻師和設計師.
  44. ^ Burdette 2005,第62–63頁.
  45. ^ Burdette 2005,第69–70頁.
  46. ^ 46.0 46.1 Burdette 2005,第70–72頁.
  47. ^ Burdette 2005,第93–96頁.
  48. ^ The New York Times & January 3, 1917.
  49. ^ Banking & December 1916.
  50. ^ The Meriden Daily Journal & January 4, 1917.
  51. ^ Fox, History of the Series.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Guth & Garrett 2005,第95頁.
  53. ^ Fox, Major design changes.
  54. ^ Burdette 2005,第178–179頁.
  55. ^ Breen 1988,第412–413頁.
  56. ^ Breen 1988,第413頁.
  57. ^ Fox, Estimating scarcity.
  58. ^ Fox, Proofs.
  59. ^ Taxay 1983,第376頁.
  60. ^ 60.0 60.1 Tomaska 2011,第21頁.
  61. ^ Tomaska 2011,第4–5頁.
  62. ^ Lange 2006,第172頁.
  63. ^ US Mint, American Eagles.
  64. ^ Gilkes & November 2011,第4, 14頁.
  65. ^ Unser & June 21, 2011.
  66. ^ Gilkes & February 2012.
  67. ^ Gilkes & June 28, 2012.
  68. ^ Gilkes & March 25, 2013.
  69. ^ 2016年金幣.

書目

其他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