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所有風暴的路徑圖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創下了當時單個颶風季獲命名風暴數量的新紀錄[1],全季大西洋盆地共有14個熱帶氣旋獲得命名。颶風季從1990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形成的時間段[2],不過今年的第一號熱帶低氣壓早在5月24日就已形成[3][4]颶風娜娜是本季最後一場風暴,於10月21日消散[3]

本颶風季一共產生了16股熱帶低氣壓,其中14股增強成熱帶風暴,8場達到颶風標準,1場成為大型颶風[注 1]。雖然這一季中獲得命名的風暴數量刷新了原有紀錄,但由於大部分熱帶氣旋都比較弱或是一直在海上徘徊,因此只有兩場風暴因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分別是颶風戴安娜熱帶風暴馬可。全季最強烈的熱帶氣旋則是颶風古斯塔夫[3]

本時間軸中記錄了全年大西洋盆地所有熱帶和亞熱帶氣旋形成、增強、減弱、登陸轉變成溫帶氣旋以及消散的具體信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每年都會對前一年颶風季的所有天氣系統進行重新分析,並根據結果更新其風暴數據庫,因此以下時間軸中還包含有實際操作中沒有發佈的信息。包括風速、位置、距離在內的所有數字都是經四捨五入換算成整數[7]

風暴時間軸

5月

第一號熱帶低氣壓的路徑圖,在颶風季正式開始前形成和消散。
5月24日
  • 下午18點:第一號熱帶低氣壓在洪都拉斯利蒙(Limón)和古巴聖安東尼奧海角(Cape San Antonio)之間海域中部附近形成[8]
5月25日
  • 凌晨0點:第一號熱帶低氣壓達到風速每小時45公里,最低氣壓1007毫巴百帕,29.7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8]
  • 中午12點到下午18點:第一號熱帶低氣壓以風力時速45公里強度從古巴馬坦薩斯省瓜西馬爾(Guasimal)附近登陸[8]
5月26日

6月

  • 整個6月都沒有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發展和形成[9]
6月1日
  • 凌晨0點: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開始[2]

7月

7月22日
7月24日
7月25日
  • 下午18點:熱帶風暴亞瑟達到風速每小時110公里,最低氣壓995毫巴(百帕,29.3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0]
7月27日
  • 早上6點:熱帶風暴亞瑟減弱成熱帶低氣壓[10]
  • 早上6點:北卡羅萊納州近海形成的亞熱帶低氣壓獲得了足夠的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其重新歸類為第三號熱帶低氣壓[11]
  • 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亞瑟在牙買加以南洋面消散[10]
7月28日
  • 凌晨0點:第三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標準並獲名「伯莎」(Bertha[11]
7月29日
  • 凌晨0點:熱帶風暴伯莎成為本季首場颶風[11]
  • 下午18點:颶風伯莎減弱成熱帶風暴[11]
即將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伯莎
7月30日
7月31日
  • 凌晨0點:第四號熱帶低氣壓在佛得角以南海域形成[12]

8月

8月2日
  • 凌晨0點:颶風伯莎達到風力時速130公里,最低氣壓973毫巴(百帕,28.73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1]
  • 凌晨0點:第四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塞薩爾」(Cesar[12]
  • 早上6點:颶風伯莎減弱成熱帶風暴並以風速每小時115公里強度在加拿大新斯科舍悉尼Sydney)附近登陸,還在同一時間轉變成溫帶風暴[11]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塞薩爾達到風力時速85公里,最低氣壓1000毫巴(百帕,29.53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2]
  • 下午18點:亞速爾群島附近洋面形成了本季的第二股亞熱帶低氣壓[13]
8月3日
  • 中午12點:第二股亞熱帶低氣壓強化成亞熱帶風暴[13]
8月4日
  • 凌晨0點: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在西南加勒比海發展形成[14]
  • 下午18點:亞熱帶風暴減弱成亞熱帶低氣壓[13]
8月5日
8月6日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塞薩爾降級成熱帶低氣壓[12]
  • 下午18點:第二股亞熱帶低氣壓因表現出足夠的熱帶天氣系統特徵而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重新分類成第六號熱帶低氣壓[13]
8月7日
  • 早上6點:熱帶風暴戴安娜進入坎佩切灣後強化成本季第二場颶風[14]
  • 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塞薩爾在百慕達以東約1850公里洋面消散[12]
  • 下午18點:颶風戴安娜達到二級颶風強度標準,並且幾乎在同一時間達到風力時速165公里,最低氣壓980毫巴(百帕,28.9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4]
  • 晚上19點:颶風戴安娜以每小時165公里風速強度在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圖斯潘附近登陸[14]
8月8日
  • 凌晨0點:颶風戴安娜弱化成熱帶風暴[14]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戴安娜退化成熱帶低氣壓[14]
  • 下午18點:第六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愛德華」(Edouard[13]
颶風戴安娜在墨西哥產生的降水分佈
8月9日
  • 早上6點:熱帶風暴愛德華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最低氣壓1003毫巴(百帕,29.6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3]
  • 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戴安娜在進入加利福尼亞灣後消散[14]
8月10日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愛德華減弱成熱帶低氣壓[13]
8月11日
  • 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愛德華在位於亞速爾群島東北偏東方向海域時轉變成溫帶風暴[13]
  • 中午12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在佛得角西南方向洋面發展形成[15]
8月13日
  • 凌晨0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退化成東風波[注 2][15]
  • 中午12點:東風波再生成第七號熱帶低氣壓[15]
  • 下午18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弗蘭」(Fran[15]
8月14日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弗蘭達到風力時速65公里,最低氣壓1007毫巴(百帕,29.7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5]
  • 下午18點:由於與委內瑞拉陸地間強烈的相互作用,熱帶風暴弗蘭在加勒比地區最東南角上空消散[15]
8月24日
  • 早上6點:第八號熱帶低氣壓在巴巴多斯以東約1555公里海域形成[16]
8月25日
  • 凌晨0點:第八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古斯塔夫」(Gustav[16]
  • 凌晨0點:第九號熱帶低氣壓在佛得角西南偏西方向約1555公里洋面發展形成[17]
8月26日
  • 早上6點:第九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霍頓斯」(Hortense[17]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古斯塔夫達到一級颶風強度標準[16]
8月27日
即將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古斯塔夫
8月28日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霍頓斯達到風速每小時100公里,最低氣壓993毫巴(百帕,29.3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7]
  • 下午18點:颶風古斯塔夫減弱成一級颶風[16]
8月30日
  • 早上6點:颶風古斯塔夫再度強化成二級颶風[16]
8月31日
  • 凌晨0點:颶風古斯塔夫成為本季僅有的一場大場颶風[16]
  • 凌晨0點:熱帶風暴霍頓斯降級成熱帶低氣壓[17]
  • 早上6點:颶風古斯塔夫達到風力時速195公里,最低氣壓956毫巴(百帕,28.23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6]
  • 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霍頓斯在百慕達東南偏東方向約1295公里洋面消散[17]

9月

9月1日
  • 凌晨0點:颶風古斯塔夫弱化成二級颶風[16]
  • 下午18點:颶風古斯塔夫減弱成一級颶風[16]
9月2日
  • 下午18點:颶風古斯塔夫降級成熱帶風暴[16]
9月3日
  • 早上6點:熱帶風暴古斯塔夫在紐芬蘭以東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16]
9月4日
  • 凌晨0點:第十號熱帶低氣壓在佛得角西南方向洋面發展形成[18]
9月5日
  • 中午12點:第十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標準並獲名「伊西多爾」(Isidore[18]
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伊西多爾
9月7日
  • 凌晨0點:熱帶風暴伊西多爾達到一級颶風強度[18]
  • 中午12點:颶風伊西多爾成為二級颶風,並幾乎在同一時間達到風速每小時165公里,最低氣壓978毫巴(百帕,28.8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8]
  • 下午18點:颶風伊西多爾減弱成一級颶風[18]
9月8日
  • 下午18點:颶風伊西多爾降級成熱帶風暴[19]
9月9日
  • 下午18點:熱帶風暴伊西多爾再度達到一級颶風標準[19]
9月16日
  • 早上6點:颶風伊西多爾退化成熱帶風暴[19]
9月17日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伊西多爾在開普雷斯Cape Race)以東數百英裏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19]
9月18日
  • 早上6點: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和非洲之間中途洋面形成[8]
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的行進路徑圖,由於風暴行進緩慢,其中的每個點代表24小時而非通常的6小時。
9月20日
  • 下午18點: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達到風力時速55公里,最低氣壓1003毫巴(百帕,29.6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8]
9月21日
  • 早上6點: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在佛得角以西海域形成[20]
9月24日
  • 中午12點: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約瑟芬」(Josephine[20]
9月26日
  • 早上6點:熱帶風暴約瑟芬弱化成熱帶低氣壓[20]
9月27日
  • 中午12點: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東北偏東方向洋面消散[8]

10月

10月1日
  • 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約瑟芬再次強化成熱帶風暴[21]
10月3日
  • 中午12點:第十三號低帶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近海發展形成[22]
  • 下午18點: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克勞斯」(Klaus[22]
位於巴布達島以東約20公里、正處最高強度的颶風克勞斯
10月5日
  • 凌晨0點:熱帶風暴約瑟芬升級成一級颶風[21]
  • 中午12點:熱帶風暴克勞斯在巴布達島以東約20公里海域達到風力時速130公里,最低氣壓985毫巴(百帕,29.09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達到一級颶風標準[22]
  • 下午18點:颶風約瑟芬達到風速每小時140公里,最低氣壓980毫巴(百帕,28.9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1]
10月6日
  • 早上6點:颶風克勞斯弱化成熱帶風暴[22]
  • 早上6點:開普雷斯東南方向約1410公里海域形成了今年第三股亞熱帶低氣壓[23]
  • 中午12點:颶風約瑟芬退化成熱帶風暴[21]
  • 下午18點:熱帶風暴約瑟芬在亞速爾群島西北偏西方向洋面轉變成溫帶氣旋[21]
10月8日
  • 凌晨0點:熱帶風暴克勞斯減弱成熱帶低氣壓[22]
  • 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克勞斯再度達到熱帶風暴強度標準[22]
10月9日
  • 中午12點: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在古巴凱巴連Caibarién)附近發展形成[24]
  • 下午18點:熱帶風暴克勞斯被一片低氣壓天氣系統吸收[22]
10月10日
  • 下午18點: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長喙成熱帶風暴並獲名「馬可」(Marco[24]
10月11日
  • 凌晨0點:開普雷斯東南海域形成的亞熱帶低氣壓獲得了足夠的熱帶天氣系統特徵並強化成颶風麗麗,風暴還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風力時速120公里,最低氣壓987毫巴(百帕,29.15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3]
  • 早上6點:熱帶風暴馬可達到風速每小時100公里,最低氣壓989毫巴(百帕,29.21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4]
熱帶風暴馬可和颶風克勞斯產生的降水分佈圖
10月12日
  • 凌晨0點:熱帶風暴馬可減弱成熱帶低氣壓並在佛羅里達州錫達礁 (佛羅里達州)附近登陸[24]
  • 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馬可在佛羅里達州和佐治亞州邊境附近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24]
10月13日
  • 中午12點:颶風麗麗降級成熱帶風暴[23]
10月15日
  • 凌晨0點:熱帶風暴麗麗在新斯科舍近海轉變成溫帶氣旋[23]
10月16日
  • 凌晨0點:第十五號熱帶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東北方向洋面發展形成[25]
  • 下午18點:第十五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娜娜」(Nana[25]
10月17日
  • 下午18點:熱帶風暴娜娜升級成一級颶風[25]
10月19日
  • 中午12點:颶風娜娜達到風力時速140公里,最低氣壓989毫巴(百帕,29.21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5]
10月20日
  • 凌晨0點:颶風娜娜減弱成熱帶風暴[25]
10月21日
  • 凌晨0點:熱帶風暴娜娜退化成熱帶低氣壓[25]
  • 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娜娜在百慕達以南海域消散[25]

11月

  • 整個11月都沒有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發展和形成[9]
11月30日
  • 晚上23點59分: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結束[2]

解釋說明

  1. ^ 大型颶風指最大持續風速可以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達到三級或以上的風暴[5][6]
  2. ^ 東風波指的是沿信風移動的低壓槽[5]

參考資料

  1. ^ Musgrave, Jane. Hurricane season fizzles. Star-Banner.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1990-11-23 [201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2. ^ 2.0 2.1 2.2 Chris Landsea; Neal Dorst (ed.). G: Tropical Cyclone Climatolog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1-06-02. G1)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3. ^ 3.0 3.1 3.2 Mayfield, Max & Lawrence, Miles.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of 1990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91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4. ^ Hurricane season begins among dire predictions. The Hour. Associated Press. 1980-06-01 [201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3). 
  5. ^ 5.0 5.1 Glossary of NHC Terms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3-25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6. ^ Goldberg, Stan. What is a super-typhoon? What is a major hurricane ? What is an intense hurricane?.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 
  7. ^ 2002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Archive (Archiv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9-02-07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Roth, David. CLIQR database.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11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9. ^ 9.0 9.1 NHC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TXT).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2006-02-17 [2014-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Storm Arthur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3. 1990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0).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Gerrish, Hal. Hurricane Bertha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8. 1990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4).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Cesar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3.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0).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Case, Robert. Tropical Storm Edouard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3.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Avila, Lixion. Hurricane Diana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4.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Lawrence, Miles. Tropical Storm Fran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3.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16.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Gerrish, Hal. Hurricane Gustav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7.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3).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Hortense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3.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Avila, Lixion. Hurricane Isidore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3.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19. ^ 19.0 19.1 19.2 19.3 Avila, Lixion. Hurricane Isidore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4.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20. ^ 20.0 20.1 20.2 Case, Robert. Hurricane Josephine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4.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Case, Robert. Hurricane Josephine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5.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Lawrence, Miles. Hurricane Klaus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4.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23. ^ 23.0 23.1 23.2 23.3 Gerrish, Hal. Hurricane Lili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4.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Mayfield, Max. Tropical Storm Marco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6.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Avila, Lixion. Hurricane Nana Preliminary Report (GI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5. 1990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4). 
199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