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所有熱帶氣旋的移動路線

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1977年後命名風暴數最少的太平洋颶風季,也是有紀錄以來活躍度最低的太平洋颶風季之一[1]。颶風季於2010年5月15日從東太平洋(西經140°以東、赤道以北的太平洋)、6月1日從中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之間、赤道以北的太平洋)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通常情況下每年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赤道以北的太平洋中絕大多數熱帶或亞熱帶氣旋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2]熱帶風暴阿加莎是本季首場風暴,於5月29日成型,最後一場風暴是熱帶風暴奧梅卡,於12月21日消散。

颶風季剛開局時非常活躍,到6月結束時就已形成四場獲命名的風暴,創下太平洋颶風季的新紀錄,其中還包括兩場大型颶風[1]氣旋能量指數超過往年均值三倍[3]。但是,接下來的熱帶天氣活動卻突然陷入沉寂,7到9月間的風暴活躍水平都創下歷史新低。9月23日,東太平洋颶風季隨熱帶風暴喬吉特消散而結束,比氣候學均值要提早超過五周時間。[1]熱帶風暴奧梅卡是全年最後一場風暴,於12月18日形成,是氣象觀測進入人造衛星時代後形成日期最晚的中太平洋風暴[4]。雖然風暴總數較少,但本季依然像其他颶風季一樣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阿加莎和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產生的瓢潑大雨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奪走兩百多條人命,損失總額超過15億美元[5][6]

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中記錄全年東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所有熱帶或亞熱帶氣旋形成、增強、減弱、登陸、轉變成溫帶氣旋以及消散的具體信息。還包括實際操作中沒有發布的信息,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風暴過後的回顧。包括最大持續風速、位置、距離在內的所有數字都經四捨五入換算成整數。

時間軸

5月

5月15日
  • 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正式開始[2]
5月29日
熱帶風暴阿加莎瓜地馬拉造成的破壞
5月30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阿加莎降級成熱帶低氣壓[5]
  • UTC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阿加莎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並於接下來六小時在瓜地馬拉山區上空逐漸消散[5]

6月

6月1日
  • 2010年中太平洋颶風季正式開始[2]
6月16日
  • UTC早上6點:墨西哥瓦哈卡州薩利納克魯斯Salina Cruz)以南約175公里海域的東風波發展成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7]
  • UTC下午18點: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達到風力時速55公里,最低氣壓1007毫巴(百帕,29.7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7]
6月17日
  • UTC早上6點: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在墨西哥近海迅速消散[7]
  • UTC早上6點:第三E號熱帶低氣壓由墨西哥曼薩尼約西南偏南方向約490公里洋面的低氣壓區發展形成[8]
  • UTC中午12點:「馬士基達蘭號」(Maersk Dhahran)船隻的觀測結果表明第三E號熱帶低氣壓已增強成熱帶風暴,氣旋因此獲名「布拉斯」(Blas[8]
6月18日
  • UTC下午18點: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東南方向約595公里海域一片規模龐大且層次分明的低氣壓區發展出第四E號熱帶低氣壓[9]
6月19日,熱帶風暴布拉斯(左)和西莉亞(右)同時存在。
6月19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布拉斯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以南約715公里洋面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00公里,最低氣壓994毫巴(百帕,29.36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8]
  • UTC中午12點:第四E號熱帶低氣壓在阿卡普爾科東南偏南方向約540公里海域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西莉亞」(Celia[9]
6月20日
6月21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布拉斯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以南約900公里洋面減弱成熱帶低氣壓[8]
  •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布拉斯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西南方向約1145公里海域退化成不含對流的殘留低氣壓區[8]
6月22日
  • UTC早上6點:颶風西莉亞達到風力時速160公里,氣壓973毫巴(百帕,28.74英寸汞柱)的第一波強度高峰,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屬二級颶風強度[9]
6月23日
  • UTC凌晨0點:颶風西莉亞的強度在行進至曼薩尼約西南偏南約860公里洋面時回落到一級颶風標準[9]
  • UTC凌晨0點:薩利納克魯斯東南偏南方向約610公里海域的雷暴和降雨帶發展成第五E號熱帶低氣壓[10]
  • UTC早上6點:第五E號熱帶低氣壓在薩利納克魯斯東南偏南約565公里洋面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達比」(Darby[10]
  • UTC中午12點:颶風西莉亞在曼薩尼約西南方向約910公里海域再度達到二級颶風強度[9]
6月24日,颶風西莉亞正在增強時的紅外衛星動態圖像
6月24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達比在薩利納克魯斯西南偏南約475公里海域快速增強成一級颶風[10]
  • UTC中午12點:颶風西莉亞在索科羅島西南偏南方向約755公里洋面成為本季首場大型颶風[9]
  • UTC下午18點:颶風西莉亞快速增強,在索科羅島西南偏南約780公里海域達到四級颶風標準[9]
6月25日
  • UTC凌晨0點:颶風西莉亞在索科羅島西南方向約805公里洋面達到風力時速260公里,最低氣壓921毫巴(百帕,27.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成為有紀錄以來除1973年颶風艾娃外唯一在六月達到五級強度的太平洋颶風[9]
  • UTC早上6點:颶風達比在阿卡普爾科以南約410公里海域升級成二級颶風[10]
  • UTC中午12點:由於行經洋面水溫降低,大氣環境趨於穩定,颶風西莉亞在索科羅島西南方向約910公里海域減弱成四級颶風[9]
  • UTC中午12點:颶風達比經過第二輪快速增強期,在阿卡普爾科西南偏南約400公里洋面成為三級颶風[10],是1971年開始有可靠紀錄以來太平洋颶風季中形成日期最早的第二場大型颶風[11]。不過,這項紀錄已被2014年的颶風克里斯蒂娜和2015年颶風布蘭卡打破[12][13]
  • UTC下午18點:颶風西莉亞在索科羅島西南方向約960公里海域降級成三級颶風[9]
  • UTC晚上21點:颶風達比在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395公里洋面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95公里,最低氣壓959毫巴(百帕,28.3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0]
6月26日
  • UTC早上6點:颶風西莉亞在索科羅島西南偏西方向約1070公里海域弱化成二級颶風[9]
  • UTC中午12點:墨西哥灣上空颶風亞歷克斯的大範圍環流令風切變持續增強,導致颶風達比在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465公里洋面減弱成二級颶風[10]
  • UTC下午18點:颶風西莉亞在索科羅島西南偏西方向約1200公里海域降級成一級颶風[9]
6月25日,覆蓋範圍較小的颶風達比位於墨西哥以南洋面。
6月27日
  • UTC凌晨0點:颶風西莉亞在索科羅島西南偏西方向約1270公里洋面消退成熱帶風暴[9]
  • UTC凌晨0點:颶風達比在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495公里海域減弱成一級颶風[10]
  • UTC早上6點:颶風達比在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510公里洋面降級成熱帶風暴[10]
6月28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達比迴轉向移動後在阿卡普爾科以南約295公里海域弱化成熱帶低氣壓[10]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西莉亞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西南偏西方向約1665公里洋面退化成不含對流的殘留低氣壓區[9]
  •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達比在阿卡普爾科東南偏南方向約305公里海域消退成殘留低氣壓區[10]

7月

7月14日
  • UTC中午12點:第六E號熱帶低氣壓由曼薩尼約西南偏南方向約530公里的一片層次分明的低氣壓區發展成型,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風力時速55公里,最低氣壓1006毫巴(百帕,29.71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4]
7月16日
  • UTC下午18點:第六E號熱帶低氣壓在索科羅島西南偏西約160公里洋面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14]

8月

8月6日,正處最高強度的熱帶風暴埃斯特爾。
8月6日
  • UTC凌晨0點: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260公里的弱低氣壓區發展成第七E號熱帶低氣壓[15]
  • UTC中午12點:第七E號熱帶低氣壓在阿卡普爾科以西約390公里海域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埃斯特爾」(Estelle[15]
8月8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埃斯特爾在索科羅島東南方向約250公里洋面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00公里,最低氣壓994毫巴(百帕,29.36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5]
8月9日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埃斯特爾在索科羅島西南方向約185公里海域降級成熱帶低氣壓[15]
8月10日
  • UTC熱帶低氣壓埃斯特爾在索科羅島西南方向約275公里洋面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15]
8月20日
  • UTC早上6點:第八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西南偏西方向約295公里海域成型[16]
  • UTC下午18點:第八E號熱帶低氣壓在曼薩尼約以西約460公里洋面達到風力時速55公里,最低氣壓1003毫巴(百帕,29.6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6]
8月21日
  • UTC下午18點:第八E號熱帶低氣壓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西南方向約305公里海域消退成不含對流的殘留低氣壓區[16]
  • UTC下午18點:薩利納克魯斯東南方向約330公里洋面的擾動天氣區發展成第九E號熱帶低氣壓[17]
8月25日,位於墨西哥近海的颶風弗蘭克
8月22日
  • UTC中午12點:第九E號熱帶低氣壓在薩利納克魯斯以南約265公里海域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弗蘭克」(Frank[17]
8月25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弗蘭克在曼薩尼約以南約280公里洋面成為本季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颶風[17]
8月26日
  • UTC下午18點:颶風弗蘭克在索科羅島東南方向約150公里海域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50公里,最低氣壓978毫巴(百帕,28.8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7]
8月27日
  • UTC早上6點:颶風弗蘭克從索科羅島西南方向約55公里處經過,這也是風暴距該島最近的時刻[17]
  • UTC下午18點:颶風弗蘭克在索科羅島西北偏西約120公里洋面降級成熱帶風暴[17]
8月28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弗蘭克在索科羅島西北偏北方向約230公里海域消退成熱帶低氣壓[17]
  •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弗蘭克在索科羅島西北偏北約240公里洋面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17]

9月

第十一E熱帶低氣壓的移動路徑
9月3日
  • UTC凌晨0點:第十E號熱帶低氣壓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東南偏南方向約410公里海域經東風波發展形成,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風力時速55公里,最低氣壓1003毫巴(百帕,29.62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8]
  • UTC下午18點: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在薩利納克魯斯東南方向約175公里洋面成型[19]
9月4日
  • UTC早上7點: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以持續風速每小時55公里的最高強度從薩利納克魯斯附近登陸[19]
  • UTC中午12點:第十E號熱帶低氣壓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西南偏西方向約295公里海域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18]
  • UTC下午18點: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在穿越特萬特佩克地峽期間消退成殘留低氣壓區[19]
9月5日
9月20日
  • UTC中午12點:墨西哥卡波聖盧卡斯Cabo San Lucas)東南偏南方向約385公里的東風波發展成第十二E號熱帶低氣壓[21]
  • UTC下午18點:第十二E號熱帶低氣壓在墨西哥巴亞爾塔港以西約360公里洋面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喬吉特」(Georgette[21]
9月21日
9月21日,正處最高強度的熱帶風暴喬吉特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喬吉特達到風力時速65公里,最低氣壓999毫巴(百帕,29.5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1]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喬吉特以持續風速每小時65公里強度從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卡波(San José del Cabo)附近登陸[21]
9月22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喬吉特降級成熱帶低氣壓,然後很快從拉巴斯以東不遠處進入加利福尼亞灣上空[21]
  • UTC晚上22點:熱帶低氣壓喬吉特以風力時速55公里強度從墨西哥索諾拉州聖卡洛斯(San Carlos)附近登陸[21]
9月23日
  • UTC早上6點:熱帶低氣壓喬吉特在墨西哥西北山區上空消散[21]

10月

  • 東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在十月沒有熱帶氣旋形成或發展[22]

11月

  • 東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在11月沒有熱帶氣旋形成或發展[22]
11月30日
  • 2010年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颶風季正式結束[2]

12月

12月19日,亞熱帶風暴奧梅卡內嵌在大規模溫帶天氣系統中。
12月18日
12月19日
12月20日
  • UTC早上6點:亞熱帶風暴轉變成熱帶氣旋後又回到中太平洋盆地,風速已提升到每小時85公里,氣壓降至997毫巴(百帕,29.44英寸汞柱)[22],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有氣象衛星觀測以來形成日期最晚的熱帶氣旋[4]。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從這天開始發布公告,用「奧梅卡」(Omeka)為風暴命名[23]
12月21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奧梅卡從利相斯基島Lisianski Island)東南偏南方向約75公里海域經過,這也是風暴成為熱帶氣旋後距陸地最近的一刻[22]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奧梅卡在利相斯基島東北方向約150公里洋面退化成不含對流的殘留低氣壓區,為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劃上句點[22]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Stacy R. Stewart; John P. Cangialosi. Eastern North Pacific Hurricane Season of 2010 (PDF). Monthly Weather Review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2-09, 140 (9): 2,769–2,781 [2016-10-16]. Bibcode:2012MWRv..140.2769S. doi:10.1175/MWR-D-11-001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2. ^ 2.0 2.1 2.2 2.3 Christopher W. Landsea. G: Tropical Cyclone Climatology. Neal Dorst (編).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6-02. G1)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 [2016-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3. ^ Eric S. Blake. Eastern Pacific Monthly Tropical Weather Summary for June 2010.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7-01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4.0 4.1 4.2 Timothy A. Craig and Samuel Housto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Omeka.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Honolulu, Hawaii: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3-08 [2016-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John L. Beven I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Agatha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1-10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6. ^ International Disaster Database: Disaster List.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2015 [2015-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7. ^ 7.0 7.1 7.2 Michael J. Brenna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Depression Two-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7-28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04). 
  8. ^ 8.0 8.1 8.2 8.3 8.4 Robbie Berg.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Blas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7-31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04).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Todd B. Kimberlai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Celia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10-06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5).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Stacy R. Stewart.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Darby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11-18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11. ^ Eric S. Blake. Hurricane Darby Discussion Number 1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6-25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 ^ Eric S. Blake.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Cristina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8-21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13. ^ Lixion A. Avila. Hurricane Blanca Advisory Number 1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6-03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 ^ 14.0 14.1 Daniel P. Brow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Depression Six-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8-24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Eric S. Blake.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Estell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9-15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5). 
  16. ^ 16.0 16.1 16.2 Richard J. Pasch.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Depression Eight-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1-24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5).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Lixion A. Avil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Frank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10-05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18. ^ 18.0 18.1 John P. Cangialos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Depression Ten-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10-28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19. ^ 19.0 19.1 19.2 John L. Beven I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Depression Eleven-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12-06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20. ^ Lixion A. Avil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Hermin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11-22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Michael J. Brenna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Georgett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11-04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5).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Northeast Pacif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7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0). 
  23. ^ Timothy A. Craig. Tropical Storm Omeka Public Advisory One (報告). Honolulu, Hawaii: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0-12-19 [2016-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前任:
2009
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
2010
繼任:
2011
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



* 中太平洋颶風
# 大西洋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