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航空434號班機爆炸事件
事件概要 | |
---|---|
日期 | 1994年12月11日 |
摘要 | 炸彈爆炸 |
地點 | 琉球群島南大東村上空 25°50′45″N 131°14′30″E / 25.84583°N 131.24167°E |
飞机概要 | |
机型 | 波音747-283B |
營運者 | 菲律賓航空 |
註冊編號 | EI-BWF |
起飛地 | 菲律賓馬尼拉國際機場 |
最後经停地 | 菲律賓宿霧國際機場 |
目的地 | 日本成田機場 |
乘客 | 273 |
機組人員 | 20 |
死亡 | 1 |
受傷 | 10 |
生還者 | 292 |
菲律賓航空434號班機(PAL434,PR434)是一班由馬尼拉國際機場前往日本東京成田機場,中停宿霧國際機場的定期航班。1994年12月11日,由宿霧前往日本航段突然發生炸彈爆炸,炸死了一名日籍乘客,但機上其餘292人則生還。
事故經過
當局發現,在由馬尼拉至宿霧航段,發生爆炸的座位是由一名名叫優素福(Ramzi Yousef)的蓋達組織的恐怖分子乘坐的。他亦曾策劃1993年的紐約世貿中心的炸彈襲擊。當天,他用了「Armaldo Forlani」的假名,登上434號班機。[1]
優素福於飛機上的洗手間裝配炸彈,然後放在第26K號座位對下,並設定於4小時後自動引爆。[1] 他與其中25名乘客於飛機抵達宿霧後下機,另有256名乘客於宿霧登上434號班機後繼續前往日本。[1]
11時43分,炸彈於抵達東京前2小時發生爆炸,當時飛機已飛至琉球群島的南大東村上空31,000呎,[1]位置接近沖繩島及離東京西南420公里處。
當時一名名叫池上春樹的24歲日籍商人坐於發生爆炸的座位上,[1]他當場被炸死,另有坐於爆炸位置前方的10名乘客亦告受傷。爆炸威力讓飛機炸開一個兩平方呎的洞,直通貨艙,但機身依然保持完整。由於死者死狀恐怖,空中服務員以毛毯覆蓋死者遺體,並假裝詢問死者有甚麼的需要,以免讓乘客恐慌。[1]
這架機身編號EI-BWF的波音747-283B客機立即緊急降落沖繩那霸機場。爆炸發生後1小時30分,飛機逐漸失控,可是正機長Eduardo Reyes及其餘機組員回憶起聯合航空232號班機,小心地控制著節流閥。最後,客機順利緊急降落那霸機場,機上其餘272名乘客及20名機員亦全部生還。
涉事飛機
發生爆炸的波音747-283BM是波音公司製造的第358架747,於1979年2月17日首飛,並於同年交付給北歐航空,編為SE-DFZ,使用四台普惠JT9D-70A引擎。該機於1988年4月退出北歐航空機隊,轉予吉尼斯·皮特航空,同年9月租予菲律賓航空。該機在發生爆炸事件時,機齡已達15.8年。該機修復後於1996年8月退出菲航並改為貨機,最後于2008年退役。[2]
炸彈被放置的位置
炸彈被放置的座位(座位號26K)原本應是處於較早期的波音747飛機中部的機翼油箱的正上方,但是在這部特殊型號的747飛機上(涉事客機原屬北歐航空),這個油箱被放置到稍微靠后一點的位置,所以座位26K僅僅比油箱稍靠前2排。[1]
有關炸彈
美國當局指出,炸彈是基地組織策劃的波金卡計劃第一波恐怖襲擊中,用來測試炸彈威力及各地機場保安之用。而最終目的,是要策劃於1995年1月22日,於11班前往美國的班機中放置炸彈,並於飛機飛至美國本土時引爆炸彈,造成重大傷亡。為了避開機場保安,恐怖分子是攜帶尚未組裝的炸彈組件登機。炸藥成份主要是硝酸甘油,收藏於一瓶隱形眼鏡清潔劑內,其他化學物質如丙三醇、硝酸鹽、硫酸及小量濃縮的硝基苯、氮化銀(Ag3N)、液態丙酮等等,則收藏於鞋跟內。而當時機場的金屬探測器並沒有探測出任何可疑物體。
事後
事後,美聯社於馬尼拉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話中一名男子自稱是菲律賓的反對派,並承認責任:「我們是阿布沙耶夫組織,是我們引爆一架從宿霧起飛的客機。」 [3]
馬尼拉警方於1995年1月6日晚至1月7日凌晨展開搜捕行動,而優素福於一個月後在巴基斯坦遭逮捕。
今日的434號班機
時至今日,434號班機雖仍然存在,但已不是從馬尼拉出發。現時,由馬尼拉前往東京的航班編號是432號班機,而434號班機則是由宿霧前往東京,並以空中巴士A330取代波音747。
關於434號班機的記錄片
國家地理頻道將這次事件輯製成空中浩劫中第三季第五集「Bomb on Board」[1]
參見
參考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omb on Board," 空中浩劫
- ^ N747SF Aerospace Trust Management Boeing 747-283B(SF) - cn 21575 / ln 358. Planespotters.net.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 ^ 存档副本. [2008-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