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File: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參觀國立歷史博物館 03.jp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這個檔案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始檔案(822 × 526 像素,檔案大小:64 K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4年12月9日拍攝,主題為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參觀國立歷史博物館。岸信介此次訪臺主要目的是參加中日合作策進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他參觀史博館後表示特別欣賞商周時代的銅器和中國歷代書法,並讚賞政府對歷史文化的妥善保存與珍藏,使他看到了完整的中華民族文化。

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12月4日,當時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1957年改為現名,是1949年政府遷臺後開辦的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具有首創及國家級的地位。其建築前身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的商品陳列館,於1958年開始進行館舍改建,增建陳列室及畫廊。史博館建物設計採取中國宮殿式建築,和臺灣省立博物館(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西式建築風格形成強烈對比。

史博館建館初期主要展覽原河南博物館文物,博物館透過展示中國文物型塑人民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的認同,而這些中國文物也象徵著中華民國的正統地位。事實上,1965年開幕的故宮博物院也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史博館是故宮博物院開幕前臺北唯一一座以中國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因此史博館也成為文化外交的重要推手,包含接待外國賓客,或者與世界各地博物館進行文物交換展覽等。
日期
來源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8466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作者 台灣新生報

授權條款

Opendata
Opendata
政府资料开放授权条款-第1版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s://data.gov.tw/license

注意:

1.使用者利用依本條款提供之開放資料,及後續之衍生物,應以上述之方式,明確標示原資料提供機關之相關聲明。

2.本条款与「創用CC 署名 4.0 國際」相容。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image/jpeg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22年8月22日 (一) 12:46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2:46 版本的縮圖822 × 526(64 KB)源義信Uploaded a work by 台灣新生報 from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8466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with UploadWizard

下列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