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陽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平陽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北平郡郡望陽姓士族,十六國时期开始崛起为山東望族。前燕後燕时,北平陽氏冠冕蟬聯。但後燕被北魏滅亡後,陽氏成爲中下層士族,鮮有出仕高級官吏的家族成員。

姓源

北平陽氏起家於末,其祖先來歷亦不可考。東晉干寶所著《搜神記》載有“漢代洛陽人楊伯雍,種玉於右北平無終山”的傳說[1],多被後世認爲是北平陽氏的始祖。[2]

郡望

北平陽氏郡望为右北平郡無終縣(今天津市蓟州区),属幽州,最初由汉高祖刘邦设置。西晉初,改右北平郡爲北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中,廢北平郡,無終縣改屬漁陽郡。大業末,改無終縣為漁陽縣改漁陽郡為薊州,又析漁陽縣分置無終縣,後將新無終縣改名玉田縣,取自“陽伯雍種玉”之傳說。然而至唐代爲止,陽氏郡望仍繫於北平無終。

發展

北平陽氏非漢魏舊族,並無可靠始祖可追溯。晉初應已為北平郡著姓,所以有“陽伯雍種玉”之神話,然而並未有人出仕。

晉末大亂,北平陽裕陽協陽耽陽騖分仕鮮卑段部、慕容部,得爲二千石高官。後前燕一統河北,陽騖歷任燕國尚書令、司空、司徒、太保、太尉,封建寧公,為北平陽氏最顯赫之時[3][4]。後燕復國後,仍有陽氏成員出仕,如後燕尚書陽璆、中書監陽哲,北燕尚書陽伊、侍中陽哲[5]。北魏滅燕後,陽氏出仕北魏,爲寒門,多郡縣佐貳官,偶有將軍、太守[6]。至北齊陽休之官至尚書右僕射、領中書監,封燕郡王,再興氏族,旋即北齊滅亡[7]

入唐後,北平陽氏為官者散居京洛,有陽嶠陽城等成員,見於史傳,房支已不能辨,後更湮沒無聞。

世系图

前燕陽騖

陽耽
建寧敬公
陽騖[8]
陽瑤

北齊陽休之

参考资料

  1. ^ 《搜神記·卷十一》:楊公伯雍,雒陽縣人也,本以儈賣為業,性篤孝,父母亡,葬無終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無水,公汲水作義漿于阪頭,行者皆飲之。三年,有一人就飲,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處种之,云:「玉當生其中,」楊公未娶,又語云:「汝后當得好婦。」語畢,不見。乃种其石,數歲,時時往視,見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時人求,多不許;公乃試求徐氏,徐氏笑以為狂,因戲云:「得白璧一雙來,當听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雙,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天子聞而异之,拜為大夫。乃于种玉處四角,作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頃地名曰「玉田。」
  2. ^ 文獻中,陽和楊經常互通,比如唐代陽惠元、陽城等又作楊惠元、楊城。
  3. ^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
  4. ^ 《十六國春秋輯補·前燕錄》
  5. ^ 《十六國春秋輯補·北燕錄》
  6. ^ 《魏書·卷七十二·陽尼傳》
  7. ^ 《北齊書·卷四十二·陽休之傳》
  8. ^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陽騖傳
  9. ^ 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陽休之傳
  10. ^ 周祖謨認爲,《洛陽伽藍記》的作者楊衒之即陽固之子。參見: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