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之子
耶稣 |
---|
|
忧患之子,天主教思高本译为苦人(拉丁语《武加大译本》:vir dolorum;英語:Man of Sorrows;德語:Schmerzensmann)出现在《希伯来圣经》中的《以赛亚书》第53章第3节,被基督徒认为是对耶稣作为弥赛亚的预言:
3 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是忧患之子;祂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祂。
4 祂诚然担当了我们的忧患,背负了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 5 那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创,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6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上主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
形象發展
在欧洲,13世纪起,忧患之子像得到发展,在欧洲北部尤其流行。通常表现耶稣赤裸上身,带着受难的伤口,尤其是手部和身体一侧,通常戴着荆棘冠冕,有时还有天使出现。该图像持续传播,其复杂性的发展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之后,但是其许多艺术形式,是中世纪晚期虔诚的最精确的视觉表现。[1]。它和圣母怜子图(Pietà),是这个时期最流行的獻身圖像(Andachtsbilder)类型的图像。
这种像发展自拜占庭的Epitaphios 像,可能要追溯到8世纪。有一个神奇的拜占庭马赛克像称为怜悯的基督(Imago Pietatis),在12世纪被带到罗马主要的朝圣圣殿圣十字大殿。现在保存的只有复制品。到13世纪,忧患之子像(雕塑,绘画)作为供沉思的对象,在西方越来越普遍。它的受欢迎程度继续增长,并受到1350年教宗克雷芒六世举行聖年大赦的推动[3]。
忧患之子形象的各种版本都表现为基督带着受难的伤口,包括矛伤。尤其是在德国,耶稣的眼睛通常是睁开的,看着观众;在意大利,紧闭的眼睛,表现死去的耶稣。对有些人这代表了基督的两种性质 - 他作为人死了,但是作为神活着[4]。全身像最初于13世纪出现在德国南部的壁画中,从14世纪初开始出现雕塑[5]。有时也有不同的形式,包括其他元素,包括Arma Christi(“基督的武器”)、十字架、从耶稣的一侧或其他伤口的血流进的一个杯(强调圣体血)、拿着这些物体或托着耶稣本人的天使(梅斯特·弗朗克对两者都加以表现),以及哀悼者或崇拜者[6]。“怜悯的宝座”是一幅三位一体的图像,通常将耶稣描绘得身材矮小,作为忧患之子,由他的父支撑。
《以赛亚书》第53章第2节也得到了艺术图解:耶西的本(“祂在上主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和耶稣像(“祂无佳形华美叫我们观看祂,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
相关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书籍
- Parshall, Peter, in David Landau & Peter Parshall, The Renaissance Print, Yale, 1996, ISBN 0300068832
- Pattison George, in W. J. Hankey, Douglas Hedley (eds),Deconstructing radical orthodoxy: postmodern theology, rhetoric, and truth,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5, ISBN 0754653986, 9780754653981. Google boo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 Schiller, Iconography of Christian Art, Vol. II, 1972 (English trans from German), Lund Humphries, London, figs 471-75, ISBN 853313245
- Snyder, James; Northern Renaissance Art, 1985, Harry N. Abrams, ISBN 01362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