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城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40°10′03″N 115°56′31″E / 40.167395°N 115.941977°E / 40.167395; 115.941977

清光绪十二年(1886)《昌平州志》州城图

昌平城墙为历代昌平县城、昌平州城城墙,自西汉置县后数易其址,均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境内。

历史

昌平为西汉置县,最早与军都县同属上谷郡,自西汉至北魏初其城址位于今址东南、温榆河北岸(今沙河镇辛力屯村一带),北魏初裁撤昌平县入军都县,东魏天平年间复置昌平县,属平昌郡,并将县治改设在始建于战国末期的原军都县故城,位于今址西南(今马池口镇土城村一带,原军都县则改在今兴寿镇东、西新城村一带新建,称军都县新城)[1][2]。约在唐代建中年间昌平县治又自军都故城迁至距今址西八里的旧县村一带,建城名白浮图城[3]。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一度再迁县治至其西南六里的新店,约在至正年间仍迁回原址[4]

为加强对皇陵的守备,明代宗景泰元年正月辛巳(1450年1月18日)下令于天寿山南修筑护陵城,名永安城,内驻长陵献陵景陵三卫官军,城周十二里(实一千四百九十二丈九尺八寸,约4777.536米)[5],高二丈一尺(约6.72米),近正方形,东、西、南三面均设瓮城,城内设十字街。景泰二年十月己卯(1451年11月7日)昌平县治、儒学、仓库等自旧县村迁至永安城(州志载为景泰三年迁址),以永安城兼作护陵城与昌平县城[6]万历元年(1573年)陵卫增多,又在旧城南与之相连新筑一城,城周八十四丈五尺(不含旧城南墙,约270.4米),高一丈七尺(约5.44米)。崇祯九年(1636年)兵部侍郎张元佐将旧城南墙拆除,用其砖石修补东城门楼,两城遂合为一城,城周共十里二十四步(约4838.4米),长方形,护城河深、宽均约两丈(约6.4米)。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筑城墙,增高至三丈(约9.6米),护城河深八尺(约2.56米)、宽三丈(约9.6米)[7]

自1954年起开始拆除城墙,至1986年东、西、南、北四条环路建成后原城墙已拆除殆尽[8]

现状

永安城内的昌平谯楼旧照,摄于20世纪30年代

西汉至北魏初的昌平城位于今沙河镇辛力屯村一带,已无迹可寻,其东侧有上下东郭村,即因城而得名,1985年曾在辛力屯村附近发现汉墓,或与城址有关[9]。东魏至唐代的昌平城(军都故城)位于今城区西南8公里、马池口镇土城村一带,俗称“土城”,为长方形,南北0.75公里,东西0.5公里,仅存部分夯土城墙,2003年公布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10]。唐代至明初的昌平城(白浮图城)位于今城南街道旧县村一带,原城墙材料在永安城的后续修葺过程中被逐渐拆取,至清代已不见旧城痕迹[11],村南尚存植于唐代的国槐,其后有观音庵,为村内曾有的15座祠庙中仅存的一座,其它如纪念狄仁杰的狄梁公祠等今已不存[8]

明景泰之后的昌平城(永安城)位于今城北街道城区中心,原城墙已不存,其框架被建于1978年-1986年的东、西、南、北四条环路代替(其中西环路、北环路建于原护城河上,东环路建于原城墙基上,南环路建于原城墙外[8]),原旧城南城墙则位于今政府街南侧,今鼓楼东、西、南、北街即原旧城内的十字街,此外城内仍保留了大量与驻兵相关的胡同,如城南的康陵卫胡同、城中的长陵卫胡同、城北的永陵卫胡同,以及草场胡同、营房胡同、东、西盔甲胡同、大将军胡同、帅府墙胡同等,另一些胡同则与昔日的庙宇有关,如文庙胡同、红庙胡同、七圣庙胡同、龙王庙胡同、铁佛庵胡同等。原东门外有松园广里许,遍植松桧,无一杂树,以便向陵区内移植补缺,今仅存松园路地名[12][13]

原鼓楼东、西、南、北街交叉处曾建有谯楼(亦名鼓楼),明天顺三年(1459年)由天寿山守备廖镛奏建,为城内的重要地标,1971年因阻碍交通被拆除。此外城内的主要建筑包括霸昌道署(其址今为昌平区法院,已无存)、昌平县署(其址今为昌平区政府,已无存)、文庙(其址今为昌平二中,大成殿于1995年因扩建校舍被拆除,现仅存两棵柏树)[14]、燕平书院(其址今为昌平区检察院,已无存)、城隍庙(仅存后殿,位于今昌平邮政局院内,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解体大修[15])和关帝庙(现存前、后殿各三间及抱厦一间,位于昌平一中内,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大修)[10]等。

霸昌道署图
昌平州署图
昌平文庙图
燕平书院图

参考文献

  1. ^ 清·吴履福等修,缪荃孙等纂,《光绪昌平州志·卷三·土地记》:昌平故城,《一统志》在今昌平州东南,汉置县,……后魏初省。……此汉晋至魏初昌平当在今沙河店迆东上下东郭二村之西,村名东郭,盖因城而得名也。军都故城,《一统志》在昌平州西十七里,汉置县,后魏置东燕州及昌平县于此,《魏书·地形志》东燕州天平中置,寄治幽州军都城,《水经注》在居庸关南、㶟余水北,当是双塔故城,今之故城村也。军都新城,《寰宇记》在幽州西北九十五里,本汉军都县,后魏移军都于今县东北二十里,旧志今州东四十里有军都邨,亦曰故县址,当是今新城村北之土城。白浮图城,旧志今名旧县,在州城西八里。按《元史》皇庆二年冬十月辛巳徙昌平县于新店,元初昌平县治白浮图城,见宋渤梁公祠碑记,是由白浮图城徙之,也不知何年复自新店徙回,俟考。
  2. ^ 《昌平军都城始建于战国末期 曾出土一堆堆的马骨》. 凤凰网. 2015-06-09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3. ^ 清·麻兆庆,《昌平外志·卷一·沿革》:昌平故城考:案《括地志》居庸关在幽州昌平县西北四十里,以关东南四十里求唐昌平城,即军都故城是也。《元和郡县志》补曰昌平城在军都关南即此城。明陵大红门北有名担尘殿者,为朱孝廉蕡家别业,光绪初掘得宋俨墓志铭,建中四年四月葬幽州昌平县东北十里武安乡,是此时已迁旧县矣。建中三年朱滔称冀王,滔家太尉乡,以朱怀珪墓考之,虎谷东之太平庄也,南距旧县八里,似昌平北迁当在此时。辽金昌平以义冢幢记考之亦旧县也。元徙新店,至正二年徙回,明景泰三年徙永安城今州治。
  4. ^ 《昌平外志·卷一·沿革》:《元史·地理志》案皇庆二年冬十月辛巳,徙昌平县治于新店(旧县西南六里),新志云未知何年徙回。考皇庆徙后,泰定二年置谏议书院于昌平县,祀唐刘蕡,此乃治新店之昌平县也,刘司户祠纪略曰至正间又建祠旧县东,此乃县于至正时徙回旧县,故祠随之迁而又建也。马房辉重修儒学记至正二年正月祭圣庙,顾盼阙坏,捐资重修,此又县徙回之一证也。
  5.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景泰元年春正月辛巳,命于天寿山之南筑城,周围十二里,以居长陵、献陵、景陵三卫官军,并移昌平县治于内。
  6.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七》:景泰二年冬十月己卯,徙昌平县治并儒学仓库等衙门于长陵卫新筑土城之内。
  7. ^ 《光绪昌平州志·卷三·土地记》:今州城:州故永安城,明景泰元年筑,东、西、南三门俱重门瓮城,内外各有层楼,周一千四百九十二丈九尺八寸,高二丈一尺,徙长、献、景三陵卫于内,以护陵寝,三年并昌平治徙焉。天顺三年天寿山守备廖镛奏建谯楼于城中,万历元年因陵卫续设益多,于城南复筑一城连之,墙减旧城四尺,只有南门瓮城,箭楼亦微小,东、西、南三面共八十四丈五尺,后屡经营造,两城皆甃以砖,至崇祯九年,兵部侍郎张元佐拆旧城南面砖石修补东城门楼,城遂合而为一,周一十里二十四步,池深广各二丈许。国朝康熙十四年重筑新旧城,均高三丈,池深八尺、阔三丈。
  8. ^ 8.0 8.1 8.2 《昌平城之变迁》. 昌平报. 2015-05-27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10日). 
  9. ^ 《东廓,城乎?村乎?》. 新华网. 2015-11-10 [2017-12-09]. 
  10. ^ 10.0 10.1 《昌平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 2016-09-14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11. ^ 《上海书评︱龙虎台前暑气深——罗新走向金莲川》. 澎湃新闻. 2017-01-04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12. ^ 《再说昌平永安:古城肌理看胡同》. 人民网. 2015-09-01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13. ^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七·京畿昌平州四》:原松园在昌平州东门外,延袤里许皆松桧,无一杂树,以备陵树缺移栽也,二百年来禁人樵采,遂成大林。(《燕都游览志》)
  14. ^ 《永安城:护卫皇陵做先锋》. 凤凰网. 2015-05-26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15. ^ 《北京昌平城隍庙被拆后重建 市民称太折腾》. 中国新闻网. 2014-04-12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