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漆,又稱封蠟(英語:sealing wax)等,是歐洲傳統用於封口信件或瓶口的一种材料,往往易熔化、具有黏性並且熔化後迅速凝固。主要用松脂石蠟等加以顏料製成。

火漆常常預製成兩側印有圖案的四角棒狀,直接加熱一端使其滴落;有時製成顆粒狀,此時往往盛於金屬製的火漆勺中,置於火焰上加熱。包裝火漆的盒中,常附有用於加熱的蠟燭。

用於封緘信封時,使其熔化並滴與信封之上,待凝固前緊緊蓋刻有紋章徽記等圖案的金屬印章於上。儘管現在火漆主要用於裝飾用途,不過在古代,火漆主要是一種保密措施。由於開封時火漆印將會碎裂,所以若是印記完整,只要印有複雜圖案的印章未被複製或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在收信人開封之前此封信件未被開封過。利用以上的特性,王室或政府常常利用其加密信件。有時將火漆直接印與信件上充當印章。有時使火漆熔化在用於封閉卷軸的繩子上[註 1]

用於酒瓶封裝時,將用瓶蓋封好的酒瓶頭部,浸於融化的火漆中,待其凝固。

火漆蠟棒、由火漆封口的信件、火漆印章和加熱用的蠟燭
直接印於信件的火漆印

名稱

火漆的中文名稱來源不明,可能與火漆常用的朱紅色有關。在諸多歐洲語言(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中[註 2]和亞洲語言中均可直譯爲「封蠟」。俄語的「сургуч」可能源自突厥语族

歷史

早在希伯来圣经中已有記載[1]。歷史上曾使用瀝青蜂蠟、威尼斯松脂(一種歐洲落葉松中的樹脂,呈黃綠色)等。中世紀後期,由葡萄牙人從東印度獲得了新的火漆配方,即一定比例混合虫漆、松脂、樹脂、石灰、熟石膏等,再從西班牙傳到歐洲各地,17世紀末傳到俄國[註 3]。最早火漆是無色的,後來用硃砂染成硃紅色。

Cornelis Norbertus Gysbrechts英语Cornelis Norbertus Gysbrechts的畫(1665)中信件和其上的火漆印

隨着相關保密技術和現代郵政體系的發展,火漆已淡出歷史舞臺。

現代使用

在現代,火漆比起用於安全驗證,更像是一種復古儀式。現代在美術工藝、西文書法等領域,作爲裝飾配合追求復古之用。在渲染歷史場景,懷古氛圍的作品中,常常有火漆信封的出現。有時爲了體現高級感,在商品包裝上附有模仿火漆印的印製標籤或樹脂製的鈕釦等。

注释

  1. ^ 稱作「letter close」。
  2. ^ 英語:sealing wax、法語:cire à cacheter;德語:Siegelwachs/Siegellack義大利語ceralacca
  3. ^ 很多語言中,火漆都有別名叫做「西班牙蠟」,例如法語:cire d’Espagne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列王紀上第21章第1节

来源

  • 火漆. 現代漢語大詞典(第七版).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