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曾志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志忞(1879年—1929年),号泽民,生于上海,中国音乐家、律师,学堂乐歌早期发展的三位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

其父亲为曾铸,号少乡,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后迁居上海,因经商南洋大米致富,还曾以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身份,倡议抵制美货和收回美资控制的苏浙铁路。

曾志忞于1901年赴日留学,进入早稻田大学修习法律。受到日本明治维新活跃的音乐文化影响下,他曾记述:“子初至日本,观其音乐会及访其教师,一若天仙之隔,高不可仰,盖崇拜之甚也。”[1]隔年,他加入了沈心工在东京发起组织的“音乐讲习会”。1903年,他进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同年,曾志忞发表了以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由他自己填词的乐歌《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及《秋虫》等。这些乐歌是目前目前发现的较早公开发表的“学堂乐歌”,也是现在能见到的中国人正式使用简谱的早期记录之一。

1904年5月,曾志忞在沈心工所创立的“音乐讲习会”基础上,重新发起组织“亚雅音乐会”,这是近代第一个新式的音乐社团。曾的夫人曹汝锦是我国最早留日学习小提琴的女生。在这一年为“卒业生送别”的音乐会上,曾氏夫妇的钢琴合奏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表演,被当时的报导盛赞为“幽闲勇健,如入欧洲音乐界,使人耳目一清,精神一振”。[2]

曾志忞于1907年回国,不顾父亲反对,与高砚耘、冯亚雄等人于暑期在上海开办“夏季音乐讲习会”,传授欧洲音乐知识,包括乐典、和声、风琴、洋琴、喇叭、直笛、横笛、大鼓、小鼓等。[3]

1908年,其父亲曾铸去世,临终遗言命他在嘉定所设救济贫困的“义庄”余款,开办一所贫儿院,曾志忞遵照父命于是创办了“上海贫儿院”,附设音乐部,是中国第一个欧洲管弦乐队。后来因战争爆发加上经济难以维持,在1921年前后结束,曾志忞也举家迁居北京。1929年病逝于北京,享年五十岁。

观点

随着旧的教育体制的瓦解科举被废,新的学制可说是抄袭欧美、日本,清代以来也没有所谓的“音乐课”。而作为发展之初的学堂乐歌,欠缺歌曲,不意外地一开始大多将欧洲、美洲、日本的歌曲旋律搭配当下中国应时的歌词[4]以急就章。但,很明显地就可以发现大多都出现曲调与歌词不合的情况,而关于这点,曾志忞就提出:“曲与歌不可离”、“歌与曲不相背”,因为“背与离,音乐之大患也。”[5]

在学堂乐歌之歌词的部分,曾志忞认为:“今吾国之所谓学校歌曲,其文之高深,十倍于读本;甚有一字一句,即用数十行讲义而幼稚仍不知者。”主张以“适于教育之理论实际”为标准,要达到“童稚习之,浅而有味”的程度。向欧美和日本学校歌唱课学习,“以他国小学唱歌为标本”,然后加以改进。进一步指出,歌词应“通俗上口又蕴含深意”、“质直如话而又神味隽永”、“知而道,纯任自然”、“以小见大,激发志气”、“求其和平爽美,勃勃有春气者”。

作为最早公开发表的学堂乐歌六首之一的《海战》[6],刘靖之言:“我们不敢肯定《海战》的曲与词都是曾志忞的作品……这首歌颇有日本的味道,旋律平淡,节奏零散,谈不上起承转合,一唱完就很容易忘了。由于他的乐歌很少流传下来,故我们不敢对他的作品妄下评语。”[7]

著作

  • 《乐理大意》(1903)
  • 《唱歌及教授法》(1903)
  • 《教授音乐初步》(翻译) (1904)
  • 《教育唱歌集》(1904)
  • 《乐典教科书》(翻译) (1904)
  • 《音乐教育论》(1904)
  • 《音乐全书》(编纂),包括〈乐典大意〉、〈唱歌及教授法〉、〈风琴练习法〉等三篇。(1905)
  • 《和声略意》(1905)
  • 《和声学》(校订) (1905)
  • 《国民唱歌集》(1905)
  • 《简易进行曲》(1905)
  • 《教育唱歌集》(1905)
  • 《名人乐论:日本音乐之非真音乐》(翻译) (1905)
  • 《音乐四哭》(1906)

参考资料

  1. ^ 李县,《醒狮》,1905年第二期
  2. ^ 《新民丛报》,第三年第三号(1904年8月):〈亚雅音乐会之历史〉、〈亚雅音乐会之简章〉及〈亚雅音乐会开会为甲辰卒业生送别记〉
  3. ^ 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上、下册),台北:燿文。1998。
  4. ^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上海音乐。2001。
  5. ^ 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页51
  6. ^ 台北市 :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第1期(清光绪29年4月)-第12期(清光绪30年4月)
  7. ^ 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页50

外部链接: [1]

  1.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手册》. 彭丽著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5 第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