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彪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5月22日) |
班彪(3年—54年),字叔皮,右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汉成帝时越骑校尉班况之孙。汉哀帝时广平太守班稚之子。姑母班婕妤是汉成帝嫔妃。班彪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父亲,与前两位合称“三班”。儒学世家。
生平
班彪年纪在二十余岁的时候,更始帝败,三辅大乱,曾投靠天水的隗嚣避难,并在此时撰写了《王命论》给隗嚣,但隗嚣始终不能体寤。于是班彪遂逃避兵乱转投河西窦融麾下,当时的河西大将军窦融任命班彪为从事,以师友之道接待。后来,班彪乃为窦融规划计策,以防止隗嚣的进攻。等到窦融征还京师,光武帝询问:“所上章奏,谁与参之?”窦融答说:“皆从事班彪所为。”于是班彪得已被光武帝召见,举司隶茂才,拜临淮郡徐县令,但此后不久因病退职。
班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闲。补充了《史记》,作《史记后传》65篇,为班固《前汉书》打定了基础。
后来,班彪复辟司徒玉况府[1],后对东汉朝庭多项政策,尤其建武二十八年(52年),坚定光武帝不接受北匈奴和亲归附的请求,以免归附的南匈奴生变,且为光武提供拒绝的答词[2],又东汉护羌校尉府、护乌桓校尉府的设立都是班彪提出的。[3][4]
历史贡献
班彪建议光武帝不接受北匈奴和亲归附的请求,以及建议恢复护乌桓校尉府,加强对降附的乌桓、鲜卑管理,无疑对完成耿国的战略建议、祭肜的战略执行提供了辅助。
东汉初,光武用耿国之战略[5],班彪、祭肜的建议与经营北方、东北方边郡,令南匈奴、乌桓、鲜卑成功内附,遗子入侍,成为东汉保护北方、东北方的“保塞三族”[6][7][8],达成以夷制夷。由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完成战略设置到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鲜卑反叛中间约四十年,东汉的北方、东北方很少遭到兵祸,其中北匈奴只南下"两次"都被击败,而转向骚扰东汉西北方的河西三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夫余、高句丽、濊貊都内附,不敢攻击边郡。“西自武威,东尽玄菟及乐浪,胡夷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近2000公里的防线减少大量士兵的屯守,四十年以来为东汉朝庭省下极大军费,更大大减少兵民伤亡,并保障东汉稳定,为“明章之治”、“永元之隆”打下基础。而保塞三族更为了得到东汉的奖赏,不断将北匈奴作为猎物狩猎,用北匈奴人的首级、俘虏换取东汉的金钱赏赐,这也是北匈奴日渐衰弱,转而带领西域诸国骚扰东汉西北方的原因,后来班超出使西域,加上北匈奴不断被汉军及保塞三族削弱,北匈奴连西北边郡也不能骚扰,只能透过阻础东汉经营西域以延长生存空间。此时,形成北匈奴既不能攻击边郡,守塞三族又能狩猎北匈奴物资自用兼立功得到奖赏的局面,以夷制夷达到极致的平衡。
可惜后来,东汉窦太后、窦宪不理大臣宗意认为鲜卑会在北匈奴灭后,失去抢掠物资及立功的目标会转来祸害东汉边郡,执意发动多次以灭北匈奴的战争,在91年灭北匈奴,而且窦宪也没有遵照原定战前答应南匈奴的战略目标,让南匈奴回到漠北,不理袁安的反对,要扶持已投降的北匈奴人为自己所用,导致鲜卑借机占领漠北,而鲜卑失去北匈奴作为抄掠资源自用、立功换钱的目标,由公元97年开始叛汉,变成时降时叛的状态,南匈奴、乌桓、高句丽、濊貊、夫余等也开始像鲜卑一样时叛时附,至此,光武、明帝、耿国、班彪、祭肜促成的以夷制夷的战略平衡被严重破坏,导致东汉中期开始边境不安,军费大增,边民、士兵惨死,该区经济也被破坏。保塞制度被破坏后,北方、东北方军费的直接增加,不下平定三大羌乱的费用,以致东汉国库空虚,时人号“三空之厄”(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成为东汉衰亡的一大原因。
世系图
班壹 | |||||||||||||||||||||||||||||||
班孺 | |||||||||||||||||||||||||||||||
班长 | |||||||||||||||||||||||||||||||
班回 | |||||||||||||||||||||||||||||||
班况 | |||||||||||||||||||||||||||||||
班伯 | 班斿 | 班稚 | 班婕妤 | ||||||||||||||||||||||||||||
班嗣 | 班彪 | ||||||||||||||||||||||||||||||
班固 | 定远侯班超 | 班昭 | |||||||||||||||||||||||||||||
定远侯班雄 | 班勇 | ||||||||||||||||||||||||||||||
定远侯班始 | |||||||||||||||||||||||||||||||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资料
- 《汉书·叙传》
- 《后汉书·班彪列传》
- ^ 《后汉书.班彪传》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言曰:......
- ^ 《后汉书.南匈奴传》二十八年,北匈奴复遣使诣阙,贡马及裘,更乞和亲,并请音乐,又求率西域诸国胡客与俱献见。帝下三府议酬荅之宜。司徒掾班彪奏曰: 臣闻孝宣皇帝敕边守尉曰:“匈奴大国,多变诈。交接得其情,则却敌折冲;应对入其数,则反为轻欺。”今北匈奴见南单于来附,惧谋其国,故数乞和亲,又远驱牛马与汉合巿,重遣名王,多所贡献,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臣见其献益重,知其国益虚,归亲愈数,为惧愈多。然今既未获助南,则亦不宜绝北,羁縻之义,礼无不荅。谓可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明加晓告以前世呼韩邪、郅支行事。.......
- ^ 《后汉书.西羌传》建武九年(33年),隗嚣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旧制益州部置蛮夷骑都尉,幽州部置领乌桓校尉,凉州部置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驿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备。今宜复如旧,以明威防。”光武从之,即以牛邯为护羌校尉,持节如旧。
- ^ 《后汉书.乌桓传》是时四夷朝贺,络驿而至,天子乃命大会劳飨,赐以珍宝。乌桓或愿留宿卫,于是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皆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来种人,给其衣食,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时司徒掾班彪上言:“乌桓天性轻黠,好为寇贼,若乆放纵而无緫领者,必复侵掠居人,但委主降掾史,恐非所能制。臣愚以为宜复置乌桓校尉,诚有益于附集,省国家之边虑。”帝从之。于是始复置校尉于上谷寗城,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 及明、章、和三世,皆保塞无事。
- ^ 是时乌桓、鲜卑屡寇外境,国素有筹策,数言边事,帝器之。及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款塞称藩,愿捍御北虏。事下公卿。议者皆以为天下初定,中国空虚,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国独曰:“臣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令东捍鲜卑,北拒匈奴,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万世有安宁之策也。”帝从其议,遂立比为南单于。由是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遁,中国少事。
- ^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国》“帝从其议,遂立比为南单于。由是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遁,中国少事。”
- ^ 《后汉书.乌桓传》“及明、章、和三世,皆保塞无事。”
- ^ 《后汉书.鲜卑传》“明章二世,保塞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