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2月18日) |
21°54′12″N 120°51′10″E / 21.90333°N 120.85278°E
鹅銮鼻 | |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汉字 | 鹅銮鼻 |
汉语拼音 | ㄜˊㄌㄨㄢˊㄅㄧˊ |
日语假名 | ガランピ |
排湾语 | Galangepi |
鹅銮鼻(排湾语:Galangepi),为台湾南端的岬角,又名南岬(英语:South Cape)。其位置于台湾屏东县恒春镇,为中央山脉尽处台地的最南端,隔着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
命名
鹅銮鼻之名来由,众说纷纭。其中垦管处广传的说法如下:“Galangepi”可溯源于南排湾语,意为“船帆”,因该地西侧香蕉湾有颗形似船帆的石头,排湾语称为“Galangepi”,西侧大石被称为“船帆石”;而“鼻”在台湾话中意旨物体突出而像鼻子的部分,即为岬角之意(如:猫鼻头)。中华民国殖民后因不尊重原住民语,惯用中国本位主义,用中国字语音随意空耳书写在地名称,因而误写成鹅銮鼻。台湾日治时期之文献上,此地名亦常以片假名标音记为“ガランピ”。 现今,为尊重多元族群,故正确写法应依照排湾族语文字拼写“Galangepi”。
历史
清代多记载台湾最南点为“沙马矶”或“沙马矶头”,例如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载:“南路界尽沙马矶头,相传地脉直接吕宋。”,但现代对于沙马矶头是猫鼻头或鹅銮鼻则未有定见。
鹅銮鼻一带原为斯卡罗酋邦龟仔甪社(Kuarut)之领土。其地形为珊瑚礁隆起之台地,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地势险要且沿岸多珊瑚暗礁,由于地处巴士海峡与太平洋交会之处,往来渔船频繁,其海下之暗礁险恶甚之。
1867年,美国商船罗发号(又译罗妹号),于鹅銮鼻西南方约15公里的七星礁触礁沉没,船长亨特(J. W. Hunt)夫妇偕同船员水手14人游至狮龟岭(今龙磐草原一带)上岸,因误闯龟仔甪社领地,而被当局误认为侵略者,而依当地习惯法处决之,仅一名粤籍水手逃生,跨境后前往清治台湾,受当地居民帮助辗转送至打狗英国领事馆,促而使斯卡罗酋邦与美国双方签订南岬之盟。但也因美清在台交涉时,清帝国表明:“告以生番不归地方官管辖,嗣后请饬外国商人谨遵土牛之禁,不可擅入生番境界,以免滋事。”,埋下日本企图占领台湾的野心。
1871年,琉球渔民因遇台风,而漂至八瑶湾(今满州乡九棚-港仔一带),因船毁坏无法独力回国,而深入异地与高士佛社的排湾族起了冲突,而54名琉球人进而遭处决。而日本为此为借口,起兵讨伐台湾,引发两年后的牡丹社事件。
经历两次大规模外国渔船触礁案,清廷无法坐视不管,首先于琅峤猴洞山(今恒春市区)兴建县城,定名“恒春县”;再者委托英国皇家学会的毕齐礼(Michael Beazeley)勘查恒春半岛地貌,寻求兴建灯塔的地点,后于现今鹅銮鼻灯塔处,以100块银元向龟仔甪购买土地,兴建灯塔。
设施
在1982年成立鹅銮鼻公园,以鹅銮鼻灯塔为主体,规划出邻近五十公顷的风景区,后又划为国家公园管理。
庙宇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