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创新(英语:Innovation,源自拉丁语 innovare,“更新”)是将导致引入新商品或服务或改进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想法的实际实施。[1] ISO 56000:2020[2]标准中的 ISO TC 279 将创新定义为“实现或重新分配价值的新的或变更的实体”。也有其他定义;不同定义中的一个共同元素是关注思想或技术的新颖性、改进和传播。
创新通常是透过开发更有效能的产品、流程、服务、技术、艺术作品[3]或创新者向市场、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的。创新与发明有关,但不相同:[4]创新更倾向于涉及发明的实际实施(即新的/改进的能力),以对市场或社会产生有意义的影响[5],而且并非所有创新都需要新发明。[6]
当解决的问题具有技术或科学性质时,技术创新通常透过工程过程表现出来。
创新的定义是推出新事物,[7]或说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去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具有某种不可预见性[8]。科技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各创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所构成的创新双螺旋共同演进的产物[9]。大多数的创新行为都是未经计划的产物,因而创新是不能计划的[10]。
定义
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发现了多种定义。 2009 年,Baregheh 等人在不同的科学论文中发现了大约 60 个定义,而 2014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了超过 40 个。[11] 根据该调查,Baregheh 等人尝试得出以下定义:
“创新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组织将想法转化为新的/改进的产品、服务或流程,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竞争和差异化”[12]
在关于软件行业如何定义创新的调查中,Crossan 和 Apaydin 给出的以下定义被认为是最完整的,它建立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手册的定义之上:[11]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生产或采用、吸收和利用具有附加值的新事物;产品、服务和市场的更新和扩大;开发新的生产方法;以及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埃弗里特·M·罗杰斯 (Everett Rogers) 将其定义如下:
“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认为是新的想法、实践或对象”[13]
根据 Alan Altshuler 和 Robert D. Behn 的说法,创新包括原创性发明和创造性使用,并将创新定义为新想法、产品、服务和流程的产生、接纳和实现。[14]
创新的两个主要维度是新颖程度(即创新是否对公司、市场、行业或世界是新的)和创新的类型(即是否是处理器产品服务系统创新)。[11] 在组织性学术活动中,研究人员还透过提供这两个相关结构的最新定义,将创新与创造力区分开来:
工作场所创造力涉及在尝试产生新想法时所应用的认知和行为过程。工作场所创新涉及尝试实施新想法时所应用的流程。具体而言,创新涉及问题/机会识别、与组织需求密切相关的新想法的引入、采用或修改、这些想法的推广以及这些想法的实际实施的某种组合。[15]
彼得·杜拉克写道:
创新是创业的特定功能,无论是在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还是在家庭厨房中由一个人开始的新创业。它是企业家创造新的财富创造资源,或赋予现有资源更大的创造财富潜力的手段。[16]
创意与创新
一般来说,创新与创造力的区别在于它强调在经济环境中实施创意。 Amabile 和 Pratt 在 2016 年,借鉴文献,区分了创造力(“由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一起工作产生新颖和有用的想法”)和创新(“在组织内成功实施创意想法”)。[17]
对于人类科技创新速率的论述
一些研究指出,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人均专利数正逐年下滑,这显示创新的速率正在趋缓。许布纳(Jonathan Huebner)在2005年指出,根据美国专利数和世界科技突破的状况来看,人类科技创新的速率在1873年达到顶峰,之后便开始趋缓。[18][19]在他的文章当中,他曾问道:“科技(创新的)程度将会达到顶峰然后跌落到黑暗时代(的水准)?”[18]在之后于《新科学人》的评论中,许布纳提到说尽管他相信在2024年,科技创新的频率会跌落到黑暗时代的水准,但这不表示他认为黑暗时代将会再次到来。[20]尽管一些人质疑许布纳创新速率正在下降的观点,并认为科技创新的速率实际上是在加快的,但许布纳的观点获得一些其他资料的支持。美国专利局在2010年的资料支持许布纳的观点;[21]一篇2012年的研究也支持许布纳的观点。[22]
创新的类型
Gene Meieran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新三级创新模型
第一级
创新事物与现今人类社会没有任何相似点。
第二级
创新事物需要遵守特定规则。可被归入某种类型。与人类社会有共通点。例子:新产业形成,但可被归入产业一类型
第三级
将多种固有领域融合发展成新的模式。商业与科技融合的例子:网上订单
参见
参考文献
- (简体中文)杨远锋. 创新的定义来源: 创新号的发明与应用--《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2012年. 丰源创新能力咨询服务中心.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5).
- ^ Schumpeter, Joseph A., 1883–1950.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Opie, Redvers,, Elliott, John E.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1983. ISBN 0-87855-698-2. OCLC 8493721.
- ^ ISO 56000:2020(en)Innovation management — 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 ISO. 2020 [202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 ^ Lijster, Thijs (编). The Future of the New: Artistic Innovation in Times of Social Acceleration. Arts in society. Valiz. 2018 [10 September 2020]. ISBN 97894920955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 Bhasin, Kim. 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Business Insider. 2 April 2012 [202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Forbes, 10 September 2015 [202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 Schumpeter, Joseph Alois. Business Cycles 1. 1939: 84.
Innovation is possible without anything we should identify as invention, and inven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induce innovation.
- ^ (英文)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Merriam-Webster. [201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9).
- ^ (简体中文)张浩, 李彬. 聚焦国外创新型国家. 科技日报. 2006-01-08: 6 [2007-06-22].[失效链接]
- ^ 唐蔷, 宋刚; 纪阳, 陈锐,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 (2): P28–33
- ^ 斯特恩, 鲁滨孙. 《企业创新力》. 新华出版社. 2005年: P17, P37, P64. ISBN 7501169306.
- ^ 11.0 11.1 11.2 Edison, H., Ali, N.B., & Torkar, R. (2014). Towards innovation measurement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86(5), 1390–407.
- ^ Baregheh, Anahita; Rowley, Jennifer; Sambrook, Sally. Towards a multidisciplinary 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2009-01-01, 47 (8): 1323–1339. ISSN 0025-1747. doi:10.1108/00251740910984578.
- ^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2003 [2021-12-24]. ISBN 978-0-7432-2209-9. OCLC 520307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英语).
- ^ Internet Archive. Innovation in American government :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dilemmas. Washington, D.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7. ISBN 978-0-8157-0358-7.
- ^ Hughes, D. J.; Lee, A.; Tian, A. W.; Newman, A.; Legood, A. (2018). "Leadership,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 critical review and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PDF).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9 (5): 549–569. doi:10.1016/j.leaqua.2018.03.001. hdl:10871/32289.
- ^ Drucker, Peter F.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08-01 [2021-12-24]. ISSN 0017-8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 Amabile, Teresa M.; Pratt, Michael G. (2016). "The dynamic 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Making progress, making meaning".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6: 157–183. doi:10.1016/j.riob.2016.10.001.
- ^ 18.0 18.1 Huebner, J. A possible declining trend for worldwide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5, 72 (8): 980–986 [2019-11-13]. doi:10.1016/j.techfore.2005.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 Hayden, Thomas. Science: Wanna be an inventor? Don't bother. U.S. News & World Report. 7 July 2005 [10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1).
- ^ Adler, Robert. Entering a dark age of innovation. New Scientist. 2 July 2005 [30 Ma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 ^ Strumsky, D.; Lobo, J.; Tainter, J. A. Complexity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innovation.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010, 27 (5): 496. doi:10.1002/sres.1057.
- ^ Gordon, Robert J. Is U.S. Economic Growth Over? Faltering Innovation Confronts the Six Headwinds. NBER Working Paper No. 18315. 2012. doi:10.3386/w1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