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
出生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
1817年2月15日
法国巴黎
逝世1878年2月19日(1878岁—02—19)(61岁)
国籍法国
知名于绘画
《春天的景色》,1862,现藏于旧国家美术馆

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1817年2月15日—1878年2月19日)是一位法国巴比松派的风景画家,被认为是印象派的重要先驱之一。出生于法国巴黎,同时也是一位版画家。他的作品对印象派艺术家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生平

多比尼1817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艺术启蒙来自父亲,其父亲是古典风景画家艾德蒙,法兰西斯,多比尼(Edmond-François Daubigny, 1789-1843)。孩童时期,多比尼体弱多病,有一段时间寄宿在瓦尔蒙杜瓦的亲戚家休养,直到九岁才返回巴黎。他进入学校没多久,就因为生病而不得不在家休养。身体虚弱让多比尼只能在家自学,他经常用素描打发时间,因此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15岁开始,他以装饰糖果盒、珠宝盒、钟表和扇子来赚钱贴补家用。17岁他进入罗浮宫的修复工作室,后来替凡尔赛宫修复画作来赚取收入。1835年他与童年好友决定到义大利旅行,两个月期间他们游览罗马与当地乡间。回到巴黎后,他替报纸和各类书籍绘制插画维生,过著稳定的生活。1838年,他在巴黎沙龙(Paris Salon)首次登台,直到过世前定期在沙龙展出风景画。在1841-1845年间,多比尼在沙龙展出蚀刻版画,以此奠定他在版画上的名声[1]

他第一次见到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是在1849年,从那时起,他越来越重视以自然为主题描绘的风景画。在1850年和1851年他出版两本蚀刻版画画册;同一时期,他在巴黎近郊和枫丹白露森林进行绘画创作。1857年,他购买一艘船作为工作室,昵称为“小盒子(Le Botin)”。透过这艘船他探索塞纳河、马恩河和瓦兹河,在船上进行写生。1860年,他定居在瓦兹河畔的奥维尔,也继续在法国各地旅行。随著年龄的增长,他的风景画变得更具速度感和自由性[2]。他对户外绘画的兴趣影响印象派的绘画发展,像是克劳德-奥斯卡-莫奈(Oscar-Claude Monet, 1840-1926)便受到他的启发,曾经跟多比尼借用工作室船进行写生,描绘塞纳河上的风景[3]

晚年多比尼的身体健康逐渐恶化,1878年2月19日他因心脏病发而离世,享年61岁。他被埋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Père Lachaise Cemetery),位置邻近柯洛的埋葬之处,一同长眠于此[1]

作品

多比尼的是一位版画家,同时也以油画创作。他的版画通常与当时的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也反映当时代的社会状态,好比1861年他出版的蚀刻版画画册其中一件作品〈出发(Departure)〉[4],画面以透视法呈现,右边陆地上冒烟的蒸汽火车载著挥手的旅客往远方前进,而左边河流中有排出烟雾的蒸汽船拖著货物行进。有一些则是接受委托制作文学作品的插图,像是1851年的《皮埃尔.拉尚博蒂寓言(Pierre Lachambeaudie)》[5]

Charles Daubigny, The Departure, etching in black on wove paper, 43.2x29.4cm, 1861

油画作品则多描绘乡村田园风光和法国河岸,为法国巴比松画派的经典风格,像是〈普桑与博蒙特的桥梁( Bridge between Persan and Beaumont)〉(1867)这件作品,描绘宁静河岸旁的有钟楼的小镇,前景左边的两个人物与一群家禽在绿草如茵的河岸,河面上倒映出右侧城镇的建筑与植披,天空中的云彩保有画家的笔触。

参考资料

  1. ^ 1.0 1.1 多比尼之家網站. [2021-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2. ^ 英國國家畫廊多比尼生平簡介. [2021-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1). 
  3. ^ Herbert, Robert L. From Millet to Leger: Essays in Social Art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2002: p.14. 
  4. ^ Herbert, Robert L. From Millet to Leger: Essays in Social Art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2002: p.7. 
  5. ^ Herbert, Robert L. From Millet to Leger: Essays in Social Art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2002: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