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中华民国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直辖市得票计算方式

原文: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2/11/15#中华民国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

生在民主国家、关心选举者就知道这是颇有意义的列表,整理了重要资讯。我好奇的是台中台南高雄等县市合并前的资料与GIS绘图是如何处理?Sleepingstar似乎已将2010年前的自动合并了吗?或者还是该将这三个直辖市项下分成三列(合并后、市、县)?原先的市与县在派系、政治文化与选举纪录毕竟还是有些不同。

--WildCursive留言2012年11月17日 (六) 04:57 (UTC)[回复]


原文:User_talk:Wildcursive#Re: 中华民国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

WildCursive 您好,

非常感谢您近期对此条目的建议,由于在下比较少去页面存废讨论晃,所以到现在才发现您的建议,这么晚才向您回复,真的是很抱歉。

 我好奇的是臺中、臺南、高雄等縣市合併前的資料與GIS繪圖是如何處理?Sleepingstar似乎已將2010年前的自動合併了嗎?
或者還是該將這三個直轄市項下分成三列(合併後、市、縣)?原先的市與縣在派系、政治文化與選舉紀錄畢竟還是有些不同。

关于资料处理的方式,在下确实是将2010年前的县市得票数 summate 再进行比较。在下当时也的确对于县市合并的问题犹豫了很久,不过后来在下决定将2010年前的资料自动合并,而非采取的分类成合并前的县、市、及合并后的考量,主要的考量是因为这种做法会对这些县、市产生一种 time bias,由于其他县、市的 time period 皆是创党至今,而这些合并前的县、市的 time period 则是创党至2010年,而合并后的县市的 time period 则是2010年至今,无法达成“历年最高得票率”所须要的 standardisation。分类成合并前的县、市、及合并后的方式也对于新党(全盛时期1996年)、亲民党(全盛时期2001年)及无党团结联盟2010年后未在全国各县市提名候选人,或提名不分区候选人)等三党的影响较大,似乎也有点 defeats the purpose of “历年最高得票率”。

然而,“原先的市与县在派系、政治文化与选举纪录毕竟还是有些不同”这点在下完全同意,只是由于以上的问题,在下仍然认为自动合并的方式可能会比较妥当。

--Sleepingstar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22:11 (UTC)[回复]


原文:User_talk:Sleepingstar#Re: 中华民国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

Hello, Sleepingstar,

多谢您的回复确认!

首先,文中隐约提及第二届国会,似乎就该依此划线(修宪后也是最合理时点),想确定您已纳入1991年国大与1992年立院选举的资料(我看到参考资料有),因为国民党的得票似乎应该是越早越高,不是吗?但现有表格中似乎只出现到1993.

其次,可能之前的留言未说清楚,我的意思是:

台中市项下分三栏 (1991-2009台中县, 1991-2009台中市, 1991-迄今之大台中市整体...合并之表格现状)
台南市项下分三栏 (1991-2009台南县, 1991-2009台南市, 1991-迄今之大台南市整体...合并之表格现状)
高雄市项下分三栏 (1991-2009高雄县, 1991-2008高雄市, 1991-迄今之大高雄市整体...合并之表格现状)

所以国民党在高雄的最高票可能是1994年的市长选举(白先生,54.46%),而民进党在台南的最高票可能是1997年的县长选举(陈唐山,65.73%)。但现有表格未能如实反映历史,保留旧纪录可更完整呈现各种有用资讯,也能更清楚知道各党在这三区的县市势力强弱。

最后,资料的选取排列方式可在内文中略予提及。再调整可能要花些时间,辛苦您了!

-- WildCursive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11:23 (UTC)[回复]


原文:User_talk:Wildcursive#Re: 中华民国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

WildCursive 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首先关于直辖市及县市合并的部份,在下了解您的意思了,有空的时候会再重新计算。

关于国民党的部份,在下在条目的“注解”中的“表格说明”有提到“早期由于戒严、同额竞选、以及台湾政党政治尚未成熟,故中国国民党在大多县市年最高得票率皆为 100%,因此表格内年最高得票率从2000年政党轮替开始起算。其馀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皆由创党开始起算。”(E.g. 民主进步党等其馀政党皆由创党开始起算。)

正如您所说的“国民党的得票似乎应该是越早越高”,也因此在下确实从一开始就不打算从创党开始起算国民党的历年最高得票率,否则国民党除了台北市以外,在大多县市的历年最高得票率皆为 100%,由于同额竞选、戒严等因素。(呵呵,在省辖时期的台北市可不是今天的泛蓝铁票区,甚至在升格直辖市前可能还可称为一处民主圣地呢。)也因此表格的标题上并非是“中国国民党年最高得票率”而是“中国国民党年最高得票率”。

在下当时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则是考虑“中国国民党年最高得票率”的时间分界点,主要的选项包括:

在下发现1989年解严、1991年修宪国会全面改选两个时间分界点,仍然受限于台湾政党政治尚未成熟的因素,而存在同额竞选得票率 100% 的问题。此外,解严至政党轮替期间选举的最大特色的确就是“国民党的得票似乎应该是越早越高”,倒过来讲每逢选举国民党的得票率就会下滑,其实这一方面便是反应台湾政党政治尚未成熟。也因此时间分界点越晚,年最高得票率就越低,这种 general trend 会使得采用此期间内的任何一个时间分界点变的比较 arbitrary。

在下最后采用2000年政党轮替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时间点象征国民党历年的最低点。由于其他政党的计算方式皆由创党开始起算,形同是一种从无到有,从 0% 的低点开始,所以在下认为从国民党历年的最低点起算,可能是一种 fairer comparison。(值得注的是拜2008年马英九“惊人”的表现所赐,如果将时间分界点从2000年政党轮替推回至1996年总统开放民选,国民党(除了在嘉义县等少数县市外)在多数县市的年最高得票率均不会改变。)

--Sleepingstar留言2012年11月29日 (四) 08:14 (UTC)[回复]


原文:User_talk:Wildcursive#Re: 中华民国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

直辖市及县市合并前的部份,现在已于中华民国政党历年最高得票率#2010年五都改制前记录了。

--Sleepingstar留言2012年11月29日 (四) 22:3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