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乌坎事件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中国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所谓性质开始转型是否过于草率?

“代表著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开始转型”一句,此类文字或许是应当事情平息或者是更大环境变化后对此事件所作之评价比较适宜。 本人自作主张删除之。--Cosmia (留言) 2011年12月19日 (一) 14:42 (UTC)[回复]

同意,严谨求实才是维基的作风。另外“锦涛元年”这种说法从何而来?自创的?这也可以?—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03.80.146.13对话贡献)于2011年12月20日 (二) 14:16‎加入。

说到“严谨求实”,看到条目引述近几天的大都并非第一手资讯(例如没有用到香港一些媒体稿件,因为他们全都是亲身到场采访),更没有官方新闻稿同时列出比对佐证(无论他们的新闻稿是否可信也好),个人认为条目并不及格,这也是我对维基灰心的地方之一。--羊男 (留言) 2011年12月21日 (三) 05:05 (UTC)[回复]

赞成。之前我就从条目里删除了引自法新社的句子:“乌坎村民占领海门镇政府府......”,这句话明显违背事实。希望大家能多引用到现场采访的可靠媒体,比如众多港媒。--Mark.Lok (留言) 2011年12月21日 (三) 09:12 (UTC)[回复]

今天看到,中间有一大段被IP用户删掉,没有原因,死无对证,相当气愤。我个人跟踪这事件已半个月,全部只看记者现场的第一手稿件,又或者官方正式新闻稿。就像朱六点与朱五点这里没有详述,这都是最基本的“严谨求实”原则之一,但在此看不到,这是我觉得编辑敷衍编写条目的其中一点。另外还有一堆转载的来源(如台湾或外地新闻网站的,当中还可看到内文是转载自香港一些媒体,这些在香港的新闻网站都能找到该报道原文)--羊男 (留言) 2011年12月21日 (三) 16:18 (UTC)[回复]

我已经把评论这一段移除,目前事件还没结束且可能会误导他人及产生争议 不知名会员 (留言) 2011年12月22日 (四) 00:22 (UTC)[回复]

郑雁雄baixd,除其x不管怎么想,做,可想,做任何都是完美,就其不congmx.—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04.248.118.217对话)于2019年1月7日 (一) 04:33 (UTC)加入。[回复]

海门镇示威应该写入乌坎事件还是应该独立条目?

20日距乌坎村只有115公里海门镇万名民众在镇政府集会抗议,反对政府在海门建第二座燃煤电厂。 众多媒体将这个事件与乌坎事件联系起来报导。目前还没有海门示威的相关条目,我之前写进乌坎事件的海门示威信息在最新版本中移除了。海门镇示威应该独立作为一个条目还是写入乌坎事件条目里呢? Mark.Lok (留言) 2011年12月20日 (二) 17:38 (UTC)[回复]

这些场景,似乎是抗日电影看多了吧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21.0.91.122对话贡献)于2011年12月21日 (三) 03:14(UTC)加入。

第一段的标志性口号为什么要删去呢?!

我认为第一段作为提纲挈领的章节! 必须能反映这个事件的目的性! 这次村民事件本质不是为了争取“自由”“民主”这之类的虚无口号! 而是借由这些口号,为了更好的争取自己的利益! 明白吗?! 我极其反对某位编辑所说的,删除一些,留下“代表性”的三五个! 你能“代表”那些抗议的村民吗?! 如果你不能! 那么你就请不要删除! 完整无偏颇的表现整件事情才是维基百科的目的!—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18.69.101.26对话贡献)于2011年12月21日 (三) 08:06(UTC)加入。

  • 那就全删,不要口号。--SyaNHs 2011年12月21日 (三) 09:24 (UTC)[回复]
  • 我觉得适当地引用几句口号能反映乌坎村民的诉求。--Mark.Lok (留言) 2011年12月21日 (三) 09:31 (UTC)[回复]
    • 口号什么的具体放在12月标题下吧,导言中真的不适合使用那么大的篇幅把这么多口号一字不拉罗列出来。当初删除首段导言中的口号其中一点的考量就是在导言中并不适宜,“12月事件冲突升级”,导致事件升级的是再次爆发集会,而几个口号也只是集会中产生的(虽说提出民主选举在国内较为少见),但是太啰嗦了。不过口号作为事件的一部分,我会在12月段落里加上去的。--SyaNHs 2011年12月21日 (三) 11:01 (UTC)[回复]

人 (section to translate into Chinese )

  • Xue Chang 薛昌 — CCP of Wukang, accused by villagers of corruption.[1]
  • Chen Shunyi 陈舜意 — CCP of Wukang, accused by villagers of corruption.[1]
  • Xue Jinbo 薛锦波 — Wukang's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Killed in police custody (Dec. 11)[1]
  • Lin Zulian 林祖銮 — Wukang's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1]
  • Yang Semao 杨色茂 — Wukang's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1]
  • Wu Zili 吴紫骊 — Shanwei's mayor.[1]
  • Zhu Mingguo 朱明国 — Guangdong province deputy secretary, mediated between parties, helping to solve the situation.
  • Zheng Yanxiong 郑雁雄 — Shanwei city deputy secretary ( 汕尾市委书记), mediated between parties.

Yug (talk) 2011年12月22日 (四) 06:52 (UTC)[回复]

  • Xue Chang —薛昌
  • Yang Semao —杨色茂
  • Chen Shunyi —陈舜意
  • Wu Zili —吴紫骊

--Aoke1989留言2011年12月22日 (四) 07:21 (UTC)[回复]

Thanks, I added them to my list. I encourage you to create a similar namelist with position on the Chinese article. ; ) Yug (talk) 2011年12月22日 (四) 11:48 (UTC)[回复]
  1. ^ 1.0 1.1 1.2 1.3 1.4 1.5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asia/china/8957781/Wukan-seige-Chinese-government-vows-to-hunt-down-rebel-village-leaders.html

本事件涉及人物较多,条目内专辟一节明白列出便于读者了解,内容非其他部分所能替代。请不要删除。Sgsg (留言) 2011年12月31日 (六) 12:25 (UTC)[回复]

汕尾市委书记反应

汕尾市市委书记郑雁雄指摘村民藉境外传媒闹大事件是颠倒好坏,并对于证实,当局于乌坎村部署数百名武警及警员,披露陆丰市当局为此花费庞大,说出“你以为请武警不用钱吗!”,又恐吓村民说:“对著干没有好下场,怎么收场?”、“赔就赔,政府来给……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郑雁雄同时抨击村民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是“借外力打自己兄弟”,他表示:“国家政策我自己也身有感受,像这样负责任的政府,你不指望,你指望国外几个烂媒体、烂报纸、烂网站,好坏都颠倒了。”,他又说:“境外的媒体信得过,母猪都会上树!”。 报导指出,市委书记郑雁雄担心乌坎事件导致他的乌纱帽恐怕将不保,说出“把我撤了又有什么好处呀?再派一个市委书记来,也不见得比郑雁雄好多少。哈,这个话是玩笑话,但是也有一定道理。”,郑雁雄委屈自言当官不易,权力及手段愈来愈少,郑雁雄说“现在只有一批人,感觉到一年比一年艰苦。谁呢?当干部的,包括我”、“以前的市委书记哪有这么累,什么事都得管。权力一天比一天小,手段一天比一天少,责任一天比一天大。”,“老百姓一天比一天胃口高,一天比一天难管。”[1][2][3][4]

参考文献

  1. ^ 汕尾书记:“境外媒体信得过 母猪会上树”世界新闻网,2011年12月21日
  2. ^ 汕尾书记郑雁雄语录世界新闻网,2011年12月21日
  3. ^ 汕尾书记狂轰境外媒体成报,2011年12月21日
  4. ^ 郑雁雄言语节录东方报业集团,2011年12月21日

此段已被删过一次,内容并无不妥,如再次被删除,提出存废讨论。Bigjose82103 (留言) 2011年12月29日 (四) 14:23 (UTC)[回复]

名称用字问题

本人发现有些媒体报导时将乌坎村写成乌崁村,把“坎”写成赤崁楼的“崁”,这是误用吗?--全无尊严先生 (留言) 2012年1月7日 (六) 07:31 (UTC)[回复]

是坎不是崁,当地指路牌如是,陆丰市委官方新闻稿亦如是,写错的都是大陆境外媒体。可能是因为台湾马公市有个乌崁里的关系。--羊男 (留言) 2012年1月9日 (一) 18:21 (UTC)[回复]

好像真的只有台湾的媒体写错......网路上已经有不少人弄错了。话说台湾的媒体对乌坎事件的态度似乎有点冷淡,有关的新闻报导不多。--全无尊严先生 (留言) 2012年1月10日 (二) 13:10 (UTC)[回复]

关于2016年的事情

2016年又闹了很大动静,这些事情跟乌坎事件紧密相关,但这次并不叫“乌坎事件”。行文应当如何处理呢?--维基捣蛋鬼留言2016年10月15日 (六) 17:5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