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叔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叔仁(6世紀?—528年5月17日),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的玄孫,安西將軍、相州刺史、中山文莊王元熙第四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元叔仁與父親元熙一起前往鎮守鄴城,當時劉騰元叉隔絕靈太后魏孝明帝元詡不見面,假傳詔令殺死清河王元懌,元熙因此起兵反對劉騰元叉,被擊敗後與四個兒子元景獻、元仲獻、元叔獻、元叔仁都被俘獲。正光元年八月廿四日(520年9月21日),元叔仁的父親元熙、叔叔元纂以及三個哥哥同時被殺[1]。元叔仁因為年幼得以保全,與母親于氏一起被流放到朔州孝昌元年,靈太后詔令元叔仁回到京城,歸還他家的財產住宅。孝昌二年三月庚子(526年3月29日),朝廷恢復元熙的中山王爵位,以元叔仁繼承爵位[2][3],授任征虜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建義元年四月庚子(528年5月17日),元叔仁在河陰之變中遇害,朝廷贈予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并州刺史[4][5]

家庭

父母

兄弟姐妹

子女

  • 元琳,承襲為中山王,北齊接受禪讓後,爵位按照例子降低[12]

參考資料

  1. ^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使持節大將軍太尉公中山王之墓志銘」王諱熙,字真興,河南洛陽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孫,儀同三司南安惠王」之孫,司徒獻武王之世子。幼而岐嶷,操尚不群,好學博通,善言理義,文藻富贍,」雅有俊才。丞相清河王居宗作宰,水鏡當時,特所留心,以為宗之子政。年未志」學,拜祕書郎中,文藝之美,領袖東觀。遷給事中。王性不偶時,凝貞獨秀,得其人,」重之如山,非其意也,忽之如草。是以門無雜賓,冰清玉潔,有若月皎雲間,松茂」孤嶺。見者羨其高風,望者人懷景慕。於是美譽彰於民聽,休聲播於遠邇。延昌」中,以世嫡才明,襲封中山王。世宗晏駕,皇上龍飛,山陵嚴重,任屬親賢,拜」將作大匠。以秩宗儒棘,問禮所憑,徒太常少卿。俄以執戟近樞,瓊機所在,遷給」事黃門侍郎,轉光祿勳卿,黃門郎如故。尋以東秦險要,都會一方,宣風敷化,任」歸維捍,拜使持節都督東秦州諸軍事安西將軍東秦州刺史。導德齊禮,先之」敬讓,吏憚其威,民懷其惠。雖廉叔來暮之謳,公沙神後之歌,未之多也。熙平元」年,入為祕書監。區分百氏,九流粲然,劉向司籍,如斯而已。神龜之初,以東魏形」勝,鎮控遐邇,鄴守任隆,非王莫可,拜使持節都督相州諸軍事安東將軍相州」刺史。清風善政,彌美於前,路不拾遺,餘糧棲畝。道無常泰,否運暫屯,正光元年,」奸臣擅命,離隔二宮,賊害賢輔。王投袂奮戈,志不俟旦,唱起義兵,將為晉陽」之舉,遠近翕然,赴若響會。而天未悔禍,釁起不疑,同義爪牙,受賊重餌,翻然改」圖,千里同逆,變起倉卒,受制群凶。八月廿四日,與季弟司徒祭酒纂世子景獻,」第二子員外散騎侍郎仲獻,第三子叔獻同時被害。唯第四子叔仁年小得免。」王臨刑陶然,神色不變,援翰賦詩,與友朋告別,詞義慷慨,酸動旁人。昆弟父子,」俱瘞鄴城之側。孝昌元年追復王封,迎喪還洛陽,贈使持節大將軍太尉公都」督冀定相瀛幽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諡曰文莊王,增封一千戶。二宮悲悼,親」臨哀慟,行路咨嗟,莫不揮涕。孝昌元年歲次乙巳十一月壬寅朔廿日辛酉葬」於舊塋。爰命史臣,勒銘泉室。其詞曰:」寶籙凝圖,五靈代紀,金行弛御,玄符繼起。維祖維宗,迺疆迺理,騰周越漢,跨虞」邁似。赫赫景皇,本枝孫子,獻武隆蕃,令問不已。猗歟君王,時維雋哲,玉潤金」暉,霜明冰潔。蘭芬月朗,淵鑒景徹,孤心獨秀,懷貞秉節。敬讓既敷,像而不設,惠」結甘棠,聲徽往烈。誠深體國,聞難投戈,義感君子,赴者謳歌。捐軀逝命,死也靡」他,忠謨不遂,運矣如何。慷慨臨危,咨嗟中圮,宿志既申,無慚昔士。赫弈寵光,名」芳圖史,勒銘玄宮,式彰來美。
  2. ^ 《魏書·卷九·帝紀第九》:三月庚子,以驃騎大將軍、徐州刺史、安豐王延明為儀同三司。追復中山王熙本爵,子叔仁紹之。
  3. ^ 《北史·卷四·魏本紀第四》:三月庚子,追復中山王熙本爵,以其子叔仁紹之。
  4. ^ 《魏書·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下》:叔獻弟叔仁,以年幼獲全,與母于氏徒朔州。孝昌初,靈太后詔叔仁歸京師,還其財宅,襲先爵。除征虜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孝莊初,遇害於河陰,贈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并州刺史。
  5.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庚子,車駕巡河,西至陶渚。榮以兵權在己,遂有異志,乃害靈太后及幼主,次害無上王劭、始平王子正,又害丞相高陽王雍、司空公元欽、儀同三司元恆芝、儀同三司東平王略、廣平王悌、常山王邵、北平王超、任城王彝、趙郡王毓、中山王叔仁、齊郡王溫,公卿已下二千餘人。
  6. ^ 《魏書·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下》:時領軍於忠執政。熙,忠之婿也,故歲中驟遷。
  7. ^ 《魏書·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下》:始熙妃于氏知熙必敗,不從其謀,自初哭泣不絕,至於熙死。
  8. ^ 《北史·卷十八·列傳第六》:時領軍於忠執政,熙,忠之婿也,故歲中驟遷。
  9. ^ 《北史·卷十八·列傳第六》:始熙妃于氏知熙必敗,不從其謀,自初哭泣不絕,至於熙死。
  10. ^ 賈振林編著. 《文化安丰》. 鄭州: 大象出版社. 2011年11月: 288. ISBN 978-7-5347-6898-9 (中文(簡體)). 
  11. ^ 《西安碑林全集 62卷 墓誌》 459頁
  12. ^ 《魏書·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下》:子琳,襲。齊受禪,爵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