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眼巨人號炮艦 (1874年)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概況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信天翁級
次級 胡蜂級
完成數 1
損失數 1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獨眼巨人號
艦名出處 獨眼巨人號炮艦 (1860年)英語SMS Cyclop (1860)
建造者 但澤帝國船廠
動工日 1873年
下水日 1874年8月5日
服役日 1875年3月27日
退役日 1888年11月1日
除籍日 1888年9月25日
結局 1914年後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艦型 炮艦
排水量
  • 標準:411噸
  • 滿載:531噸
全長 43.3米
全寬 7米
吃水 3米
動力輸出 380匹指示馬力(280千瓦特
動力來源 單軸,兩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
帆索方案 三桅索具
速度 10節
乘員 5名軍官、64名水兵
武器裝備

獨眼巨人號(德語:SMS Cyclop[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艘獨級德語Einzelschiff炮艦。它由但澤帝國船廠自1873年開始基於上一代獨眼巨人號英語SMS Cyclop (1860)的部件鋪設龍骨,1874年8月下水,至1875年3月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為了能在海外長期部署,獨眼巨人號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航程,並裝備有120毫米箍炮德語Ringkanone和40毫米氣球炮德語Ballonkanone各兩門。

作為德國「炮艦外交」的重要工具,獨眼巨人號曾數次前往海外執行巡邏任務。第一次是1875年至1881年,該艦遠赴東亞擔任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1882-83年間,它主要在北海執行漁業保護任務,並在奧拉比起義英語Urabi revolt爆發期間被派往埃及,以保護當地德國人的利益。此後,獨眼巨人號又被部署到德屬西非,直至1888年在杜阿拉退役。其廢艦體英語Hulk (ship type)一戰英國占領喀麥隆後被英國人沒收、出售,繼而拆解。

設計

獨眼巨人號主框架的截面圖

德意志統一後,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海軍開始面臨着日益增多的海外任務,而既有的變色龍級英語Camäleon-class gunboat信天翁級炮艦很快便難以滿足需求。然而在1873年,當局獲得了以低成本建造一艘新艦的機會,新艦可沿用上一代獨眼巨人號英語SMS Cyclop (1860)變色龍號德語SMS Camaeleon (1860)仍保存完好的部件,因後兩者由於結構狀況不佳而被廢棄。[1]

新的獨眼巨人號是以變色龍級炮艦為基礎,但體積稍大。其全長水線長分別為43.30米和42.22米,有7米的舷寬以及最大3米的吃水深度。設計排水量為411噸,滿載時則可達531噸。與早期的炮艦相比,該艦採用橫向框架鐵製結構取代了木製卡拉維爾式外殼德語Beplankung,但甲板仍為木製(複合材料結構),且不設任何額外的裝甲。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5名軍官和64名水兵。在推進系統方面,艦隻沿用了上一代獨眼巨人號的機械設備和鍋爐,它們由兩台臥式單脹往復式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1.9米的三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兩座燃煤箱型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應,每座鍋爐各設兩個爐膛,可產生2工壓德語Technische Atmosphäre的所需蒸汽壓力,這使得該艦在380匹指示馬力(28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9.1(16.9公里每小時)。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獨眼巨人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德語Segelfläche為510平方米的三桅索具[2]

獨眼巨人號最初裝備有兩門120毫米23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作為主炮,它們合共配備165發彈藥,最大射程為5,500米。艦上還搭載有兩門40毫米氣球炮德語Ballonkanone,它們源自普法戰爭時期,用於打擊法方在被圍困的巴黎與周邊地區建立聯繫的自由氣球德語Freiballon。這兩門炮安裝在獨眼巨人號的舷欄杆德語Reling上,旨在摧毀中國海盜戎克船的帆。然而,氣球炮從未得到使用,到1881年,它們被兩門87毫米24倍徑箍炮所取代。此外,艦隻還攜帶有三門輕型轉膛炮[2]

歷史

1871年11月11日,入役僅八年的上一代獨眼巨人號原定在但澤接受大修,但對艦體的檢查顯示其狀況太差。因此,它於1872年3月19日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並拆解,但保留了仍然可以使用的部件。1873年,帝國海軍部決定以「重建一等炮艦獨眼巨人號」(Neuaufbau des Kanonenboots I. Cl. Cyclop)的名義,委託但澤帝國船廠建造新的艦體,同時也搭載從原變色龍號拆卸下來的部件。新艦於1874年8月5日下水,並沿用其前身獨眼巨人號的艦名,因此部分歷史學家會將這兩艘艦視為同一艘。[3]直到1875年春季,新獨眼巨人號才完全舾裝完畢。[1][4]

第一次海外部署

德國人於1872年繪製的東亞地圖

獨眼巨人號於1875年3月27日正式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隨後一直進行海試直到5月。[5]事實證明,這艘炮艦的耐波性相對較差,容易被打濕且橫搖嚴重。完成海試後,獨眼巨人號接受了部署至東亞的首次任務,並於5月9日離開德國水域。當時,中國海盜在該地區對歐洲商船構成威脅,該艦被派去保護德國船隻;其淺吃水也允許它進入中國的內河攻擊海盜組織。7月17日,獨眼巨人號抵達新加坡,並奉命在那裡禮節性地謁見暹羅國王朱拉隆功。它隨後於8月9日來到香港,與平甲板護衛艦阿里阿德涅號蓋甲板護衛艦赫塔號會合。[6]

獨眼巨人號在中國水域的第一次值勤始於9月27日,當時它正駐泊在廈門。由於弗倫斯堡雙桅縱帆船安娜號(Anna)的華籍水手在福州附近殺害了船長和舵手,並將船隻擱淺,導致船上被民眾洗劫一空,獨眼巨人號遂立即在眾多海灣內展開搜索。它派出一支登陸部隊上岸,找回了帆船的部分貨物,並懲處了兇手和搶劫者。[7]時任駐東亞部隊司令的海軍中校愛德華·馮·克諾爾德語Eduard von Knorr本計劃在該地區進一步開展反海盜行動,但德國駐華公使為避免中德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而出面干預,導致帝國海軍部長、海軍上將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發布新命令,限制德國軍艦在東亞海域行動的權限。[8]

1876年2月至3月,獨眼巨人號造訪了太平山,並送去一塊紀念碑,是為了紀念三年前的1873年7月8日因颱風在島上失事的德籍雙桅縱帆船R·J·羅伯遜號(R. J. Robertson)上的船員所得到的援助。儘管彼時天氣惡劣,上野村英語Ueno, Okinawa的一些居民還是下水救起了八名遇難者,並試圖打撈船上的物品,但沒有接受任何形式的回報。為此,時任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於1874年2月建議德皇威廉一世建造一座紀念碑,以示讚賞和感激之情。紀念碑於1876年初送達,由獨眼巨人號將其搬到太平山,並於3月22日在那裡協助豎立起來。該艦於兩天後啟程前往香港,重新與阿里阿德涅號和赫塔號會合。它們在那裡等待蓋甲板護衛艦菲內塔號的到來,並由後者的艦長、海軍上校亞歷山大·馮·蒙茨德語Alexander von Monts接替克諾爾擔任駐區司令。[8]

平甲板護衛艦路易絲號和炮艦鸚鵡螺號隨後輪替了返回德國的赫塔號和阿里阿德涅號,區內的四艘艦進而被合編成一支分艦隊。直到1880年,獨眼巨人號都駐紮在東亞。在此期間,它展開了廣泛的巡邏,尤其是在黃海,甚至還訪問了遠至西伯利亞的主要港口,並進行水文和地形勘測。該艦通常在天津過冬。當時,其白色的漆面不同於常,這使得它在該地區其他軍艦的船員中獲得了「白色炮艦」的綽號。至1880年底,獨眼巨人號因數年來幾乎不間斷的活動而需要接受大修,但是由於要價過高,工程無法在外國造船廠進行。因此,該艦遂於1881年1月1日開始返航,並由炮艦雞貂號德語SMS Iltis (1878)接替其在東亞的任務。前者於4月28日返抵基爾,隨即在當地的帝國船廠開始維修工程。[9]

漁業保護及遠征埃及

完成大修後,獨眼巨人號於1882年4月1日重新入役。它最初被委派到北海執行漁業保護任務,但在威廉港期間,該艦於8月7日又接到命令前往地中海東部。這是由於同年6月,由埃及軍官艾哈邁德·奧拉比帕夏領導的革命英語Urabi revolt對外國勢力在該國的影響感到憤怒,殺害了50名歐洲人,促使英國皇家海軍炮擊亞歷山大港英語Bombardment of Alexandria,進而派出陸軍追捕革命者。衝突發生後,德國政府決定派遣軍艦保護德國德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和經濟利益。儘管當時護衛艦寧芙號格奈森瑙號通報艦齊滕號英語SMS Zieten、炮艦海鷗號英語SMS Möwe (1879)蒼鷹號德語SMS Habicht (1879)都已在埃及海域集結,但軍方仍想派一艘淺吃水艦前往當地。[10]

獨眼巨人號直到10月2日才抵達塞得港,這是由於發動機在航行過程中發生故障而被迫延誤。它以亞歷山大港為駐地留守該地區直至1883年1月。隨後,該艦負責將普魯士王子、陸軍元帥腓特烈·卡爾蘇伊士接到圖爾訪問內陸地區。返程時,獨眼巨人號則派出3名武裝船員護送王子經陸路返回蘇伊士。腓特烈·卡爾於2月12日在那裡重新登艦,並進一步前往雅法,至2月19日抵達。4月,該艦在馬爾馬里卡英語Marmarica沿岸巡邏,並進行射擊練習。隨着埃及局勢趨於平靜,獨眼巨人號於5月1日接到歸國的命令,至7月21日抵達威廉港。它於8月19日恢復漁業保護職責,並持續至10月16日停運。第二年,北海漁船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導致英國漁民襲擊德國漁船,在德國政府通過外交手段進行斡旋之餘,獨眼巨人號也不得不再度承擔同樣的任務。到1884年8月,緊張局勢有所緩和,該艦得以參加當月下旬至9月舉行的年度艦隊演習。演習結束後,它於9月30日在威廉港停運。[10]

第二次海外部署

1885年,海軍部原本打算讓獨眼巨人號繼續履行漁業保護職責,但當時德國新近獲取的西非保護地缺乏小型軍艦,需要該艦前去執行駐地任務德語Stationsschiff。在出發之前,獨眼巨人號被送入船廠進行通風改造,以便在熱帶地區服役。它於4月23日起航,至7月6日抵達德屬喀麥隆杜阿拉。大約在同一時間,駐地上唯一的大型軍艦——巡洋巡防艦俾斯麥號駛往德屬東非,僅留下獨眼巨人號和蒼鷹號同行。隨後,獨眼巨人號沿着海岸巡邏,對這片殖民地進行地圖測繪。船員們飽受熱帶惡劣氣候的困擾,導致多人感染瘧疾。他們最初使用一家臨時軍事醫院來收治病人,其後又從德國運來了一座可拆卸建築用作宿營。這次經歷使海軍部決定在一年後就輪替了駐地艦船員,而不是通常的兩年周期。由於當時沒有定期來往於喀麥隆的航運,運兵任務便由路易絲號負責。[11]

拆成廢船的獨眼巨人號在喀麥隆(1899年)

1886年1月在葡屬安哥拉羅安達接受小修後,獨眼巨人號於2月前往賓比亞英語Bimbia鎮壓反抗德國統治的叛亂,繼而返回杜阿拉於6月出席了首任喀麥隆總督尤利烏斯·馮·索登英語Julius von Soden的府邸奠基儀式。9月10日至16日,船員們前往聖赫勒拿休養,期間還參觀了拿破崙一世的墓碑。10月初,該艦故意在武里河河口擱灘英語Beaching (nautical),以便船員對艦體外殼進行維護。它於12月重回羅安達作追加修葺,工期一直持續到1887年1月。從4月初到5月底,獨眼巨人號參與了德國與英國置換殖民地領土的工作。邦尼德語Bonny (Nigeria)鎮當時德屬喀麥隆的一部分,但它三面被英屬尼日利亞包圍,德國用它交換了其他地方的調整。獨眼巨人號有幸執行其主權的正式移交。[12]

1888年6月10日,獨眼巨人號派出一支武裝船員分隊,護送由理夏德·昆德德語Richard Kund漢斯·塔彭貝克德語Hans Tappenbeck率領的科考探險隊深入喀麥隆內陸,後者於1889年在雅溫得設立的監測站德語Jaunde-Station逐漸發展成如今的喀麥隆首都。1888年秋季,巴坦加德語Batanga地區發生騷亂,該艦又被用作鎮壓工具。到那時,艦隻的推進系統已經嚴重磨損,只能以2(3.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航行;考慮到機器的年限,重新進行徹底檢修並不划算。因此海軍於9月6日下令將獨眼巨人號拆為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用作浮動醫院、彈藥庫和工程車間,並接收了由一名水兵長德語Deckoffizier和數名水兵組成的常駐船員。儘管該艦於9月25日便已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但直至11月1日才正式解除武裝和退役。它此後一直錨泊在杜阿拉,桅杆和機械裝置於1900年被拆除。1914年,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入侵喀麥隆,在征服該殖民地後,他們收繳了獨眼巨人號,並將其售予拆船商拆解報廢。[12]

注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引用
  1. ^ 1.0 1.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1頁.
  2. ^ 2.0 2.1 Gröner 1982,第163頁.
  3. ^ Dodson,第25頁.
  4. ^ Gröner 1990,第134, 137頁.
  5. ^ Gröner 1990,第137頁.
  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3頁.
  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3–204頁.
  8. ^ 8.0 8.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4頁.
  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4–205頁.
  10. ^ 10.0 10.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5頁.
  1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5–206頁.
  12. ^ 12.0 12.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6頁.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1: Panzerschiffe, Linienschiffe, Schlachtschiffe, Flugzeugträger, Kreuzer, Kanonenboote.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2. ISBN 3-7637-4800-8.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8364-9743-5.